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時義大利都在幹些什麼
沒有你說的那麼無能,義大利軍隊在北非和地中海戰場還是有所作為的,至少義大利海軍的表現還是可以的,如果不是義大利海軍對英國海軍的牽制,整個地中的制海權早就是英國人的了,隆美爾在非洲什麼補給都別想得到。
❷ 二戰時候,義大利都有什麼戰績,都有那些名將,和著名的戰役,意軍的戰鬥力比日本如何
義大利的戰鬥力其實是嚴重被低估的,主要是這幫義大利人根本就不想打仗。
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義大利陸軍不管是訓練還是兵員素質都不差,起碼處於歐洲中游靠前的水平。義大利陸軍的裝備更是非常不錯,可以說世界一流,比日本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義大利一戰時期的淘汰貨義大利炮扔到中國戰場竟然被當成了寶(想想李雲龍那門義大利炮吧!),義大利的武器裝備可想而知。
義大利陸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士氣和戰斗意志。因為義大利軍隊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打仗總是出工不出力,表現自然不行。不過這並不代表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差,只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拚命而已。但即使如此,義大利軍隊在蘇德戰場的表現一點不比德國人遜色。在烏克蘭戰役中,26萬義大利遠征軍橫掃烏克蘭,俘虜了10萬蘇軍。這個戰績起碼日本人不敢吹噓自己能夠做的到。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軸心國軍隊陷入了蘇軍的重重包圍,軸心國軍隊被迫突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個沖出包圍的竟是義大利軍隊,近5000義大利軍隊靠著殘酷的肉搏戰沖出了包圍,而不遠處逃出來的數量更大的德軍沖出包圍的僅僅2000人,義大利軍隊表現出的戰鬥力連蘇聯人都感到驚嘆。所以義大利的主力部隊戰鬥力並不低,如果認真起來,起碼不比蘇軍差,如果拚命,幾乎和德軍相差無幾。
義大利的留守部隊主要駐扎在本土和希臘、阿爾巴尼亞等地。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付當地的游擊隊,維持當地的秩序和治安。盡管是二線作戰部隊,但義大利留守部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都不差。南斯拉夫游擊隊是二戰中出了名能打的武裝力量,一直蔓延多年,德國一直清剿不掉。作為盟友,義大利人也參與了圍剿行動,在圍攻南斯拉夫游擊隊的戰斗中,義大利部隊打的絲毫不比當地的德軍差,特別是在山地作戰中,義大利部隊的非常出色,其戰鬥力和德軍二線部隊相差不大,這也許和義大利擅長山地作戰有關。
第三類是義大利的殖民部隊,也就是三線部隊。這些部隊主要分布在北非和東非地區。他們主要負責維持當地的秩序,很少承擔作戰任務,所以裝備很差,戰鬥力也不行。
其實也不能怪義大利人,英美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又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就是換成日本軍隊也未必會比義大利強多少。其實,義大利的殖民部隊在一些戰役中打的也不錯,在戰爭里差點把英國人趕出北非。在義大利殖民部隊的配合下,義大利的阿里埃特裝甲師更是打出了一流的水準,竟然擊敗了英國精銳部隊第二十二裝甲旅。如果給義大利軍隊足夠的給養和機械化單位,義大利軍隊未必會輸給英國人。
總體來講,義大利陸軍的一線野戰部隊戰斗很高,略低於德軍,二線留守部隊和德國二線部隊戰鬥力相差不大,三線殖民部隊略高於英聯邦二流軍隊,所以義大利陸軍的真實戰鬥力並沒有網上傳言的那麼差。義大利之所以表現的不出彩,主要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打仗,而對手又一個比一個強。其實,如果換成日軍去蘇德戰場,未必會比義大利軍隊打的好。就連隆美爾都曾贊譽:義大利軍隊震驚了世界,義大利軍隊震驚了德國人。實事求是的講,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不比日軍差。如果考慮裝備和火力因素,日軍未必是義大利軍隊的對手。
再說個笑話吧!
