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為什麼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
美國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並非要終止兩伊戰爭。兩伊戰爭初期,美國暗中鼓勵法國向伊拉克輸送大批先進武器,以盡快推翻美國十分害怕的伊朗革命政權。兩伊戰爭進人相持階段,美國一方面向伊拉克提供了60架武裝直升飛機,150輛軍用吉普車等價值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出資10億美元幫助伊拉克開通經過約早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運輸管道;另一方面,卻又經過以色列4次向伊朗出售軍火,使伊朗缺乏零配件的美製武器系統能夠運作起來,反擊伊拉克的進攻。美國在向伊朗出售軍火的同時,其中央情報局局長凱西親自批准,向伊拉克提供美國衛星拍攝的伊朗軍事情報,使伊拉克空軍在幾次戰役中得以對伊朗的重要石油設施進行了一系列准確的空襲。凱西本人1986年10月和11月還兩次同伊拉克高級官員秘密會晤,使兩國情報系統並網,確保伊拉克在歷時6年的戰爭中不被打敗並能繼續打下去。美國的海灣護航行動,既是為了以此為借口在海灣這一戰略要地部署海軍,也是為了進一步削弱海灣大國伊朗的實力,使小國伊拉克能夠打下去。
❷ 美國為什麼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
1. 美國在兩伊戰爭初期並未公開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而是暗中向伊拉克提供武器,目的是為了推翻伊朗革命政權,一個美國所畏懼的政權。
2. 當兩伊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時,美國一方面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包括60架武裝直升機和150輛軍用吉普車,總價值達40億美元。同時,美國還資助伊拉克10億美元,用於開通經過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運輸管道。
3. 另一方面,美國又通過以色列向伊朗出售軍火,使得伊朗能夠修復缺乏零配件的美製武器系統,從而反擊伊拉克的進攻。
4. 在向伊朗出售軍火的同時,美國還向伊拉克提供了美國衛星拍攝的伊朗軍事情報,這使得伊拉克空軍能夠在幾次戰役中准確地對伊朗的重要石油設施進行空襲。
5. 美國的情報局局長凱西親自批准了這一行動,並在1986年10月和11月兩次秘密會晤伊拉克高級官員,以確保伊拉克在歷時6年的戰爭中不會被擊敗,並能夠繼續戰斗。
6. 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護航行動,一方面是為了在海灣這一戰略要地部署海軍,另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削弱伊朗的實力,從而使伊拉克能夠在戰爭中持續作戰。
❸ 美國和伊朗曾親如盟友,為何如今成了死敵
1. 歷史上的美伊關系經歷了由盟友到敵對的重大轉變。在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伊朗在美國的支持下進行了一系列現代化改革,成為中東地區的楷模。
2. 然而,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導致了美國支持的巴列維政府的推翻,伊朗建立了以宗教為基礎的伊斯蘭共和國,這一變化徹底改變了兩國之間的關系。
3. 自此以後,美國對伊朗採取了敵視態度,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措施。2002年,美國將伊朗指定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而2020年美國未經宣戰便暗殺了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進一步加劇了兩國的緊張關系。
4. 伊朗的石油資源豐富,一直是美伊對抗的核心。美國曾支持伊朗以抗衡蘇聯,確保在中東的影響力。但隨著伊朗內部的社會矛盾,以及美國對伊朗核計劃擔憂的加劇,兩國的盟友關系開始破裂。
5. 最近的事件,如2022年世界盃期間伊朗的抗議和球場抵制,顯示出伊朗民眾對美國政策的不滿。盡管體育場合中兩國球員展現出一定程度的互動,但長期的政治緊張和互不信任使得美伊關系的緩和似乎遙不可及,兩國之間的對立狀態短期內似乎難以找到解決之道。
❹ 美國為什麼要和伊朗作對
美國對伊朗的政策基於多種因素,包括安全利益、地區穩定、核武器擴散的擔憂以及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華盛頓擔心德黑蘭可能尋求將核武器或先進的彈道導彈技術轉移到其他極端組織,這可能對美國及其盟友構成威脅。
歷史上,美國與伊朗的關系經歷了起伏。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前,兩國關系相對友好。革命後,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人員被伊朗學生扣為人質,持續了444天,這一事件嚴重損害了兩國關系。自那時起,美國對伊朗的立場主要是基於對伊朗政府的擔憂,包括其對以色列的威脅、在中東的軍事行動以及支持恐怖主義組織。
