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國國家元首年齡
胡錦濤,生於1942年12月21日
布希生於1946年
普京生於1953年
薩科奇生於1955年
布朗生於1955年
默克爾生於1955年
福田康夫生於1936年
陸克文(澳大利亞總理)生於1957年
盧拉(巴西總統)生於1945年
辛格(印度總理)生於1932年
穆沙拉夫(巴基斯坦總統)生於1943年
阮晉勇(越南總理)生於1949年
金正日(朝鮮領袖)生於1942年
盧武鉉(韓國總統)生於1946年
薩卡什維利(喬治亞總統)生於1967年
盧卡申科(白俄羅斯總統)生於1954年
巴基耶夫(吉爾吉斯總統)生於1949年
內賈德(伊朗總統)生於1956年
卡爾扎伊(阿富汗總統)生於1957年
奧爾默特(以色列總理)生於1945年
阿巴斯(巴勒斯坦主席)生於1935年
等等
Ⅱ 伊朗現任總統是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Ahmadi-Nejad),伊朗現任總統。1956年10月28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加姆薩爾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名鐵匠。大學時代,他就讀於德黑蘭工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並於1997年獲得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學位。兩伊戰爭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曾在伊朗革命衛隊服役。艾哈邁迪-內賈德早年就步入政壇,曾任西南部庫爾德市市長顧問。20世紀90年代,他擔任西北部阿爾達比勒省省長,任內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模範省長。2003年4月當選為德黑蘭市市長。他還是伊朗「伊斯蘭工程師協會」的成員。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同年8月就職。2009年6月大選,獲62.63%選票,連任成功。
艾哈邁迪-內賈德作風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在擔任德黑蘭市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上期間,他採取措施改善德黑蘭的交通狀況,並穩定了該地區的物價。
艾哈邁迪-內賈德屬於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競選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一再重申,一旦當選總統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實維護國家法律和宗教習俗的尊嚴。在選舉中獲勝後,艾哈邁迪-內賈德發表聲明說,他將致力於建設一個「現代和進步」的伊朗,使伊朗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典範」。
在經濟上,艾哈邁迪-內賈德強調,國家資源不應當過分集中於政府手中,應當交給人民用於推動國家發展。他認為,目前伊朗對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並不意味著要出售國家財富。艾哈邁迪-內賈德還強調社會公正的重要性,認為社會公正問題應當是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的核心。
在對外政策上,艾哈邁迪-內賈德主張發展「公正的國際關系」,主張所有國家一律平等,伊朗願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發展關系,特別是發展與周邊國家、伊斯蘭國家的關系。關於伊美關系,他認為,只要美國對伊朗採取敵視態度,伊朗就不會、也沒有必要改善與美國的關系。
在核問題上,他強調伊朗擁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術的權利。他表示要堅決維護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決不屈服於外來壓力,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他同時表示,伊朗沒有研製核武器的企圖,並願意與歐盟通過真誠的對話來解決矛盾和分歧。
許多改革派和獨立政黨以及一些抵制2005年伊朗總統第一輪選舉的人都呼籲組成聯盟來反對艾哈邁迪-內賈德,並稱呼該聯盟為「全國反法西斯聯盟」。例如IIPF曾呼籲人民進行第二輪投票來「預防宗教法西斯崛起的危險」,伊斯蘭革命組織稱呼這是「法西斯統治的危險」。包含一些獨立評論的評論家則聲言,雖然內賈德的崛起和行動有時類似於法西斯,但是這兩者有明顯的差異。第一,這運動既非民族主義也非種族主義。第二,它缺乏。其他評論則認為它泛義地或錯誤地描述對手。許多秉持相同觀點的評論家和隨之產生的支持群眾則認為他的是「虛構的社會主義」。
2009年6月12日,伊朗舉行總統選舉。6月13日,伊朗內政部長薩迪克·馬赫蘇利宣布,根據最終計票結果,現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總統選舉中獲勝。
