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獲得北斗導航系統後,對導彈的打擊能力提升多大
十倍百倍的提高,甚至可以說徹底擺脫了伊朗在面對美軍威脅時無奈的局面。
伊朗導彈的是多,但對美軍產生的威脅並不大。據說伊朗擁有數千枚各種型號的導彈,最遠的導彈射程可達兩三千公里,不僅能夠威脅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還可以威脅到美國設在南歐地區的軍事基地。
射程雖然遠,伊朗導彈最大的問題是精度太低。
就拿射程達2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流星三來說吧,雖然以它的射程可以打到以色列,埃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希臘等地,但是這款導彈的精度只有140米。
所以,只要和這兩大國保持友好關系,伊朗不用擔心沒糧食吃也不用擔心缺少工業品,從而讓美國的經濟制裁破產。
B. 伊朗核問題的由來
伊朗從發生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以來,一直在戰爭的苦海里掙扎,鄰國伊拉克的薩達姆窮兵黷武,對伊朗大打出手,這就是著名的兩伊戰爭,伊朗在戰爭中經常處於劣勢,就想發展核武器,用來威懾侵略者,出發點本是可以理解的,薩達姆被美英推翻以後,伊朗更想擁有核武器威懾周邊國家,歷史上伊朗被英國和俄羅斯欺負慘了,由於美國曾支持巴列維王朝,伊朗反美情緒強烈,政府公開號召反美,很多青年參與恐怖組織,伊朗因此被美國列入無賴國家,美國強烈反對伊朗的核武器研究發展計劃,伊朗不得以同意了俄羅斯的建議,把核反應堆放到俄境內,但這不會減輕美英等國的戒心,展望前途,伊朗停止核武器的研發是上策,否則,會受到國際社會的大力制裁,俄羅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不會為伊朗的利益與美英對抗,伊朗不要執迷不悟,步伊拉克薩達姆後塵,失道寡助,最後身敗名裂,還有金正日,也是如此,內無民心,外無援兵,不改鉉更張,早晚難看。
伊朗的核計劃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其核技術大部分從與當時關系密切的美國及西方國家引進。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其核能項目陷於停滯狀態。90年代初,伊朗開始與俄羅斯商談恢復修建有關核電站問題,並與俄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協議》。
1980年與伊朗斷交的美國對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滿,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一直對其採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後,美國將伊朗視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和「邪惡軸心」國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鈾後,其核計劃立即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並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同年9月1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核計劃,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動,盡快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突擊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試驗。
在法德英三國的斡旋下,伊朗於2003年12月18日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參考資料:http://news.sohu.com/20060206/n241688622.shtml
C. 朝鮮和伊朗為什麼要核武發展
核武器作為國之重器,起到威嚇敵方保護自己的新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戰略作用是常規武器所無法取代的。這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具備並認可的常識。朝鮮和伊朗領導人理所當然對此心知肚明。其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並擁有核武器。因為只有有了核武器才可以將自己的國家置於核保護之下,從而不懼怕其他敵視國家或勢力的威脅。因為只有有了核武器才可以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
居里夫人說過:「要反對原子彈,就要自己有原子彈」這也是中國現在熱播的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的台詞。我想居里夫人已經告訴了我們,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核武器。朝鮮和伊朗同屬被世界上超級大國美國對抗和制裁的國家。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大國。而作為與美國相對抗的朝鮮和伊朗,為了保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神聖不受侵犯,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國防。而核武器作為國防事業目前最具備威力的威懾力量是任何常規武器所無法替代的。只有擁有了核武器,即使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強國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來推翻朝鮮和伊朗的現政權。因為如果美國這么做無疑等同找打。雖然對方肯定打不過美國。但是,一旦爆發核戰爭。帶給美國的無疑必然是巨大的災難。那麼,即使美國能夠滅了朝鮮、伊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也必然遭到對方的核攻擊。而美國如果經過如此巨大的損失,後果必然相當嚴重。美國經濟有可能倒退幾十年,甚至一蹶不振。而中國、歐洲、俄羅斯、日本等國將有可能趁機奮發超越美國。那對美國而言美國的全球霸業將付水東流。所以,只要朝鮮、伊朗一旦掌握了核技術,那麼朝鮮、伊朗就可以在戰略上基本上消除國家國防安全顧慮。從而放手進行國內經濟建設。
D. 伊朗核危機是怎麼一回事
伊朗人弄了些濃縮鈾想搞反應堆,說是搞核電站,美國人懷疑他是要搞原子彈,伊朗人不幹說我就是搞電站的,美國人說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搞核武器……然後就開始曠日持久的扯皮,世界五大流氓全部上陣(五大常任理事國)中俄護著伊朗,美英法要伊朗不準亂來,現在還沒個結果
E. 伊朗航天局做了什麼,使得美國要制裁他
伊朗航天局具體做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據美國介紹說伊朗航天局做了以下這些事:伊朗航天局在民用計劃的掩護下開發彈道導彈,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伊朗曾多次違反了聯合國第2231號決議發射運載火箭,且從事與可用於運載核武器的彈道導彈相關活動。
所以說,這次事件不在於伊朗到底做了一些什麼,而在於美國說伊朗做了一些什麼,美國也就是在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罷了。
F. 反衛星武器作戰形式有哪幾種
反衛星武器技術並不是什麼新東西?美國早在1959年就對一種實際系統進行過演示,蘇聯也在1968年試驗了其第一種反衛星武器?在冷戰時期,兩個超級大國更是使出渾身解數,研究各種類型的反衛星武器?
