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陶笛藝術家有哪些

義大利陶笛藝術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8 18:54:09

A.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家有哪些

達芬奇,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拉菲爾,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拉斐爾的草地上的聖母。

B. 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家有哪些

比較為人熟悉的有:
1.
西方:達芬奇,羅丹,畢加索,梵高,莫奈,安迪沃霍爾。
2.
中國:潘天壽,李可染,齊白石,傅抱石,徐悲鴻,范曾。
3.
東方:齊白石,石濤,張大千,八大山人,范增,潘天壽,奈良美智
,草間彌生,村上隆。
4.
畢加索,「我的每幅畫中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的畫的含義。」
5.
保羅·塞尚,「我欠你的繪畫真理,將在畫中告訴你」
6.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所有的藝術都是色情的」
7.
克勞德·莫奈,「我想用一種鳥兒在唱歌的方式畫畫」
其中世界名畫有,達芬奇:蒙娜麗莎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梵高:向日葵梵高:星空米勒:拾穗者塞尚:戴帽的自畫像塞尚:水果盤、杯子和蘋果畢加索:亞威農的少女等等。

C. 有哪些有名的藝術家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

文藝復興義大利藝壇三傑之一.他父親是宮廷的二級畫師.他從小隨父學畫,七歲喪母,十一歲喪父,進畫家畫室當助手.學習了十五世 紀佛羅倫薩藝術家的作品,走上了獨創的道路.從二十二歲到二十五歲創作了大量 聖母像,從此聲名大揚.他沒有達.芬奇那樣經驗豐富博學深思,也沒有米開朗基羅 的雄強偉健的英雄氣概.可是他雖然只活了三十七歲,卻成為文藝復興盛期最紅的畫家.他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的聰明特別表現在善於汲取他人之長,而後加以綜合的創造.他一生創作了不少作品, 其中<<大公的聖母>>和<<教皇利奧十世>>等,還作了一些建築設計,並為西斯廷小教堂設計畫稿.他的才能又表現在他創造出最合乎當時人們的口味的形象.風格被特稱為一種"秀美"的風格,不僅使當時人傾倒,並且延續了四百年之久,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認為不可企及的典範.
米開朗琪羅(1475~1564)
Michelangelo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雕刻家,畫家,建築師。1475 年3月6日生於阿雷佐附近的卡普雷塞,1564年2月18日卒於羅馬。早年在佛羅倫薩畫家D.吉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後因愛好雕刻轉入以保存古雕刻遺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園工作。早期作品是17歲時創作的浮雕《階梯旁的聖母》和《山陀兒之戰》,粗朴壯實,沉靜莊重,深得古典風格的真髓,表明他一開始就追求強烈運動中的人體表現。

舒曼(1810~1856)
Schumann,Robert

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1810年6月8日生於茨維考,1856年7月29日卒於波恩附近的恩德尼希。7歲從教堂管風琴師學鋼琴,12歲開始作曲。中學時深受浪漫主義文學影響。1828年入萊比錫大學學法律。1830年從F.維克學鋼琴,從H.L.E.多恩學作曲,因手指受傷而放棄鋼琴專事作曲。1834年創辦《新音樂雜志》。1840年與維克之女、鋼琴家克拉拉結婚。1843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次年與克拉拉去俄國旅行演出,回國後遷居德累斯頓。1850年任杜塞爾多夫市管弦樂團和合唱團指揮,1853年因精神病而離職。
巴赫(1685~1750)
Bach,Johann Sebastian
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85年3月21日生於愛森納赫,1750年7月28日卒於萊比錫。
梵谷(1853~1890)
Gogh,Vincent van

荷蘭畫家。1853年3月30日生於津德爾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國瓦茲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殺身死。早年經商,後熱衷於宗教,1880年以後開始學習繪畫。曾在巴黎結識E.貝爾納、P.西涅克和P.高更等畫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力的技巧;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大膽探索自由抒發內心感受的風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力和畫面的裝飾性、寓意性。代表作《向日葵》、《郵遞員魯蘭》、《 咖啡館夜市 》、《包紮著耳朵的自畫像》、《星光燦爛》、《梵谷在阿爾勒卧室》、《歐韋的教堂》等,都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以及強烈的個性和形式上的獨特追求。當時他的作品雖很難被人接受,卻對西方20世紀的藝術有深遠的影響。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抒發內心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因素等方面,得到啟發,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繪畫流派。

D. 義大利有哪些音樂家

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朱賽佩·威爾第。

1、舒曼

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代表作品有《蝴蝶》、《維也納狂歡節》、《新音樂雜志》等。

2、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於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有交響曲《浮士德》、《但丁》;鋼琴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等

3、勃拉姆斯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德語:Johannes Brahms,德語:[joˈhanəs ˈbʁaː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於漢堡,逝於維也納,德國古典主義最後的作曲家,浪漫主義中期作曲家。

其重要作品有:《第一交響曲》(「貝多芬第十交響曲」),兩部鋼琴協奏曲:《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和《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等。

4、拉赫瑪尼諾夫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瑪尼諾夫(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生於俄羅斯,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紀世界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鋼琴協奏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畫練習曲,歌劇《阿萊科》、《利米尼的法蘭契斯卡》和第二交響曲、管弦樂「死島」、鍾等。其中《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以其艱深的難度,成為鋼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難」。

5、朱賽佩·威爾第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901年),義大利作曲家,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1848)、《厄爾南尼》(1844)、《阿爾濟拉》(1846)、《列尼亞諾戰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斗爭,因之獲得「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