1941年的北非戰場,「沙漠之狐」隆美爾接連對英軍發起攻擊,勝算在望的戰役奈何軍隊數量不足,便只能將重要的側翼戰略要地交代給義大利軍隊,以防遭到英軍偷襲側翼。其中尤其重要的一區域由義大利著名的「公羊座」裝甲師把守。「公羊座」裝甲師在師長馬里奧少將帶領下,也十分出色,共有兩百多輛M13主戰坦克,L3輕型坦克,M42自行火炮等裝甲車,實力雄厚,此軍隊在義大利部隊中也稱得上是精銳良軍。
遺憾的是「公羊座」裝甲部隊還是敗給了英國第二十二裝甲師。面對隨時攻來的英軍,公羊座裝甲部隊多次敗北的經驗,除了投降別無他擇。此時馬里奧派出談判專員前往英軍洽談,希望英軍不要侵犯古比井,且保證不會對英軍進攻。
意氣風發的英軍顯然看不起多次敗仗的義大利軍,不僅直接拒絕談判,且對義大利使者開炮攻擊,使者半路身亡。英軍的暴擊行為激怒了「公羊座」裝甲部隊少將馬里奧。在馬里奧的指揮下,全義大利軍向英軍全面進攻,全程兩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下,擊毀英軍80輛坦克,還有53輛損傷。馬里奧軍隊損失43輛坦克,戰役結果反轉,義大利軍意外的取勝。
正是此戰役激發了義大利軍隊真正的實力,義大利軍的戰鬥力並不弱。甚至有觀點,義大利軍並不是不能打,只是不想打,被逼到極限才能爆發出真正的戰斗實力。
❸ 為何二戰時期的義大利最先投降,日本最後投降
首先,日本武器不是全都垃圾,也有很不錯的武器。當然陸軍武器日軍武器是真相對垃圾,手槍,步槍,機槍到坦克,大炮。沒有一樣能拿的出手來和歐美那些國家武器比的。性能差也就算了,故障率還非常高。但是日本的海軍還是相當強大的,尤其是大型軍艦,航母,戰列艦這兩種日本的還是非常強的,二戰初,日本航母是世界第一的,數量和質量都是最好的。戰列艦上,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也是二戰中最大的戰列艦,排水量,火炮口徑等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當然日本的其他軍艦相對差些,但是也看跟誰比,跟美國比是差,但是比其他國家還是不差的。空軍日本開始也是很強的,零式戰斗機稱霸空戰好長時間,美國都沒法直接抗衡。加緊研發新型戰斗機才行。當然零式戰斗機有自己的問題,而且後期也慢慢落後了。其次,義大利的武器,這個確實沒法說先進,空軍武器最差,大家都清楚,沒有封閉座艙的戰斗機,導致飛機性能一直上不去。陸軍感覺和日本有一拼了,看上面日本的陸軍武器介紹吧。海軍是義大利唯一還能露臉的,但是相對歐洲各國還是差些,結果很快打光了。當然,相對武器,義大利軍隊戰鬥力更差,武器問題因為德國盟友支援可以提升,但是戰鬥力一直沒起來,別說大歐洲那些國家,更別說英國和美國軍隊,就連打只有大刀長矛烏合之眾的衣索比亞軍隊,都及其艱難,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用毒氣等化學武器才勉強獲勝。最後,武器好壞和投降時間沒有直接聯系。投降早晚主要是看敵人是誰還有地理位置決定的。德國的敵人是誰,蘇聯,英國,美國等歐洲國家的主力部隊。尤其是德國是大陸國家,和主要敵人蘇聯接壤,然後被蘇聯一千多萬軍隊,幾萬輛坦克,幾萬架飛機,十幾萬門火炮打的那個慘。再加上英美等聯軍從西邊諾曼底登陸兩面夾擊。而且德國還一直在美英聯軍戰略轟炸之下,每天幾千架飛機去德國轟炸,把德國基本炸的癱瘓了。日本的敵人是美國,中國,英國。英國就不說了,自己老窩都被德國人威脅,主力部隊大量撤退,亞洲基本上半放棄了。中國,說實話,靠中國自己力量打敗日本,太難太難了,看不到希望的任務。盡管我們還是有肯能但是較為渺小。當然中國其實在對日作戰中起了大的作用,牽制了日軍大量軍隊,導致日本要在中國戰線上長期保持100-200萬軍隊的規模才行,占日本陸軍的一半。但是海軍和空軍中國實在是沒法牽制的了。哪怕是中國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中國本土打敗了日本陸軍,頂著日本空軍壓力把日軍趕下海(個人認為很難)頂多趕到沿海日本海軍火力范圍內),但是要打日本本土,太難了,不是幾十年能行的。1944年底,1945年初,日本都還有幾個月就投降了,中國軍隊一線主力都換裝美國武器,還經過美國訓練,美國軍事顧問都能配到營一級,空軍更是直接是美國第14航空隊千餘架飛機,控制了中國上空的制空權。日軍31萬攻擊100多萬中國軍隊,幾個月下來,中國軍隊打敗,丟失了幾個省的大部分,幾個省的一部分。損失很大,軍隊死傷上中國死傷70萬,日軍死傷不高,中國歷史課本寫是4萬,但是沒有具體數字,美國維基網路等數據是1.1萬。這個結果直接導致美國徹底對中國抗日失望了。就這個樣子,估計打日本本土太難了。美國,美國確實很強,世界第一,但是有這個問題,美國是以歐洲為主,所以主力部隊都基本上在歐洲對德國戰場。當然亞洲對日作戰也不弱,但是因為太平洋太大了,距離問題是在是難,只能一個小島一個小島的爭奪。因為太遠,知道最後一年才能轟炸日本本土。還沒法去太多,因為起飛的島嶼太小。
❹ 義大利為什麼參加二戰
簡而言之,為了從德日瓜分世界中得利,提高國際地位,取得亞平寧、巴爾干及部分非洲地區霸權。
❺ 義大利人是羅馬後裔,裝備也不錯,為何戰鬥力那麼低
文/寂寞的紅酒
義大利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三大巨頭之一。雖然義大利跟隨德國發動了世界大戰,但義大利人在二戰中表現的非常糟糕,尤其是義大利軍隊,笑話頻出,可以說把義大利人的臉都丟盡了。眾所周知,義大利人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古羅馬人能征善戰,而義大利的裝備也不錯,為何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那麼低?
