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羅馬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義大利羅馬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發布時間:2022-06-15 02:43:44

㈠ 羅馬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羅馬北起亞平寧山脈,南至義大利半島南端,境內多丘陵山地。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悶熱,而坡地涼爽。這些地理氣候條件對園林布局風格有一定影響。
羅馬最初是一個較小的城市國家,公元前753年立國,二百五十多年後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並開始建造羅馬城,將其勢力范圍擴大到地中海地區。羅馬城規劃氣勢宏偉,在奧古斯時代分為四大區域:第一區位於市中心,建築物密集;第二區環繞中心區,建築物較少;第三區位於城市外緣,建築物為別墅;第四區是城堡,為大貴族的別墅區。古羅馬的別墅分為田園別墅和城市別墅兩種類型。1--2世紀是羅馬帝國的鼎盛時代,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成為當時與東方秦漢王朝並峙的大帝國。
古羅馬帝國初期尚武,對藝術和科學不甚重視,公元前190年征服了希臘之後才全盤接受了希臘文化。羅馬在學習希臘的建築、雕塑和園林藝術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古希臘園林文化。
2.1.3.2古羅馬園林類型
古羅馬園林可以分為宮苑園林、別墅庄園園林、中庭式庭園(柱廊式)園林和公共園林等四大類型。
1.宮苑園林
在古羅馬共和國後期,羅馬皇帝和執政官選擇山青水秀、風景秀美之地,建築了許多避暑宮苑。其中,以皇帝哈德良(PUBLIUS AELIUS HADRIANUS,117年--138年在位)的山莊最有影響,是一座建在蒂沃利(TIVOLI)山谷的大型宮苑園林。
哈德良山莊佔地760英畝,位於兩條狹窄的山谷間,地形起伏較大。山莊的中心區為規則式布局,其他區域如圖書館、畫廊、藝術宮、劇場、廟宇、浴室、競技場、游泳池等建築能夠順應自然,隨山就水布局。園林部分富於變化,既有附屬於建築的規則式庭園、中庭式庭園(柱廊園),也有布置在建築周圍的花園。花園中央有水池,周圍點綴著大量的涼亭、花架、柱廊、雕塑等,饒有古希臘園林藝術風味。
整個山莊以水體統一全園,有溪、河、湖、池及噴泉等。園中有一半圓形餐廳,位於柱廊的盡頭,廳內布置了長桌及榻,有淺水槽通至廳內,槽內的流水可使空氣涼爽,酒杯、菜盤也可順水槽流動,夏季還有水簾從餐廳上方懸垂而下。園內還有一座建在小島上的水中劇場,島中心有亭、噴泉,周圍是花壇,島的周邊以柱廊環繞,有小橋與陸地相連。
在宮殿建築群的背後,面對著山谷和平原,延伸出一系列大平台,設有柱廊及大理石水池,形成極好的觀景台。在山莊南面的山谷中,有稱為「卡諾普」(CANOPE)的景點,是哈德良舉辦放盪不羈的宴會場所。
2.別墅庄園園林
古羅馬人吸收希臘文化的同時,也促進了別墅庄園的流行。當時著名的將軍盧庫盧斯(LUCIUS LUCULLUS,公元前106年--公元前67年)被稱為貴族庄園的創始人。著名的政治家與演說家西賽羅(MAV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提倡一個人應有兩個住所,一個是日常生活的家,另一個就是庄園,成為推動別墅庄園建設的重要人物。
作家小普林尼(GAIUS PLINIUS CAECILIUS SECUNDUS,約62年--115年)翔實地記載了自己的兩座庄園,即洛朗丹別墅庄園和托斯卡那庄園。
(1)洛朗丹別墅庄園(VILLA LAURENTIN)。該庄園建在奧斯提(OSTIE)東南約10千米的拉錫奧姆(LATIUM)的山坡上,距羅馬27千米,背山面海,交通十分便利。人園後可見美麗的方形前庭,半圓形的小型列廊式中庭,然後是一處更大的庭院。院子盡頭是一座向海邊凸出的大餐廳,從三面可以觀賞不同的海景。透過二進院落和前庭回望,可以眺望遠處的群山。
別墅附近有網球場,兩側是二層小樓和觀景台。登臨其上,可以遠觀青山碧波,近瞰美麗的花園。園路圍以黃楊,迷迭香環繞著一片片樹林,其中有大面積的無花果、葡萄棚架和桑樹園。
(2)托斯卡那庄園(VILLA PLINY AT TOSCANE)。托斯卡那庄園,周圍群山環繞,綠陰如蓋,依自然地勢形成一個巨大的階梯劇場。遠處的山丘上是葡萄園和牧場,從那裡可以俯瞰整個庄園。
別墅前面布置一座花壇,環以園路,兩邊有黃楊籬,外側是斜坡;坡上有各種動物的黃楊造型,其間種有老鴉企屬的花卉。花壇邊緣的綠籬修剪成各種不同的柵欄狀。園路的盡頭是林陰散步道,呈運動場狀,中央是上百種不同造型的黃楊和其他灌木,周圍有牆和黃楊籬。花園中的草坪也精心處理。此外,還有果園,園外是田野和牧場。
別墅建築入口是柱廊。柱廊一端是宴會廳,廳門對著花壇,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牧場和田野風光。柱廊後面的住宅圍合出托斯卡那的前庭。還有一處較大的庭園,園內種有四棵懸鈴木,中央是大理石水池和噴泉,庭園內陰涼濕潤。庭園一邊是安靜的居室和客廳,還有一處廳堂就在懸鈴木下,室內以大理石做牆裙,牆上有繪制著樹林和小鳥的壁畫。廳的另一側還有小庭院、中央是盤式湧泉,帶來歡快的水聲。
柱廊的另一端,與宴會廳相對的是一個很大的廳,從這里也可以欣賞到花壇和牧場,還可以看到大水池,水池中巨大的噴水,像一條白色的緞帶,與大理石池壁相互呼應。
園內有一個充滿田園風光的地方,與規劃式的花園產生強烈的對比。在花園的盡頭,有一座收獲時休息的涼亭,四根大理石柱支撐著棚架,下面放置白色大理石桌凳。當在這里進餐時,主要的菜餚放在中央水池的邊緣,而次要的盛在船形或水鳥形的碟上,擱在水池中。
總之,別墅庄園的觀賞和娛樂性已非常顯著了。
3.中庭式庭園(柱廊園)
古羅馬庭園通常由三進院落組成,第一進為迎客的前庭,第二進為列柱廊式中庭,第三進為露壇式花園,是對古希臘中庭式庭園(柱廊園)的繼承和發展,近代考古專家從龐貝城遺址發掘中證實了這一點。潘薩(PANSA)住宅是典型的庭園布局,維蒂(VETTT)住宅前庭與列柱廊式中庭相通;弗洛爾(FLORE)住宅則有兩座前庭,並從側面連接;阿里安(ARIAN)住宅內有三個庭院,其中兩個都是列柱廊式中庭。
4.公共園林
古羅馬人從希臘接受了體育競技場的設施,卻並沒有用來發展競技,而把它變為公共休憩娛樂的園林。在橢圓形或半圓形的場地中心栽植草坪,邊緣為寬闊的散步馬路,路旁種植懸鈴木、月桂,形成濃郁的綠陰。公園中設有小路、薔薇園和幾何形花壇,供遊人休息散步。
古羅馬的浴場遍布城郊,除建築造型富有特色、引人注目外,還設有音樂廳、圖書館、體育場和室外花壇,實際上也成為公共娛樂的場所。劇場也十分壯麗,周圍有供觀眾休憩的綠地,有些露天劇場建在山坡上,利用天然地形和得天獨厚的山水風景巧妙布局,令人賞心悅目。
古羅馬的公共建築前都布置有廣場(FORUM),成為公共集會的場所,也是美術展覽的地方。人們在這里休憩、娛樂、社交等,使它成為後世城市廣場的前身。
2.1.3.3古羅馬園林風格與特徵
(1)古羅馬時期園林以實用為主要目的,包括果園、菜園和種植香料、調料的園地,後期學習和發展古希臘園林藝術,逐漸加強園林的觀賞性、裝飾性和娛樂性。
(2)由於羅馬城一開始就建在山坡上,夏季的坡地氣候涼爽,風景宜人,視野開闊,促使古羅馬園林多選擇山地,辟台造園,這便是文藝復興後義大利台地園的濫觴。
(3)羅馬人把花園視為宮殿、住宅的延伸,同時受古希臘園林規則式布局影響,因而在規劃上採用類似建築的設計方式,地形處理上也是將自然坡地切成規整的台層,園內的水體、園路、花壇、行道樹、綠籬等都有幾何外形,無不展現出井然有序的人工藝術魅力。
(4)古羅馬園林非常重視園林植物造型,把植物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文字和動物圖案,稱為綠色雕塑或植物雕塑。黃楊、紫杉和柏樹是常用的造型樹木。
(5)花卉種植形式有花台、花池、薔薇園、杜鵑園、鳶尾園、牡丹園等專類植物園,另外還有「迷園」。迷園圖案設計復雜,迂迴曲折,撲朔迷離,娛樂性強,後在歐洲園林中很流行。
(6)古羅馬園林中常見喬灌木有懸鈴木、白楊、山毛櫸、梧桐、槭、絲杉、柏、桃金娘、夾竹桃、瑞香、月桂等,果樹按五點式栽植,呈梅花形或「V」形,以點綴園林建築。
(7)古羅馬園林後期盛行雕塑作品,從雕刻欄桿、桌椅、柱廊到牆上浮雕、圓雕,為園林增添藝術魅力。