馬赫蘇利在內政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艾哈邁迪-內賈德獲得62.63%的選票,前總理穆薩維獲得33.75%的選票,艾哈邁迪-內賈德以絕對優勢成功連任伊朗總統。其他兩位候選人前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穆赫辛·雷扎伊和前議長卡魯比得票率分別為1.73%和0.85%。
馬赫蘇利說,此次總統選舉的投票率達到85%左右,「空前的高投票率是這次選舉的一大勝利,進一步加強了伊朗民族團結」。
此前呼聲較高的改革派候選人穆薩維對計票結果表示抗議,稱計票過程和選舉過程均存在許多違法違規操作,並警告不會就此屈服。
在回答記者有關此問題的提問時,馬赫蘇利說,此次總統選舉是在嚴密的監督下進行的,目前沒有任何選舉和計票存在舞弊的報告。他還說,「如果穆薩維對選舉結果存在疑問,可以尋求通過合法途徑解決,這是他的合法權利。」
伊朗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可連任一屆。

Ⅲ 內賈德出身貧寒,為啥49歲就做了伊朗總統
熟悉西方國家政治的人應該知道,雖然美國等國家大肆宣揚所謂的「民主」和「自由」,但是事實上他們的總統選舉也不是誰都能上的,沒有資本只能靠邊站。這樣的情況在全世界也都存在的,一介平民要是坐上總統並不容易,畢竟誰也不是朱元璋啊!但是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絕對是個例外,他真的是從底層爬上去的。不僅是個平民總統,還憑借49歲的年齡成為伊朗最年輕的總統。其實他能夠上位除了自己表現出色,還得益於一位八旬老人的支持。

2005年的總統大選中,哈梅內伊自己雖然無法參加,但是他卻希望內賈德能夠當選。為此他到處發表演講,各種吹噓內賈德好處。作為宗教首領,伊朗教徒把他的話視為「神之旨意」,自然都把選票投給了內賈德。有了8000萬教徒的支持,他還愁選不上總統嗎?內賈德上台之後也沒有令哈梅內伊失望,然而做了兩任總統之後得到了民眾的支持。此時哈梅內伊就開始忌憚了,這也是內賈德下台後被關進監獄的重要原因,這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
Ⅳ 伊朗總統是誰啊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 (Mahmoud Ahmadi-Nejad ),伊朗現任總統。1956年10月28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加姆薩爾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名鐵匠。艾哈邁迪·內賈德早年就步入政壇,曾任西南部庫爾德市市長顧問。內賈德作風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大選,獲62.63%選票,連任成功。
Ⅳ 伊朗總統不是哈梅尼嗎怎麼是魯哈尼
哈桑·魯哈尼,伊朗現總統,政治家,隸屬戰斗教士協會,屬於溫和保守派,伊朗前首席核談判代表。早年追隨伊朗已故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曾在前總統阿克巴爾·哈希米·拉夫桑賈尼執政時任高級安全官員,2013年4月11日宣布加入伊朗總統競選,稱將致力於拯救伊朗經濟,與國際社會建立建設性互動。2013年6月15日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2015年12月7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入圍美國知名新聞周刊《時代》2015年度人物的候選名單。
哈梅內伊是最高領袖,比總統權利很大,伊朗體制比較特殊。
Ⅵ 伊朗第12屆總統候選人是哪些的最新相關信息
5月19日,伊朗舉行了第12屆總統選舉投票,包括現任總統魯哈尼和強硬保守派候選人易卜拉欣·萊希在內的4名候選人角逐總統一職。在經過了三次共6小時的延時後,第12屆伊朗總統選舉投票進行到了19日的最後一刻才結束。這是伊核協議2015年簽署之後,伊朗首次進行大選,選民最終決定延續現任總統魯哈尼的開放與改革政策。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贏得選舉,成功連任。 魯哈尼贏得2280萬張選票,其主要競爭對手萊希贏得1550萬張選票。 根據對近100%選票的統計結果,68歲的魯哈尼的得票率接近58%,取得超過半數選票,直接贏得選舉。

易卜拉欣·萊希與魯哈尼(右)
Ⅶ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平民總統
2005年8月,一位平民出身的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通過電視畫面被中國觀眾所認識,他的一些言行也許還沒有讓中國人來得及回味,卻已經讓大洋彼岸的美國很不爽了。
8月29日,在一個紀念儀式上,身著米白色夾克的伊朗總統內賈德面對幾百名伊朗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和普通工作人員發表講話時說,現在伊朗管理階層與普通員工之間工資差異過大,應該採取措施將之縮小。
內賈德的平民革命