一般來講,反衛星武器有共軌式?直接上升式?定向能式和電磁干擾式4種作戰形式?共軌式反衛星武器是射入目標衛星的軌道,對其進行追蹤,然後利用動能或核爆炸將其摧毀?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不進入目標衛星的軌道,而只是當目標星經過上空時,對其進行瞄準攻擊?定向能武器,如激光器和大功率微波束等,能夠將衛星徹底摧毀或通過輻射其敏感電子元件使其失效?電磁干擾則可以使衛星和地面站之間無法進行通信?
美國和俄羅斯在不同時期都對這4種方式的可行性進行過研究或試驗,並且還考慮過對發射場控制中心和用戶地面站進行物理?電子和信息攻擊的可能性?
反衛星武器技術並不只是美國和俄羅斯擁有,許多國家都掌握了相關的技術?一種辦法就是建造一個大功率干擾機或者使用重型工業激光器對低地軌道衛星的光學器件和水平線感測器進行攻擊?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利用現有的運載火箭和導彈建造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如朝鮮?伊朗和伊拉克等國擁有比較成熟的相關技術,一般可能採用這種方式?
但這並不等於說建造和部署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低地軌道衛星在數百公里高的軌道上運行,速度高達7.5公里/秒,要想擊中它,必須要完成三項任務:發現並跟蹤衛星,接近衛星,然後將其破壞或摧毀?
反衛星武器的攻擊流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發現目標
發現和跟蹤一顆衛星並不需要多大的投資,據分析,只要有幾千美元?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一些時間就足矣?
只要採用合適的跟蹤軟體,根據精確的軌道要素,觀測者就可以預測某顆衛星的軌跡和時間表?一些跟蹤軟體和衛星的軌道要素都可以從網際網路上得到,即使是美國的間諜衛星也不例外?有的業余愛好者只用雙目望遠鏡和秒錶就可以對美國的秘密衛星進行跟蹤?
有的人花上10000到15000美元就可以組裝一個衛星跟蹤系統,利用高倍望遠鏡跟蹤500公里外以7.5公里/秒的速度運行的小目標?美國波士頓的一名天文學家曾為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進行演示,成功地跟蹤了美國的長曲棍球秘密衛星,把觀看他演示的人驚得目瞪口呆?
1996年美國在范登堡空軍基地進行了一次代號為USA129的秘密發射?在發射前,業余天文學家網就計算出了大力神4火箭的飛行彈道?在發射後幾天之內,澳大利亞的業余愛好者就捕獲了衛星並推出了其軌道要素?在北半球,隨著觀測條件的改善,瑞典的業余愛好者鎖定衛星並進一步確定了其蹤跡?這是第一顆由業余愛好者從發射後進行連續跟蹤的極軌衛星?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只要簡單地下載免費的衛星跟蹤包,通過眾多的網際網路站點輸入衛星的軌道要素,一個國家就會擁有初步的衛星跟蹤能力?如果再配以適當的望遠鏡等設備,發現和跟蹤衛星應當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
2命中目標
對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運載器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須能夠到達目標衛星?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它無需進入軌道,而只是到達目標的高度?也就是說,直接上升式運載器比把同樣質量的物體送入軌道的運載器要小得多而且便宜得多?
一枚反衛星武器運載器只要能到達800公里的高度,就能夠擊中許多重要的低地衛星,其中包括一些軍事衛星?
反衛星武器運載器的可選方案之一就是彈道導彈?眾所周知,彈道導彈技術已在世界范圍內廣為擴散,像朝鮮?伊拉克和伊朗這些國家都有了國產彈道導彈?
地面距離和最大高度之間的關系是很復雜的?彈道傾角?有效載荷質量?大氣的影響乃至多個火箭級使這一問題更加復雜?此外,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可能裝有可進行機動的殺傷飛行器作為其末級,進一步影響了距離—高度關系?據稱,以最佳傾角發射的單級導彈所到達的最大高度大致是其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據這一法則,射程900公里的彈道導彈能到達的最大高度為300到450公里?這一高度雖進入外大氣層,但比大多數低地軌道衛星的高度要低?要達到800公里的高度,單級導彈的射程至少要達到1600公里?目前,朝鮮和伊朗正在研製這一級別的導彈?