㈡ 現在的羅馬的綜合實力是不是義大利的第一大城市

現在的羅馬的綜合實力是義大利的第一大城市。從面積來看,羅馬的面積是1285.306平方公里,它的面積不光在整個義大利是屬於佼佼者,即便是整個世界的許多大型城市,它的面積也並不比它們小,再者就是經濟,羅馬是義大利的政治首都和最大規模城市,許多人認為它的經濟比不上面積僅僅只有181.8平方公里的米蘭,但羅馬的經濟也並不弱,而且它的政治地位以及社會影響力遠遠大於米蘭,毫無疑問,羅馬是義大利的綜合實力最強之城。

如今的羅馬雖然沒有了往日的那般耀目,但它的光輝依然存在。

㈢ 羅馬是一個國家還是義大利的一個城市

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羅馬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花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

景點:許願池,西班牙廣場,萬神殿,拉特蘭聖約翰大教堂,科洛塞競技場,卡比托利歐廣場,真理之口,新宮,波各賽美術館.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義大利半島處於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織的時期。 「古義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銅器時代,他們穿越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並殘暴地迫使許多當地土著部落遷徙他鄉。他們起初過著游牧生活,但已經具有製作銅器、使用馬匹和帶輪子的大車的技能。抵達義大利之後,他們形成了以農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隨後幾個世紀其子孫後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羅馬文明的衰落。「古義大利人」是由幾個民族構成的,包括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紀和公元前8世紀,義大利半島上出現了兩個新民族:埃特魯斯坎人和希臘人。古人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東方的安納托利亞,今天的一些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從起源看,他們似乎不是古義大利人,正如他們的語言也並非印歐語系一樣,他們的文明混合了來自東西方的各種因素。著名的維朗諾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魯斯坎人的最初發展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新領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進步。這片新領土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及亞平寧山區和第勒尼安海之間的沿海平原地區。埃特魯斯坎人居住在獨立的、強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間通常結成聯盟。這些城邦最初由一個君主統治,後來變成通過議會和選舉出的官員施行統治的寡頭政治。埃特魯斯坎人本來是農耕部族,擁有組織嚴密的軍隊,他們用這些軍隊來統治周邊民族,同時他們也喜歡經營商業和從事手工業。托斯卡納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區應該是埃特魯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這片領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裡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因此,在埃特魯斯坎文明鼎盛時期還只是村民的羅馬人,與埃特魯斯坎人的語言、思想和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系:埃特魯斯坎人對羅馬文化向文明的轉化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帶縱橫航行,隨後停滯不前的時期才使得他們的航行告一段落。迫於在西方貿易線路上與腓尼基人的競爭,他們建立了新的貿易基地,接著在公元前8世紀使殖民地得到全面發展。他們最初在義大利的匹茲庫薩 (在那不勒斯灣的伊斯基爾島)建立殖民地,之後又把勢力稍微地向北推進到西西里島的庫米大陸以及義大利南部沿海地區。隨著與希臘人的接觸,埃特魯斯坎人很快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他們根據希臘文字創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繪畫風格,發展了以希臘擬人神為基礎的宗教信仰,並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來的儀式。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這樣描述這個神話故事:這對孿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羅馬東南部阿爾班山區阿爾巴國的國王。國王邪惡的兄弟阿穆利烏斯將國王驅逐出境,還讓國王唯一的女兒雷婭·西爾維婭做貞女以阻止她生兒育女(貞女是不準生育的),以防止國王的子孫報仇。但是雷婭·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馬耳斯相愛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當這對雙胞胎被遺棄在台伯河畔時,一隻母狼哺育了他們,後來又被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妻子將他們撫養大。長大後,這對孿生兄弟成為了綠林首領。在瑞摩斯被俘、帶給國王阿穆利烏斯後,羅穆盧斯帶領手下救出了他,並殺死了阿穆利烏斯。此時,孿生兄弟身世大白,他們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復了王位。兄弟倆離開外祖父,在被牧羊人發現的地方創建了自己的城市。在決定誰來做城市的主宰時,神諭告訴他們要由看到的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隻禿鷲,羅穆盧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隻禿鷲。後者的數字更幸運,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徵兆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爭吵,羅穆盧斯最終殺死瑞摩斯,成為新城的國王。他統治了很長時期,死後被接納到諸神中,成為受人尊敬的戰神奎里納斯。

在羅馬發展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過程中,羅馬人仿效了其鄰近的埃特魯斯坎文明。義大利現存最早的文字發現於公元前8世紀初羅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奧薩客棧大墓地。陶罐上刻畫的4個希臘字母表明,剛剛建立羅馬城的拉丁人在希臘人採用腓尼基字母後不久就學會使用了這種文字。羅馬早期政治是王政時代,國王掌握絕對的權力。他是大立法官、軍隊的首領、大法官和大祭祀長,其權力僅僅受到來自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議會,由不同部族首腦組成。按照憲法和傳統習俗,元老院有權通過或否決國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國王的立法和訴訟。公民大會由羅馬的全體男性公民構成,按照親緣關系分成30組;它授予君主行使權力,而這一點由元老院最後正式批准。

隨著羅馬權力和影響的增長, 財富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的成員,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貿易、行政管理和軍隊,而且只有他們才能夠進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選舉為官員。平民主要是小農場主、勞動者和手工藝者,他們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卻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同時,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羅馬教廷的所在地!

㈣ 羅馬這座城市有什麼特點

羅馬(義大利語:Roma)為義大利首都,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特點
羅馬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露天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寬闊的帝國大道兩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廟宇,如萬神廟等。這片露天競技場遺址的北面,是記載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南面是記載蒂都皇帝東征耶路撒冷戰績的蒂都凱旋門,在蒂都凱旋門南面不遠處,還有一座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戰勝尼祿暴君而建立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帝國大道東邊的特拉亞諾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市場旁矗立著一根高40米的凱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繪了特拉亞諾大帝遠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 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此外,雄偉的司法宮、絢麗多姿的納沃納廣場、聖彼得大教堂無不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羅馬還有上百座博物館,收藏著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獨立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
羅馬市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建於公元1762年。噴泉中央的海神像中,兩座海馬雕塑代表平靜的海洋與洶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羅馬城建築依地勢呈放射狀發展。
「1998年5月28日,羅馬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文化特點
古羅馬建築藝術:因為講求實際,羅馬藝術的最高成就體現在無數的公共建築上。他們修築了規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橋梁、廣場、公共浴池等設施。最早的羅馬建築藝術來源於希臘,但由於羅馬人更注重實用和現實生活的享樂,在希臘主要為神廟增色的技術很快用於為人服務的大型公共建築,宏偉的競技場、公共浴室、廣場、水道在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羅馬人愛好奢華,經常在典型的希臘造型基礎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個柱基,把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卷渦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得到復合式柱頭,令建築形式更為繁復華麗。在羅馬帝國更強盛的時代,建築中就開始更多地體現出羅馬民族的個性和特點,如拱門與拱頂的大量使用,在建築史上寫下了新的一章。古羅馬雕刻藝術: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羅馬帝國時期,肖像雕刻中寫實風格流行,出現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描寫的肖像。羅馬人有為先人雕像的傳統,因此對肖像的逼真傳神有著極高的要求,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羅馬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為數眾多的《奧古斯都像》就是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腳、體弱多病的奧古斯都表現成高大健美的統帥,具有運動員一般的體魄和英雄氣概,臉龐也接近希臘雕刻一般的完美。
古羅馬繪畫藝術: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藏了大量珍貴的壁畫。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埋沒了龐貝及附近的幾個城鎮,大量珍貴的壁畫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

