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香料」憑什麼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
因為他們的地域最適合種植這些,他們靠著這些進出口,相比於其他地方當然更大。
② 九層塔和迷迭香是什麼在東高地附近哪能買到
對於東高地我不是很了解……不過淘寶上買得到,也有賣種子的,可以自己種~
==============================================
九層塔為唇形科植物羅勒(Ocimum basilicum L)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呈多層塔狀,故稱為「九層塔」,又叫羅勒、零陵菜等。由於其葉與莖及花均有檸檬香氣及薄荷香味,也叫檸檬香羅勒、薄荷香羅勒、蘭香羅勒,全草具疏風解表,化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之效,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及美洲的熱帶地區。近年發展很快,我國南北各地特別是南方及沿海一帶均有種植。
九層塔原產於印度和伊朗。有特別濃的、特令人無法忘卻的香味。在台灣屬於廣泛使用的香料。台灣鄉下有這么一句俗語:「九層塔,十里香」。某些品種的香味略似小茴香,味辛甜而微辣。九層塔還是可以入葯的植物,列入《本草綱目》之中。
九層塔這個名稱的來歷也頗有意思:據說是古代一個皇帝出巡時,因突然發生的洪水被困在一座早已荒廢的九層塔上。由於沒帶有東西吃,該皇上只好採摘長在塔屋檐上的一種野草充飢。沒想到,該野草的味道居然極佳。皇帝就命令隨從帶種子回宮來種植,並為了紀念那個塔,就為這野草取名為九層塔。
九層塔就是羅勒(也做蘿艻,或稱矮糠、千層塔等。是製作可口的台式三杯雞或香酥雞不可缺少的材料,還可以炒文蛤等海鮮:台灣家常菜里還有一道簡單又美味的九層塔炒雞蛋。九層塔也是南歐菜里、特別是義大利的麵食常常出現的香料,也是法國南部的九層塔醬(pistou)的主材料。
九層塔的香味並非一般。我在想九層塔時,也會情不自禁地回想到前不久女友為我親手准備的九層塔炒雞蛋以及眾多吃過的九層塔美食。九層塔,想了就香呀!這是九層塔的第一層香。我在台北的時候,早上一般都會到住處樓下的菜市場購置做菜所需的魚肉、蔬菜、果實,也常會買一大袋只賣兩塊來錢的九層塔。菜攤的老闆娘從紙箱里一把一把地將新鮮的九層塔塞進塑料袋裡,撲面而來的就是那種無可取代的芬芳。這就是九層塔的第二層香。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層香,幾乎是不間斷的、聯在一起的:准備做菜,先將九層塔從塑料袋取出(三香)、在水裡洗洗(四香)、拔葉(五香)、下鍋(六香),每個階段都是難以形容的嗅覺的享受。往往,我還會在拔好九層塔葉之後,洗手之前,先把手指頭挪到鼻孔前,聞聞九層塔的芳香。菜炒好了,放進盤里,送到餐桌的時候,無論盤內的是雞肉、文蛤、雞蛋或義大利面,都會釋放一種令人陶醉、使人無法抑制食慾的香味。這就是九層塔的第七層香。第八層香呢,當然就是當你用筷子夾住一塊肉或用叉子捲住一點面條時,將食物送到嘴裡。九層塔對味蕾所產生的作用,無從比擬。有一點是毋容質疑的:能使美食家能產生這種感受的食物或香料,為數不多。最後,菜吃完了,餐桌收拾好了,躺在床上准備睡覺,你就閉上眼睛,讓舌頭在口腔里擺動幾下。那個讓你覺得還沒過癮、肚子還有點餓,讓你猶豫是否下床去廚房找找晚餐有沒有剩的東西吃,錯不了,那就是九層塔的第九層香!
烹飪指導
九層塔生活中就叫羅勒,西餐里很常見,和番茄特別搭。是製作可口的台式三杯雞或香酥雞不可缺少的材料,還可以炒文蛤等海鮮:台灣家常菜里還有一道簡單又美味的九層塔炒雞蛋。九層塔也是南歐菜里、特別是義大利的麵食常常出現的香料,也是法國南部的九層塔醬 (pistou)的主材料。
由於九層塔有特別濃的、特令人無法忘卻的香味。在台灣屬於廣泛使用的香料。台灣鄉下有這么一句俗語:「九層塔,十里香」。某些品種的香味略似小茴香,味辛甜而微辣。
==========================================
迷迭香:
學名 Rosmarinus officinalis
科屬 唇形科
分類 常綠灌木
植株高度 約 60-80公分
種子發芽 14-21天
成熟時間 90-110天
花期 春夏
花色 藍
利用部位 葉、花、莖
別名海洋之露。常綠灌木,株直立,葉灰綠、狹細尖狀,葉片發散松樹香味,自古即被視為可增強記憶的葯草。春夏開淡藍色小花。迷迭香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屬於常綠的灌木,夏天會開出藍色的小花,看起來好像小水滴般,所以rosmarin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海中之露」的意思。而迷迭香也有象徵忠誠的意思,因此在歐洲的婚禮中也常見新娘子以迷迭香作為配飾,向世人昭告她對愛情的此情不渝。
它的英文名字是由兩個拉丁文〈ros和marinus〉演變來的,意指「海之朝露」。根據一項古老的傳說是,迷迭香的花本來是白色的,在聖母瑪莉亞帶著聖嬰耶穌逃往埃及的途中,聖母曾將她的罩袍掛在迷迭香樹上,從此以後,迷迭香的花就轉為藍色了。耶穌在逃離猶太前往埃及途中,將洗好的衣服晾曬在迷迭香上,迷迭香因此被賦予許多葯效。宗教傳說,加深了迷迭香神聖的力量,在歐洲,迷迭香被廣植於教堂的四周,教徒將它視為神聖的供品,因此迷迭香又被稱為:「聖母瑪利亞的玫瑰。」
莎士比亞在其劇著中寫著:「迷迭香是為了幫助回憶,親愛的,請您牢記。」
英國古諺:哪兒飄著迷迭香味,哪兒的主婦就當家。
【栽培方法及習性】
迷迭香性喜溫暖氣候,但台灣平地高溫期生長緩慢,冬季沒有寒流的氣溫較適合它的生長,水分供應方面由於迷迭香葉片本身就屬於革質,較能耐旱,因此栽種的土壤以富含砂質使能排水良好較有利於生長發育,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長緩慢,這也意味著它的再生能力不強,修剪採收時就必須要特別小心,尤其老枝木質化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太過份的強剪常常導致植株無法再發芽,比較安全的作法是每次修剪時不要剪超過枝條長度的一半。
觀察迷迭香植株,雖然每個葉腋都有小芽出現,將來隨著枝條的伸長,這些腋芽也會發育成枝條,長大以後整個植株因枝條橫生,不但顯得雜亂,同時通風不良也容易成為害蟲的棲地以及容易得病,因此,定期的整枝修剪是很重要的。直立的品種種在田裡時很容易長得很高,為方便管理及增加收獲量,在種植後開始生長時要剪去頂端,側芽萌發後再剪2~3次,這樣子植株才會低矮整齊。
迷迭香以種子繁殖時發芽緩慢且發芽率差,據文獻記載,若發芽溫度介於20℃至24℃時,發芽率低於30%,而且發芽時間長達3~4星期,但如果先於20℃至24℃發芽1周後再以4.4℃(40℉)溫度處理4周後,發芽率可提高至70%。因此除非向國外引入新品種,否則以扦插繁殖是既快又有保障的作法,只要購買幾盆回來當母本,以50格穴盤內裝新的培養土,取頂芽扦插即可,若要加速發根可在扦插前將基部沾些發根粉,插前先以竹筷插一小洞再扦插以免發根粉被培養土擦掉,放在蔭涼的地方大約一個月後即可移植。匍匐種可利用橫躺的枝條於接觸泥土處先刻傷再淺埋,約一個月後切離母株,就是另外一棵迷迭香,但操作手續較麻煩。
