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現在的義大利怎麼來的

現在的義大利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2022-06-19 00:54:18

Ⅰ 阿根廷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為何如今義大利人卻佔主導

如今的阿根廷雖說已經成為了南美洲的第三大經濟體,但國家並不算很富裕,它仍舊屬於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而這裡面的緣由則要歸咎於此地文明開化相對比較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義大利作為一個戰敗國被戰勝國各種制裁,義大利國內的老百姓生活愈發的困苦,失業率是前所未有的高漲;而與此同時,海洋運輸也已經發展到了另外一個階段,加上有了前人的引導和影響,義大利人移民到阿根廷似乎變得越來越簡單,後續者來到這里之後,也算是可以“投奔老鄉”,生存的困難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這個時候義大利在阿根廷的人口數已經超過了1600萬,佔到了阿根廷總人口的50%。而隨著民族的不斷的融合,義大利人以及義大利人的後裔在阿根廷已經越來越佔主導地位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甚至還超過了西班牙移民。

雖說西班牙是阿根廷的宗主國,阿根廷受其影響頗為深遠,但對於國家來說,人口才是最為關鍵的,人口對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起決定性作用。

——西班牙本來人口就不多,也沒出現義大利這樣的社會問題,而且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非常之多,因此阿根廷也並非是西班牙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所以西班牙願意來到阿根廷的人並不是很多。相反,西班牙人民更渴望去一個距離老家更近、而且讓它更具備成就感的殖民地,比如說中亞以及非洲的一些落後國家;加上在後來的阿根廷獨立戰爭中,有一些西班牙人為了避難反而向外逃走,所以就造成了西班牙人的比重不斷下降。

在一進一出,此消彼長的情況之下,義大利也就取代了西班牙,成為了阿根廷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就連阿根廷大詩人自己都曾自嘲道:“阿根廷人就是操著西班牙語的義大利人。”

足以見得義大利人對阿根廷的影響有多大。

而也是得益於以上的歷史因素,現在的阿根廷和義大利之間也仍舊是雙邊友好國家,關系相當的親密。如今的義大利人依舊會選擇移民阿根廷,但由於義大利的國內情況不似當年,所以義大利的移民性質也與之前不一樣。

如今的義大利人把阿根廷當作一個“工作但不養老”的地方,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到阿根廷去發展,而到年邁需要養老的時候再回到義大利,畢竟歐洲的養老福利更好一點。

但其實如此的一個情況,也給義大利造成了一定的社會養老負擔,所以有些歐洲國家也就是說義大利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國家養老院。

——在平安無災之年大家還相安無事,若是真是遇到了什麼問題,很容易造成義大利整體系統的崩潰,就比如說這次疫情大爆發之後,義大利幾乎面對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尤其是醫療資源出現了極大的緊缺,正是因為義大利老齡化人口偏重所導致的。

當然,這是一些題外話。

Ⅱ 義大利疫情哪來的

無法確定。

義大利一所知名醫學機構的專家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義大利可能早在去年11月和12月就已經出現了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症狀的不明原因肺炎。說出這話的義大利專家名叫朱塞佩·雷穆齊(Giuseppe Remuzzi),是義大利乃至全歐洲知名的馬里奧·內格里(Mario Negri)葯理研究所的主任。他是在接受美國國家公共廣播網(NPR)的采訪中,在被問到義大利為何在2月21日疫情暴發的情況被揭開後表現得「措手不及」時,做出這一表述的。

雷穆齊還在這篇美國NPR新聞網撰寫的報道中談到了義大利目前疫情的嚴重程度,稱目前連皮膚病醫生、眼科醫生以及病理學醫生,都在接受培訓,以便去照顧那些需要使用呼吸機的病患。他說,不少義大利重災區的普通醫院現在都已經被改造為了新冠病毒專門醫院,並配有受過專門培訓的醫生和護士。

Ⅲ 義大利的簡介,快!!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義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該國首都位於羅馬;而米蘭是世界時尚之都;都靈是義大利工業之都。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民主共和國,亦為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服務業、旅遊業及對外貿易尤為突出,同時也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擁有47項世界遺產並位居世界第一。