幾大節日
新年前夕(San Silvestro a Roma)12月31日在城市各廣場舉行傳統的歲末慶祝活動,有煙花表演、篝火晚會和搖滾音樂會等。共和國總統將出席在奎利納爾宮舉辦的古典音樂會。這天地鐵也會營運到很晚。
羅馬生日,4月21日慶祝公元前753年羅馬的奠基,所有的考古遺址和運營的博物館都免費開放。
5月1日由工會組織,下午14:00~23:00,一些最重要、最受人們歡迎的歌手和樂隊將在聖喬凡尼廣場舉行傳統的音樂會。
(Festa Nazionale)6月2日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在帝國大道有閱兵儀式,下午奎利納爾宮(總統府)花園破例向公眾開放。
(Ferragosto)8月15日舉辦盛大的8月節舞會(Gran Ballo di Ferragosto)。城市的許多廣場都將舉辦不同類型的專業舞蹈表演,音樂由現場演奏,公眾也被邀請加入到舞蹈中來。人民廣場是活動的中心。人們要在八月節前後度假,避過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La Notte Bianca)9月17日商店、酒吧、俱樂部整晚開放。
(Mercato di Natale a Piazza Navona)12月8日至次年1月6日受從中世紀流傳至今的傳統的驅使,大量貨攤擁入納沃納廣場,售賣玩具、糖果、節日裝飾物,並且有街頭藝術家表演,直到1月6日收市。

㈤ 讀了短文,羅馬一定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簡要說明羅馬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羅馬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化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㈥ 羅馬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國家﹖

羅馬是一個城市。

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

(6)義大利羅馬是個什麼樣的城市擴展閱讀:

1、地理位置:

羅馬位於亞平寧半島中部的台伯河畔,總面積為1507.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08平方公里。羅馬市現由55個居民區組成,人口約264萬多。義大利半島南北方向有座亞平寧山脈,把義大利半島分成了東西兩部分,亞平寧山脈旁邊,有一條台伯河,羅馬位於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的海拔最低30公里處。

2、歷史:

羅馬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露天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寬闊的帝國大道兩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廟宇,如萬神廟等。