化學成分: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系唇形科迷迭香屬植物,是目前公認的具有較高抗氧化作用的一種植物。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先後由德國和日本科學家從迷迭香中分離出具有高效抗氧化能力的成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於1981年成功地引種了迷迭香,通過C0。超臨界萃取法從迷迭香的莖葉中萃取出了芳香油,提取出了食用抗氧化劑(rosemary antioxidant,簡稱Rao)。迷迭香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為迷迭香酚、表迷迭香酚,異迷迭香酚、迷迭香酸及黃酮、黃酮苷等成分。
功用:
消除胃氣脹、增強記憶力、提神醒惱、減輕頭痛症狀、改善脫發的現像(孕婦不宜飲用),迷迭香茶擁有能令人頭腦清醒的香味,能增強腦部的功能,可改善頭痛,增運記憶力,對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生不妨多飲用迷迭香茶,此外對傷風、腹脹、肥胖等亦很有功效。改善語言、視覺、聽力方面的障礙,增強注意力,治療風濕痛,強化肝臟功能,降低血糖,有助於動脈硬化的治療,助麻痹的四肢恢復活力。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調理油膩不潔的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發再生。
花茶的沖調:迷迭香(適量)、熱開水(約400cc)、蜂蜜或砂糖 (因需要使用)把迷迭香放入壺中,加入熱開水,沖泡3-5分鍾,加入 蜂蜜或砂糖便可飲用。
最佳配搭:馬鞭草、檸檬草。
在西餐中迷迭香和百草香都是經常使用的香料,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中、以及烤製品種特別經常的使用。
適合場所:
1、書房:提神並集中,是迷迭香最直接的刺激,對於一個創意工作者來說,這也代表了隨時布置好了一個適合創意激發,讓靈感如泉水般涌來的最佳環境。
2、會議室:迷迭香有助於激發正面的,向上的,前進的,積極的工作氣氛,特別是團隊工作。讓員工在一種「受寵」與「受尊重」的香氛下,更能有強大的發揮能力!
精油使用方法:
1、用2滴迷迭香精油做熱敷能舒緩背部肌肉的疼痛。
2、在熱水中滴入4滴迷迭香精油用於吸入法可以緩解感冒時鼻子的不適
3、關節發炎時,可以用4滴迷迭香精油做成冷敷劑
魔法配方:
1、在20ml的基礎按摩油中添加8滴迷迭香精油能為運動前的暖身做准備
2、20ml的基礎按摩油中添加4滴迷迭香精油和4滴熏衣草精油能舒緩激烈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3、與杜松混和能加強緩解肌肉疼痛
4、與橙葉混和能調和其氣味
5、檸檬香茅不但能調和迷迭香的氣味,還能加強其治療肌肉酸痛的功效
抗菌空氣清香劑:在100ml的水中添加迷迭香精油2滴
適合與之調和的精油:羅勒精油、雪松精油、乳香精油、天竺葵精油、葡萄柚精油、檸檬香茅精油、香蜂草精油、甜橙精油、薄荷精油。
花語:回憶
傳說:
西洋民間流傳著無數迷迭香的浪漫傳說 。迷迭香的香味濃郁,據說古代匈牙利女王喜歡用迷迭香泡澡而古代人相信它可以加強記憶力,所以它也有海上燈塔之稱當外出的船迷失方向時,迷航的水手可以憑借著這濃濃的香氣來尋找陸地的位置。
另外兩則傳說說是和基督教有關一說迷迭香的味道是耶穌所賜,當耶穌從猶太逃往埃及的路上時曾把衣服披在迷迭香上,所以它有了芳香高貴的氣息,且具有神的力量,可以說凈化驅魔被遍植於教堂四周又稱聖母瑪利亞的玫瑰。另一個傳說是迷迭香的小花本來是白色當聖母瑪利亞帶著聖嬰耶穌逃向埃及時途中神聖的外衣曾被迷迭香勾到,迷迭香的小花瞬間變成天藍色,以示對聖母瑪利亞的敬意,從此迷迭香的花就轉為淡藍色。
迷迭香被定義為愛情、忠貞和友誼的象徵。義大利的女生會拿著開著花的迷迭香輕輕敲叩著自己心上人的手指,並期待著給予正面的回應;或者是在婚禮中被編織成頭冠戴在新人的頭上,代表忠貞。除此之外義大利人也在喪禮儀式上將小枝的迷迭香拋進死者的墓穴,代表對死者的敬仰和懷念。而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迷迭香的花語就是紀念的意思。
③ 印度是香料大國嗎
在印度的首都德里市區,有一座每天都非常熱鬧的市場,任何時節到這里看到的都是一派喧囂熱鬧、人來人往的場景,而這就是德里的香料市場。這座市場看上去佔地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這卻是全世界最大的香料市場。因為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印度才會有一座專門的香料市場。
市場雖然比較破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但是到這里的人卻不少。再加上道路比較狹窄,車輛和行人也比較混亂,置身其中竟還有點寸步難行。不過這也說明了這座市場的繁忙。畢竟,接近十四億人口的印度一天消耗的香料可能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喜歡香料,但是喜歡到什麼程度那就只要真正接觸過印度人才能體會得到了。不誇張的說,香料是印度人家家戶戶的必需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甚至到了有時候喝咖啡也得加點香料來調味。
當然了,印度香料種類之多也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具體有多少,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數字,反正隨隨便便也有上百種。要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大的一座批發市場。每天這里都有成百上千噸的香料在市場之中進進出出。
印度餐一般都被稱作是咖喱,而在我們國內咖喱是有一個統一的味道的。所以很多人以為,咖喱就那一個味道,而且還有點怪怪的,印度人天天就吃那一種東西肯定身上都是咖喱味兒。其實這一直都是我們的一個錯誤認知,真實的印度咖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味道的。
國內吃到的印度咖喱一般都是一種黃色的咖喱,那其實都是添加了姜黃香料的咖喱。姜黃是印度最常見的幾大香料之一,而在印度的所有香料之中,就只不過是幾百分之一了。
咖喱在印度其實就等於是醬料。。印度人喜歡把各種食物都做成咖喱,然後用餅蘸著吃,或者拌米飯吃。因為他們的食物的做法和最後呈現的形式都是差不多,所以很多人就以為咖喱就只有一種味道,其實印度咖喱通常是由各種菜品加上混合香料製成,味道也不一而足。