中文名稱: 義大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Italy
簡稱: 義大利(Italy)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羅馬(Rome)
主要城市: 米蘭,都靈,佛羅倫薩,那不勒斯
國慶日: 1946年6月2日
國歌: 馬梅利之歌
國家代碼: ITA
官方語言: 義大利語
貨幣: 歐元(EUR)
時區: +1,東一時區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總理馬里奧·蒙蒂
人口數量: 60,114,021人(2009年)
人口密度: 199.5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義大利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301,338平方公里
水域率: 2.4%
GDP總計: 2.03萬億美元(2010年)
人均GDP: 33828美元(2010年)
國際電話區號: +39
國際域名縮寫: .it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Ⅳ 義大利是怎樣統一起來的

和德意志王國一樣.也是被本土的一個獨立王國統一起來的!
這個王國叫薩丁王國,同時這薩丁王國也有一個高瞻遠矚的首相,他叫家富爾!

義大利的歷史,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許多地方,如拉丁、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巴西利卡塔,都有著重要的考古遺址。大希臘,埃特魯里亞文明,以及其後的羅馬帝國分別統治了這片土地許多個世紀。義大利的發展亦即是羅馬帝國的興衰。

中世紀時,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隨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變成以城邦發展為主體,教廷在中世紀對義大利以至全歐洲有著長遠的影響。15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中部佛羅倫薩的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確定了近現代歐洲思想和藝術的根基。文藝復興令義大利地區雲集著各種有專能的學者,多個城邦的經濟蓬勃,每個富甲一方的義大利富商成為當地的大地主。義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

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義大利卻姍姍來遲。在法國的拿破崙的軍事行動,義大利各個城邦國都被其征服,由拿破崙劃成一個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這是現代史上義大利的第一次統一。但這個王國維持了不久,當拿破崙在1815年戰敗投降後,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義大利王國被瓦解,回復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多個城邦國。當中中部劃分為教皇國(Papal State),由教廷掌管羅馬。奧地利帝國的勢力也滲透至威尼斯和義大利東北部。

此後40年,義大利地區和整個歐洲大陸都經歷多次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歐洲近代民族主義之父朱塞佩•馬志尼提出統一義大利的設想。與此同時,薩丁尼亞王國(Kingdom of Sardinia)在1850年代迅速崛起,義大利統一運動的策劃者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伯爵,就是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在1850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國王時的首相。由革命家加里波第於1860年開始發動統一運動。1861年3月17日義大利半島上的各個公國和兩西西里王國(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合並成為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除了教皇國因為受法國保護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義大利半島已見統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羅馬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這也標志著義大利統一的完成。教廷被迫在梵蒂岡成為義大利境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統一後的義大利漸漸涌現殖民主義意識,義大利曾在1911年發動意土戰爭奪取北非的利比亞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1915年義大利向同盟國宣戰,在沒有積極參戰的情況下成為戰勝國,取得東非和巴爾干半島部份土地。1922年,法西斯獨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當選總理,掌握了政權,並進而與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結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一員。1942年,反對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王發動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並加入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作戰。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志著義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

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盟成員國,更是八國首腦高峰會議的始創成員。雖然當今歐洲強國為法國和德國,但是義大利亦有積極地參與西歐政經一體化的進程。

2006年4月11日,義大利內政部公布了議會選舉結果。中左聯盟在眾議院630個議席中獲得348席。在參議院,中左聯盟獲得158席,中右聯盟獲得156席,另一個席位由上述兩大聯盟以外的小黨派獲得。5月10日,中左聯盟推出的候選人、前眾議院議長、終身參議員喬治·納波利塔諾當選新一屆總統。5月17日,以中左聯盟領導人普羅迪為總理的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國名來源

「義大利」一詞第一次出現在希臘作家Erodoto的作品中,原意本指亞平寧半島南部古布魯蒂姆地區(拉丁語:Bruttium,今卡拉布利亞),後引申指居住此地人(希臘語:Italiótai)。

據詞源學考證,italiós為希臘語化的埃特魯利亞語,同源詞亦見於同時期其他記載,對此義大利詞源學家、哲學家瓦羅(Varrone);天文學家、哲學家伽利略(Gellio)均有所考證。但仍有專家此結果質疑,認為其詞另有所源。最近語源學家——喬萬尼•塞梅拉諾,以其論證以印歐語系源於某種閃米特語而聞名——以語言學角度考證並提出該詞源自阿卡德語atalu,意為日落之地。