3、交通

羅馬有「條條大道通羅馬」之稱,形象地表明了羅馬作為義大利的交通樞紐。它有鐵路、公路通往全國各地。羅馬處於地中海地區的中央位置,也是國際空運的中心之一。

㈦ 羅馬是一座怎樣的城市急

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這樣描述這個神話故事:這對孿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羅馬東南部阿爾班山區阿爾巴國的國王。國王邪惡的兄弟阿穆利烏斯將國王驅逐出境,還讓國王唯一的女兒雷婭·西爾維婭做貞女以阻止她生兒育女(貞女是不準生育的),以防止國王的子孫報仇。但是雷婭·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馬耳斯相愛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當這對雙胞胎被遺棄在台伯河畔時,一隻母狼哺育了他們,後來又被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妻子將他們撫養大。長大後,這對孿生兄弟成為了綠林首領。在瑞摩斯被俘、帶給國王阿穆利烏斯後,羅穆盧斯帶領手下救出了他,並殺死了阿穆利烏斯。此時,孿生兄弟身世大白,他們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復了王位。兄弟倆離開外祖父,在被牧羊人發現的地方創建了自己的城市。在決定誰來做城市的主宰時,神諭告訴他們要由看到的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隻禿鷲,羅穆盧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隻禿鷲。後者的數字更幸運,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徵兆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爭吵,羅穆盧斯最終殺死瑞摩斯,成為新城的國王。他統治了很長時期,死後被接納到諸神中,成為受人尊敬的戰神奎里納斯。
在羅馬發展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過程中,羅馬人仿效了其鄰近的埃特魯斯坎文明。義大利現存最早的文字發現於公元前8世紀初羅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奧薩客棧大墓地。陶罐上刻畫的4個希臘字母表明,剛剛建立羅馬城的拉丁人在希臘人採用腓尼基字母後不久就學會使用了這種文字。羅馬早期政治是王政時代,國王掌握絕對的權力。他是大立法官、軍隊的首領、大法官和大祭祀長,其權力僅僅受到來自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議會,由不同部族首腦組成。按照憲法和傳統習俗,元老院有權通過或否決國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國王的立法和訴訟。公民大會由羅馬的全體男性公民構成,按照親緣關系分成30組;它授予君主行使權力,而這一點由元老院最後正式批准。
隨著羅馬權力和影響的增長, 財富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的成員,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貿易、行政管理和軍隊,而且只有他們才能夠進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選舉為官員。平民主要是小農場主、勞動者和手工藝者,他們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卻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羅穆盧斯(在位統治37年)之後,傳統上記載還有另外六位國王:奴瑪·龐皮利烏斯(在位43年)、圖盧斯·霍斯提利烏斯(在位32年)、安庫斯·馬蒂烏斯(在位44年)、L.塔奎尼烏斯·普里斯庫斯(在位38年)、賽爾維烏斯·圖里烏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烏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時代,羅馬極大地擴大了對周邊領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確目的就是提供穩定和安全,而對周邊領土的征服就是服務於這一目的的。羅馬人似乎對領土和財富並不特別貪婪;他們的征服主要為了防範周邊民族對自己安全的威脅。隨著領土范圍的擴大,羅馬人引起了北方強大的埃特魯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紀中葉,埃特魯斯坎人攫取了羅馬的政權。一時間,埃特魯斯坎君王統治了這個城邦,這使得羅馬人憤恨不平。終於因為埃特魯斯坎國王塔爾文強奸了一個貴族的妻子盧克蕾蒂亞,羅馬人在公元前509年奮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統治。盡管強奸盧克蕾蒂亞以及朱尼厄斯·布魯圖斯推翻塔爾文可能是演繹的故事,但塔爾文政權被推翻無疑標志著埃特魯斯坎政權和文明的衰落。
羅馬人沒有再推選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徹底摒棄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體,這預示著羅馬勢力得到最大擴張時期的來臨。羅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統治。執政官執掌最高權力,由推舉出來的兩名貴族擔當,一年選舉一次。他們行使最高權力,創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軍事首腦及大祭祀長,與羅馬王政時代的國王一樣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他們甚至像君王一樣著裝,穿著紫色大袍,坐在傳統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寶座上。不過,他們的權力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他們只執政一年,以後供職於元老院;他們是兩人執政,任何一名執政官都可以憑借簡單的否決有效地阻止對方的行動或決定。這樣,由於執政官沒有太多的展示進取心、發揮創造性的機會,羅馬政府趨於保守和謹慎。
在兩名執政官之下是兩名財務官員,稱為度支官。隨著共和國的發展,還出現被了稱為普雷艾特的官員。它起初是司法官,後來成為軍隊長官。另外,根據財富和納稅額來劃分公民等級的工作,原是執政官的職責,最終由兩名被稱為監察員的新官員來承擔。
有效的權勢全部集中在貴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憤懣。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國創立到公元前1世紀在凱撒手中結束,這兩個階級之間經常發生嚴重的沖突,具體表現為貴族對權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鍥而不舍地追求社會和政治的平等。當時,平民生產食物並提供勞動,使得羅馬經濟得以發展,他們還是羅馬軍隊的來源。可以說,離開平民,貴族就無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頒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就試圖平息這兩個階級間的斗爭。公元前445年,平民獲得了與貴族聯姻的權力;公元前367年,平民獲得當選為執政官的權力,隨後獲得進入元老院的權力。公元前300年,平民獲准參加所有等級的祭祀活動,這使得他們在宗教事務上與貴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會的立法和決定被認定對所有羅馬公民(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有約束力,這是平民最後在權力和影響上取得的最大勝利。