所以在印度的餐廳點餐會看到菜單上面的羊肉咖喱、雞肉咖喱、蔬菜咖喱、雞蛋咖喱等各種咖喱,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咖喱醬料裡面加了羊肉、雞肉、蔬菜、雞蛋等主料。而咖喱即使叫同樣的名字,可能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因為所放的香料是不一樣的,甚至還有一些獨門秘方之類的。有時候甚至一道菜里就放二十多種香料。
④ 鮮花香水的製法
香水製做及相關常識
香精提取方法
蒸餾法: 當植物原料放在沸水裡面的時候,包含著香味的精華油隨著水蒸氣逸出,當蒸汽冷凝成水,油脂便漂於水面之上,然後就可以把它們收集起來了。這個過程可能要重復幾遍以得到純度盡可能高的香油。19世紀晚期,蒸餾萃取技術的運用使這項工藝改進了很多,用這種方法時,蒸汽是通過在冷水裡的細管子冷凝的。
萃取法: 用可揮發的溶媒提煉 香料被放在有孔的金屬盤裡面,再放進提取器中,讓揮發性溶劑(比如乙醚)通過提取器,然後進入蒸餾鍋,在那裡變成一種半凝固的物質,叫「凝凍」(concrete)。「凝凍」包括精華油和一種叫玫瑰蠟的蠟狀物質。用另一項使用酒精的技術可以使兩者分開。這樣製成的盡可能純粹和高濃度的精華油,被稱為香精(absolute)。這種香精很昂貴。拿晚香玉香精來做例子,它現在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要貴。
油吸法: 這是一項古埃及人運用的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紀。方法是把花頭放在油里或者脂肪里,將其香味吸收下來。香水師在這里利用了花的特性,那就是有些花即使是被摘下來了,還能夠繼續分泌油脂。在法國,從17世紀起,特別喜歡用茉莉花提取花香。用塗了特製脂肪的玻璃鋪放花朵,再用酒精來提煉精華油。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現在已經不用了。
壓榨法: 這種方法通常用來提煉柑橘類果皮裡面的香油。果皮被放在滾筒中間,香油就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分離出來了。換句話說,是旋轉的力量將油拋了出來。
香水業中,還用一種新近才發展出的方法獲取香味。這是一種被稱為「真空提煉技術」或者「活花技術」的系統,在理論上,它可以使任何物質的味道被保留下來,比如花香,或舊靴子的味道也可以(如果你真想要的話)。
實施這種方法的時候,先把一種有香味的物質,比如一朵花,放在一個特製的容器裡面,容器被抽成真空狀態,過了一會兒,花香就散逸在容器里,約一個半小時以後,散出的味道被抽進一個氣體分化儀,它會對逸出物的基本成分進行精確的分析和測量。
在更大規模的生產中,可以對分析的結果進行比例相似的化學模擬,香味就可以被大批量地復制出來了。
這是一種新技術,現在還非常昂貴而且工序比較復雜,但是它為香水師提供了全新的香水製作方式,現在已經有一些香水在製造中使用這種方法了。
調 香 常 識
香精調配需要經過三個階段:處方試驗、試樣試驗、大樣調配和加香實驗。
形成過程:小樣試配-->按工藝加入加香媒介-->將小樣放大。
形成階段:處方試驗-->試樣試驗-->大樣調配和加香實驗。
目的:頭香、體香、基香-->香氣通過定香劑的作用-->按工業化生產檢驗香精實際效果,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頭香、體香、基香要連貫,香氣和諧、優雅、擴散性好,香氣通過定香劑的作用使香氣長久保持原來香型及香氣特徵。
製作過程
大多數專業的調香師都是在專業學院中學習過香水製作藝術的。比如著名的設在法國格拉斯(Grasse)的紀芳丹.若勒香水學校(Givaudan-Roure)。那裡設置了一系列的課程,包括現場的實驗和在企業做一段時間的實習學徒,學習時間需要6年。
製造新型香水是調香師的最高藝術,但是他們還有更實際的責任。比如當某種原料用完的時候,使用代用品重新配比以保持香水長久的銷勢。調香師也必須使新的成分和原來的成分混合無間,這樣就不會受植物減產和原料缺乏的威脅。
整個香水工業對味道強烈的香油持一種謹慎的態度,香水的成分必須符合國際通用的環保和健康方面的標准,很多原料,包括一些化合物,在沒有做化學方面的限制之前,都不能使用。有些還要用其它的代用品,因為在那些原料中發現了有毒的跡象。很多調香師都在從事這一類的工作,或者為香皂、浴液、空氣清新劑中的香味劑提出專業化的建議,這些工作往往更加繁重,比調制"迪奧之魔"(Diorissimos)和"光陰的味道"(L'air 'Temps)這樣的新品香水的任務要繁忙得多。
在國際市場上,推出一款新香水是一種困難重重的商業行為,一般需要有細致的市場調研和堅實的財力支持做後盾。因此,調香師在研製一款新香水之初,就須考慮香水的類型和價格。當然,也有可能在調香師介入此事之前香水的類型和價格就已經決定了。銷售價格必須確定,廣告和市場推廣的費用也必須確定,代表香水類型的形象要得到一致的認可,最要緊的是還須設計一個合適的瓶子。令人驚奇的是,整個計劃的激活往往是從香水的名字開始的。
當前,幾乎所有的調香師都為一到兩個大型的香水製造企業服務,那些有自己的製造和銷售網路的人除外,比如尼古拉(Nicolai)和伊莎貝爾(Isabell)。只有幾個超級香水企業比如嬌蘭(Guerlain)、夏奈爾和巴鐸(Patou)等有自己的調香師,而且他們一般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從屬關系。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調制過洛卡斯女士(Madame Rochas)和古馳一號 (Gucci No.1)的紀.羅伯特(Guy Tobert)。
隨著對香水要求的明朗化,製造公司有時是不止一個公司就開始進行流程化的處理,諸如提供樣品,討論變化方案,直到最後敲定並選擇一位調香師來具體負責調制工作,等等。
調香師的「鼻子」: 由於香水業需要極敏銳的嗅覺,所以,有時候人們稱調香師為「鼻子」.調香師讓自己的鼻子進入狀態,面前的桌子上滿是裝著精華油和化學合成物的瓶子。他要在其中挑選可以架構新香水的原料。也許要花好幾年的時間來體驗數百種香味,從而得到一個配方。一種香味可能對另一種香味構成影響,怎樣使某一種香味變得明顯,或者保證一種原料不要蓋過另一種的效果。最終產品可能隱含了香水師自己慣有的風格-比如特別喜歡用某種成分,或者偏愛某種配方的比例,因此往往會有招牌式的痕跡。但是壓倒一切的准則是要符合客戶提出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有時是相當難以滿足的。這方面的故事有很多。例如美國的一個性格古怪的百萬富翁要求歐內斯特.達爾多夫(Ernest Daltroff)調制一種香水,能讓人聯想到在香檳酒里沐浴,令歐內斯特啼笑皆非。現在這種香水在市場上還有賣,並且在某種宗教儀式中派上了用場。