共寫了26部歌劇,7首合唱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劇:《納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詩人》、《奧賽羅》、《阿伊達》、《西西里晚禱》、《法爾斯塔夫》、《假面舞會》、《唐·卡洛斯》;聲樂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E.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其代表作品是什麼

一 文學三傑
1但丁
Alighieri Dante(1265-1321)。文藝復興的先驅,文藝復興運動起源於義大利北部,一般認為第一個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為《神曲》,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評和揭露中世紀宗教統治的腐敗和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是作為中世紀歐洲正式文學語言的拉丁文進行創作。 他認為古希臘、羅馬時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時代,中世紀將人性壓制是違背自然的。他雖然對拉丁文學有深入廣泛的研究,但用義大利方言寫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詩為形式的抒情詩歌,受到各城市國家統治者的熱烈歡迎。
2彼特拉克
義大利詩人。1304年7月20日生於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於阿爾誇。代表作有《歌集》。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後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後專心從事文學活動,並周遊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3薄伽丘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一譯卜伽丘,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者。代表作《十日談》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
二 美術三傑
1達芬奇

蒙娜麗莎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工程師、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正因為他是一個全才,所以他也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2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 ,1520年4月6日卒於羅馬 。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 。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 藏盧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制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制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為火警廳繪制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制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 。代表作為《卡斯蒂廖內像》和《披紗女子像》。

大衛3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薩。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1519-1534年,他在佛羅倫薩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洛倫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

F. 十大陶笛名曲都是哪些

十大陶笛名曲:《千年風雅》、《月光》、《故鄉的原風景》、《天空之城(伴隨著你)》、《童年的回憶》又名《愛的紀念》、《永遠同在》、《情笛》、《水心》、《來自泥土的呼喚》、《心海》。

3、《來自泥土的呼喚》

中國陶笛大師周子雷經典陶笛作品專輯,由孫旭升製作,北京東方影音出版於2014年8月21日。相傳女蝸捏土造人,世界萬物皆於泥土,傾聽來自泥土的聲音,聆聽最古老的天籟。

G. 有哪些義大利著名音樂家他們的作品分別是什麼

魯契亞諾·帕瓦羅蒂 (Luciano Pavarotti,也譯為盧恰諾·帕瓦羅蒂,也有譯作巴佛洛堤,1935.10.12-2007.9.6),世界著名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學教師,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亞國際比賽中的扮演魯道夫,從此開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登台。翌年,應邀去澳大利亞演出及錄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揚挑選為威爾第 《安魂曲》的男高音獨唱者。從此,聲名節節上升,成為活躍於當前國際歌劇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吉亞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出身音樂世家,但家境貧寒,早年喪父。從亡父的學生安傑羅尼和故鄉魯加的其他音樂家學習。10歲開始當唱詩班歌童,14歲任教堂管風琴手。1880年入米蘭音樂學院,1883年畢業。1884年創作第一部歌劇《群妖圍舞》其後一直致力於歌劇創作。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發表的《曼儂·列斯科》,著名的有《、瑪儂 . 菜斯科》(成名作,1893)、《藝術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取材作家戈齊的一篇有關中國故事的歌劇《圖蘭朵》沒有完成,其中採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其創作有真實主義傾向,多取材於下層市民生活,表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對他們的同情,但有時對中下層人們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會思想。音樂語言豐富、旋律優美明媚,具有及強的歌唱性。配器與和聲技術高超。劇情遵循「有趣、驚人、動人」的原則,善於駕馭舞台戲劇效果。

威爾第,義大利歌劇作家。童年生活很窮苦,幼年時就特別愛好音樂,常被民歌和流浪藝人的表演所吸引,7歲時跟教堂里的風琴師學習音樂,後經人資助赴米蘭深造。1832年投考米蘭音樂學院未被錄取,但他並不灰心,跟歌劇作曲家拉維尼柯學習作曲和配器。1839年他寫的第一部歌劇首演,反映良好。1492年他寫的第二部歌劇《那不科王》演出異常成功,一躍而成為義大利第一流作曲家。這部歌劇也是他反對壓迫和同情被奴役者的創作思想和最初表現。

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 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義大利作曲家。1660年5月2日生於巴勒莫,1725年10月22日卒於那不勒斯。出身音樂世家。1672年來到羅馬。1679年他的第一部歌劇《無知的過錯》演出成功。當時住在羅馬的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因此成為他的保護人,並聘他擔任女皇私人劇院的指揮。斯卡拉蒂為劇院寫了歌劇《真誠的愛情》(1680)和《龐貝大將》(1683)。1684—1702年任那不勒斯總督卡皮奧的宮廷樂長,創作了40多部歌劇,最著名的是《皮羅和黛梅特廖》(1694)和《十人團的垮台》(1697)。1703—1708年在羅馬聖瑪麗亞大教堂任樂長,為威尼斯狂歡節創作了《自由的凱歌》(1707)等。1709—1718年返回那不勒斯任聖渥諾弗列奧音樂學院院長,此後不斷往來於那不勒斯與羅馬兩地。這時期的重要作品有歌劇《蒂格拉內》(1715)和喜歌劇《光榮的勝利》(1718)。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 1782--1840)
義大利小提琴大師(應是演奏家,大家如果仔細閱讀他的曲譜,可以發現他的思想境界和其他一些大師相比,不在一個境界——偏低,但他演奏技法很高,可以稱得上是小提琴演奏巨匠)、作曲家。出生在義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熱亞那。父親是小商人,沒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愛音樂,是一個吉他和曼陀鈴業余愛好者。父親教他彈曼托林並請了一位劇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後又與熱亞那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學習。他幼年充分顯露出音樂才能,不論什麼曲子,他立刻能輕松地演奏出來。同時他還學習作曲。八歲就寫小提琴奏鳴曲。11歲,在熱亞那舉行公開演奏會,獲極大成功。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他十四、五歲時,當時法國著名小提琴家魯道爾夫•克魯采爾,也就是貝多芬寫的《克魯采爾奏鳴曲》所獻給的那個人,聽了他的演奏時被驚呆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805年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1825年後,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他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表現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技巧影響了後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的作品有《bE大調協奏曲》、《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軍隊奏鳴曲》、《拿破崙奏鳴曲》、《愛的場面》、《魔女》、《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另外,還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種室內樂曲。1840年5月27日夜,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和「音樂之王」的人離開了人世,年僅五十八歲。