這些改革是在沒有戰爭或流血的情況下進行的,盡管他們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兩個階級間的爭斗,卻避免了內戰的發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時,羅馬人建立起領土霸權。起初,共和國的戰爭大多是防禦性的,但不久羅馬人就開始控制周邊領土來消弭遭受進攻的威脅。這樣,羅馬人佔領了整個義大利半島,隨後是地中海世界。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期間,羅馬人逐步佔領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魯斯坎人的領土。與此同時,他們受到了高盧人的挑戰。這些高盧人系凱爾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們侵入義大利半島,在公元前387年佔領羅馬城,將其夷為平地。公元前295年,羅馬捲入了與居住在亞平寧山脈的薩莫奈特人的戰爭,殘余的埃特魯斯坎人的城市、高盧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義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這場戰爭中。戰爭的結果是,羅馬在公元前280年控制了義大利中部。羅馬人繼續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臘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個義大利半島。
羅馬人精於管理被征服的領土,他們使用了開明與獨裁相結合的政策。他們通常並不破壞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給與它們一定的權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羅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羅馬公民權。還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權,而另外的則結成同盟。不過,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羅馬繳稅並派遣軍隊。另外,羅馬士兵駐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軍費由當地支付。在這些地方,羅馬得到了實惠,士兵們獲得了有價值的財物,並成為該地永久的軍事居民。通過這種方式,羅馬在被征服的每個地區都保持了一個永久的軍事基地。為鞏固這些基地,羅馬人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築路工程。他們修築的道路質量高,筆直如線,甚至徑直穿過山區,確保了士兵和供給可以快速地運抵反叛之地。通過實施授予被征服地區的權力和公民權結合在一起(或者允諾他們在將來有公民權)的政策,建立確保對於反叛地區快速嚴厲的反應通道,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上創立了一個持久的和平的帝國。
公元前3世紀,羅馬和迦太基(Cartagine)之間發生了沖突。迦太基位於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於今天的突尼西亞附近,擁有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當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擴張時,迦太基人正把他們的統治擴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區,他們還控制了從西部利比亞到直布羅陀海峽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島、撒丁島。這兩個民族以前曾經有過零星的接觸,但從來沒有一方感覺到對方的威脅。當時迦太基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強國,控制了地中海地區所有的商業貿易,很多民族屈從隸屬於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給養,而它從西班牙金礦和銀礦開采中聚斂了大量的財富。
公元前3世紀,當羅馬的勢力到達義大利南端、與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島的領土接壤時,這兩大強國有了接觸。公元前264年,羅馬與迦太基間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戰爭的焦點完全在西西里島。羅馬人在島上圍攻幾座迦太基城市,並憑借自己的海軍徹底摧毀了迦太基前來解救的戰艦。盡管這次戰爭沒有明確分出勝負,但這是自迦太基帝國建立以來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區喪失霸權。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羅馬人簽署條約,他們不得不放棄西西里島,並支付戰爭賠償。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島後,迦太基人開始加強自己在歐洲的統治。到公元前218年,他們在西班牙建立了強大的帝國,財富和權力都得到增強。隨著迦太基勢力的日益強大,羅馬人憂心忡忡,他們強迫迦太基人簽定協定,允諾其領土擴張不能越過埃布羅河(位於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羅馬人聯軍攻佔了西班牙城市薩貢圖姆,引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駐防西班牙的迦太基軍隊在年輕統帥漢尼拔的率領下穿越歐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軍穿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在義大利北部打敗了遭遇的羅馬軍隊。羅馬人在絕望中任命昆圖斯·費邊·馬克西姆斯為獨裁者。他採取避免與迦太基直接作戰的策略,試圖通過不斷侵擾他們,使他們疲憊得不堪應戰。但當漢尼拔軍隊在公元前216年到達義大利南部的坎尼並開始在鄉村肆意蹂躪時,費邊派出8萬大軍前往迎戰,結果全部被殲滅,這是羅馬從未有過的慘敗。義大利南部的羅馬同盟倒向漢尼拔一邊,整個西西里島也都與迦太基人聯盟。統治著大部分希臘大陸的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乘機與漢尼拔結盟,在公元前215年開始了與羅馬的領土之爭。
形勢對於羅馬人似乎沒有多大希望了,但漢尼拔同樣面臨軍隊後繼無援和給養的匱乏,這使得他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圍攻類似羅馬這樣的城市。羅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機會。由於殖民地總督普布利烏斯·科內利烏斯·西庇阿的英明戰略,羅馬人重新佔領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牆之下。漢尼拔被迫離開義大利半島。當他返回迦太基後,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來並於公元前202年與羅馬人展開最後的搏鬥。在非洲北部的扎馬,漢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軍隊擊敗。羅馬將迦太基變成了一個屬國(迦太基城於公元前146年最終被毀滅),從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個地中海西部。