當佛敏尼斯公司(Firmenich)的雅克.卡佛里爾(Jacque Cavallier)接到三宅一生第一款香水的定單時,客戶要求是香水的氣息要像新鮮的水一樣清新。雖然香水師對能否滿足這一要求並沒有足夠的自信,但是"一生之水"後來確實成了最暢銷的香水。
快速地調制出香水是不可能的,只要嗅幾次,鼻子就遲鈍了。所以在一種香味和另一種香味之間,可能要經過幾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間隔,才能再次測試。測試香味的留存能力要用到科學的分析法,客戶有時會自己組織測試小組復核,或者做進一步的檢測。這樣,推出一款香水,把它送進市場的過程也許要持續數年,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過現在也很少有考迪的"吸引"(L'aimant)香水那樣拖沓的例子了。那款香水為了力求完美,花了整整5年的工夫。不過還有更過分的,嬌蘭推出"愛之歌"(Chant d'Aromes)竟然准備了7年的時間。
香水的成份: 專業的調香師會對香水這種混合液體的配比極盡精細之能事。大多數香水包括50~100種成分,有的還會更多,200種也很常見。喬治歐.比弗利山(Giorgio Beverly Hills)的"翼"(Wing)牌香水就號稱有621種成分。另一款"紅"(Red)則有近700種。
這些成分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化學合成物。有些可能會來自植物,而更多的來自焦油,凡士林和其它更匪夷所思的材料。每種成分的用量必須得到精密的控制,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計算機等新技術被運用來精確地控制和存儲香水原料。這些技術為大工業生產提供了很好的前期准備工作。
香水製造步驟: 製造香水的第一步是要准備很多種類各異的精華油,有些品種可以用較長的時間提煉,有的卻要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比如生長在東南亞的香油樹花就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採摘並立即著手萃取。因此萃取的設備就設在香油樹的周圍,蒸餾後的產品立刻被存儲進大缸。香水師在現場得到萃取物或者向當地的批發商和其它二手公司購買原料。
下一步,根據那些"鼻子"提供的配方,將所有用到的成分混合到一起,這需要花幾個星期的時間。再用酒精稀釋那些混合物,達到預先設計的濃度。最後儲存在一個銅制的容器里,使其香味更加醇厚。然後才是裝瓶和等待面世的最後環節。
制香業現在是大規模生產的行業,香料不僅用在香水上,而且擴展到包括洗浴用品的家居用品上,還被廣泛運用在調味料上。香味撲鼻的菜餚顯然會刺激食慾,而香味劑的原料可能正是香水用的原料。
有很多大公司在全球很多國家都有分支機構。他們銷售香水和食用香味劑,與較小一點的公司一起,給大多數調香師提供了就業機會。但是還有一些調香師是游離於主流的香水工業之外的。他們用少量的工人以傳統的方法製作香水,並且在自己的鋪子里銷售,產品還包括其它一些品種的東西。從他們那裡可以得到相當珍貴的產品:用龍涎香和沉香木製作的香水;為少數人的口味特別調制的香水和一些有特殊效果的香水;還有為鑒賞家們特製的香水。其中如貴德香水公司(Perfumers Guild)的約翰.柏里(John Bailey)就曾為英國作家巴巴拉.卡特蘭德(Barbara Cartland)度身定製了"浪漫之香"(Scent of Romance)。 這一類的香水絕大多數依賴於天然原料。從店堂的環境和氛圍上看,非常接近嬌蘭早期推出的第一款香水的格調,那是為了某一次晚會而推出香水。香水的調制由此升華到一種藝術境界。
香 水 的 原 料
調制香水的原料很多,按傳統分類,一般劃分為人工和天然兩種。事實上,這種劃分並非准確無誤。與香水原料有關的最頻繁的爭議之一,就是天然與人工原料之爭。一種原料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並不就此決定它是否安全,其中還有許多其它因素。由於天然原料使用歷史長達數千年,而人工原料的使用還不到一百年,天然原料自然會得到更高的認同度。但是,天然原料卻不一定能達到人工原料的功效,原因就在於有進行分離,天然原料中其它物質也發揮著功能,並影響了主要物質的作用。
☆天然原料☆
所謂"天然原料",按傳統意義,是通過物理分離方法,例如蒸餾和提取,從生物或動物材料中獲得的物質。最終得到的原料與原材料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只是以一種濃縮的形式存在。這些精練香精通常含上百種不同化學元素。甚至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物質與原物質並不確切相同。
在古文明時期,浸軟的香料使身體散發香味;在中世紀,阿拉伯科學家發明了蒸餾技藝;到19世紀,濃縮的乙醇可以用來製造酊;在20世紀初期,溶劑提取的技藝已經可實施了。 如今的技藝能夠從天然原料中提取或分離某種單個的化學物質。然而,雖然這種物質佔了主導地位,但還是會附帶地含有原材料中的其它物質。因此,一般說來,提取的原料越純,則越昂貴。因為其它雜物會改變香水的質量。
在香水業,"天然"這個術語指的是原料的來源及物理提取方式,而並非某種物質如何與其來源物相似。
☆人工香料☆
人工香料是經過化學反應獲得的物質,原料通常是石油或松節油。一些人工化學製品可以從自然中分離或只能以人工合成方式產生。
自從由化學反應可以獲得人工香精的技術產生以來,大量的人工香料隨之誕生,而它們各自的純度各異。眾所周知,增加純度即意味著提高成本。非純雜質會影響香味質量,化學反應中殘留物也會產生影響,因為其中有些物質反應程度強烈,會影響物質的安全性。現代香水中大多數化學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人工香料的使用日漸廣泛,毋容質疑,人工合成香料要比調制天然香料更經濟。
☆介於天然和人工香料之間的原料☆
對天然和人工香料的劃分並非十分絕對。一些化學物質既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自然提取。雖然基本物質的化學結構是相同的,但其它附帶品使天然和人工香精的香味質量有所不同。
經過化學處理的天然香料,可以歸入天然類;但事實上它並非完全源自天然。產品標准化程度、甚至其原料貴賤經常成為區分原料是天然與否的標准。這種情形下,問題也隨之出現:那就是,許多原料冒充是天然的,可事實並非如此。更深的問題在於很難區分一種原料是人工還是天然屬性。
自從有了氣相色譜技術後,分辨一種物質是天然還是人工原料已不成問題。一些公司利用高新技術來確認一種原料是化學原料還是生物原料。這種測試用在香水原料上似乎有點大材小用,但是天然與人工原料相抗衡的市場價值,勢必要求這種驗證。舉例來講,一公斤人工合成的乙醛可能能賣47美元;而買同樣重量的天然乙醛要花費500美元左右。
主要的香料植物和香油品種
香脂(Balsam) 香脂是能散發出香味的樹和灌木的樹脂,也叫香膠。在現代香水業中,常用的有秘魯香脂、妥盧香脂膠、苦配巴香脂,還有安息香料等。它們的形狀為黃色至蒼棕色稍帶粘稠的液體或結晶體,所散發出來的香味都有點香草香精的味道。