H. 歐洲藝術家都有哪些

1、達·芬奇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儒略歷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藝術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美術三傑」 (文藝復興後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5、帕萊斯特里那

帕萊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1525年-1594年2月2日),全名焦瓦尼·皮耶路易吉達·帕萊斯特里那,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曲家。被廣泛認為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

I. 義大利藝術流派有哪些

義大利美術

--------------------------------------------------------------------------------

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公元前後曾先後建立埃特魯
斯坎、羅馬等國,擁有豐富的古典美術遺產(見埃特魯
斯坎美術、羅馬美術)。中世紀時雖一度衰落,但仍然
是西歐各國接觸拜占庭文化和東方文化的前沿。到文藝
復興時代,義大利成為西方美術最發達地區,其領先地
位從14至17世紀歷數百年而不衰。18世紀後,法國才逐
漸取代義大利的地位。因此,不僅在美術史研究上,而
且在一般美術教育和博物館陳列中,義大利美術皆具有
重大意義,是人類美術遺產中十分珍貴的部分。但是,在
政治上,自羅馬帝國滅亡後,從中世紀直至19世紀中期,
義大利一直處於分裂割據局面,美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
地區性的流派各有特色,使義大利美術在其長期發展中
呈現復雜交錯的景象。
中世紀 羅馬帝國滅亡之時,基督教已經傳播於意
大利全境,早期基督教美術已在4~5世紀間以羅馬為中
心發展起來。但在哥特人及其他蠻族紛紛入侵、帝國政
權瓦解、形勢極為動盪的情況下,早期基督教美術也趨
衰微。6~8世紀的義大利美術實際上是拜占庭美術的附
庸,因為只有在拜占庭帝國佔領的義大利北部,較正規
的美術活動才能進行。當時以拉韋納為中心,拜占庭風
格的建築和鑲嵌畫曾達到很高水平,留下了聖維塔萊教
堂和聖阿波利納雷教堂等拜占庭美術的傑出作品。但在
義大利其他地區,文化和美術遭到破壞的情況則相當嚴
重,因而有「黑暗時代」之稱。從8世紀後期起,義大利
北部、中部歸加洛林王朝統治,與其聯合的羅馬教皇勢
力也日漸壯大,中世紀美術開始形成。由於政治上的附
屬地位和經濟恢復的緩慢,義大利從此時直到11世紀,美
術發展上仍無重大貢獻,除了一些地方特點外,不過是
加洛林美術(8~9世紀)和奧托美術(10~11世紀)的
延伸。同時,南部的西西里島長期受阿拉伯帝國統治,伊
斯蘭教美術傳於其間。東北部從威尼斯到拉韋納,拜占
庭美術影響還很強烈。因此義大利中世紀美術在風格傳
統上又較西歐其他地區更為復雜。
從11世紀起,義大利城市漸趨活躍,中世紀美術也顯
露生機。在北部的倫巴第地區形成的擅長磚石砌築技術
的匠師行會,為解決教堂的石造屋頂技術作出了貢獻,其
匠師不僅在義大利,也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地活動。
倫巴第建築的傑出代表則是米蘭聖安布羅焦教堂(11世
紀末~1150),它的石造屋頂採取了十字架拱頂的結構,
在歐洲尚屬首創。隨著拱頂和拱門的廣泛運用,中世紀建
築中的羅馬式風格漸趨成熟,義大利從11世紀中葉到12
世紀之間,陸續產生了許多羅馬式建築的傑作,如中部著
名的商業城市比薩大教堂及其鍾樓——比薩斜塔(1053
~1272)、佛羅倫薩聖米尼亞托教堂(1018~12世紀)及
洗禮堂(1059)、威尼斯聖馬可教堂(1063~1094)以及西
西里蒙雷亞萊大教堂(1172~1189)。比薩大教堂及其馳
名世界的斜塔都建築在一個開闊的廣場上,外部飾以白
色大理石,間以黑色大理石的橫帶,拱門按層排列,統
一規劃中又富於變化,被譽為最美麗的中世紀建築之一。
佛羅倫薩聖米尼亞托教堂和洗禮堂風格基本上與比薩大
教堂相仿,但圖案更趨穩定,而且用古典式石柱,在精神
的莊重典雅方面頗接近古典藝術,因此受到文藝復興時
代的大師如米開朗琪羅等的重視。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則
具有較濃厚的拜占庭色彩,據說它是由來自希臘的拜占
庭匠師設計,並仿照君士坦丁堡的聖使徒教堂的形制,以
中央圓頂和周圍四個圓頂構成十字型廳堂,裝飾華麗,在
西歐的羅馬式建築中獨樹一幟。西西里島在10世紀後期