由於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五世與漢尼拔結盟,羅馬兵鋒東指,發動了征服菲利普隨後征服其他希臘王國(敘利亞、帕加馬和埃及)的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使羅馬統治了已知的世界。首先,在公元前197年,羅馬將軍提圖斯·奎恩科提烏斯·弗拉米尼努斯在希臘東部的色薩利擊敗了菲利普,並宣布希臘所有城市為自由城市。敘利亞國王安條克,曾試圖從羅馬人手中奪取希臘,但是他的軍隊在公元前189年小亞細亞的馬格尼西亞戰役中被殲滅。最初,羅馬人認為希臘的城市作為自由城市不會對羅馬構成威脅,而把自己看作希臘的「保護者」,能夠阻止任何對羅馬安全構成威脅的集權的產生。但當平定馬其頓王國珀耳修斯叛亂(公元前168年)以後,羅馬對同盟和隸屬國開始實行霸權統治,以防備叛亂的萌生。與此同時,羅馬社會本身也發生了變化。強加給戰敗國家的賦稅和來自被佔領城市的戰利品,充溢於羅馬的國庫。在個人生活中,以傳統農耕為基礎的避免鋪張浪費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經歷著劇烈的變化,人們效仿古希臘時期,把奢華和美好當作地位的象徵。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羅馬人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帝國是一架巨大的造錢機器,創建帝國是一件極其劃算的事情。
第二次布匿戰爭造成了巨大的財富不均。羅馬城內的財富堆積如山,而成千上萬依賴農耕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卻被戰爭損毀。原本富有的人們又發了戰爭財,變得更加富有,他們把土地全部買下來,以至於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大庄園在羅馬農業中居統治地位。這些大庄園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擁有,由布匿戰爭和馬其頓戰爭後被帶回義大利的無數新奴隸來耕種。事實上,公元前2世紀,羅馬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勞動力經濟轉變成奴隸經濟。這也造成大量的無業遊民湧向城市,大批貧窮、不滿和憤怒的羅馬自由人就集中在羅馬城中。公元前133年,這種情形終於引發了內戰。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會上被選為保民官,提出擁有土地的數額應限制在640英畝,這樣就可以從富豪手中剝奪出大量的土地。羅馬富豪和元老院反對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們發動暴亂,一群元老院貴族乘機刺殺了提比略。十年後,提比略的弟弟蓋約·格拉古也當選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會通過與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為國家的敵人而自殺身亡,成千上萬的追隨者也被殺害或處死。這標志著格拉古兄弟叛亂的結束。
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羅馬平民和富豪之間的沖突仍連續不斷,主要表現為出身普通家庭的羅馬統帥、執政官蓋尤斯·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門的羅馬統帥、獨裁官科內利烏斯·蘇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間的對立。公元前88年,雙方的敵對狀態引發了內戰。馬略的軍隊主要募自最貧窮的階層,他承諾將戰利品和土地分給他們作為服役的代價。這樣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軍隊,士兵效忠的不是國家而是他們的統帥。最後蘇拉擊敗了馬略,被元老院賦予統治羅馬事務的全部權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官。其後幾年,他把權力歸還給元老院,結束了公民大會的權力。
蘇拉的改革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公元前70年,克拉蘇和龐培這兩個野心勃勃的人當選為執政官,他們迅速廢除了蘇拉制定的憲法。由於在亞洲打了勝仗,龐培在羅馬大受歡迎,而克拉蘇盡管鎮壓了斯巴達克斯領導的奴隸起義,卻不受歡迎。龐培與其他有前途且日漸重要的將領結盟,這些將領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於貴族世家的才華橫溢的統帥蓋尤斯·尤利烏斯·愷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蘇、龐培和愷撒,這三人達成協議,建立了「前三頭政治」,這標志著共和國開始走向滅亡。愷撒在北部的法國、比利時和大不列顛南部打了大勝仗,但在他返回羅馬之前,「前三頭政治」已經不復存在。克拉蘇在與中東帕提亞人的戰爭中死去,而龐培則轉而對抗愷撒,慫恿元老院反對愷撒,並將愷撒宣布為國家之敵。在強大忠誠的軍隊的支持下,愷撒於公元前49年攻入義大利,穿過義大利中部的魯比孔河,一場新的內戰開始了。公元前48年,龐培在希臘的法薩盧斯被擊敗,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殺身亡。公元前46年,愷撒回到羅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為可以執政十年的獨裁者。他被授予統治羅馬國家的絕對權力,在任何實際需要時可以不受法律和憲法的約束。兩年後,他被任命為終身獨裁者,集各種權力於一身。愷撒的絕對權力,使他成為絕對統治者、古羅馬皇帝、最高統治者,他看起來更像一個君主。一些以羅馬共和國為榮的羅馬貴族,對他的權力極為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蓋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馬庫斯·朱尼烏斯·布魯圖為首的一群陰謀家,刺殺了愷撒。
但是,反叛者企圖和平回歸共和制的夢想卻在現實中變成了另外一場長達十三年的殘酷的內戰。愷撒的追隨者們建立了「後三頭政治」,他們與那些陰謀反叛者斗爭並在希臘菲力皮獲勝。「後三頭政治」由愷撒收養的甥孫馬可·屋大維(自稱卡尤斯·尤利烏斯·愷撒·屋大維)以及愷撒的部下馬可·安東尼和馬可·艾米利烏斯·李必達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維不久就與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奧帕特拉支持的馬可·安東尼發生了分裂。雙方的戰爭於公元前31年結束,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奧帕特拉在海戰中失敗,兩人於次年在亞歷山大城自殺。
戰爭的結束也標志著羅馬共和國的滅亡。屋大維奪取了愷撒曾經擁有的所有權力,只是在形式上沒有作任何關於共和國制度的改變。他確定自己為絕對的統治者,最初他自稱為「元首」(羅馬的首席公民,這個詞就是現代詞彙prince的由來),後來稱為「奧古斯都」(威嚴或最高的)。在遺言中,他自詡完成了恢復帝國和平與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農田裡,使第二次布匿戰爭以來平等擁有土地的夢想幾乎變為現實。他將羅馬軍隊由志願軍變成了常備隊。這些軍隊遍及帝國大地,他們把羅馬語言和羅馬文化傳播到歐洲和地中海地區。最後,奧古斯都開始了一個巨大的建築計劃,並充任藝術的保護人,從而使羅馬文化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傑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內斯的資助,這些人包括著名的維吉爾(公元前70年—前19年)、賀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奧維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們在意識形態上進一步推動了奧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維吉爾創作的羅馬文學巨著《埃涅阿斯紀》是關於英雄埃涅阿斯創建羅馬文明的史詩。奧古斯都還以贊助文學的熱情同樣慷慨贊助藝術和雕塑。他實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羅神廟和其他各種神廟以及羅馬廣場等許多大型建築項目。
