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和伊朗如果動武,會對世界產生哪些影響
首先會造成國際油價的飛速上漲。因為美國和伊朗都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出口國。而且對於一些工業國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為石油價格上漲就會帶動成本上漲。會造成產品的價格快速上漲會給出口貿易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出口貿易減少的話,那麼會給一些工廠帶來致命的打擊,因為這樣他們就會存在破產的可能。一旦企業或者是工廠破產那麼給這些個工廠打工的老百姓們就會失業,如果是大面積的破產的話,那麼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社會現象。會大幅度提高國家的失業率。甚至由於失業以後經濟出現狀況甚至還會導致犯罪率的上升。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矛盾。
『貳』 美國打伊朗對世界各國的壞處
中東產油區徹底被美國控制....世界各國除了幾個自身產油的國家可以支持一段時間外...全都要受制於美國
『叄』 如果美國與伊朗戰爭打開,會對世界經濟貿易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美對伊朗戰爭的話,伊朗採取強硬政策會使我國和俄方得到美方對我們壓力大大的減輕,我國經濟會得以發展,並且會對美國的經濟有大大的影響,對於伊朗的話這不單單是他一個國家在對抗美方,並且俄方會對伊朗提供援助,這會讓美國減少對時間經濟的控制,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會得到迅速的發展,而不是活在美國的陰影控制下。如果伊朗一味的退讓,這場戰爭對於世界都是危險的,大大的激發了美方的野心,會讓美方對於世界經濟的控制力更大的提升,這對於世界都將是一個個大大的威脅。個人的想法,歡迎大家討論。
『肆』 伊朗若選擇向美國屈服,對中東的格局會帶來什麼影響
伊朗如果屈服於美國,中東地區會陷入混亂。中東地區是石油重要產區,伊朗屈服於美國就相當於控制了石油命脈。
所以說,如果美國拿下伊朗,不僅對中東地區,甚至整個世界格局都有很大影響。這會讓原本動盪的中東地區,再一次陷入困境,淪為世界各國爭奪利益的戰場和工具。
『伍』 美國與伊朗打仗會影響迪拜的旅遊業嗎
目前去迪拜旅遊還不受限制,但是一旦美國跟伊朗真的打起來了,肯定會影響迪拜的旅遊業,那時去迪拜旅遊就真受到限制了。
『陸』 如美國對伊朗開戰,將對世界經濟造成什麼的影響
沒有,油價會暫時會波動一下,等打平了伊郎,就會回復的。
這樣世界上又少了一個極權流氓恐怖國家。這是好事。
『柒』 伊朗如果與美國發生戰爭是否會影響北歐四國旅行
應該不會。北歐距中東比較遙遠,即使有戰爭,規模也不會很大,時間也不會長。
『捌』 假如伊朗和美國全面開戰,會給國際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伊朗和美國全面開戰對於亞洲以及中東影響最大,甚至可能牽扯到其他國家加入戰局。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美國攻打伊朗也不會那麼容易,戰爭對國際社會來說物價和經濟貿易上的影響都非常大,所以在大多數國家都並不希望伊朗和美國全面開戰。唯恐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03、伊朗和美國開戰俄羅斯很可能援助伊朗,導致美俄關系更加惡劣
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一直都不友好,而且每次美國對哪個國家有所動作,俄羅斯都會插上一腳。敘利亞內戰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次美國跟伊朗發生摩擦,難保俄羅斯也會支持伊朗,這樣一來亞洲國家也會受到了影響。可以說伊朗和美國開戰變數太多,但總體影響的國家不多,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不大。
『玖』 兩伊戰爭給中東地區和世界和平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兩伊戰爭的教訓和影響:
1、結果與教訓:
(1)結果:兩敗俱傷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2)教訓:殘酷的戰爭不僅影響了兩國的經濟發展,而且造成了經濟的全面倒退。
可以從三方面展開分析:
①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資源被損壞了。巨額軍費開支,耗費了兩伊多年積累下的國民財富,僅軍費開支一項就達2 000多億美元,而且還欠下了巨額外債,其中伊拉克的外債平均到每一個人頭上為350美元。經濟發展離不開勞動力,而戰爭使兩伊大量人員傷亡。
②經濟發展的支柱受到破壞。兩伊都是石油生產大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石油工業。戰爭中,雙方不惜餘力地對對方的石油工業進行破壞,雙方的石油生產和出口能力急劇降低。
③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也趨於惡化。戰爭沒有解決兩伊之間的問題,致使兩伊雙方關系沒有根本緩和;在戰爭中隨著中東地區格局的改變,兩伊的對立國都有所增加。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的主張和行動,引起了海灣各國和中東國家的警覺與不滿。伊朗在襲船戰中,也把打擊的目標擴大到了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同樣,伊拉克的外部環境也沒有好轉。戰後不久,伊拉克的地區爭霸野心再度膨脹,與科威特的關系逐漸惡化,兩伊戰爭結束僅僅兩年,伊拉克又發動了海灣戰爭,並且與絕大部分中東國家關系緊張。輸掉了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長期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經濟發展更是舉步維艱。
2、影響:
(1)對兩伊:①給雙方帶來巨大損失(戰爭摧毀兩國的石油設施),造成國民經濟的全面倒退;②給兩國人民心靈投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
(2)對中東:①造成中東國家的分裂,形成更為復雜的矛盾,增添新的緊張因素;②導致中東新一輪軍備競賽。
兩伊戰爭中,阿拉伯國家發生分化,埃及、約旦和沙特或明或暗支持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和南葉門等則公開支持伊朗,土耳其基本保持中立。在兩伊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時,敘利亞關閉了經過其領土的一條伊拉克輸油管道,給伊拉克造成巨大損失,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矛盾日益加劇。同時,對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深懷恐懼的埃及、約旦、科威特等國,則向伊拉克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援助,伊朗採取襲擊這些國家的油船進行報復。
(3)對美蘇:美蘇介入加劇了地區矛盾。
①由於伊朗鮮明的反美和反西方政策,在兩伊戰爭中,美國和西方的總體政策是支持伊拉克,通過戰爭達到削弱伊朗現政權的目的,因而美國和西方各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但這又為蘇聯的介入提供了機會。蘇聯希望藉此削弱美國在海灣地區的影響,因此直接或間接地支持伊朗。
②兩伊開始「襲船戰」後,一些承擔運油業務的國家呼籲國際社會給予保護。美國擔心會直接捲入兩伊戰爭,遲遲沒有回應。蘇聯認為這是滲入海灣的又一個良機,則立即抓住這一機會,表示可以提供護航,引起阿拉伯世界的關注。美國不敢怠慢,急忙答應提供護航。這樣,美蘇兩國軍艦都「名正言順」地進入了海灣地區。
③在兩伊戰爭結束後,兩國軍艦理應撤出該地區。但蘇聯利用美國不會輕易放棄在海灣的軍事存在的考慮,要求所有非海灣國家軍艦全部撤出海灣地區。不出所料,這一建議遭到美國拒絕。美蘇兩國軍艦又這樣「權利平等」地留在了海灣。美蘇兩國在海灣的軍事存在,為兩國插手海灣事務,左右海灣局勢提供了方便。
(4)對世界:造成國際油價的飛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