另一種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的運載器方案是科學探空火箭?科學探空火箭一般發射到空間的邊緣進行科學實驗,許多國家都保持有探空火箭計劃?例如,NASA每年要發射約30枚探空火箭?這些火箭小到只有2米的超阿卡斯,大到19米的黑雁7?黑雁7能將14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1500公里的高度或將3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800公里的高度?
巴西的探空-4探空火箭可以將5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650公里的高度,印度的羅希尼可以將100公斤的有效載荷送入350公里的高度?與軌道運載器相比,探空火箭造價低而且容易製造?
研製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把武器送入空間,而是使其接近目標?為了用彈丸式彈頭殺傷衛星,攔截器應到達距目標不到100米的位置?考慮到衛星的速度,反衛星武器的制導系統和殺傷飛行器是研製中面臨的巨大挑戰?
蘇聯的反衛星武器採用的是雷達和光學制導方式,而美國的ASM-135反衛星武器採用的是紅外導引頭和激光陀螺?這幾種方式都是有效的?其它方式,如從地面跟蹤站進行指令制導,同樣可以使用?實際上,最早的洲際彈道導彈使用的就是無線電指令制導?
建造直接上升式反衛星武器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能在地球大氣層之外進行機動的殺傷飛行器?這就需要將大多數導彈上的氣動控制尾翼更換成反推控制系統?推力矢量控制是反推控制方式,小型的側面燃燒火箭發動機也是一種反推控制方式?近年來,已經研製出了幾種採用反推機動系統的先進導彈,如美國的增程攔截器(ERINT)面空導彈?ERINT的中部裝有180台微型固體火箭發動機;美國的戰區高空區防系統(THAAD)反戰術彈道導彈也採用了反推控制技術?據報道俄羅斯的SA-10面空導彈也正在考慮進行這方面的控制改進?
3殺傷目標
為了彌補制導和控制系統的不足,可以選用大面積彈頭,如核彈頭和人工碎片帶?在空間,核彈頭不像在大氣層內產生爆破或熱效應,但是它所形成的X射線能產生多種破壞效應,可以在數十公里的距離上殺傷衛星?
另外,如果在合適的高度爆炸,即使是當量不太大的單個核彈,也會使內范?艾倫帶增強,足以使沒有加固的衛星在幾天或幾個月內失靈?衛星可能通過加固來對抗核效應,但費用和重量的權衡是很嚴格的?大多數商業衛星經營者沒有選擇進行輻射加固?
美國的科學家認為,當量為5萬噸的核武器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爆炸,將使大量的低地軌道衛星失靈?爆炸產生的電子會迅速彌漫到整個低地軌道空間,大多數低地軌道衛星都會與這些電子碰撞?
這種攻擊可以對進攻者帶來許多益處?首先,它只需要相對較低的技術,不用多級運載器或精確的制導,一枚改進型飛毛腿導彈和小型核裝置就足夠了?這種攻擊方式至少不會直接擊中城市或造成人員傷亡?第二,某個國家可以借口進行試驗,而在其自己的領土上空引爆核武器,無意對任何衛星造成破壞?第三,採取這種進攻的一方總是利大於弊,如美國對低地軌道衛星的依賴性比朝鮮或伊拉克要大得多?
人工碎片雲是另一種可能採用的面殺傷機制?因為在空間運動的物體,即使是很小的物體,也具有很高的速度和動能?在軌道上,幾枚小釘子就能摧毀一顆衛星,將數千枚釘子准確地發射到低地軌道,理論上講,可以把多種軍事和間諜衛星毀掉?
關鍵是把足夠的釘子發射到與衛星軌跡交叉的軌道平面上的適當的高度?到底有多少這樣的碎片才能構成真正的威脅,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一些專家則認為,如果衛星能夠進行機動的話,人工碎片根本不會構成威脅?
人工碎片方法在技術上講是可行的,但在使用上有很多制約?為了殺傷目標,在軌運動的物體必須有比目標高的速度?在進行軌道攔截時,需要把碎片放入交叉軌道平面或反向旋轉的軌道?而後一種方式尤其難以實現?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碎片沿著慣性飛行彈道進入衛星的軌跡?在這種情況下,關鍵是碎片雲的尺寸和分布?接近速度以及(如果衛星能機動時)預警時間?碎片雲在短時間內具有很大的威脅,然後就消失在背景雜訊中?
可以對衛星進行防護來對付碎片?國際空間站就裝有防護裝置,可以防護直徑1厘米的物體的碰撞?此外,物體是否能殺傷指定的衛星,很大程度上依賴衛星的結構和物體碰撞的部位?