公元14年奧古斯都死後, 羅馬經歷了一系列的深刻變革。從奧古斯都到圖拉真時代(公元98年—117年),羅馬統治了北非更多的領土、不列顛的大部分、德國的局部、東歐瀕臨黑海地區,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和阿拉伯半島的北部地區,帝國變得更加強大。在本土,羅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統治制度。奧古斯都宣稱自己為「羅馬的首席公民」,他的繼任者們則揭掉了虛偽的面紗,直接稱自己為「愷撒」,用以表明他們的皇族血統。奧古斯都死後,羅馬的政體更像君主制。盡管奧古斯都由元老院選舉出來的做法依舊保持著,但事實上掌權的皇帝在死前就選好了自己的繼承人。
早期羅馬的皇帝全都是愷撒的子孫。奧古斯都的繼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後的繼承者是蓋尤斯,史稱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後是克勞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祿(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後來卡利古拉的統治證明了皇帝的專橫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殘暴和瘋狂的統治在整個羅馬歷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殺後,克勞狄被羅馬禁衛軍擁戴為皇帝,所有共和國統治的痕跡已經盪然無存。當軍隊可以使皇帝的統治合法化時,那些野心勃勃的將軍們就利用他們的軍隊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這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了。
在尼祿這位朱里亞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統治時期,羅馬人開始迫害並處死傳自東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員。基督教的創始人是一個猶太人傳教士拿撒勒的耶穌,他生活在奧古斯都和提比略統治時期,後被羅馬人處死,另外兩名創始人傳教士彼得和保羅也被處死。後者用畢生的心血將基督教從一個猶太人的信仰轉變成為希臘和羅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駐扎在高盧的軍隊發動暴亂,尼祿被趕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強大的軍隊作後盾。羅馬進入混亂狀態,但將軍提圖斯·弗拉維·韋斯巴薌(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獲得了長久的統治,創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維王朝。在他之後,他的兒子提圖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繼位,之後是圖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開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圖密善被謀殺。由於他沒有立嗣,元老院推選出自己信賴的涅爾瓦做皇帝。這是被後世羅馬史學家稱道的五個好皇帝時期的開始,這五個皇帝是:涅爾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圖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東尼·庇護(公元138年—161年在位) 以及馬可·奧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政權順利地從一個皇帝傳遞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個皇帝都由前任選出和收養,並得到元老院的首肯。這個時期是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統治最穩定的時期。當馬可·奧勒留選擇自己的兒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為繼承人時,這一局面才宣告終結。
在這一時期,羅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廣泛的傳播。羅馬人在帝國范圍內(尤其在那些還沒有城市文化的地區)積極建設大型城市居住區,並賦予這些城市與羅馬人同樣的權力。上層階級統治著這些城市,他們因此更加效忠於皇帝。帝國成為羅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權政府。在文化方面,這一時期與奧古斯都時期同樣具有創造力。尼祿時期,生活著羅馬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塞內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臘斯多葛派的學說。一個世紀以後,皇帝馬可·奧勒留本人也是一個斯多葛派的哲學家。諷刺詩人尤維納利斯(公元60年—140年)和佩爾西烏斯通過挖掘日常生活、城市墮落和人口膨脹問題,創作出反映羅馬文化中道德敗壞的諷刺詩篇。塔西佗(公元55年—117年)則可能是最偉大的羅馬歷史學家。
在這一時期,與東方的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興盛,其貿易通道主要為「絲綢之路」。這條商路沿用了幾個世紀,從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大夏直至中國。公元前1世紀,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抱怨, 每年與印度、阿拉伯和中國(賽里斯國)的貿易要花費至少一億塞斯特斯(古羅馬的貨幣單位)。中國《後漢書》記載, 公元166年羅馬皇帝安敦(即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派遣使臣到達中國境內。根據一段史料記載, 羅馬人一直想直接與中國人貿易,但為安息(帕提亞人)所阻, 因為安息人要保持自己在絲綢貿易上的壟斷地位。這段記述為絲綢之路上的考古發現所證實。這些考古發現包括在樓蘭和河南發現的埃及衣物和羅馬玻璃器,在遠東的其他考古發現也間接證明了這點,如在越南南部俄厄發現的馬可·奧勒留時期和安東尼·庇護時期的羅馬硬幣以及同時出土的一面中國漢代晚期銅鏡和各種印度文物。
在這一時期,羅馬進行了最大規模的建築活動,其中包括營建羅馬的萬神廟和科洛賽姆,後者即羅馬圓形大劇場,供角鬥士比賽。所有偉大的工程都建造於這一時期,包括大規模的引水系統:羅馬城本身有11條引水渠,可將3億加侖水從周邊的山區輸送到城市中。在醫葯方面,羅馬人在公元1—2世紀取得了顯著進步。蓋倫可能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一位醫學家,他生活在2世紀末,動脈血液循環是其最重要的發現。
凱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凱撒、龐培、克拉蘇所在的前三頭政治時期,結束了以元老院為權力中心的議會制。
凱撒漸漸消滅了龐培、克拉蘇,他也就是凱撒大帝,後人用他的名字凱撒代表羅馬國王的稱號。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凱撒被國內反對派布魯都(Brntus)和卡西烏斯(Cassius)陰謀刺殺。
屋大維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義子屋大維成為繼承人也就是歷史上的奧古斯都大帝。他與安東尼、雷必達的統治被稱為後三頭政治。後來,屋大維消滅了安東尼和雷必達,屋大維成為羅馬的第