香檸檬油(Bergamot) 產於義大利,是從香檸檬樹的果皮中提煉的橘子味的香油,愉快、涼爽、芳香的香氣,青香帶甜的果香,有清靈新鮮之感,33%的女用香水用到了這種原料。
苦柑橘(Bitter orange) 這種香油是壓榨果皮得到的,苦柑橘樹也叫畢加萊特橘樹。這種橘樹可以提煉出橙花油、橘花油和果芽油。從苦柑橘樹的花朵以蒸餾方法提取,其香味混合了辛香和甜蜜的果香。大約12%的現代香水用到它。
乳香(Frankincense) 是從阿拉伯南部和索馬里地區生長的一種小樹上得到的膠狀物。從古代開始就是相當重要的香料,至今還在運用。它大約出現在13%的現代香水中。
波斯樹脂(Galbanum) 一種膠狀香料,是從生長於伊朗的茴香類植物中提取的。它的氣味是溫暖、脂般的辛香,混合了綠葉和麝香的味道。
茉莉(Jasmine) 是在香水業中地位僅次於玫瑰的重要植物。香氣細致而透發,有清新之感,為鮮韻花香,現代香水中的80%的都要用到它。其品種很多,西班牙茉莉也叫皇家茉莉,是16世紀以來歐洲最常用的品種。一英畝(約0.4公頃)土地的茉莉可產500磅(約0.45公斤)茉莉花,但絕對產量很低(大約0.1%),因為茉莉花必須在清晨還被朝露覆蓋時採摘,如果被陽光照到,就回失去一些香味,所以茉莉也是最昂貴的香水原料之一。
勞丹脂(Labdanum) 勞丹脂也叫半日花脂,來源於中東一種岩薔薇屬的植物葉子。在香水業中地位重要,強烈的膏香,稀釋後與龍涎香很相似,而且香味持久,很有價值。在現代香水中可以佔到33%的比例。
熏衣草(Lavender) 最常見的香料之一。其花朵提供一種鮮嫩的綠色、清爽花香。一公頃熏衣草大約可以出產15磅香油。
檸檬油(Lemon) 檸檬油不僅用在香水裡面,也用在調味品裡面,具有濃郁的檸檬鮮果皮香氣,香氣飄逸但不甚留長。約1000個檸檬可以提煉出1磅檸檬油。油是從果皮裡面壓榨出來的,亦可水蒸氣蒸餾而得。它被用在很多品質優良的香水裡,多數是為了使香水的前調更具有清新感。
幽谷百合(Lily of the Valley) 早期的百合花香只有把花朵和蜜油調和在一起才能得到,現在也只能通過提純而得到凝結物,卻不能製成精華油。於是人們用化學合成方法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雅緻的百合花香味,該化合物被稱為鈴蘭(Muguet)。因其具有雅緻的百合花香味而成為幽谷百合的替代品。大約14%的現代優質香水或多或少用到它。
沒葯(Myrrh) 從沒葯樹上收集的膠狀物質,產於阿拉伯、索馬里和衣索比亞等地,很早以前它的重要地位就不只體現在香水上,它還有葯用和防腐的功效。其香味頗似鳳仙花,而且留香持久。沒葯油為淡棕色或淡綠色液體,在現代的香水中用到它的比例大約是7%。
奈若利橙花油(Neroli) 從苦柑橘樹的花朵以蒸餾方式提取, 奈若利(Neroli)這個名字來源於一位16世紀的義大利王子。見苦柑橘(Bitter orange)詞條。
橡樹苔(Oak moss) 從橡樹、雲杉和其它生長在歐洲和北非山區的樹木上採取。長期儲藏會增加其香味,香味有泥土、木材和麝香的混合氣息,持久性好。約占當今的香料的三分之一。同類型的還有樹蘚。
香鳶尾花油(Orris) 室溫下為淺黃至棕黃色固體,香氣平和留長,是蜜甜香中的雋品,散發著紫羅蘭般的香味,由儲藏了兩年的鳶尾花的根莖經過提煉而成的。其獨特之處是可以使別的香味得到特別的強化。在不少一流的香水中都能找到它。
廣藿香(Patchouli) 來自遠東的薄荷味香料,是植物香料中香味最強烈的一種,通常用於東方調香水中。其香氣濃而持久,是很好的定香劑。在蒸餾之前,原料要先經過乾燥和發酵過程。因為帶樟腦樣的香味非常濃烈,所以香料每次的用量要有嚴格控制。香油中獨特的辛香和松香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加明顯,這是已知植物香料中持久性最好的。它第一次引起歐洲人的注意是在19世紀,那時印度商人帶來的披巾上散發出這種香味,並很快成為時髦的香型。現在有三分之一的高級香水會用到它。
玫瑰(Rose) 是一種寶貴的香料,屬於香水業中最重要的植物。被希臘女詩人莎孚(Sappho)稱為"花後"。其品種很多,最早的品種是洋薔薇,或者叫畫師玫瑰,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五月玫瑰,原來是法國香水的專用玫瑰。保加利亞的喀山拉克(Kazanlak)地區出產大量的大馬士革玫瑰。還有一些品種在埃及、摩洛哥和其它地方被培育出來。現在已經可以明確的有17種不同的玫瑰香味,通常情況下,總含有蜜甜香的甜韻香氣,三甜合一,芬芳四溢,屬花油之冠。提煉1磅的玫瑰香油或玫瑰香精需要1000磅的玫瑰花,純香精的比例更是少而又少,只有0.03%而已。至少有75%的優質香水用得到玫瑰香油。
檀香(Sandalwood) 檀香油主要從產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檀香木屑和枝條中間提取,為黃色略帶粘稠的液體,東方型香氣,以邁索爾(Mysore)地區出產的最好,亦有產自澳大利亞的檀香油。這種樹是寄生的,根吸附在別的樹上。檀香油是製作香水最值錢和最珍貴的原料,它的留香非常持久,在優質的香水裡面大約有一半會用這種原料作為基礎的香味。
零陵香豆(Tonka) 從安哥斯圖拉苦味樹皮和巴拉圭豆中提取,產於南美洲。當樹皮和豆被香豆素的晶體覆蓋以後,就可以用朗姆酒進行處理,它散發的氣味很像剛剛割下來的青草。用零陵香豆製成的純香精用在10%的優質香水裡。
樹蘚(Tree Moss) 在美國樹蘚和橡樹苔是一種東西。而在歐洲的香水業中樹蘚特指一種雲杉的蘚衣,提煉物的香味很像某種焦油。常用在馥奇香型的香水中,並且有良好的固香作用。
晚香玉(Tuberose) 俗稱夜來香,它的香味被形容成晚間香花滿園的芬芳氣息,香氣幽雅,這種花提煉出來的香油在20%的優質香水中可以找到,特別是清幽類型香水。純香精的產量很低,每2600磅這種花朵只能產出7盎司(約28.35克)的香精,所以它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還貴。
香子蘭(Vanilla) 香子蘭油是從香子蘭花蔓上的果莢里提煉出來的。原產於墨西哥和美洲的熱帶地區,提取前要經過發酵。氣味甜蜜辛香,自被考迪(Coty)用於"吸引"(L'AIMANT)之後,其在香水業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目前大約四分之一的香水用到它。
香根(Vetiver) 是從亞洲的一種熱帶草本植物庫斯庫斯(Khuskhus)的根莖中蒸餾得來的香油,為棕色至紅棕色粘稠液體,有著泥土的芳香氣息並且隱約有鳶尾草和紫羅蘭的香甜。香氣平和而持久,不僅可作為定香劑,還賦予干甜的木香。香根油出現在36%的優質香水中。
紫羅蘭(Violet) 在香水中用到的紫羅蘭有兩個品種:維多利亞(Victoria)紫羅蘭和帕瑪(Parma)紫羅蘭,前者質量較好,後者則更易生長。香油是從花瓣和葉子中提取的,但是因為成本比較高,現在大多數的紫羅蘭香味是化學合成的。