為應對這些擔憂,美國實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旨在限制伊朗的軍事和核計劃,並推動德黑蘭政府進行政治改革。此外,美國還與盟友和其他國際夥伴合作,以加強對伊朗的壓力,並促進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盡管存在分歧,但美國也認識到與伊朗保持一定程度的外交接觸的重要性。在過去幾年中,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核問題上進行了談判,旨在限制伊朗的核計劃,並確保該計劃僅用於和平目的。這些談判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2015年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JCPOA),該協議限制了伊朗的核活動,並進行了嚴格的監督。
總的來說,美國與伊朗的對立是多方面的,涉及安全、政治、經濟和地區穩定等多個層面。盡管存在分歧,但美國還是尋求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與伊朗的爭端,以確保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❺ 為什麼美國2003年有權利攻打伊拉克,甚至現在還揚言要打伊朗
1、美國作為世界警察,有責任維護國際秩序和地區穩定。美國強大,世界越穩定,越有利於美國自身的發展,同時也利於大多數國家。
2、二戰以前,英國主導國際秩序,但因為施行綏靖政策,未能阻止德國和日本的崛起,導致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當時選擇不幹涉別國內政,但現在,美國必須承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以維護國際和平。
3、美國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有利於其自身利益。戰爭爆發時,美國作為全球大國,其利益遍布世界各地,因此維護世界穩定對美國至關重要。
4、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駐軍,有助於平衡地區強國,維護地區穩定。美國在日本和韓國的駐軍,限制了這些國家的軍事發展,同時平衡了中國的軍事優勢,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
5、中東地區的穩定對全球能源安全至關重要。薩達姆政權的威脅消除後,伊拉克的民主改革為中東地區的能源穩定消除了一個威脅。目前,伊朗的核計劃是影響能源基地穩定的另一個大威脅,其擁有核武器可能導致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影響能源穩定。
6、美國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旨在消除恐怖主義威脅,重建穩定的阿富汗政府,這也是維護國際安全的必要措施。
7、美國作為世界警察,不僅是因為其強大的綜合國力,更因為其強大的軟實力,如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這些是維護國際秩序的道義基礎。
8、未來美國對伊朗的行動,不太可能是美國單獨行動,而是一個國際聯盟的行動。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這對全球安全構成威脅。
9、中國媒體經常指責美國挑唆一些小國依靠美國,這種觀點是不準確的。國家的決策是由其決策班子理性分析做出的,不會輕易被外部勢力挑撥。
總結:美國作為世界警察,是其國力強大的必然選擇,也是維護國際秩序和地區穩定的必要措施。美國的這種角色,不僅符合其自身利益,也符合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❻ 通俗易通的美國和伊朗的關系
美國一直需要一個代理人幫他看著中東的石油,79年以前用的就是伊朗因為伊朗本身石油的產量就很大而且在阿拉伯世界說話也是有些分量的,但是79年年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王朝。新上台的政府當然會對巴列維王朝的各種作為進行批判。其中過分親美便是其中一條(指責巴列維王朝幫助美國掠奪伊朗的石油,美國自然就是掠奪者)。所以新政權開始全面抵制美國(矯枉過正)這是伊朗方面看不慣美國的原因。
對於美國來說,本來好好的一個代理人被推翻了就算了,伊朗新政府連超級大國最基本的面子都不給美國當然不會高興,更何況伊朗還有豐富的石油。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君子無罪,懷璧其罪。所謂的璧就是石油。
美國的擁有豐富石油的國家向來是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沒有第三種選擇。伊朗肯定不是朋友了,所以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