㈧ 義大利的首都是什麼

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羅馬也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1] 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薩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羅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位於亞平寧半島的中南部西側,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西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城市面積200餘平方公里。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花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雖然沒能進入世界十大城市之列,然而,千百年來,人們對羅馬倍感熟悉和親切,不少人總是對它懷有神秘之感和景仰之情——因為它曾是「世界帝國首都」,是一座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古城。

羅馬具有無與倫比的理由被稱為世界名城。它出現於公元前700多年,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一樣,已有2500餘年歷史。如此古老而又繁榮至今的都邑,在世界上屈指可數。在古代,它先是羅馬共和國的首都,歷時近500年,接著又戴上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榮冠達503年;在中世紀,它作為教皇國首都長達11個世紀(公元756年~1870年);緊接著它又成為義大利王國統一後的王國首都。它更是古代最大的教會,誰能想到,早在1900多年前的帝國時代,羅馬城就住有100多萬人!這里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文化昌盛,人們生活相當富足,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羅馬還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此外,市政廳前台階旁自古以來就安放在那裡的獸籠,羅馬城徽上的母狼形象,以及這座城市名稱的由來等,都是一些神奇的謎。

㈨ 羅馬是義大利的嗎

羅馬是義大利的。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義大利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羅馬是古羅馬和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

羅馬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

羅馬的氣候特徵。

羅馬由於地處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880毫米。每年4月至6月氣候最為怡人;7月和8月是最熱和最乾燥的季節,平均氣溫24.5至24.7℃,降水量14至22毫米,8月的日最高氣溫可以超過32℃。

㈩ 羅馬是義大利的嗎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

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

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

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網路網路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羅馬是個什麼樣的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伊朗旅遊買什麼 瀏覽:821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永久玩天數 瀏覽:832
印度人如何增兵 瀏覽:337
伊朗身份證怎麼寫 瀏覽:502
秦朝沒有統一中國之前怎麼辦 瀏覽:207
伊朗藏紅花怎麼找到 瀏覽:753
到印度貨運多少錢 瀏覽:978
中國到北非需要多久 瀏覽:198
中國最厲害的是哪個軍種 瀏覽:656
3月12號中國疫情多少例 瀏覽:496
印度國民用什麼語言 瀏覽:908
印尼手機上網怎麼樣 瀏覽:953
為什麼伊朗會爆發新冠 瀏覽:24
中國隊和伊朗隊什麼時候比賽 瀏覽:254
南越和越南代工哪個口感好 瀏覽:523
中國人壽康悅怎麼改版 瀏覽:869
伊朗大換幣後什麼保值 瀏覽:434
印度為什麼吃高熱量食物 瀏覽:930
義大利星巴克為什麼這么多人開店 瀏覽:833
中國郵政在哪裡舉辦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