❶ 諾曼人的征服標志著記錄歷史的開始對嗎
諾曼人(Norman)指定居在法國北部(或法蘭克王國)的維京人及其後裔。諾曼人建立諾曼底公國,派軍遠征義大利南部、西西里以及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並向這些地區移民拓殖
❷ 諾曼人如何征服南義大利
諾曼人的祖先是八世紀後期開始劫掠歐洲沿海的維京人。911年,法國國王查理三世被迫與長期入侵的維京領袖羅洛簽訂協議,將法國北部一角割讓,諾曼底公國成立。定居下來的諾曼人逐漸接受了法國的語言、文化和封建制度,並皈依了基督教,但維京人尚武好戰、喜歡冒險、適應能力強等特徵並未喪失。不過,他們基本拋棄了沿海岸與河流劫掠的海盜方式,改以封建騎士為核心軍事力量的陸上征服。
諾曼人最著名的擴張是諾曼底公爵威廉對英格蘭的征服。1066年的黑斯廷斯戰役,威廉決定性地擊敗英國軍隊,殺掉了國王哈羅德二世,英國的諾曼王朝開啟。
10世紀後期諾曼底公國中央集權加強,國內資源緊張,早在征服英國之前,諾曼人就已向歐洲其他地區擴散。與征服英國的短暫、大規模、有良好組織、以及通過一場決定性戰役擊敗對手相比,諾曼人入侵和征服義大利南部等地的過程是緩慢的,無組織的、缺乏決定性戰役的。
登戈特家族崛起
1010年代後期,小股的諾曼騎士到義大利南部冒險。在倫巴第人反抗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諾曼人幫助前者多次取勝。1018年拜占庭派出了精銳瓦蘭吉衛隊(也是維京人的後代),坎尼戰役(就是漢尼拔大勝羅馬人的坎尼)諾曼人損失慘重,250人的部隊僅有10人倖存。倖存者之一的雷納夫來自登戈特家族,這個家族是諾曼征服南義大利的兩大主導家族之一。家族五兄弟於1016年登陸義大利,起初充當拜占庭帝國的僱傭軍。
諾曼騎士
坎尼戰役之後,作為家族領袖的雷納夫仍然從事僱傭軍事業,他選中了一個好僱主――被驅逐的那不勒斯公爵。公爵重新掌權後,將唯一的妹妹嫁給雷納夫,並把那不勒斯附近的阿韋爾薩贈給雷納夫。由此登戈特家族在義大利南部建立起第一個諾曼政權。1037年,神聖羅馬帝國(以下簡稱神羅)皇帝加封雷納夫為阿韋爾撒伯爵。
公元1000年的義大利,半島南部的紫色部分是拜占庭控制區域
十一世紀的義大利處於多方博弈的脆弱平衡格局之下。拜占庭帝國已經衰落,但控制著義大利南部很多地區,義大利人和倫巴第人經常起義反抗,但彼此也爭斗不休。神羅皇帝和羅馬教皇大部分時間對立,都想控制義大利,但也偶有合作。信仰伊斯蘭教的撒拉遜人常常偷襲義大利海岸,西西里島更是在撒拉遜人酋長國的統治下。在復雜的政治軍事博弈中,諾曼人合縱連橫,憑借自身善戰的騎兵、極強的適應能力在義大利南部開疆拓土。
歐特維爾家族的早期擴張
1035年以後,對征服南義大利影響更大的歐特維爾家族登場。歐特維爾的坦克雷德是諾曼底公國的一個弱勢男爵,他的土地和資源供養不起他與兩個妻子生下的12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他的8個兒子先後奔赴義大利」淘金「,第一批是最年長的威廉和德羅戈。在與拜占庭帝國的長期戰爭中,威廉兩兄弟實力坐大。威廉被選為領袖,成為阿普利亞和卡拉布利亞伯爵。威廉死後,德羅戈更成為神羅皇帝的直屬封臣。
德羅戈統治期間,諾曼騎士的肆意劫掠令義大利人和倫巴第人極為不滿。1051年德羅戈被刺身亡,其弟漢弗萊繼位。暗殺幕後主謀是一個出身倫巴第貴族的拜占庭將軍。漢弗萊瘋狂報復,矛盾激化。1053年,教皇利奧九世從神羅搬來援軍,與倫巴第人、義大利人組成聯軍,欲將諾曼人趕出義大利。這是諾曼人涉足南義大利後最危險的時刻,漢弗萊率歐特維爾家族支持者,與登戈特家族以及其他諾曼騎士聯手抗敵。
教皇利奧九世
1053年的奇維塔泰之戰,教皇聯軍大敗,利奧九世被俘,諾曼人第一次俘虜教皇。此役勝利鞏固了諾曼人在南義大利的地位。1054年基督教東西(東正教和天主教)分裂,利奧九世去世,教皇與拜占庭帝國結成的反諾曼人聯盟瓦解。
西西里王國的建立
西西里王國
羅傑統治前期,內憂外患不斷。強大統一的諾曼西西里王國,令周邊的傳統王國深感不安。法國、英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一度結成反對羅傑與阿納克萊圖斯二世的聯盟,甚至拜占庭帝國也派軍加入這個大聯盟。與此同時,西西里王國內部的諾曼貴族以及登戈特家族也發動叛亂。羅傑憑借實力、忠實的封臣,當然也有好運,平定化解了一次次的入侵和叛亂。