Ⅳ 義大利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1、最具文化底蘊的歐洲國家
義大利堪稱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現代風情與古老文明交相輝映。義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因擁有47項世界遺產而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義大利孕育了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馬可波羅等諸多傳奇人物,有可歌可泣的愛情人物朱麗葉和羅密歐。

2、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成員和經濟強國
作為歐洲歷史古國,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義大利在歐洲社會、政治、經濟及軍事上均具有重要影響力。同時在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美食、建築、音樂等方面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義大利是世界經濟高度發達國家之一,為歐洲四大經濟體和八國集團(G8)創始成員國,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創始成員國,並且是主導歐洲和世界經濟走向的國家之一。

3、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

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於地中海型氣候,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月為2-10℃,7月為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為最適宜居住的氣候條件。

4、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國

義大利的人文景觀,歷史遺址,文化熏陶,自然風光,特色美食,熱情好客的人民,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國。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堪稱歐洲文化藝術的瑰寶,吸引著全世界人民前往義大利感受歐洲古老文化。

5、全球最知名的時尚之都

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義大利就一直被看作是浪漫、文明生活的天堂。而對於時尚界來說,義大利這三個字本身就是時尚的代名詞。

義大利第二大城市米蘭,有「世界時尚之都」的美譽,堪稱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之首。瑪莎拉蒂、法拉利、蘭博基尼、Armani、Prada、Versace....充滿想像力的義大利締造了諸多夢寐以求的世界頂級奢華品牌。

6、擁有最多球迷的足球王國

足球在義大利被視為國球,擁有世界最頂級的足球聯賽——有「小世界盃」之稱的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作為中國球迷最早接觸到的高水平賽事,AC米蘭、國際米蘭、尤文圖斯、羅馬等豪門俱樂部在中國擁有大量球迷,很多中國人對義大利的第一印象就是從足球開始。

7、最具特色的美食民族

世界三大菜系中,義大利絕對佔有一席之位。義大利是美食的王國,卡布奇諾咖啡、提拉米蘇、義大利披薩餅、義大利面等美食已經享譽全世界,成為義大利美食的符號。義大利美食典雅高貴,講究原汁原味。義大利菜系非常豐富,菜品成千上萬。因其對歐美國家的餐飲產生了深厚的影響,而被譽為「西餐之母」。

最崇尚品質生活的國家義大利的生活彷彿是一幅典雅的畫卷,一個令人神往的美麗、尊貴、閑逸的夢想。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在歐洲極具特色,慵懶悠閑而又熱情洋溢,在這里生活彼此間更容易成為朋友。

8、全球最完善的福利

義大利為世界經濟六強中社會福利最好的國家,擁有:位居全球第二的醫療體系,義大利公民終身享有公費醫療;義大利是公眾假期最多的國家,每年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共計122天屬於節假日,8月為全國帶薪放假的福利制度,堪稱歐美國家福利之最!此外,義大利規定公立學校實行免費教育!

9、葡萄酒大國

義大利作為世界上葡萄酒產酒大國,素有「美酒之鄉」盛譽。全國21個大區均有葡萄園,也是世界上釀酒葡萄品種最多的國家極具地域特色,義大利人已經完全離不開葡萄酒。

Ⅵ 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這三個國家都是怎麼形成的

公元840年,查理曼的兒子「誠篤者」路易死了,路易的長子羅忒爾即位。但二兒子「日耳曼人」路易和三兒子「禿頭」查理不滿意這種安排。於是,842年,這兩兄弟發表聯盟宣言,要發動內戰,將哥哥推下台。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斯特拉斯堡哲言》。公元843年,羅忒爾不堪重負,終於妥協,簽訂了《凡爾登條約》,將神聖羅馬帝國分為三部分,一部分為萊茵河以東的土地(東法蘭克王國),屬於「日耳曼人」路易;一部分為神聖羅馬帝國西南的土地(西法蘭克王國),屬於「禿頭」查理;剩下的全歸羅忒爾。於是,這三片土地後來就發展成為了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三國。這一場兄弟之間的圈地運動,把他們爺爺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家業給毀了。至1806年,拿破崙一世強迫奧地利君主弗朗西斯二世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於是這個在歷史上延續了一千年之久的所謂「神聖羅馬帝國」便最後滅亡了。

