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文化怎麼形成的

義大利文化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6-21 20:26:13

㈠ 50年代「義大利文化」的設計風格是怎樣的

戰後獨特的義大利設計的風貌在1951年和1954年的米蘭「設計三年展」上得到了反映。1951年的展覽採用各種懸浮的雕塑來裝飾展出場地,具有戲劇化的效果。1954年展覽則更加明確表現出義大利的產品設計不是要走簡單的實用化的功能主義的道路,而是要將設計與藝術、功能與裝飾結合起來,這一屆展覽的名稱便是「藝術的生產」。這種融傳統義大利設計和現代主義風格於一體、既實用又美觀的設計,在1957年吉奧·龐蒂的椅子設計當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椅子採用白樺木和藤編製成,可以說是「傳統義大利設計的現代樣式」。傳統手工藝在戰後的義大利展現出新的光彩,威尼斯的玻璃器皿經過來自米蘭的設計家保羅·威尼尼的努力而呈現時代的特色。器皿具有明亮的色彩、抽象的圖案裝飾和極強的非對稱造型,表達出與現代藝術的聯系。這種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設計使50年代的義大利設計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戰後義大利出現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設計家,像建築家、汽車設計家、傢具設計家、時裝設計家、首飾設計家等等,他們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品牌效應,並且形成了具有個性的設計風格。義大利的設計家在室內裝飾、傢具、陶瓷、玻璃和金屬器具等方面充分發展了自己的設計才能,優秀的設計產品成為促使戰後義大利商品大量出口的重要原因,反過來又使義大利的裝飾藝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50年代的義大利設計為被稱為「義大利文化」的設計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㈡ 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

經濟因素說
郭振擇認為,14~16世紀,西歐各國封建社會內部先後產生了資本主義關系,新的資本主義要求為自己的發展掃清道路,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為了取得政治上的合法地位,首先向教會神學統治和封建意識形態發起了沖擊,文藝復興是在資本主義關系和人文主義倡導下產生的。〔3〕文藝復興最早濫殤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而此時佛羅倫薩的經濟發展已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基礎。鄭如霖分析,佛羅倫薩工場手工業發達,商業貿易規模大,為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新文化的發展必然要沖破教會的桎梏和擺脫經院哲學的世界觀,於是新興資產階級就從文化的各個方面向封建制度和教會展開了斗爭〔4〕。
(1) 政治因素說
王小蘭認為,義大利之所以成為文藝復興的搖籃,和某些城市政權的支持是分不開的,美第奇家族當政時期是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其中羅倫佐·美第奇不但是「文學家的保護人」,他本身也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對建築、音樂、詩歌都十分愛好,他統治期間,佛羅倫薩的文化達到最高峰。有些統治者出於統治的需要,重用人文主義者,到15世紀中葉,人文主義者已大量充斥於各地的政府機構中,對推動文藝復興運動無疑起了積極作用。〔5〕
(2) 文化因素說
張尚仁認為文藝復興之所以起源於義大利,是因為義大利在承襲古代文化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若干世紀以來,這里一直是古羅馬文化的中心;〔6〕孫錦泉認為,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使義大利在對古希臘文化吸收方面在西歐各國獨占鰲頭,從古代繼承下來的文明還繼續居於領導地位;〔7〕北意有豐富的古典藏書和完備的圖書館系統,南部文化北向流動的撞擊,獨步全歐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文化效應——文化的世俗化和非閉鎖型傾向、注重文化教育投資的城市觀念、物質歸向於文化型的市民消費特徵等,都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起源的原因。〔8〕隨著研究視野的逐步拓展,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人們在歷史研究中樂於運用各種方法,因而考察歷史現象也變得多角度、多層次,越來越從更微觀的角度進行歷史闡釋,在考察文藝復興起源時,在以上各因素交互作用觀點的基礎上,又從更深的層面提出新的觀點。王挺之認為,義大利佛羅倫薩那種「以公眾慶典和儀式為特色的社會生活的開放性、競爭性和創造性的文化空氣在人們心理和社會實踐上都對文藝復興有一種潛在的、不可低估的影響。」〔9〕劉建軍認為文藝復興的原因,更直接來自於文化演變上的因素,概而言之,既是由於中世紀內部人學因子生成的結果,同時也在於歷史給予當時文化發展的四大饋贈(中世紀社會產生了現代城市、大學的出現、神學導致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宗教內部發生了變革要求)和三大機遇(黑死病導致對人生問題的深入思考、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發現在此時人們面前展示出了一個新世界、地理大發現拓展了人的視野)。〔10〕解光雲認為義大利較早形成並迅速趨於強大的文化消費,使義大利的文化資源得到開發利用,從而變文化資源優勢為文化發展優勢,經改造創新後再生的文化產品,為文藝復興提供了必需的養料。〔11〕