1139年4月的拉特蘭宗教大會上,英諾森二世將羅傑二世開出教籍,但是同年7月,羅傑二世的兒子羅傑伏擊了英諾森的軍隊,抓住了教皇,這是諾曼人第二次俘虜教皇。英諾森二世承認了羅傑的王位,西西里王國的叛亂終結。羅傑二世還征服了北非地中海沿岸大片地區,被稱為」非洲之王「。
羅傑二世和其父親的統治風格很像,強硬鎮壓貴族叛亂,嚴格約束附屬封臣,另一面則是宗教民族寬容,對不同文化兼容並包,他將諾曼的領主-封臣制度,拜占庭行政制度和阿拉伯制度有效地結合起來,西西里文化也是上述三種文化的融合。西西里首府帕勒莫不但是地中海商業貿易中心,也是學術文化重鎮。諾曼西西里王國至少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王國之一。
十二世紀末諾曼王朝被神羅皇帝腓特烈二世推翻,西西里王國進入霍亨斯陶芬時期,此後又經歷不同帝國和王朝的統治,直到1861年加入統一的義大利王國。
歐特維爾家族雙星:羅貝爾和羅傑
在奇維塔泰戰役中,漢弗萊的弟弟羅貝爾.吉斯卡爾表現極為英勇,三次落馬,三次重新上馬戰斗。漢弗萊死後,羅貝爾成為歐特維爾家族的領袖,諾曼人征服義大利進入羅貝爾時代。羅貝爾勇武善戰,快速擴張家族領地,並與薩勒諾的倫巴第貴族聯姻(因此最終得到了薩勒諾),獲得教皇認可。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封羅貝爾為阿普利亞、卡拉布利亞和西西里公爵,羅貝爾向教皇效忠。同樣獲封的還有登戈特家族的理查(雷納夫的侄甥)。
羅貝爾擁有廣袤的領地,但半島領地內仍有拜占庭守軍,西西里仍被撒拉遜人占據。1059年,羅貝爾開始整固領地,消滅拜占庭殘余勢力,塔蘭托、布林迪西和雷吉歐等地相繼被收復。1071年,經過三年圍攻,拜占庭在義大利最後的據點巴里被羅貝爾軍隊佔領。
在教皇支持下,1061年羅貝爾與其最年輕的弟弟羅傑一起入侵西西里。拿下西西里首府帕勒莫後,羅貝爾授予羅傑西西里伯爵。諾曼人征服西西里的過程長達30年,期間數次中斷。兩兄弟帶到西西里的諾曼騎士最多時不過數百人,卻能擊敗有數萬軍隊的撒拉遜人。
主要原因在於,穆斯林統治者內部不團結,圍繞教義和統治權的爭執導致內訌不斷;島上基督徒佔大多數,他們暗中幫助諾曼人;義大利城邦熱那亞和比薩從海上支援諾曼人,比薩甚至直接攻擊過帕勒莫。
1071年羅傑接受帕勒莫投降
1081年以後,羅貝爾再次與拜占庭開戰。羅貝爾率領以1300諾曼騎士為核心的大軍,渡海直搗君士坦丁堡,在杜拉佐戰役反敗而勝,擊潰拜占庭皇帝亞歷克修斯一世統帥的軍隊,這是羅貝爾第一次擊敗"羅馬帝國"的皇帝。羅貝爾與拜占庭交戰正酣時,義大利後院起火。羅貝爾的同盟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被神羅皇帝亨利四世圍困在羅馬附近的一個城堡里。
1084年的義大利,半島南部淺綠色部分是羅貝爾的公爵國(小黃點是教皇的采邑貝內文托),西西里島的深綠色部分是羅傑的伯爵國,羅馬下面的淺紅色部分是登戈特家族的領地
1084年,羅貝爾大軍向羅馬挺進,亨利七世望風而逃,羅貝爾第二次打敗"羅馬帝國"的皇帝。救出教皇後,羅貝爾洗劫了羅馬城,比滅亡西羅馬帝國的西哥特人當年洗劫羅馬造成的破壞還要大。
1085年返回拜占庭作戰的羅貝爾死於感冒。羅貝爾是一個偉大的戰士和征服者。在諾曼人數極為劣勢的情況下,羅貝爾以英明的領導,充沛的激情,勇敢的作戰征服了整個南義大利和西西里,無法滿足的征服慾望甚至令他入侵拜占庭。羅貝爾一生在戰爭中度過,沒有整合治理其龐大的公國,他麾下的諾曼貴族桀驁不馴、野心勃勃,後患無窮。
羅傑的戰功不如其兄那樣突出,但他是一個更優秀的統治者和政治家。羅傑嚴格控制土地分封,避免貴族割據一方,在1092年之前的征服和鞏固過程中,西西里島沒有發生嚴重的叛亂。另一方面,羅傑採取宗教和民族寬容政策,撒拉遜人(阿拉伯人)、拜占庭希臘人、倫巴第人,伊斯蘭、基督教和東正教能和平共處,羅傑的步兵還徵用了大量穆斯林。
因為這樣開放包容的政策,西西里保持了往昔的繁榮,帕勒莫仍然是當時地中海世界重要的貿易和商業中心。
歐特維爾家族南征北戰的同時,登戈特家族的理查也在蠶食周邊倫巴第貴族的土地,1058年拿下卡普亞,1064年佔領加埃塔,但理查控制領地的面積遠不能和歐特維爾家族相比。登戈特家族傳到第四代時(從雷納夫算起),年輕的理查二世保不住家業,被倫巴第貴族蘭頓擊敗。1098年,蘭頓被歐特維爾家族擊敗,理查歸位。義大利南部的倫巴第統治終結。
❸ 諾曼征服是怎麼回事