Ⅶ 義大利這個國家究竟怎樣啊

因為工作原因我接觸了挺多海外華人的,其中有一位在義大利生活了十多年。
義大利的南部、北部這兩個地區還是挺不一樣的,我概括的解答一下。
首先,義大利的治安確實不太好,小偷和騙子挺多,攝像頭沒有那麼普及,而且動不動就是隱私不讓拍。之前朋友在義大利度蜜月,在火車站就被人以幫忙買車票的招數給騙了。不過你平常小心一點,正常生活沒什麼大影響。
而且義大利人其實蠻熱情的(北方可能稍微冷淡點,南方人是真的熱情到你招架不住),很愛搭把手。我朋友在義大利住了十幾年,之前懷孕的時候(那時候還沒車,沒有駕照)還是他們房東義大利人開車接送到醫院的;當時語言不好要去政府部門辦證,也是她的義大利朋友的父親全程陪同幫忙翻譯的,所以不用擔心交不到朋友或者生活困難。
其次,義大利人愛吃,東西也好吃,一頓晚飯能吃四個小時。磨磨蹭蹭九點鍾開始吃,聊天聊八卦,搞到11點鍾12點,然後第二天正常上班。都說義大利有點像歐洲的中國人,很重家庭,人情味蠻濃的。
對了,一定學好義大利語,那邊人的英語水平一言難盡。他們英語就是發音讓人哭笑不得,但是他們依然敢講,敢去交流,而且義大利男人普遍嘴都蠻甜的。

Ⅷ 義大利的華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義大利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很浪漫的城市,義大利在很多年前就與中國有了聯系,從西漢時期,當時中國的文明高於整個世界,到了中世紀很多古羅馬商人都來到歐亞大陸交流,就像馬可波羅,現在義大利的華人已經超過了30多萬人,主要還是要追溯到改革開放的時期,因為在最初的時候,義大利不是中國人留學或移民的首選,人們更多的還是選擇法國德國美國。

三、如今的義大利華人

現在的義大利華人幾乎占義大利總人口的0.5%,所以亞洲移民在義大利經濟方面也佔了一定影響,在疫情期間,義大利的華人挺身而出,發揮著中國人勇於奉獻精神,幫助義大利人抵抗疫情。

Ⅸ 義大利的由來

義大利的歷史,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許多地方,如拉丁、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巴西里卡塔,都有著重要的考古遺址。大希臘,伊特魯里亞文明,以及其後的羅馬帝國分別統治了這片土地許多個世紀。義大利的發展亦即是羅馬帝國的興衰。

中世紀時,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隨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變成以城邦發展為主體,教廷在中世紀對義大利以至全歐洲有著長遠的影響。15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中部佛羅倫斯的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確定了近現代歐洲思想和藝術的根基。文藝復興令義大利地區芸集著各種有專能的學者,多個城邦的經濟蓬勃,每個富甲一方的義大利富商成為當地的大地主。義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

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義大利郤姍姍來遲。在法國的拿破崙的軍事行動,義大利各個城邦國皆被他征服,由拿破崙劃成一個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這是現代史上義大利的第一次統一。但這個王國維持了不久,當拿破崙在1815年戰敗投降後,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義大利王國被瓦解,回復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多個城邦國。當中中部劃分為教皇國(Papal State),由教廷掌管羅馬。奧地利帝國的勢力也滲透至威尼斯和義大利東北部。

此後40年,義大利地區和整個歐洲大陸都經歷好幾次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民族主義漸漸令義大利人有統一的念頭。當中一個鄰近法國的小王國薩丁尼亞王國(Kingdom of Sardinia)在1850年代冒起,義大利統一運動的策劃者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伯爵,就是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在1850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國王時的首相。由革命家加里波第於1860年開始發動統一運動。1861年3月17日義大利半島上的各個公國和兩西西里王國(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合並成為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除了教皇國因為受法國保護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義大利半島已見統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羅馬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這也標志著義大利統一的完成。教廷被迫在梵蒂岡成為義大利境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統一後的義大利漸漸涌現殖民主義意識,義大利曾在1911年發動義土戰爭奪取北非的利比亞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1915年義大利向同盟國宣戰,在沒有積極參戰的情況下成為戰勝國,取得東非和巴爾干半島部份土地。1922年,法西斯獨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當選總理,掌握了政權,並進而與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結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一員。1942年,反對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王發動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並加入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作戰。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志著義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

