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灣戰爭前的伊拉克和現在的伊朗,哪個更強大、更發達
海灣戰爭前,伊拉克可是美國在中東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國家了,兩國關系非常好,因此伊拉克也從美國那裡購買了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可以說那時候伊拉克的軍事力量在中東數一數二的,
伊朗呢,由於俄羅斯出於平衡美國在中東的勢力,因此俄羅斯跟伊朗的關系也非常好,伊朗也得到了俄羅斯的大力幫忙,也得到了不少先進的武器和裝備,
比起來呢各有千秋,雙方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伊拉克的優點就在於當時是與西方處於蜜月期,尤其是美國,為伊拉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持,那時候的伊拉克可謂是富的流油,而且當時的伊拉克大力發展國民基礎建設,其國民素質要遠遠的比伊朗強很多,
正是伊拉克太有錢了,所以就有資本去購買先進武器,比起來的話,伊拉克的先進武器肯定是要比伊朗多,而且全面,並且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但這也是他的壞處,因為伊拉克忽視了本國的國防建設,大量的購買武器,但本國的國防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伊拉克被實行禁運和制裁後,第二次海灣戰爭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的原因)
伊朗呢做為世界上的產油大國,它也是很富有的,但是他作為俄羅斯的夥伴,當然很難得到西方和美國在各方面的支持,所以伊朗無論是經濟,科技都要落後於伊拉克,但是伊朗有著自力更生的精神每雖然落後但是他擁有伊拉克無法比擬的完備的工業基礎和體系,有這自己全面的國防工業,基本上就能實現武器自產化,這就是他的優點,要是和伊拉克打起持久站,恐怕伊拉克就打不過伊朗了
海灣戰爭前的兩伊戰爭就驗證個上述觀點,戰爭前期伊拉克憑借著美國的幫忙,加上他先進的武器,一開始就把伊朗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並且佔領了伊朗的大片國土,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伊拉克大量的先進武器被消耗掉,而西方的武器供應也不到位,所以在後期,伊朗不僅收復了自己的領土,並且勢如破竹的功入了伊拉克,不過隨著美國和俄羅斯在幕後的談判,戰爭就次結束了,表面上看誰都沒贏誰都沒輸,其實呢要是一直打下去的話,估計現在就沒伊拉克這個國家了
② 同意是產油的國家,為什麼伊朗伊拉克那麼窮,卡達阿聯酋卻富爆了
我覺得可以從國家的對內、對外政策上找答案。
卡達、阿聯酋屬於海灣六國成員(另外四國是沙特、科威特、巴林、阿曼),海灣六國的外交政策都比較務實,既保持與阿拉伯兄弟國家的良好關系,同時也與西方國家比較親善,相對中立的外交政策為本國的經濟建設創造了穩定的外部環境,使經濟得以持續發展。而伊朗、伊拉克一直都是西方眼中的死敵,在當今這個西方控制全球金融、軍事的大環境下,伊朗等國的經濟必然會遭遇重重阻力。
從對內政策來說,阿聯酋等海灣國家一直施行的是還富於民的富民政策,像「保人制度」一直飽受外籍投資人的詬病卻一直沒有被取締,保人制度即所有外國投資人在本國成立公司都必須找一個當地人做保人,保人在公司中必須佔有51%以上的股份,即使保人沒有任何投資在法律上也必須給予保人控股的地位。一個當地人可以給上百家公司做保人,所以基本上海灣地區的成年人靠當保人每年就能收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而伊朗、伊拉克雖然也是石油大國,擁有大量的石油美金收入,但這些國家在與西方的政治斗爭中窮兵黷武,消耗了大量的國家財富,使得國民民不聊生。
以上是幾點拙見,望大家補充。
③ 同意是產油的國家,為什麼伊朗伊拉克那麼窮,卡達阿
伊朗和伊拉克也不是很窮,畢竟人家也富裕過。80年代的伊拉克很有錢的,70年代伊朗的巴烈維王朝也是很有錢的,但是常年的戰爭軍備拖垮了他們。
而卡達這樣的小國,由於在戰爭中兩面逢源,本國沒有什麼傷害,同時石油產量又非常豐富,本國人口還少,所以他們有錢。
④ 伊朗是窮國家嗎