香油樹(Ylang-ylang) 在優質香水中有40%用了香油樹的香油。特別地適用於茉莉、白蘭、晚香玉、鈴蘭、紫羅蘭等花香型香精,在香水香精中用它協調整個香氣。這種從樹葉中提取的香油來自東南亞,香氣類似於大花茉莉,但更粗強而留長。開花2周以後,茉莉般的馨香才彌漫開來,這時就要立即將香味採集下來,所以蒸餾往往是在現場進行的。一棵樹一年大約開22磅重的鮮花,而兩磅重的香油差不多要用掉900磅的花朵。
香水詳細資料雜談
香水這個詞,從拉丁文"per fumum"衍生而來,意思是"穿透煙霧"。舊約聖經提到香水,通常指一種香料形成,這與拉丁文定義相符。
14世紀,第一批現代香水被創造出來,它由一種香精和酒精混合而成,這是應匈牙利的伊麗莎白女王之命而研製的。
15世紀至19世紀末,義大利人廣泛使用了香水。16世紀還出現了濃烈的動物脂香味,隨後很快流行到法國、英國和其它歐洲國家。
到了1709年,義大利約翰.瑪利亞.法麗納在德國科隆用紫蘇花油、摩香草、迷迭香、豆蔻、薰衣草、酒精和檸檬汁製成了一種異香撲鼻的神奇液體,被人稱之為「科隆水」(「古龍水」)。當凱薩琳.德.梅迪西(Catherine de Meidici)嫁給法蘭西的亨利二世時,她帶著她的香水調配師來到法國,開設了第一家香水店。路易十四嗜香水成癖,成了「愛香水的皇帝」。路易十五時期,蓬巴杜夫人和杜巴莉夫人對香水的喜好不亞於對服裝的興致,於是每個人的飾物和服飾,乃至整個宮廷都香氣四溢,被稱為「香水之宮」,整個巴黎也成了「香水之都」。另一位香水迷是拿破崙。征戰期間,他一天用掉12公斤香水(「法高納爾」),當他被放逐到島上時,香水用光了便自創薄荷製造香水,稱為eau de toilette,成為日後的香水典範。約瑟芬皇後對麝香情有獨鍾,以至留下了「麝香皇後」的美名。
種植花卉在法國南部成為18世紀的重要產業並延續至今。
19世紀下半葉起,由於揮發性溶劑取代了早期的蒸餾法尤其是人造合成香料在法國的誕生,使香水不再局限於單一的天然香型,香水家族也由此迅速壯大,並奠定了現代香水工業的基礎。
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從維多利亞時代解放出來,香水正好反映了當時嶄新的自由風氣。因為戰爭的關系,女性人口要比男性人口多出近二百萬。20年代,婦女的服飾、香水、形象都發生了從古典走向現代的變化。這一切,法國時裝大師夏奈兒(Chanel)功不可沒,她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款加入乙醛的香水——Chanel NO.5。這款經典香水飄散著清爽淡雅的芬芳,體現出新時代女性的自立和理性精神,使身穿職業裝的婦女莊重而迷人。另一款加入乙醛的香水Arpegn,匯集了60餘種花香、果香和木香,其香味高雅不凡、清新脫俗。法國著名的嬌蘭(Guerlain)化妝品公司推出首款東方香型的香水,表現出奔放的激情和成熟的韻味。此後,散發著東方香料和東方植物奇異香味的香水深受婦女喜愛。
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明顯地影響了香水生產,法屬印度和東印度群島及香料供應國因為戰爭而中斷生產,因而刺激起商人自製香料。戰後,香水業迅速發展,新鮮的花香給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以深情的慰藉。尼娜.里奇(Nina Ricci)的香水比翼雙飛(L'Air Temps)彷彿送給人一束晨露中摘取的鮮花。1947年,法國大師迪奧(Dior)推出了他的服裝驚世之作——「新風貌」(New Look),同時推出他的香水迪奧小姐(Miss Dior)。被稱為「新風貌」的衣裙嫵媚如花,「迪奧小姐」的芬芳溫謦優雅,真正使戰後的婦女再現芳華。
50年代的雅絲.蘭黛(Estee Lauder)女士結合當時的文化,為香水帶來了戲劇性的影響。1952年雅絲.蘭黛公司推出朝露(Youth Dew),這飄逸著花果清香,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香水,讓人感到輕松、隨意,從此打破了只有在隆重場合才使用香水的慣例。
60年代的青年反叛思潮興起, 摒棄傳統稱為時尚。香水也開始追求前衛風格,出現了異彩紛呈的流派。
70年代,女權運動高漲,女士們開始脫下裙裝,換上長褲、塗起男士用淡香水。富於清涼柑橘味的Eau Sauvage最受時髦女性的青睞。迪奧公司的Diorelle和香奈兒公司的Cristalle相繼問世,帶給婦女新感覺。表現婦女高雅風格,別致不凡的Chloe、Oscar、Noire也頗受歡迎。這個時代,香水中的傑作當為伊夫.聖羅蘭(YSL)的鴉片(Opium),散發出誘人的東方之香,其名稱驚世駭俗。雅絲蘭黛在1978年推出的白麻(White Linen)加入了茉莉、玫瑰、鈴蘭和柑橘等香料,成為高貴而爽朗的香水,讓人醒覺到香水也可以是日常用品,並非特別場合才可以使用。
傳統回歸、情思懷舊的80年代,也是香水創新的年代。雅皮士的智慧、富有和才華,使香水成為炫耀身份的象徵。人們推崇香水味兒先人而至的豪華氣派。毒葯(Poison)香水彌漫著濃郁的芳香,吸引著無數成功的女性。女用的香水香氣襲人,花團錦簇,男用香水也不再局限於清爽的淡香水。美國的服裝名師拉爾夫.勞倫(Rauph Lauren)的馬球(Polo)從包裝到富有男性魅力的芳香,都讓人感到強健的活力。此時的香水,往往是一個品牌兩種香型,一種是男用(for men)、一種是女用(for women)。80年代香水的設計,似乎在探索人生哲理。美國服裝名師卡爾文.克萊恩(Calvin Klein)推出香水三步曲:迷惑(Obsession)、永恆(Eternity)及逃逸(Escape),就象是在用芬芳陳述他對人生的看法,從沉迷走向大徹大悟。1985年雅絲蘭黛推出美麗(Beautiful),並提出香水的選擇是很有個性的,塗香水的作用是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個人感受和魅力。3年後,雅絲蘭黛又再次推出盡在不言中(Knowing),馥郁的香氣更是讓人無法忽略塗香者的存在。
對於90年代的香水潮流,法國著名香水師Jacques Cavallier如是說:「80年代曾是濃郁香水的天下,但到了現在,女性已對刺鼻的香味厭膩了,因為她們認為,自己勿須濃濃香氣吸引別人對她的注意,
⑤ 伊朗藏紅花一克多少錢
品質好一點的,真的伊朗進口的,批發一般在60-70元一克。零售不好說。
⑥ 迪拜拉姆幣是什麼樣子圖片
國 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國家代碼 :UAE
【面 積】83,600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島嶼)。
【人 口】410萬(2005年),外籍人佔80%,
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國。
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
【首 都】阿布扎比(Abu Dhabi)。
【國家元首】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Khalifa Bin Zayed Al-Nahyan),2004年11月當選。