諾曼征服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嶼國家,和歐洲大陸隔海相望,11世紀中葉英國的國王叫哈羅德。哈羅德是英國本土的貴族,他不喜歡和英國以外的國家交往,也不喜歡諾曼人,他覺得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和那些國家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來往,只要守著自己的國土就可以了。
哈羅德的想法太天真了。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國家正急於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開拓更大的疆土。其中,位於現在法國的諾曼底公國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國王位,他發現哈羅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他決定用武力奪取王位,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同哈羅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運用外交手段,爭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節前往羅馬,游說當時在歐洲最有影響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爭取他們的支持。教皇聽信了威廉的話,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幫助威廉。然後,威廉又去說服他的鄰國丹麥國王,許諾和丹麥結成友好同盟。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組成了一個反對哈羅德的歐洲聯盟軍。當一切准備就緒,威廉拉開了攻打英國的大幕。
威廉的聯盟軍已經大軍壓境了,哈羅德還是懵懵懂懂,毫無准備。哈羅德正在英國北部的約克城開心地慶祝自己的進兵英格蘭北部的利。
這時,威廉率領的遠征軍乘著涼爽的南風駛向海峽對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國東南的海岸登陸了。此時,英國東南沿海地區門戶被打開,在通往倫敦的沿途都沒有重兵防守,威廉的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抵達倫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哈羅德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飛馬趕回倫敦。由於事發突然,哈羅德根本來不及大規模調動軍隊,只能帶著還沒休整過的5000多人匆忙迎戰威廉。
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羅德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哈羅德佔據著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第一次交鋒,英國人守在山頂上,向沖鋒的諾曼人投擲石塊、標槍,打退了諾曼人的進攻。可是很快,威廉就調整了進攻的戰術,假裝敗退將英軍引出堅固有利的陣地。哈羅德沒有識破這一計謀,命令英軍追下山去,正好沖進了威廉設好的包圍圈。威廉抓住這一戰機發動反攻,哈羅德在混戰中中箭身亡,英軍陣腳大亂,全線崩潰。威廉取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
威廉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英國的國王,從此開始了英國歷史上的諾曼王朝。
❹ 諾曼人如何改變了歐洲歷史答案
1066年,七千諾曼步兵和騎兵乘戰船穿過英吉利海峽,他們的目的地是擁有超過100萬人口的英格蘭,他們這次航行距離很短 但影響深遠。大約在同一歷史時期,另一批諾曼人正朝著歐洲大陸進發,進行一場對後世影響深遠、貫穿這塊大陸歷史的探險,那麼這些勇士們是誰,他們留下的影響為何這么深遠?