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盟成員國,更是八國首腦高峰會議的始創成員。雖然當今歐洲強國為法國和德國|但是義大利亦有積極地參與西歐政經一體化的進程。

Ⅹ 關於15世紀的義大利

中世紀末期的義大利,仍保持了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義大利也是如此。從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這一格局一直持續到拿破崙入侵。

1 文化上正是文藝復興在在佛羅倫斯,羅馬等城邦產生積極影響的年代,可以查到關於文藝復興的資料很多,不寫了

經濟上即使是在文藝復興的聖地佛羅倫薩,底層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什麼和中世紀不一樣的地方。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園式自然經濟。後世影響巨大的地中海貿易圈和手工業工廠基本上還沒有出現。

2 婚姻上,貴族彼此之間保持著一夫一妻制度,但是領主們對領民有著佔有權。教士們禁慾,不許結婚。

3 王權基本上談不到,極多的城邦基本上都受到教皇國的強烈影響,或者說,教皇國可以視為以教皇為最高領主的封建城邦或小國的鬆散組合,類似於其他西歐國家中封建國王與自由市之間的關系。由於沒有世俗君主與之競爭,教會成為這些城邦的最高權威。

4 是由許多的小國,比之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還亂

5 戰爭在15早期是不多的,內戰發生的時候總是伴著外國勢力的影響。等到15世紀末期,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與法國為爭奪義大利而進行的「義大利戰爭」爆發,義大利主要城邦都被捲入,從1494年一直打到1559年。

6 官職上,各個國家(城邦)不一樣,沒法說啊

貼一個文章,講的是義大利戰爭之前義大利諸城邦的形式,可以看看

義大利諸邦

義大利於1494年15世紀正經歷著文藝復興洗禮的義大利是一個經濟繁榮發達,文化輝煌燦爛的富庶之地,然而它在政治上卻是四分五裂,殘破不堪。羅馬教廷、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米蘭是五個旗鼓相當的國家,盡管規模和性質有很大差異,但大致上維持著政治勢力上的均勢。除此以外,略遜一籌的小國,如埃斯特家族的費拉拉,貢薩加家族的曼托瓦和羅韋雷家族的烏爾比諾,以及波洛尼亞、佩魯賈、錫耶納等共和國,地位也都不盡相同,各有自己當地的特色,都對豐富多彩的義大利文明作過貢獻,實際上也都是義大利孱弱的根源,統一的障礙。更致命的是,義大利諸國的統治者們在發生內爭時總是習慣尋求外國的支持,使得國外列強對義大利事務越來越感興趣。與此同時,川流不息的新知探求者從歐洲各地匯集而來,其中不僅有窮苦的學者,而且有在本國地位顯赫有權有勢的人物。此外還有前往各主要宮廷的外交人員和商務客人。所有這些人都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製造了一種印象:義大利是一個藝術的寶庫,它富庶而分裂,軍事力量薄弱——是不難擊敗又獲利頗豐的戰利品。

[編輯] 教宗國
自從天主教大分裂結束,教廷從阿維尼翁遷回羅馬之時起,它就不遺餘力的試圖將在教皇宗主權之下的所有義大利土地置於教廷直接控制之下。文藝復興的光輝也讓這里為之眼花繚亂,從尼古拉五世開始,教廷進入了一個世俗的榮譽和藝術的光輝使宗教信仰黯然失色的發展過程。教宗們專心致志於塵世的尊榮,甚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擴大家族勢力,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也未能改變。到「教會三惡魔」西克斯特四世、諾森八世和亞歷山大六世的時代,這些文藝復興舞台上的偉大人物均不能掩蓋羅馬日益衰落的現實,寡廉鮮恥的任人唯親、巧取豪奪和橫征暴斂,以及羅馬涅一次次遭受的蹂躪,預示著基督教即將到來的分崩離析。