【重要節日】國慶日:12月2日
【行政區劃】由七個酋長國組成:
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
貨幣名稱:
迪拉姆 USD
1美元 兌換 3.66 迪拉姆
1 迪拉姆 兌換 2.00人民幣
美元 USD
人民幣 CHY
補充: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簡稱阿聯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 首都 : 阿布扎比 面積 : 85,470.00 平方公里 國際電話碼 : 971
· 獨立日:1971年12月2日 國慶日:12月2日 總統:哈利法
· 語言 : 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貨幣 : 迪拉姆 同北京時差 : -4.00
· 人口 : 370萬人 宗教 : 伊斯蘭教 民族 : 阿拉伯人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ARABEMIRATES),由七個酋長國組成,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東端,東與阿曼毗鄰,西與卡達接壤,南、西南、西北與沙特交界,北臨阿拉伯灣,與伊朗隔海相望,處於「五海三洲」(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灣及亞、歐、非洲)中點的重要戰略位置,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和貿易樞紐。全國總面積為8.55萬平方公里,首都阿布扎比為最大的酋長國,是政治文化中心,迪拜和沙迦酋長國是主要的商業中心。全國大部分地區為沙漠,受印度洋氣候的影響,5月-9月是夏季,氣候炎熱潮濕;在其它月份,氣候比較溫和,年均降雨量約100毫米,10月至次年4月為冬季,氣溫不低於7攝氏度。 阿聯酋總人口約370萬人,阿拉伯人約佔1/4,其他外籍人為3/4,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英語亦被廣泛使用。國教是伊斯蘭教,實行政教合一,對其它宗教人士奉行信仰自由的政策,在中東伊斯蘭國家中,阿聯酋的宗教政策最為開放 。阿共有14個現代化港口,8個國際機場,公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阿的通訊十分發達,平均4.5人中就有一條電話線。阿聯酋素有中東的「香港」之稱。據不完全統計,阿聯酋年貿易額約800億美元,由於自然資源的匱乏,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外的其它產品,從工業用原料、設備到民用生活物品均依賴進口,故阿政府一直實行開放的自由貿易政策,沒有貿易壁壘,無外匯管制及其管理機構,從得到授權的銀行可以無限制地獲得外匯,沒有徵收公司或企業的利潤稅和營業稅的規定,沒有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和中間環節的各種稅收,利潤可以自由匯出。除煙、酒等極個別商品外,其它大部分商品只是象徵性徵收0%-5%的關稅。阿聯酋進口產品中70%左右轉口到中東其它地區、非洲及東歐國家,其市場所輻射的國家近30個,總人口達到13-15億。商業的繁榮是阿聯酋成為整個地區的貿易樞紐,盡管阿聯酋進入現代社會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它成功地避免了多數其它國家經歷過的社會動盪的侵襲。
阿聯酋還成功地在人文和地理兩方面保持了它的傳統特色。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使阿聯酋崛起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旅遊和居住的理想的地方。
阿聯酋文化和旅遊
普照的陽光,溫暖的大海,古老的沙灘,妙不可言的釣魚活動,如畫的風景,探索獨特的沙漠風光的機會,星級賓館和娛樂設施,迷人的文化傳統,以及熱情好客的人民,種種因素奇妙的組合,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將阿聯酋作為旅遊勝地。此外阿聯酋還在體育相關的方面進行了相當多的投入,比如各種體育運動,觀光購物,建立了技術先進的貿易中心,鼓勵商家參加在阿聯酋舉辦的各式各樣的會議和貿易。阿聯酋豐富的文化和野生動物博物館,樂趣無窮的水上公園等設施吸引的遊人逐年增加。其結果是,旅遊為阿聯酋多元化的實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阿聯酋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展覽
各式各樣的博覽會、貿易展覽及會議是阿聯酋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阿聯酋全國各地的展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和參觀者。國際展覽組織者和展商既把阿聯酋當作主要的商業中心,以便打入該地區的大市場,也因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一流的服務設施,吸引更多層次的潛在客戶。發展市場的直接後果是阿聯酋全國各地展覽中心的大量出現。
迪拜市場
中東迪拜作為中東地區第二大港口,加之優厚的免稅政策和自由的貿易經濟,使迪拜成為轉口非洲和周邊海灣國家最大的貿易批發市場,貿易覆蓋人口達到13億,類似一個中國的總人口,在這里雲集了非洲近30多個國家的客商,常年在這里采購日用,輕工,電器,服裝,等貨物。通常進口交易額度的75%轉口非洲市場,20%轉口周邊海灣國家,5%直接在阿聯酋消費。
阿聯酋的商業貿易活動有如下特點:多方詢價、廣為比較,以取其物優價廉者;看樣成交,甚至對他們過去曾經進口的商品,也要在再次成交前要求看樣;要求報價迅速,如果拖延幾天,商人馬上失去興趣;政府訂貨採用招標方式;現貨交易活躍,轉口貿易活躍。
[ 人工天堂:迪拜]
南方網訊迪拜(Du)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七個酋長國中第二大酋長國,面積約3900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位於中東—歐、亞、非三大洲的接合部,西北面臨地中海,通過蘇伊士運河與紅海、阿拉伯海連通,是一個融合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和南亞文化的新興城市,是阿聯酋的貿易中心,也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貿易港。
很多人對迪拜唯一的認識,就是海水中那座七星級酒店,但真實的迪拜遠不止一座七星級酒店那麼簡單!