故事要從200年前開始,那時維京人開始在法國北部海岸定居,其為斯堪的納維亞人北歐大遷徙的一部分。當地法國人用這些侵略者的故鄉來稱呼他們,稱他們是諾曼人。最終,法蘭克人的國王——查爾斯在911年與維京人的領頭羅洛議和,把法國北部沿海的一片土地割讓給他,也就是後來為人所熟知的諾曼底。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實際上諾曼人很快就適應了在這兒的新生活,他們娶法蘭克女性,使用法語,並且很快就開始從北歐異教轉信基督教。盡管他們採取了新的生活方式,但仍保留他們維京祖先的戰爭傳統和征服精神,很快,雄心勃勃的諾曼騎兵就開始尋找新的挑戰。諾曼人最著名的成就是征服了英格蘭。
1066年,諾曼公爵威廉質疑新的英國國王哈羅德•葛溫森的合法地位,在登陸英格蘭後不久,威廉和他的騎士們就在黑斯廷斯鎮附近與哈羅德的軍隊對壘。此次戰爭的高潮部分被永遠地記錄在長70米的貝葉掛毯上,上面顯示著一支箭射中了哈羅德的眼睛, 諾曼人因此獲勝。威廉通過一場浩大的堡壘建造活動和對英國社會的重組,鞏固了他的勝利果實。他通過一場大規模的調查,完成了記錄英格蘭每塊土地的所有權及人口的《土地賦稅調查書》,證明他的別稱「征服者威廉」名不虛傳。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諾曼法語成為新皇家宮廷使用的語言,而平民仍然說盎格魯-撒克遜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種語言相互融合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英語。到12世紀末,諾曼人已將版圖擴張到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同時,諾曼騎士組成的獨立兵團受到從耶路撒冷返回的朝聖者們的啟發。在那裡,他們投身於地中海區域原有政權之間錯綜復雜的斗爭之中,成了傭金極高的雇傭兵。在其中一次戰爭中,他們用騎槍進行了第一次有記錄的重騎兵沖鋒。這是一場毀滅性的戰爭,並且很快就成為中世紀戰爭的標准。
諾曼人也是1095至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主力軍。十字軍東征是一場在中東特定的地區重建基督教控制的血腥斗爭,但諾曼人還不僅是參與戰斗。由於諾曼人的勝利,諸如鐵軍威廉和機敏的羅伯特等將領就守衛著整個義大利南部地區,並最終將它們融合到一起,在1130年建立了西西里帝國。
作為創造英語的老祖宗,諾曼人是如何用鐵騎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在羅傑二世的統治下,帝國在被宗教和內戰分裂的世界裡成為接納多重文化的標桿,穆斯林、阿拉伯詩人和學者,和拜占庭、希臘水手和建築師一同為皇室效力。阿拉伯語和拉丁語、希臘語、諾曼法語一同作為官方語言,有關世界地形的知識被編撰進《羅傑之書》。
❺ 諾曼征服的背景是什麼樣的
諾曼征服加速了英國封建化的進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其他貴族的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受封者按照土地面積的大小,提供一定數目的騎兵,並親自率領他們為國王作戰。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給下級,也要求他們提供騎兵。
諾曼征服時間可以具體到一零八六年,威廉召集封臣,令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同年還進行了全國范圍的土地調查。
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征服。一零六六年初,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威廉以愛德華曾面許繼位為理由,要求獲得王位。