轉歸來自北歐的諾曼人統治,建立諾曼王朝。此地在12
世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西里-諾曼建築,蒙雷亞萊大教
堂即以其完美而著稱。它熔諾曼人的雄偉氣魄和阿拉伯
藝術的瑰麗裝飾於一爐,在羅馬式建築中放出異彩。與
此同時,中世紀雕刻也有所發展,12世紀後期北部地區
產生了著名雕刻家B.安泰拉密,現存主要作品為裝飾於
帕爾馬大教堂(1178)和洗禮堂(1196)的浮雕,人物造形
雖有幼稚之處,但體態端莊,布局亦講究平穩對稱,說
明古典藝術的影響在義大利尚未絕跡。
12世紀後期,作為歐洲中世紀美術最典型代表的哥
特式美術首先在法國形成,13世紀傳入義大利。但這時
義大利社會發展已有新變化,哥特式美術雖在各地傳播,
卻始終未獲充分發展。從13世紀後期開始,佛羅倫薩這
樣的先進城市已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政治上也獨立為
城市共和國,中世紀美術逐漸向文藝復興美術過渡,在
這方面,南部的美術發展起了特殊作用。當時西西里和
南部政權由諾曼王朝轉歸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二世。
他在西西里發展經濟,提倡文化,全力建立中央集權制
度,和羅馬教皇發生很大矛盾。腓特烈二世由於反教皇
而扶持一些為教會排斥的文化,如古典文化、伊斯蘭教
文化等等,因此南部一帶在13世紀中期曾出現一批仿效
古典風格的美術作品,如腓特烈二世在阿普利亞建造的
蒙特堡,以及他本人和一些大臣的半身雕像等。這些仿
古之風,雖然由於這個王朝的迅速衰敗而只是曇花一現,
它卻促使阿普利亞產生了一個很有影響的雕刻家N.皮薩
諾,他後來移居比薩,以古典風格創作了第一批文藝復
興雕刻品,揭開了文藝復興美術的序幕。
N.皮薩諾:《天使和處女》
在皮薩諾活動之際,比薩、佛羅倫薩和羅馬也出現
了一些具有過渡傾向的藝術家。比薩畫家G.皮薩諾首先
在中世紀繪畫中表現激烈的感情。比薩領域盧卡的畫家
B.貝林吉耶里則在表現同時代的聖徒生平故事中嘗試描
寫現實生活情景。羅馬畫家P.卡瓦利尼更吸收了古典壁
畫的傳統,開始向寫實方面邁一大步。他的作品光暗顯
明,姿態自然,具有生活氣息。與他同時的佛羅倫薩畫
家奇馬布埃則是佛羅倫薩畫派的先驅,人物形象開始具
有立體感,空間則有深遠感,並注意線條的輕快優美。因
此,義大利的13世紀美術雖然是哥特式的中世紀傳統仍
占優勢,卻開始萌發了文藝復興的革新運動,終於引起
義大利美術以至整個西方美術的巨變。
14~15世紀 14世紀的義大利美術是文藝復興美術
發展的第一階段,亦稱初期文藝復興。但新美術主要在
佛羅倫薩及其周圍地區發展,全意各地仍保持中世紀傳
統,故有人把它稱之為「後期哥特式美術」,但這個提
法忽略了新美術已成主流的時代特點,也割斷了14世紀
與15世紀的直接聯系。
佛羅倫薩和它所在的托斯卡納地區的初期文藝復興
美術,可以上溯到13世紀後期的皮薩諾的雕刻與奇馬布
埃的繪畫,但其真正代表和取得最大成就的藝術家則是
佛羅倫薩的喬托。喬托以奇馬布埃為師,同時吸收了皮
薩諾父子和羅馬畫家卡瓦利尼的藝術成果,配合著佛羅
倫薩在14世紀初年經濟文化皆趨高漲的形勢,在藝術領
域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革新運動。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
現實主義傾向,在宗教題材中表現世俗生活,使繪畫從
中世紀程式中解放出來,開始注意空間深遠關系和人物
立體造形。喬托還赴阿西西、羅馬、那不勒斯、帕多瓦
等地作畫,大受人們歡迎,門生眾多,形成喬托畫派。現
存主要代表作是帕多瓦阿雷納禮拜堂壁畫(1305~1309),
以38幅組畫形式表現聖母和基督生平故事,被認為是14
世紀文藝復興美術最輝煌的成就。喬托晚年還負責佛羅
倫薩大教堂建築工程(1334~1337),設計了大教堂的鍾
樓,說明他在建築、雕刻方面也有很深造詣,顯示了文
藝復興美術大師普遍具有的多才多藝的特點。喬托之後,
其門生皆成為佛羅倫薩畫派主角,如B.達迪、T.加迪及
其子A.加迪等。但這些被稱為喬托畫派的藝術家多仿效
先師而怯於創新,成就遠不如喬托。
14世紀佛羅倫薩的建築與雕刻也有較大發展。雕刻
家和建築家阿諾爾福·迪坎比奧主持了該城兩大建築的
設計與建造。一為市政廳大廈(今稱舊宮),1298~1310
年建成。這是一座方形多層石砌大廈,並在頂層建有高
聳的鍾樓,氣魄雄偉,雖然門窗及雉堞形式仍具有中世
紀色彩,它作為城市共和政治的象徵卻開創了市政建築
的新體制。另一建築是佛羅倫薩大教堂,自1296年開工
後,整個14世紀期間工程持續不斷,直到15世紀中葉才
告完工。這座大教堂的建造已不歸教會主持,而屬於政
府管理的公共工程,政府有關決議要求它成為「全托斯
卡納地區最美麗高貴的教堂」,以作為城市繁榮昌盛的
象徵。阿諾爾福·迪坎比奧的設計在十字形地基、一主
廳兩側廳的結構等方面承襲了中世紀傳統,但其規模的