第一,義大利的國民性格相對溫和。雖然義大利是古羅馬人後裔,但義大利人並沒有繼承羅馬人驍勇的基因。事實上,早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人就已經失去了彪悍的特性,驕奢淫逸使得他們腐化墮落。此後長期的商業繁榮,使得義大利人變得重商重利,變得溫和不好戰。他們似乎只對商業、藝術和生活感興趣,否則不可能孕育出文藝復興,讓搞藝術的去干打仗的活可以說難為義大利了。
第二,義大利擴張慾望不強烈,缺乏戰爭的動機。義大利是二戰前歐洲生活條件比較好的國家,國民長期處於安逸中,國民和軍隊都不想打仗。他們只是被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勢力挾裹捲入了戰爭。他們和德國、日本不同,二戰德國是為了報仇血恥,日本是武士道愚忠,而義大利人打仗只是為了墨索里尼一小撮人的利益,光復羅馬帝國的榮光只能騙騙自己,因此義大利人到了戰場上自然出工不出力。
第三,義大利有悠久的城邦歷史,國家長期處於分裂之中,統一隻不過是19世紀晚期的事,所以義大利缺乏凝聚力。國民連國王都不怎麼認可,更不要說墨索里尼了,他們最多認同義大利這個國家。墨索里尼沒有希特勒那樣的個人魅力,不管是將軍還是士兵都不願意為墨索里尼賣命,也不會被他忽悠,這是很多義大利軍隊成建制投降的重要原因。義大利軍隊其實很強大,只是他們不想打仗!義大利投降後,在中國租界有部分士兵被迫參加了日軍。他們打仗的軍事素質和頑強的作風比日本軍都強。搞笑歸搞笑,千萬別較真,義大利反水後,打德國打的那叫一個勇猛和頑強,連德國都大吃一驚。
第四,義大利軍隊的裝備雖然不差,但在二戰前仍然沒有做好戰爭准備。各種資源儲備不足,特別是燃油奇缺,很多戰爭機器無法開動,艦隊經常在家裡窩著。所以開戰後,義大利的戰爭潛力沒有被激發出來。此外,義大利所處的環境不好,周邊的對手都是出奇的強大,別說蘇軍和美軍,就是希臘和南斯拉夫都不是省油的燈,背後還有英法的支持,所以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的糟糕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換成日軍也未必強到哪去。事實上,義大利人是二戰中最精明的國家,因為他是二戰中唯一一個全身而退的軸心國,本土沒有遭到什麼破壞,戰後也沒有遭受什麼清算,義大利人把傷亡和損失降到了最低。其實盟軍應該感謝義大利在二戰中的反戰行為,而不是嘲笑它。假如義大利也和德國一樣狂熱,或許二戰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❻ 德意日為何要發動世界大戰呢
嚴格來講,日本並不是二戰的發起者,它本來是想利用德國攪亂歐洲,趁著西方無暇他顧之際擴張在遠東的勢力范圍,最多也就是重演一次一戰的漁翁得利。可軍隊卻被勝利沖昏頭腦,不滿足於既得利益且對美國的經濟制裁嚴重不滿,在錯估了美日兩國實力對比的情況下,主動去招惹美國,最終被拖向戰爭的深淵。
東條英機在1941年顯然沒有看到這種差距,他被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表面所欺騙,盲目的以為日本舉國之力具備對美一戰之力。在大蕭條的影響下,美國的汽車產量和鋼鐵生產能力雖然比日本強,但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考慮到美軍分布較廣,日軍集中力量在遠東還是有一戰之力的,東條在獲得山本五十六6個月所向披靡的保證後,自信地認為足夠了。東條認為只要搶佔了東南亞的石油、橡膠、錫、鐵、鋁土以及大米、食糖等資源,日本完全可以對付美國。
可事實大出所料,美國在參戰後生產力暴增,使得同盟國的工業實力徹底壓倒了軸心國,註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❼ 二戰日本和義大利在幹嘛怎麼只有德國一個人在跟盟軍打
盟軍在二戰中的說法一般是指在歐洲戰區的美英聯軍,而真正開始應該是從火炬行動開始(登陸北非),盟軍在北非登陸後緊接著就將目標鎖定為義大利。義大利在盟軍在西西里登陸後就發生了分裂,墨索尼里被囚禁。同時德軍迅速控制義大利部分地區,此時義大利的地面上就成為德軍和盟軍的交戰。而此前義大利要說有行動就是在北非配合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對抗蒙哥馬利,但是只是幫倒忙,戰鬥力低下。日本就是在太平洋和美軍大打出手以及在中國戰場陷入泥潭的份了,歐洲根本不帶這個國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