對諾曼征服時間存在的爭議不大,具體到一零六六年九月末,威廉召集諾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進行策劃,率兵入侵英國。英王哈羅德迎戰,十月,雙方會戰於黑斯廷斯。英軍戰敗,哈羅德陣亡,倫敦城不戰而降。十二月,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一世。諾曼王朝開始對英國的統治,殘存的英國貴族頑強抵抗,均遭殘酷鎮壓。一零七一年,威廉一世鞏固了他的統治,獲得征服者的稱號。諾曼征服後的英國農民,處境仍然困苦。一零八六年,恢復徵收所用丹麥金,這對農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以上便是對諾曼征服時間的詳盡介紹。
❻ 諾曼征服時間是什麼時候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嶼國家,和歐洲大陸隔海相望,11世紀中葉英國的國王叫哈羅德。哈羅德是英國本土的貴族,他不喜歡和英國以外的國家交往,也不喜歡諾曼人,他覺得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和那些國家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來往,只要守著自己的國土就可以了。
哈羅德的想法太天真了。歐洲大陸上的許多國家正急於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開拓更大的疆土。其中,位於現在法國的諾曼底公國的公爵威廉早就看上了英國王位,他發現哈羅德不懂外交,盲目自大,他決定用武力奪取王位,征服英國,建立自己的王國。
同哈羅德截然不同的是,威廉很懂得運用外交手段,爭取更多的同盟者。首先,他派使節前往羅馬,游說當時在歐洲最有影響的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爭取他們的支持。教皇聽信了威廉的話,支持威廉的行為,還賜給他一面「聖旗」。亨利四世也表示出兵幫助威廉。然後,威廉又去說服他的鄰國丹麥國王,許諾和丹麥結成友好同盟。丹麥國王出於個人野心,也支持威廉。很快,威廉就組成了一個反對哈羅德的歐洲聯盟軍。當一切准備就緒,威廉拉開了攻打英國的大幕。
威廉的聯盟軍已經大軍壓境了,哈羅德還是懵懵懂懂,毫無准備。哈羅德正在英國北部的約克城開心地慶祝自己的進兵英格蘭北部的利。
這時,威廉率領的遠征軍乘著涼爽的南風駛向海峽對岸,未遇任何抵抗就在英國東南的海岸登陸了。此時,英國東南沿海地區門戶被打開,在通往倫敦的沿途都沒有重兵防守,威廉的軍隊長驅直入,一直抵達倫敦附近的黑斯廷斯。
❼ 諾曼征服的戰爭過程
在11世紀肇始之際,也就是諾曼人在現在的法國北部定居大約100年之後,他們開始作為歐洲的軍事列強迅速崛起。此時,雖然這些北歐海盜的後裔已經變成了基督徒,並且說著法語,但他們骨子裡仍然是一群武士。諾曼人在義大利取得了第一場勝利,但他們最偉大的成功卻是在1066年征服英格蘭。大約在1016年以後,諾曼的貴族開始到義大利尋求冒險。一開始,他們只是作為雇傭兵在其他民族的軍隊中作戰。後來,諾曼人慢慢地佔領義大利的南部地區。在義大利,諾曼人勢力的日益強大導致了他們與盤踞在北方的教皇利奧九世之間的戰爭。1053年,教皇的軍隊與諾曼人在義大利南部的奇維特拉遭遇。人數雖不佔優勢但全部都是騎兵的諾曼軍隊分左、中、右三個區域列成陣式。阿弗薩的里查德麾下的右翼主力攻擊並驅散了教皇的騎兵。然後,由里查德親自率領的騎士兵團從教皇步兵的身後實施包邦部諾曼人的騎兵主力則從正前方發動攻擊。諾曼人將敵隊騎兵之間,在經過艱苦的搏殺之後。最終贏得了戰斗甚至連教皇也成了他們的俘虜。
然後諾曼人從他們在義大利的南部邊界向阿拉伯治下的西西里島發動了攻擊。1061年5月,羅傑攻擊並佔領了西西里城。由於騎兵在諾曼人的作戰戰術中非常重要,羅傑只能冒險將騎士們所用的戰馬用船從義大利本土運送到西西里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樣一種行動似乎並無奇特之處,但是在中世紀,運送戰馬漂詳過海去打仗無疑是勇敢而新奇的發明。