宏大與空間的開闊、裝修的明朗等則反映了有異於哥特
式宗教建築的傾向。喬托為這座大教堂設計的鍾樓(獨
立於教堂南側),在他死後於50年代由F.塔倫蒂完成,被
譽為佛羅倫薩最優美的建築之一。它繼承了托斯卡納地
區傳統的深淺石料交錯砌築的格式,層次分明,風格優
雅。裝飾於這座鍾樓底層的一系列浮雕,底稿可能出自
喬托,但完成刻制者則是14世紀的雕刻家A.皮薩諾。這
些浮雕以精於寫實著稱,其中表現世俗職業活動(包括
繪畫、雕刻、建築等)更富於情趣。A.皮薩諾的另一代
表作是佛羅倫薩洗禮堂青銅門浮雕(1336),它是該堂3個
大門中的第1座青銅門,以連環性的多幅浮雕表現聖經故
事,刻制相當精美,遂使日後其他兩座青銅門的雕刻也
成為佛羅倫薩公眾矚目的藝壇盛事。
A.皮薩諾:《基督受洗》
14世紀期間,在托斯卡納地區與佛羅倫薩畫派並立
的還有錫耶納畫派。錫耶納城為佛羅倫薩南鄰,銀行業
較發達,藝術上也自成一派。錫耶納畫派創始人是杜喬·
迪博寧塞納,他的作品秀麗多姿,用色精細,只在寫實
方面略遜於喬托。然而錫耶納畫派在杜喬之後卻名家輩
出,影響及於法國及西歐各地,代表大師有S.馬丁尼、洛
倫澤蒂兄弟等。馬丁尼富於抒情色彩,線條優美,色彩
絢麗;洛倫澤蒂兄弟則精於寫實,尤以A.洛倫澤蒂進展
巨大,他的傑作——錫耶納市政廳壁畫《好政府與壞政
府》(1338~1339),被譽為14世紀風俗畫的最大傑作。
與佛羅倫薩相仿,錫耶納城市政府也傾全力於建築,在
工程規模和質量精美方面互相競爭,因此錫耶納市政廳
(1297~1310)和錫耶納大教堂(1284~1366,G.皮薩諾
設計)也都是14世紀義大利建築的傑作。在托斯卡納地
區的另一大城比薩,雖未形成自己的畫派,卻產生了14
世紀最著名的一幅壁畫——比薩公墓廊廡中的《死的勝
利》(約14世紀中葉),它也像A.洛倫澤蒂的壁畫那樣
以鳥瞰全景的形式展開廣闊的畫面。左邊描繪 3位游獵
行樂的騎士突然遇到3具卧於棺木中的屍體,右邊表現仕
女於花園中奏樂歡聚,中間則有惡魔驅趕靈魂墜入地獄。
這類《死的勝利》的題材反映了市民群眾中認為死對一
切人皆無區別的宗教思想,其在當時的流行則可能和14
世紀中葉席捲西歐的大瘟疫有關。這幅壁畫在狀物傳情
和布局設色上皆有很高水平,經近人考證,一般認為它
的作者是當地畫家F.特拉伊尼。
佛羅倫薩和托斯卡納地區之外,義大利全境則基本
上保持著中世紀哥特式美術的傳統,尤以建築為甚。這
方面的一個典型代表是1386年動工的米蘭大教堂,曾聘
請法國和德國的哥特式專家參與設計,工程浩大,至16
世紀中期才基本完成。雖然細部雕刻在後期吸取了一些
文藝復興的因素,但米蘭大教堂卻是義大利哥特式建築
的最著名代表。在繪畫方面,由於喬托曾長期在北意的
帕多瓦工作,並留下了他最重要的作品阿雷納壁畫,因
此北意畫界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革新。米蘭和倫巴
第地區在14世紀後期產生了一批精於寫實的書籍插圖藝
術家,著名代表如喬瓦尼諾·德格拉西,所繪花草鳥獸,
栩栩如生。他們這一派的藝術對法國和尼德蘭繪畫很有
影響。北部的維羅納城畫家阿蒂基耶羅,在帕多瓦工作
時深受喬托影響,寫實方面大有提高,他作於帕多瓦的
一些壁畫被認為是北部畫壇最傑出的成就。
15世紀開啟了義大利文藝復興蓬勃發展的階段。佛
羅倫薩仍然是新美術的最大中心,但其他各地也出現了
許多重要流派。15世紀的義大利美術一般稱為早期文藝
復興美術(相對於16世紀的盛期而言),在建築、雕刻和
繪畫方面,其共同特點是較前一時期更為自覺和徹底地
學習古典藝術遺產,並開始運用空間透視、人體解剖等
科學技法,使其寫真傳神的成就不僅可以直追古典,而且
在風格和技法上具有了不同於東方藝術以及一切近代以
前藝術的特點。另一方面,15世紀藝術的現實主義表現
是和它的人文主義思想緊密結合的,人文主義歌頌人性
崇高和重視世俗生活的基本觀點,在當時的美術作品上
體現得最為鮮明,對市民群眾影響巨大。15世紀初年,佛
羅倫薩首先在建築和雕刻方面形成新美術的高潮。建築
家F.布魯內萊斯基首倡實地考察古典遺跡,在建築設計
中充分運用古典柱式,仿效古典建築的開朗和諧,拋棄哥
特式宗教建築的奇幻神秘。他繼續主持佛羅倫薩大教堂
的修建工程,完成了該工程最棘手的項目——大圓頂的
設計與建造(1420~1436),並建造了佛羅倫薩育嬰堂
(1419~1426)和聖克羅切教堂的帕齊禮拜堂 (1430~
1440)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成為新
建築界的楷模,影響極其深遠。他還是歷史上第1個研究
和發明透視畫法的藝術家,雖然他用透視法畫的街景圖
等已失傳,但卻把有關知識教給了雕刻家多納太羅和畫
家馬薩喬等人,引起了造型藝術的巨大革命。多納太羅
不僅運用透視於浮雕,還努力學習古典藝術的寫實手法,
他曾和布魯內萊斯基一道赴羅馬實地考察,又認真研究
人體結構,遂創作出一系列堪與古典傑作媲美的青銅和
大理石雕像。馬薩喬首次傑出地把透視和人體結構的科
學技法用於繪畫創作,他的作品氣魄宏偉,形象渾厚堅