伊朗不是貧窮國家。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於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東北部與土克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參考鏈接:http://news.163.com/15/0402/00/AM5INIUN00014AED.html
⑤ 伊拉克和伊朗,那一個國家更強
當然是伊朗
雖然他們同屬海灣國家,是世界主要產油區,但伊朗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海軍實力和陸軍裝備要遠遠強於伊拉克,伊朗背後還有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強國做靠山,從哪個方面來說伊朗都明顯強於伊拉克。
⑥ 聽說伊拉克以前很有錢,是為什麼開始窮的是美國打他們之前還是之後
都是兩伊戰爭惹的禍
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
為了打贏這場戰爭,薩達姆把軍隊由原先的不足20萬人,擴充到了100多萬人,其結果就是導致大量熟練工人和農民被徵召入伍,原有的工農業生產被打亂,不得不重新進口大量物資滿足需求
同時,中後期的主要戰場都在伊拉克,為此,大量基礎設施被毀,經濟大大倒退
可以這么說,打完兩伊戰爭之後,伊拉克的國民經濟處在破產邊緣,幸虧有一幫子阿拉伯兄弟幫他輸血
戰後,薩達姆又傻乎乎地去入侵科威特,其結果毋庸多言了
⑦ 遍地美女一夫多妻制的伊朗,石油儲量豐富,為何經濟卻落後貧窮
1、社會的倒退。
事實上,伊朗最發達的時代是巴列維時代,當時伊朗曾是世界第九大經濟體,非常繁榮。當時,伊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甚至高於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當時伊朗社會非常開放,在美國的支持下,經濟發展迅速。
結果,生活變得更加困難,伊朗陷入封鎖和軍事介入的惡性循環。因此,很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經濟發展上,也不可能從石油資源中造福於人民。所以它很窮。
⑧ 伊朗和伊拉克經濟水平相差甚遠 伊拉克怎麼有能力和伊朗開戰
兩伊戰爭開打的時候,伊朗已經把美國和蘇聯都得罪了,當時候伊朗外交部的一句名言是,美國是大撒旦,蘇聯是小撒旦。那麼這些大小撒旦肯定是幫助伊拉克,武器打折賣(私下給伊朗的武器是高價賣。)
還有,波斯人/什葉派的入侵也是沙特、科威特、阿聯酋、卡達等國比較擔憂的問題,如果有伊拉克在前面死扛,當然要給人家一點好處,貸款可以給,甚至無償援助都可以給。所以戰後伊拉克欠了科威特一屁股債,後來導致了海灣戰爭,那時候後話了。
⑨ 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有多富有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2年04月17日的數據:目前沙烏地阿拉伯人均GDP為20504美元,居世界第38位;伊朗的人均年收入為6360美元,居世界第80位。伊拉克人均GDP為3513美元,居世界109位。
PS:中國的人均GDP為5414美元,居世界第89位。
另外,使用阿拉伯語的國家目前有27個。以阿拉伯語作為母語的人數超過二億一千萬人,以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的就有20個: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巴林、卡達、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索馬里、吉布地、茅利塔尼亞、葛摩、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
這里頭也不見得都是「富國」,比如像葛摩人均GDP為903美元,居世界第150位;茅利塔尼亞人均GDP為1290美元,居世界第141位等等。
⑩ 伊拉克和伊朗,朝鮮三個國家相比,誰發達些
伊拉克在美國佔領前比較發達。兩伊戰爭中,伊朗死傷人數達60多萬,伊拉剋死傷人數40多萬。而且伊拉克一天就拿下科威特。
軍事上,伊拉克和伊朗軍隊數量相當,朝鮮軍隊數量比其中任何一個國家都多近2倍,而且朝鮮人不怕死,以一當十。
總的來說, 軍事上:朝鮮>伊拉克>伊朗(美國佔領伊拉克前)
朝鮮>伊朗>伊拉克(美國佔領伊拉克後)
經濟上:伊朗>伊拉克>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