正當羅傑展開征服西西里全島的漫長戰事之際,他的哥哥羅伯特·吉斯卡爾(Robert Gulscard)把拜占庭人清出了義大利南部。在諾曼人剛剛到達義大利南部時,那裡還是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而到1068年,就只剩下亞得里亞海(Adriatic)達的港城巴里(Bari)尚在拜占庭的控制之下。是年8月,吉斯卡德包圍了該城,並用船隻封鎖了海港的出口。在堅守長達三年之後,巴里城終於陷落了。
1081年,吉斯卡德包圍了拜占庭的沿海城市都拉佐(Durazzo,現在阿爾巴尼亞境內的都拉斯)。這一次他遇到了麻煩,因為有一支龐大的拜占庭軍隊前來救援。在隨後的戰斗中,拜占庭的步兵精銳瓦蘭吉衛隊(Varangian,本身也是北歐海盜出身)一開始就把諾曼騎兵趕回了大海。面對士兵們由於潰敗而帶來滿臉恐懼,吉斯卡德把那些驚慌失措的騎士集合起來,以求孤注一擲。他率領部下發起最後的、猛烈的也是必勝的攻擊。拜占庭軍隊被擊潰了。
但是,這場勝利並不僅僅是騎兵的功勞。諾曼人在戰斗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在於他們的騎兵和弓箭手已經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當騎士和弓箭手試圖各自獨立地戰勝敵人時,他們往往面臨巨大的困難。但當他們通力合作時,他們卻變得令人恐怖。在都拉佐,諾曼弓箭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壓制住了瓦蘭吉刀斧手的進攻,用箭而驅散了敵軍密集的陣列、並為騎士們做好充分准備發起沖鋒創造了機會。
1083年,拜占庭人又奪回都拉佐。兩年之後,羅伯特『吉斯卡德因病去世。在西西里島,他的弟弟羅傑的聲勢越來越強大。1093年,他攻佔了全島,從而使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部全部落入了諾曼人之手。
1066年1月,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將王位傳給具有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貴族哈羅德.高德文森(Harold Godwinson),諾曼底的威廉公爵自稱愛德華選中他為英格蘭的合法國王繼承人。事實上,當哈羅德於1064年在諾曼底沿海被擊沉成為威廉的階下囚之後,他本人迫於威廉承諾拱讓英格蘭的王位。然而,一旦回到英格蘭,哈羅德並無為威廉讓位之意。威廉不得不動用一支龐大的軍隊大舉入侵英格蘭,用武力硬是把皇冠從哈羅德頭上奪了過來。
哈羅德清楚威廉正在籌劃一次進攻。他把軍隊駐扎在英國南一線,對敵船的動向保持嚴密的警戒。然而直到1066年一直沒有發現諾曼人的入侵船隊,於是哈羅德便把軍隊撤退。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諾曼人的船隊已經整裝。在向英格蘭發動進攻之前,威廉耐心地等待著發動進攻的時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3月18日,英格蘭遭到了攻擊——但卻不是來自諾曼底!同視艦哈羅德王位的挪威人哈拉爾德·哈德拉達(Hadrada)在英格蘭北部登陸,並於9月20日在約克外的福爾福德(Fulford)一役中擊敗了哈羅德的將領。在倫敦的哈羅德迅速揮師北上。9月25日,他在約克城斯坦福橋(Stamford)經過慘烈的戰斗一舉擊敗了哈軍隊。然而,哈羅德還沒有來得及收拾戰場,就不得不地揮師南下,途經倫敦補充軍隊後,去面對南方新的威脅,諾曼人登陸了。
威廉於同年9月28日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登陸,並在黑斯廷斯(Hastings)建立了一個據點。他命令部隊洗劫當地的村莊,收集食物並同哈羅德開戰。10月13日,威廉得知哈羅德從倫敦率領部隊到達了這一地區。從倫敦到黑斯廷斯有55英里),而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僅僅花了48小時就趕到,考慮到當時英國糟糕的路況,只不過是一條條泥濘的,部隊長途跋涉的疲憊,這是場何等艱苦的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