[編輯] 威尼斯共和國
15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在亞平寧半島上不斷取得土地,它的疆域由阿爾卑斯山直至波河,由阿達河直至伊松佐河,成了義大利政治的重要因素。它在國內的統治穩定而健康,各個階級都能從繁榮的對外貿易和工商業中獲利。由於財富殷實,總能按時關餉,供養雇傭兵擴充國防的方針也很成功。但威尼斯作為新興國家,不免引起鄰國的嫉妒,它的利益是以侵害其他國家為前提而獲得的。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米蘭、曼托瓦和弗拉拉都因它的興起損失大量財富,對它貪得無厭的領土慾望感到不安。威尼斯的海外利益又不免使它與奧斯曼土耳其對峙,爭奪東地中海的控制權;而隨著繞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線的開辟,出現了打破它香料貿易壟斷的致命前景。盡管如此,15世紀末,威尼斯從外表上看,還是一個富麗堂皇,奢侈糜費,政治清明,公民團結的城市。

[編輯] 佛羅倫斯共和國
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大權在15世紀後期,逐漸落入美第奇家族的一小撮人手裡。統治階級中大多數人自願接受「僭主」統治,大多數市民對此也無異議。事實證明,與大金融銀行家合作,對工商業者很有利。第三代「僭主」洛倫佐·德·美第奇治下,佛羅倫薩進入黃金時代,成為文藝復興的典範。城市糧食供應充足,慈善事業興旺,娛樂享受人人參與,藝術家和學者得到慷慨贊助,美第奇府邸成為各地遊客嚮往的寶庫。洛倫佐晚年是義大利和平的保護人,他國爭端都請求他調解仲裁。與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佛羅倫薩軍事上的軟弱。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資本就是巨大的聲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羅倫薩的獨立和自由,但是他們的地位自始至終是不穩固的。

[編輯] 那不勒斯王國
那不勒斯在15世紀還是一個封建王國,保留著諾曼征服留下的烙印。法國安茹家族在西西里王國的統治已宣告結束。阿拉貢的阿方索五世和費蘭特以卓越的才能建立起權威,他們改革財政,靠佛羅倫薩資本擴大貿易。對立的安茹派貴族遭到無情鎮壓,安茹的勒內的領土要求也被抵制。但阿拉貢王室治下的那不勒斯,始終是義大利政治中的不安因素。在宗主權問題上,那不勒斯國王與羅馬教廷摩擦不斷;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亞得里亞海上競爭激烈,威尼斯竭力想取得阿普里亞的幾個港口。這些局部的沖突很容易引來外敵干涉,威尼斯和羅馬一直在鼓勵安茹家族重申對那不勒斯的要求,國內外的安茹派也不斷請求法國出兵。即使在這樣的隱憂之下,費蘭特之子,好戰的野心家卡拉布里亞公爵阿方索仍然不顧一切的擴充勢力,其女婿吉安·加萊亞佐·斯福爾扎的米蘭公國就是他的目標。

[編輯] 米蘭公國
米蘭公國在維斯孔蒂家族斷絕後,轉入雇傭兵領袖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手中。他的繼承權來自與末代維斯孔蒂公爵私生女的婚姻,更多是出於民意而非法律。有維斯孔蒂血統的奧爾良家族的對米蘭似乎擁有更充分的權力,這就為日後路易十二的入侵埋下伏筆。15世紀後半葉,米蘭在歷代斯福爾扎公爵統治下,繁榮昌盛起來,大興水利灌溉,農業、絲綢業迅速發展。它還擁有優於義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組織,控制著法意之間幾條主要通道,是抵禦外國侵略的屏障,也是對威尼斯領土擴張的鉗制。盧多維科·斯福爾扎(摩爾人)當權(1480年)以後,米蘭進入它最鼎盛的時期。但年輕的公爵夫婦對凡事都得聽從這位叔父攝政非常不滿,阿拉貢的伊莎貝拉一再向父親,那不勒斯王儲卡拉布里亞的阿方索抱怨。有此良機,阿方索更適時宣稱菲利波·馬里亞·維斯孔蒂曾指定阿拉貢王室為米蘭公國的繼承人。他的進攻似乎即在旦夕。

為建立一個抵抗無論來自義大利本土還是外部強國侵略的防禦體系,義大利各國曾制定一套復雜的機構,但從未得到實現。15世紀後半葉半島的和平主要依靠米蘭、佛羅倫薩和那不勒斯之間的密切諒解,和洛倫佐·德·美第奇的不懈努力。正當米蘭和那不勒斯關系急劇惡化的時候,洛倫佐於1492年4月去世,這加速了戰爭的到來。

閱讀全文

與現在的義大利怎麼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9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2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6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