實,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精神。代表作《納稅錢》,成
為日後所有文藝復興大師學習的楷模。
多納太羅:《加塔梅拉塔騎馬像》
在15世紀中期和後期,佛羅倫薩藝壇群星燦爛,產生
了許多世界美術史上的第一流大師。建築方面有L.B.阿
爾貝蒂,他作品中的古典色彩更為濃厚;他同時還是重要
的藝術理論家和人文主義學者,名著《繪畫論》(1435)、
《建築論》(1452)在奠定新美術理論方面功績尤著。建
築家米凱洛佐建築的美第奇宮(1444~1459),樹立了文
藝復興宮室建築的範例。雕刻方面有L.吉貝爾蒂,窮畢
生之力繼A.皮薩諾之後刻制了佛羅倫薩洗禮堂的兩座青
銅大門,尤以後一座東門技藝最精,有「天堂之門」的
美譽。羅比亞家族則石雕陶塑兼精,作品清雅秀美。多
納太羅的學生迪西德里奧也發展了新雕刻中的秀美風格,
所作婦女肖像雕刻尤為動人。但15世紀佛羅倫薩藝壇最
繁榮的仍是繪畫。繼馬薩喬之後,陸續出現了F.安傑利
科、P.烏切洛、F.利皮、A. del卡斯塔尼奧、A.波拉尤
奧洛、A.del韋羅基奧、S.博蒂切利、 D.吉蘭達約等名
家。他們都繼承並發揚了馬薩喬開倡的現實主義與人文
主義相結合的傳統,著重空間的透視表現和人物的堅實
造型,並善於運用線條。但在風格上則各有個人特色,如
安傑利科的秀婉虔誠、卡斯塔尼奧的粗朴雄強、博蒂切
利的精深博雅等,皆為後人稱道。
安傑利科:《受胎先知》
在佛羅倫薩影響下,中部也出現了藝術繁榮。雕刻
家有 J.della奎爾恰、畫家有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
L.西尼奧雷利、梅洛佐·達福爾利等。錫耶納畫派在15
世紀已趨衰落,繼之而起的是翁布里亞畫派,代表大師
有佩魯吉諾、平托里喬,風格以靜雅優美取勝。這個畫
派不僅很受時人歡迎,並且由於培養了盛期文藝復興大
師拉斐爾而影響深遠。另一著名畫家真蒂萊·德法布里
亞諾則是15世紀初期保守風格的代表,他雖未能吸收馬
薩喬的新技法,卻在細部寫實方面極其認真,色彩尤為
絢麗。繼承其傳統的有北部畫家皮薩內洛,亦以精於寫
生著稱。但是佛羅倫薩的影響終於使北部義大利也產生
了新美術大師,著名代表如A.曼泰尼亞和威尼斯畫派的
貝利尼家族,其成就亦可與佛羅倫薩大師相當。威尼斯
畫派的形成是15世紀北部藝壇上的另一重大事件,它配
合當時威尼斯這個國際商業中心與東方聯系密切的特點,
作畫首重色彩,與佛羅倫薩畫派首重線條有別,到16世
紀即發展為義大利最重要的一個畫派。此外,在北部還
形成了費拉拉畫派,主要服務於費拉拉公爵宮廷,代表有
C.圖拉、F.del科薩等,亦以華美見稱,但發展不如威尼
斯畫派,到16世紀即告衰微。在建築方面,來自佛羅倫
薩的建築家A.菲拉雷特約在米蘭奠定了新建築傳統,他
不僅傳播了布魯內萊斯基的建築風格,而且寫有重要的
理論著作。威尼斯則有新建築家P.隆巴爾多,他的作品
以華美的裝飾取勝,開創了具有特色的文藝復興建築風
格。
15世紀時,羅馬和義大利南部的美術活動也從長期
沉寂轉趨活躍。羅馬作為教皇駐地,開始了較大規模的
建築活動,並請佛羅倫薩和各地大師前往作畫。先後到
羅馬工作的有阿爾貝蒂、安傑利科、博蒂切利、佩魯吉
諾、梅洛佐·達福爾利、平托里喬等,逐漸使羅馬成為
一個新美術中心,到下一世紀發展尤快。南部首府那不
勒斯的城堡,於1452~1466年興建仿古典凱旋門式的大
門,上下數層雕飾精美,是當地文藝復興建築代表作。由
於那不勒斯王室與西班牙、尼德蘭關系密切,尼德蘭油
畫技法首先傳於其地,並由南部著名畫家安東內洛·達
梅西納介紹給威尼斯畫派,使其運用色彩的技巧有極大
提高。
博蒂切利:《帕拉斯和半人半馬怪》
16世紀 16世紀義大利美術達到繁榮的頂點,亦稱
盛期文藝復興。在15世紀美術已基本掌握現實主義表現
方法的基礎上,16世紀則更進一步,集中全力於藝術典型
的創造。3 位主要代表為L.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
斐爾。達·芬奇雖成長於佛羅倫薩,卻長期工作於米蘭,
晚年遠走法國。米開朗琪羅也是生於佛羅倫薩而主要工
作於羅馬。拉斐爾師出翁布里亞畫派,在佛羅倫薩學習
時深受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影響,主要工作地點也
在羅馬。他們的藝術創作反映了更為廣闊的生活內容,
對古典文化的吸收也較前人更為深刻和豐富。當時意大
利的經濟和政治皆出現危機,外敵入侵,時局動盪,從
而對藝術家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時代要求,這些都促使他
們在比15世紀更為復雜的情況下提高和改進自己的藝術,
創造出不朽的傑作。達·芬奇的特點是熔藝術與科學於
一爐,他的繪畫既有巧妙的藝術加工又有深厚的科學探
討,既逼真精絕而又富於氣韻,在現實主義成就上較15世
紀又有極大提高。他生平完成的作品不多,但件件皆屬
不朽之作,尤以《最後晚餐》、《莫娜麗薩》最為著名,
被推為西方繪畫傑作之首。米開朗琪羅則在雕刻、繪畫