在講話中,他反復強調「始終與人民在一起」是伊朗先烈們留下的寶貴遺產。實際上,8月3日,內賈德第一次作為擁有世界第二大石油財富國家的總統講話時就特別強調,要求伊朗的政府工作人員不要在辦公室中懸掛他的照片,而應該只懸掛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和哈梅內伊的照片。
49歲的內賈德成為了伊朗24年來首位非出身於宗教界的總統,他擁有的是市政工程師的文憑而非任何宗教學院的文憑。
內賈德的當選,出乎很多人的預料。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些有著資深政治經驗的分析家們在伊朗大選上失算了呢?曾經著有《憑空出世的邪惡軸心》一書的巴魯大學伊朗史教授艾文德-阿布拉哈米恩認為:「要想理解伊朗政治,就必須理解伊朗的階級問題,但是有很多年,這個問題隱藏了起來。」
1979年伊朗革命時,階級和貧富差距是一個被公開討論的問題。然而最近的幾屆伊朗大選,階級問題被其他如文化問題、生活方式問題等掩蓋了起來。在這次選舉中,內賈德重新把這個問題鮮明地提了出來,在伊朗民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共鳴。
和他的同齡人一樣,伊斯蘭革命和兩伊戰爭深深地影響了內賈德。伊斯蘭革命時內賈德身為「激進學生」組織的一名成員,隨後又參加了兩伊戰爭,成為了伊朗革命衛隊的一名軍官。在就任總統前,內賈德僅有的從政經歷主要是管理一些地方事務,他曾任西北部阿爾達比勒省省長和德黑蘭市市長,沒有任何參與全國政治的經驗。然而他在擔任德黑蘭市長時的樸素作風、堅決打擊腐敗的言行,以及他所提出的「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體現在每個老百姓餐桌上」的口號,早已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他為伊朗人找回了重新革命的信心。對於1979年的伊朗革命,內賈德有自己的看法:「我們革命並不是為了民主。」「人們認為回到革命的價值觀只是戴不戴頭巾的問題。這個國家真正的問題是就業和住房問題,而不是穿什麼的問題。」對於內賈德的言行,一些西方媒體甚至評論說內賈德使伊朗又回到了伊斯蘭革命的早期時代。而英國《衛報》則認為內賈德的言行始於他背後強大的宗教力量。
華盛頓的助選
「與美國的關系並不能成為治癒我們自身疾病的良葯。」這句內賈德在大選前談到美伊關系時的一句話被西方媒體多次引用。盡管在大選中,其他候選人都曾經表示會與美國修復關系,但是內賈德是唯一沒有表示要與美國修復關系的候選人。他說:「我們的國家將本著自尊和自立的原則繼續前進。而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們沒有任何特別的需要與美國發展關系。我們會著重與所有那些對我們沒有敵意的國家發展關系。」
就在內賈德就職的同一天,即8月3日,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家名為「國際危機組織」的非政府研究機構發表了一份有關伊朗問題的報告。報告分析了內賈德在競選前後的言行後指出:「內賈德就任總統標志著伊朗保守派勢力日益鞏固,這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來說都是一個新挑戰。根據他的言論和過去的表現以及他身邊的團隊來看,內賈德似乎使伊朗倒退到了伊朗革命的最初年代,也就是更為意識形態化,而非務實的、更反美的狀態。」
最後報告認為,內賈德很可能會「加劇與美國的緊張關系」,因為他「輕視與華盛頓改善關系的需要。」「在外交領域,內賈德的方式會更為沖突和對抗,很難為他的西方聽眾所接受。」
事實上,就在伊朗大選結果剛剛公布時,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接受了美國福克斯新聞台的采訪。他在訪談中說:「現在我對這個人(內賈德)了解不多。他很年輕,我看了有關他的一些背景資料,但是我知道他絕非民主政治的支持者。他也不是自由的衛士。他是一個對現在的毛拉們非常支持的人,這些毛拉們總是對人們的生活指指點點,我認為這早已經過時了。」
無論是美國總統布希對伊朗大選不民主的指責還是拉姆斯菲爾德對伊朗總統內賈德不屑的看法,都激發了伊朗內部強烈的反美情緒。正如一位伊朗議員說的:「我們真應該感謝布希。他在大選前說的那些選舉不合法的話事實上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很多伊朗人後來去投票站投票就是為了反美。」
伊朗革命精神
「年輕人和女性很快會發現他(內賈德)和那些毛拉們是無法接受的。」這是拉姆斯菲爾德對內賈德上任後的預期。但剛剛就任不到一個月,內賈德推出的第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幫助年輕人解決住房和結婚問題。
8月30日,伊朗副總統拉赫巴爾宣布,伊朗將從石油收入中拿出13億美元的巨額資金設立「愛情基金」,用於解決伊朗年輕人就業、結婚和住房問題。拉赫巴爾說:「『愛情基金』是對政府『把石油收入放到人民餐桌上』這一新口號的落實。」
對於伊朗這個30歲以下年輕人口比例高達70%的國家,解決年輕人的住房與婚姻問題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出現了生育高潮。這些80年代後出生的伊朗年輕人面臨的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大城市一再飆升的房價。在德黑蘭,一位政府公務員平均月收入為220美元,而租一間小公寓每月至少需要300美元。因此很多伊朗年輕人因為無錢結婚而一再推遲婚期,這也成了伊朗國內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