曾有一個小物體穿入了在軌運行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高增益天線,但並沒有影響該天線的性能?實際上,NASA也是在太空梭執行任務中目視檢查哈勃望遠鏡時,才發現了這次碰撞?
G. 伊朗為什麼那麼厲害,可以無懼霸權
不是伊朗厲害,只是不願意屈服在美國的威逼之下,與伊拉克一樣,伊朗也是石油國家,國家非常依賴石油貿易,而美國對伊朗進行貿易打壓,同時又號召盟友對伊朗進行武器禁售,這種情況下,伊朗發展很困難,當年海灣戰爭時期,伊拉克的軍力在中東地區是數一數二的,戰後因為武器禁售,到伊拉克戰爭時期被美國輕松擊敗
伊朗走出了自己的路,首先在經濟上發展工業,減少對石油貿易的依賴,在軍事方面,伊朗的軍工廠已經能滿足自身國防需求,完成了武器裝備的國產化,伊朗自行研發的導彈已經能打到歐洲,伊朗還能自行發射衛星。總總力量使得美國很難像打擊伊拉克一樣瞬間將伊朗擊敗。
只要美國無法立即擊敗伊朗,就會收到伊朗的報復。
H. 伊朗核問題的由來
伊朗的核計劃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其核技術大部分從與當時關系密切的美國及西方國家引進。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其核能項目陷於停滯狀態。90年代初,伊朗開始與俄羅斯商談恢復修建有關核電站問題,並與俄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協議》。
1980年與伊朗斷交的美國對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滿,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一直對其採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後,美國將伊朗視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和「邪惡軸心」國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鈾後,其核計劃立即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並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同年9月1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核計劃,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動,盡快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突擊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試驗。
在法德英三國的斡旋下,伊朗於2003年12月18日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I. 為什麼伊朗製造核武器會被發現
最主要直接的原因是衛星偵察
2002年年底,美國公布了其偵察衛星拍攝的有關伊朗中部兩處核設施的照片,稱伊朗有可能利用這兩處設施製造核武器。2003年2月,時任伊朗總統哈塔米宣布伊朗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後,伊核計劃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
2003年6月,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一份有關伊朗核問題報告,指出伊朗未能履行其在核安全保障協議中所規定的申報進口材料及其加工情況的義務。
2011年11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發表的報告說,伊朗核計劃中有12項問題可能與秘密研發核武器有關。這些問題被統稱為伊核計劃「可能的軍事層面問題」。但伊朗方面對此予以否認。
2013年8月伊朗新總統魯哈尼上任後,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同年11月11日,雙方簽署合作框架,伊朗承諾採取一些實際措施,增加其核計劃的透明度。
2015年12月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向該機構理事會遞交的一份關於伊朗是否秘密研發過核武器最終評估報告稱,伊朗在2003年年底前有一系列與研發核爆炸裝置有關的行為,但這些研發行為沒有超出可行性和科學研究以及掌握某些相關技術能力的階段,國際原子能機構沒有發現伊朗在2009年以後有類似行為。
J. 為什麼伊朗會擁有美國的軍事裝備
首先,在回答關於兩伊戰爭時伊朗擁有美製軍事裝備的問題之前,我想先描述一下20世紀初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在當時,美元石油體系並未成為約束阿拉伯國家的重要力量,而伊拉克的薩達姆大叔也沒在美國的扶持下掌權伊拉克,而以色列要等到1947年才建國(建國後的中東戰爭還得靠美國在後面撐著)。
所以美國當時在中東的影響力就只有波斯人的國家-「伊朗」了。
當時的伊朗統治階級「巴維列王朝」是親美政權(二戰期間美國就與其達成親密盟友了),與美國保持良好關系,伊朗也就成為了美國制衡阿拉伯國家的重要力量(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存在矛盾)。
也就在當時,伊朗獲得了來自美國的f-14雄貓戰斗機(非常著名的空中優勢戰斗機),並且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除美國以外的裝備有f-14的國家,伊朗還得到了來自英國的酋長主戰坦克,軍事實力可以制霸中東。
到了後來,霍梅尼推翻前朝統治,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並與美國決裂,這些軍事裝備就失去了後期保養維修使用的零部件(據說伊朗人質事件也是伊朗為了向美國索要軍事裝備的零部件才行動的)。
而這時候,美國已經跟阿拉伯國家達成友好的關系,薩達姆掌權伊拉克,以色列也穩步擴張(可憐巴勒斯坦人民),美國逐步控制了中東地區,所以就對伊朗採取了反制措施(霍梅尼極度反美)。
在後來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甚至對伊拉克提供幫助。伊朗的軍事裝備就只能轉向北方紅色大國「蘇聯」了(所以才會有了兩伊都用蘇聯的「飛毛腿」互射的景象),雖然霍梅尼堅稱『蘇聯是小撒旦』,但他還是向軍火商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