和建築三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盛期文藝復興水平的典
范作品,雕刻有 《哀悼基督》、《大衛》、 《夜》、
《摩西》等,繪畫有西斯廷禮拜堂的壁畫,建築則有聖
彼得大教堂的圓頂。他以雄偉壯健極富英雄氣概的人物
形象反映了新時代進步勢力的信心與力量,顯示了藝術
家在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並著重人體的強
力表現,為西方藝術奠定了最有特色的傳統。拉斐爾則
以秀美典雅的風格著稱,他的構圖和諧,人物情態自然,
最能體現人文主義的完美理想,代表作有梵蒂岡教皇宮
的一系列壁畫以及許多備受歡迎的聖母像,例如《帶金
鶯的聖母》、《西斯廷聖母》、《椅中聖母》等。拉斐
爾的聖母形象謙和靜雅,寓崇高於平凡,徹底擺脫了宗
教神秘氣息,被譽為善和美的化身,是義大利美術最成
功的典型。
G.貝利尼:《十字架的奇跡》
米開朗琪羅:《夜》
除了上述3位主要代表外,16世紀的義大利還產生了
許多著名大師,在建築、雕刻、繪畫方面為日後的西方
藝術樹立了典範,從而使義大利美術在西方美術中具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16世紀的建築大師D.布拉曼特和A.帕
拉迪奧是西方當時建築中古典風格的主要代表。他們在
細部形式和整體風格上都更能吸取希臘羅馬古典建築的
精華,並能學古創新,所作皆以和諧勻稱、高雅清秀取
勝。布拉曼特努力探求中心型建築的理想結構,認為它
是最適於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的形式,這也是達·芬奇和
米開朗琪羅等同代大師共同的追求。在主持梵蒂岡聖彼
得大教堂(梵蒂岡)新建工程時(1506~1514),布拉曼
特就把這座基督教世界的最大教堂設計為宏偉的中心型
建築,上以圓頂為蓋。但工程只進行到砌牆基時他便去
世了,以後持續達100餘年, 到巴洛克時代才告竣工,只
有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圓頂是這個工程在16世紀取得的最
大成就。但是布拉曼特的建築理想已體現於羅馬蒙多里
奧聖彼得教堂的小廟(1502~1514)上,這座帶有古典柱
廊的圓形建築規模雖小,卻氣象端莊,比例完美,予人
以極大啟迪。帕拉迪奧則在豐富的建築實踐之外,還寫
有《建築四書》(1570)這部極重要的理論著作,日後數
百年間一直是古典主義建築學派的基本教科書。他的代
表作有維琴察巴西利卡大廳(1549)、威尼斯聖喬治·馬
焦雷教堂(1566)及其近郊的圓廳別墅(1551~1554)等,
在西方建築界影響深遠。繪畫方面的古典風格大師則有
佛羅倫薩的巴爾托洛梅奧、A.da薩爾托、中部的科雷喬
等,但是能和達·芬奇等並駕齊驅的只是威尼斯畫派的
提香和喬爾喬涅。提香的創作生涯在所有文藝復興大師
中最為漫長,成果也最豐富。喬爾喬涅則是奠定威尼斯
繪畫盛期風格的先驅。喬爾喬涅精於描畫風景,境界高
雅。提香的風格則以健美豐盛取勝,以使用油畫色彩最
為成功,樹立了近代西方油畫藝術的楷模。在他們兩人
之後,威尼斯畫派還有丁托列托和P.韋羅內塞兩大名家,
前者的宏偉構思和後者的富麗豪華,也從新的角度豐富
了文藝復興美術的成果。
然而,在社會矛盾日趨嚴重的形勢下,16世紀的意
大利美術也出現了樣式主義(亦譯風格主義)。這一流
派首先萌發於佛羅倫薩,16世紀中後期遍及全國,只有
威尼斯畫派受其影響較少。樣式主義的藝術家都以崇拜
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盛期大師自許,有不少人還是他
倆的學生,但他們只追求大師的風格形式而不學其精神,
甚至由於標新立異而走向畸形怪誕,不惜違反新美術的
現實主義方向。樣式主義的代表者有J.da蓬托爾莫、F.
羅索、朱利奧羅馬諾、帕爾米賈尼諾、Il布龍齊諾、G.
瓦薩里和詹博洛尼亞等。就其消極傾向而言,樣式主義
的流行在一定意義上已標志著盛期文藝復興的結束。但
是,樣式主義藝術也保留了文藝復興的一些基本形式,它
在西歐各國仍被當作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的新近支派而
受到重視,因而在傳播文藝復興影響方面仍有一定作用。
17~18世紀 17世紀是巴洛克美術佔主導地位之時,
故有巴洛克時代之稱。巴洛克原是古典主義批評家使用
的貶義詞,含有荒悖違理之義,以此形容17世紀那些不
合乎古典法度的藝術作品。但實際上巴洛克美術是繼文
藝復興美術之後的一個推陳出新的發展,它以熱情奔放、
運動強烈、華美絢麗補充了文藝復興的莊重典雅,也在
一定程度上發揮了現實主義傳統,克服了樣式主義的消
極傾向。另一方面,巴洛克美術比較能適應當時群眾的
宗教情感,並被羅馬天主教會利用為爭取信眾的宣傳工
具,因而不僅在義大利廣為流傳,也迅速擴展到歐洲各
地,為各國宮廷貴族所喜愛。17世紀巴洛克美術的最大
中心是羅馬,佛羅倫薩已退居次要的地位。一般認為,意