很顯然,一些美國學者在看待內賈德時,對自己所向披靡的精英式的價值取向是自信的。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副所長帕特里克-克勞森於7月29日接受美國《封面雜志》網站采訪時說:「內賈德頭腦簡單的民粹主義根本無法解決伊朗的問題,他把通貨膨脹歸咎於商人哄抬物價,他對可以創造就業的外國投資持敵對態度。他的政策就是已經過了時的『第三世界主義』。但是許多底層伊朗人卻被他的這些政策吸引了,因為他們太需要經濟增長了。因此我認為內賈德很可能會度過一個蜜月期——畢竟他個人正直樸素,不像伊朗有些作風腐敗的『老革命』。但是此後,人們只會失望,尤其是當他的陣營中許多人涉及個人腐敗時。他的兩個前任,哈塔米和拉夫桑賈尼都曾經經歷了同樣的支持率不斷下滑的過程。」
然而,平民出身的內賈德也有他的自信。在談到金融問題時他的觀點是:「現在,私人銀行在經濟中沒有任何積極或建設性的作用,更多的是起了破壞性的作用。」在談到石油問題時他的觀點是:「我會砍掉那些緊緊掌控著我們石油的當權者的黑手,我會以我的生命捍衛這一點。伊朗的石油價值應該體現在每個老百姓的餐桌上。」
在談到加入WTO時他的觀點是:「伊朗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我們需要時間,我們需要保護我們的民族工業。」事實上,內賈德以上觀點可以濃縮成他最近說過的一句話:「我要把伊朗革命精神推向全球,以消除全球的不公正。」
9月中旬,內賈德將前往美國參加聯合國大會,在這次大會中將提出伊朗有關核談判的新提議。到時美國的學者們能從那張平民化的臉上讀出伊朗革命精神對美國的「大中東民主計劃」有多大殺傷力嗎?他們能透過內賈德的那張臉讀出普通伊朗民眾對自己國家的真實期待嗎?

Ⅷ 為什麼內賈德高調宣布不會重新出山不會競選伊朗總統呢
2021年伊朗即將舉行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對於伊朗總統大選的參選人物,外界有諸多猜測,其中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是否會參與競選的討論不絕於耳,這次內賈德為代表的強硬派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而魯哈尼這種溫和派則遭遇了挫折。

內賈德才六十三歲,如果退出政壇的話,就有些太早了,本身他也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是德黑蘭工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還獲得了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學位,在兩伊戰爭期間曾在伊朗革命衛隊服役並成為特種兵司令,步入政壇之後一路高升,二零零五年當選伊朗總統,並於2009年獲得連任。
任期結束之後,他曾經回到學校任職教授,2017年時內賈德突然宣布參加新一屆總統選舉並進行了登記,但是最後被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了參選資格,現在距離2021年還有一段時間內,賈德在這段時間內是否會接受強硬派的邀請出山並不好說,所以現在他說的話並不完全可信。
Ⅸ 誰有伊朗總統內賈德簡歷
內賈德全名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 (Mahmoud Ahmadi-Nejad ),伊朗現任總統。1956年10月28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加姆薩爾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名鐵匠。艾哈邁迪·內賈德早年就步入政壇,曾任西南部庫爾德市市長顧問。內賈德作風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2009年6月大選,獲62.63%選票,連任成功。
中文名: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
外文名: Mahmoud Ahmadi-Nejad
別名: 內賈德
國籍: 伊朗
出生地: 德黑蘭市東南部加姆薩爾
出生日期: 1956年10月28日
職業: 第6任伊朗總統
畢業院校: 伊朗科學與科技大學開發工程專業
信仰: 伊斯蘭教
目錄[隱藏]
個人介紹
政治立場
對內賈德的評論
內賈德謀求連任謀求連任
反駁批評
潛在對手
內賈德成功連任
內賈德否認選舉違規
回應安理會制裁 決議
制裁名單
「最嚴厲」
伊朗警告
個人介紹
政治立場
對內賈德的評論
內賈德謀求連任 謀求連任
反駁批評
潛在對手
內賈德成功連任
內賈德否認選舉違規
回應安理會制裁 決議
制裁名單
「最嚴厲」
伊朗警告
Ⅹ 現任伊朗總統
現任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男,1948年11月出生於伊朗賽姆南省索爾赫市。2013年6月15日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2017年5月20日,魯哈尼擊敗對手萊希,成功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