1〕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導言》,《馬恩選集》第三卷,第445頁。

〔2〕參見齊世榮、朱龍華等:《人民歷史的進程》,人民教育出 版社,998年版,第69頁。

〔3〕郭振鐸:《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產生的社會背景》,《史學月 刊》1982年第5期。

〔4〕鄭如霖:《論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特點及原因》,《海南師院學報》1992年第4期。
〔5〕王小蘭:《論義大利何以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第5期。

〔6〕張尚仁:《西歐封建社會哲學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頁。

〔7〕孫錦泉:《君士坦丁堡陷落與義大利文藝復興關系置辯》,《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8〕孫錦泉:《論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基礎》,《歷史研究》,1993年第5期。

[9]王挺之:《佛羅倫薩的公眾慶典儀式與文藝復興》,《歷史研究》1987年第5期。

〔10〕劉建軍:《論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新文化的多重起源》,《東北師大學報》1999年第2期。

〔11〕解光雲:《試析義大利最早發生文藝復興的原因》,《史學月刊》1998年第2期。

㈢ 義大利文化藝術的總體概括

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特點簡介如下:
1、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現實與人文。文藝復興所有的創作大都圍繞著這個主題。這包括了人的感觀,人的信仰,人的性慾,以及人的世界觀。這時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權,打破封建的禁慾主義。打破封建制度對人精神甚至是肉體的封鎖。這時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為主,許多評論說是借宗教作為盾牌。我反對這種說法,對西方世界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據著他們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藝術,歸根究底可以說是一種人的宗教藝術,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會的宗教藝術。這一點要首先明確。
2、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技法上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寫實傳真為首務,開創了基於科學理論和實際考察的表現技法,如人體解剖和透視法則等。在風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協調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築藝術方面,它以恢復古典建築傳統為首任,同時著重探討建築美感的理性法則。
二、以美術為例解釋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特徵:
1.、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開端(13世紀末-14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是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精神和元素的探索階段。這時的藝術還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規范,卻能體現出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技法的追求。如何更真實地反映畫面上的內容?成為當時義大利藝術家所關注的核心。於是他們開始著手研究古代雕刻,研究希臘羅馬的繪畫風格,形成了嶄新的寫實風格。對這種新風格起決定性影響的人,是佛羅倫薩畫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猶大之吻》等。喬托被視為西方繪畫的開創性大師,他是第一個把寫實風格和明暗遠近法結合起來的藝術家,邁出了繪畫中關鍵性的一步。此外,他還把優美的敘事同忠實的觀察結合起來,使繪畫不再是文字的簡單圖解,具有了獨立的意義。但無可否認,喬托作為文藝復興初始期的探索者,其對構圖的空間關系,對色彩的處理,甚至對明暗對比等等技法仍然是比較幼稚的,但作為開創歷史的先河,喬托對後世的影響還是受到世人的肯定的。
2、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的美術(15世紀):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的進展構成了非常錯綜復雜的場景。這是一個許多地域性藝術流派誕生與繁榮的時期折射一個各種思潮積極地互相影響與展開斗爭的時期。在這個百花爭研的時代,注重空間透視表現和人物堅實造型,以及善用線條則是他們共有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三位大師是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雕塑家多納太羅和畫家馬薩喬。這里主要介紹畫家馬薩喬。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其代表作《出樂園》和《納稅錢》等;馬薩喬的藝術成就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繁榮期的到來。是文藝復興時代繪畫中現實主義的奠基者。馬薩喬以科學探索的精神,將解剖學、透視學的知識運用於繪畫。它的人物較之喬托的更加真實有力,同時他也是文藝復興畫家中第一個掌握透視法的人,第一個能在衣紋之下隱顯人體結構的人和第一個廣泛運用明暗對比手法的人。馬薩喬還把風景放進他的構圖,使風景具有壯麗的、概括的、真實的性質,他藉助於風景來擴大畫面范圍,賦予畫面以遼闊的空間感。他的貢獻,其一在於以科學的態度對畫面(人物)進行更真實的描寫與刻畫,其二在於把風景與人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這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美術(16世紀上半葉):盛期文藝復興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這時由於種種的社會及政治原因,藝術家們已不再滿足於個人技巧和手藝,競爭激勵他們在自然科學和文化藝術各領城中廣泛探索,力爭獲取更大的成就。他們在前輩藝術家探索的基礎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使藝術在16世紀初達到了高度成熟完美的境界。不但題材從宗教內容擴大到現實生活,而且對自然景色也開始加以觀注,他們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復雜的個性和心理待點。如果說早期文藝復興藝術家主要探索透視、解剖等科學法則,那麼盛期大師在把握了這些法則後不再受其限制,而是更強調視覺效果,探索作品的戲劇性和新的藝術語言。可以說,盛期的美術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這時期出現了許多經典的大師,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布拉曼特、提香等等。他們不但把美術技法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對於美術理論的建設,也建下了不朽的功勛。這里選取畫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為主要介紹的對象,其代表作有《蒙娜·麗薩》和《最後的晚餐》等等,達·芬奇的天才不限於藝術,在數學、機械工程、醫學、地質學等方面也有所反映。在美術方面,達·芬奇總結了15世紀藝術家的研究成果,在繪畫構圖、明暗、透視、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他最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達·芬奇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轉移法(亦稱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而《最後的晚餐》的驚艷之處,更在於大師在畫面中對人物表情的掌握,這是歷史的創舉,過去的美術作品,無論構圖或畫面的技巧如何,但對人物的表情刻畫總顯得僵硬呆板,大師作出這種歷史性的創舉,正是得益與大師對人體解剖學的深厚認識,對人體面部表情肌活動的掌握,以及對人體解剖及人體比例的深厚功底。此外,達·芬奇在美術理論方面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認為:繪畫優於其他任何藝術,因為它包容了世間的一切,畫家的心就象鏡子一樣能真實地反映這個世界,把普遍的自然變為第二自然。可以說,達·芬奇不僅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美術史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㈣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歷史文化背景是怎樣的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有著濃厚的學習風氣,佛羅倫薩新成立了美術學校、雕刻園、畫院以及研究古典文化的中心等。隨著新文化迅速向西歐各國傳播,歐洲人把義大利視為「歐洲的學校」,紛紛派遣留學生前往學習,從中汲取新文化的養分。