大利的巴洛克美術分為 3個階段:1600~1625年為初期,
1625~1685年為盛期,1685~1750年為後期。但18世紀
初年以後的巴洛克美術又另有羅可可美術之稱。與此同
時,在整個巴洛克美術發展期間也並行存在著古典主義
和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而且彼此互有影響,因此17世
紀義大利美術仍是相當豐富多采。
在巴洛克美術中,建築佔有很突出的地位,巴洛克
風格的一些要素首先在建築體現出來,繪畫、雕刻的發
展往往與之配合,形成綜合藝術。實際上,在16世紀美
術中,已孕育著巴洛克建築風格的一些萌芽。例如米開
朗琪羅宏偉大膽的建築設計、G.da維尼奧拉與G.da波爾
塔建造的羅馬耶穌教堂(1568~1584)等。但在16世紀後
期流行的樣式主義建築中,這些健康因素沒有得到充分
發展,至17世紀才形成為真正的巴洛克建築。早期巴洛
克建築的重要代表在羅馬有C.馬代爾諾,在北部有F.M.
里基諾。他們的作品強調中央主體效果,門面突出中央
大門,層次富於變化。馬代爾諾還繼米開朗琪羅和波爾
塔等人之後主持了羅馬聖彼得教堂的續建工程,加長了
主廳,完成了教堂門面(1603~1612),使這個天主教會
最大的教堂基本完工。後來,另一位巴洛克大師G.L.貝
尼尼又長期為教堂內部進行裝修,建造了巨型青銅華蓋
(1624~1633)和聖彼得法座的建築一雕刻綜合體(1556
~1666),並在教堂前面建造了一個完美的廣場和柱廊
(1556~1565),從而結束了這個教堂延續100餘年的創建
過程。
早期巴洛克繪畫的發展卻比較復雜,在克服樣式主
義的消�閬蛑校�跋熳鈐繾畲蟮牧轎換�銥ɡ�咔嗆?BR> A.卡拉奇,分別以現實主義和古典主義為其主要藝術傾
向。雖然卡拉瓦喬的強烈光暗對比和卡拉奇的堅實造形
也含有一些巴洛克特色,但巴洛克繪畫主要是在他倆的
弟子和追隨者手上形成。卡拉奇兄弟在博洛尼亞開設的
藝術學院培養了一代義大利畫家,其中佼佼者如G.雷尼、
圭爾奇諾、多梅尼

J. 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家有哪些

米開朗基羅
簡介 Michelangelo-Buonarroti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1475年——1564年)作為文藝復興的巨匠,以他超越時空的宏偉大作,在生前和後世都造成了無與論比的巨大影響。他和達·芬奇一 [進入詞條]

達·芬奇
簡介 達·芬奇 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中期的著名美術家、科學家和工程師,1452年4月15日生於托斯卡納的芬奇附近。他在少年時已顯露藝術天賦,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 [進入詞條]

魯本斯
概述 Peter Paul Rubens 彼得·保羅·魯本斯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 佛蘭德斯畫家,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 [進入詞條]

倫勃朗
基本資料 自畫像 姓名: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倫勃朗生卒: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描述:倫勃朗是荷蘭畫家,年輕時在阿姆斯特丹向畫家拉斯特曼學 [進入詞條]

塞尚
總述 塞尚 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塞尚認為 [進入詞條]
莫奈
簡介 克勞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 [進入詞條]

凡·高
人物介紹 凡·高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梵谷是一位生活在法國的荷蘭畫家,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坎坷的人生經歷,因此,他的藝術語言既有奔放而熱烈的狂躁情緒, [進入詞條]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陶笛藝術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9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2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6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