㈤ 是因為地理位置,義大利才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的嗎

14世紀,西歐興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讓人感到比較疑惑的是,這場思想文化運動沒有發生在當時最強大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沒有發生在中世紀歐洲文化中心的法國,而是發生在了四分五裂的義大利。是什麼原因使得義大利爆發這場影響整個歐洲的文化運動呢?

一,義大利是歐洲資本主義發源地

翻開歐洲的地圖,我們發現:義大利地處歐洲東南角,背靠歐洲大陸,半島深入地中海。義大利這個有利的地理位置,正好可以擔任西歐和東方的貿易中轉站。東方的絲綢、茶葉、香料等都必須經過義大利才能進入歐洲的市場,這大大推動了義大利的商品經濟發展。

從13世紀到15世紀,義大利已經興起了許多著名的商業城市。如威尼斯成為了歐洲最大的港口,被譽為「亞得里亞海沿岸各國的首都」,威尼斯的毛織品、絲織品、玻璃器皿和武器在地中海沿岸十分暢銷。佛羅倫薩成為歐洲著名的製造業中心,這里的紡織品十分有名。在14世紀,佛羅倫薩擁有200家工場,雇傭工人到達了3萬人。其他的商業中心還有米蘭、熱那亞等。


拜占庭

恩格斯曾說「拜占庭滅亡時搶救出來的手抄本,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像,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個新的世界一一希臘的古代:在它的光輝形象面前,中世紀的幽靈消逝了,義大利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藝術繁榮」。正是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下,義大利的資產階級和人文主義者才能從中尋找出「人文主義」,以人學來對抗教會的神學。

結語:

義大利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義大利的特殊之處。它不僅處於東西方經濟交流的中心,還處於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甚至是天主教文化和東正教文化的交鋒地帶。這些特殊的地方使得義大利商業活躍,政治環境寬松,思想文化活躍而相對自由。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文化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8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1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6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