迪拜人有無窮的魄力,什麼都要稱得上世界之最。世界唯一的七星級酒店、世界第八大奇跡、世界最高大樓、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內滑雪場、世界最大的游樂園、世界最大的辦公大樓……
安全的中東城市
迪拜於阿聯酋和廣州、上海在中國的地位類似。這里有數個世界上最貴的酒店,有世界上最貴族化的運動,這里的水比油更有價值。賓士在這里當警車用,金飾是女人體重的一部分。同時這里又是一個處於世界戰爭台風眼的國家。然而在充滿火葯味的中東,這里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兩伊戰爭、海灣戰爭、「9.11」等名詞都和它絕緣。這個美麗又富足的海灣城市,竟是如此地平靜、祥和。艷艷陽光下是悠閑愜意的遊客和繁忙的商貿交易。這里有蒙著頭紗的女人和穿白袍戴小帽的男人,有奢侈的屋牆、冶艷的民俗工藝品和宏偉的清真寺,在棗椰樹的婆娑身影中,處處洋溢著醉人的異國情調。這里還有耗資30億美元、設計得類似大棕櫚樹的島嶼從月球上也可看得到的世界第八大奇跡——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
奢華的七星酒店
據說酒店評級最高也就五星,七星只是坊間說法,為了褒揚它的豪華吧。
金帆船酒店是迪拜的驕傲,它宛如一艘巨大而精美絕倫的帆船倒映在蔚藍海水中,隨時准備乘風破浪。除了別致的外形,金帆船酒店還提供全年普照的陽光和阿拉伯神話式的奢華——這幢造型如船帆般的豪華酒店坐落在離岸280米的小島上,必須經過專用的橋才能到達。進入酒店你才知道什麼叫金碧輝煌,無論是接待處的蝸牛背景,還是高高的立柱,全是耀眼的金色,連門把手,廁所的水管都是爬滿黃金。不過在沙漠國家,水和金子一樣金貴,走進大門,迎面中庭前的噴水池,水柱在燈光的映襯下婀娜飛舞,變化無窮,猛地竄起沖天水柱,竟高達10幾層。滾動電梯兩旁是10幾米高的水族箱,一邊乘電梯一邊就像漫遊在海洋館。這里的每一套客房都是復式,落地的玻璃窗可以270度看海景,躺在床上就可欣賞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的阿拉伯海灣美景;每個房間都在170平方米以上,衛生間超過25平方米,設有巨大的按摩浴缸;大堂的地板上、房間的門把手、衛生間的配件都是不折不扣的黃金。酒店所有的客人都要預約,非住宿或不在酒店餐飲的客人是進不去的。
異想天開的人工島
迪拜人工島由朱美拉棕櫚島、阿里山棕櫚島、世界島3個島嶼群組成。從高空俯瞰阿聯酋的迪拜,依稀可見兩棵巨大的「棕櫚樹」漂浮在蔚藍色的海面上。仔細辨認,「棕櫚樹」竟是由一些錯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
坐車游覽城市,你會發現迪拜嶄新的高樓比比皆是,全是近幾年剛剛落成的,而且每一件風格獨特,都是世界著名設計師的手筆。比如正在建造的迪拜塔,目標是世界最高塔,塔的高度暫時保密,怕後來者超越;將建的「迪拜樂園」要成為全球最大的主題公園,比美國的迪斯尼大8倍;在海底要建一座有數百間客房的豪華飯店,為全球獨創。當然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正在建造的三個填海人工島,兩個棕櫚樹形的棕櫚島已經動工,一個以世界地圖為規劃的世界島也即將開工。島上有別墅、賓館、公寓、辦公樓和商廈,將以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度假設施,吸引全世界的富豪前往生活。據介紹:將於2006年建成的小棕櫚島,其別墅在開盤3天便預售一空,買家來自174個國家,其中包括成龍、碧咸、柯林頓等國際名人。
真正的購物天堂
在推行低進口稅及無銷售稅的政策下,迪拜向來就是物美價廉的購物天堂。寬敞的大街兩邊,排列著一家家金飾店鋪,隔著一塵不染的玻璃窗,黃金製成的項鏈、手鐲、耳環、各種飾物,整齊地排列在櫃台上,在陽光的照射下,金黃色的光澤,咄咄逼人。在這里購物最不用擔心的就是信譽問題。因為任何遊客要是在這里買到「缺斤少兩」的金飾,都可以向政府投訴,一但查明屬實,這家店鋪就會被勒令關門,所以在金街的商家沒有欺詐行為,可以放心購買。這里的金價一般是每克42迪拉姆,當地人習慣配帶粗大的金鏈,以顯示自己的經濟水平,因此金街上總是人滿為患。
香料街位於金街的隔壁,一條狹窄幽長的小巷就是它的全部,一袋袋敞開的香料整整齊齊地擺在路邊,小販在貨攤旁熱情地招攬生意。據說阿拉伯香料除了用於食物調味劑外,當地女性還用它來熏衣。將一個陶瓷小碗放在地上,放入木碳、松香、香料粉末,然後用火柴點燃,一會兒工夫,一縷輕煙冉冉上升,房間里充滿了一種芬芳而含蓄的香氣。然後取來了一件長衫,懸掛在屋中,一會兒工夫,衣服上也染上了淡淡的清香,久久不退。據說用這種方法熏衣服,只要十分鍾,就可以將香味保持一周。
阿拉伯美食全接觸
阿聯酋的餐飲為阿拉伯風味,阿拉伯餐雖與西餐相似,包括開胃菜、湯、沙拉、燒烤、甜點。牛羊肉的做法多種多樣,一大群人圍坐在一起品嘗綜合燒烤,感受非凡。阿拉伯的甜品由肉水果蔬菜製成,配上阿拉伯風味的醬汁,香甜可口,阿拉伯沙律則是以水果、蔬菜配上酸奶、橄欖油、鹽等,即可口,又開胃。還有香酥的阿拉伯大餅,面餅上面撒上芝麻,然後烤熟,有一種純粹的面香。
與中國飲食文化「食不厭精」相比,阿拉伯飲食顯得粗線條許多,他們的烹飪方法很簡單,除了烤,就是炸,頂多再來個燉完事,要麼索性生吃。我想,這也許源於阿拉伯人所處自然環境的惡劣,也可能與他們豪邁曠達的性情有關。
水煙希夏
水煙(SHISHA)是迪拜人的鍾愛,導游說城裡有很多類似咖啡館的地方供當地人抽希夏,它自己每天早上要抽上一口,白天累了也會找地方籌,每次大約45分鍾,抽完之後神清氣爽,精神百倍。水煙壺的頂部放上了由煙絲、蘋果和蜂蜜混合起來的煙草,然後加入炭火燒烤,一根軟管從壺水中伸出,對著管子大力吸一口氣,一陣過著濃郁水果香味的煙即刻進入你口中,並滲入頭部的每一個角落,頓時有點混沌的感覺。這個繁星點點的晚上,躺在貝都因人的沙漠腹地,以深呼吸的節奏抽著希夏水煙,這份安詳與寧靜對一小時車程以外的繁華都市來說,難道不是奢侈的另一種定義。
TIPS
語言
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但英語也完全可以溝通。
貨幣
一美元等於3.67迪拉姆。
用水
作為沙漠中的城市,迪拜的水資源十分珍貴,但生活用水非常充足。一般遊客習慣飲用礦泉水,其在超市的價格並不比上海貴多少。
衣著
全年可穿夏季輕便服裝,但冬季需要備件外套。其實長袖衣服最實惠,外出擋太陽,而室內都有空調。與其他中東國家相比,迪拜服裝要求還是比較寬松,但遊客盡量不要穿過於暴露的衣服,在海灘也可穿比基尼,由於陽光強烈,帽子和太陽鏡必備。
飲食
阿聯酋是個傳統的阿拉伯國度,但很好地包容了東西方文化,酒店和餐廳能提供世界各地的美食。
電器
當地電力為220伏,插座大小和國內不同,但酒店都備有轉換插座。
拍照
如果要給當地人拍照,必須事先徵得同意。
黃金市場
走進迪拜的黃金市場,相信所有的MM都會心跳加速,延綿幾條街的市場里,一家又一家的金店擠擠挨挨,櫥窗里掛滿了手鐲、項鏈、戒指等飾品,成色從18K到22K、24K,以克計價,不收設計費和工藝費。最令人動心的是匯集了世界各地的款式,讓人眼花繚亂,只嘆自己口袋裡的銀子太少。
購物
迪拜有不少大型商場和名牌專賣店,由於免稅,世界名牌在迪拜的價格還是很合算的。迪拜機場的免稅商店24小時營業,其規模在全球免稅店中名列前茅。
特別提示:
「迪拜是阿聯酋、或者說整個中東最安全的地方,你可以深夜在街道上獨自漫步,不用擔心任何治安問題。」問及原因,才知道這都源於迪拜的一條法律:「在這里,只要打架就得進監獄,不管誰對誰錯。」就是這樣一條有點「是非不分」的法律,從根本上保證了這里的治安,同時使迪拜成為中東最重要的經濟商業中心。
⑦ 進口香料有哪些,如何選購進口香料
進口香料大全,葯用功效不作重點。
藏紅花。Saffron, 香料之王,價格比黃金貴,從花中取三個柱頭,75000朵花才產出1磅藏紅花,是很好的食用香料,歐洲菜式中多搭配海鮮,也可以當天然著色劑使用。因為價格有利可圖,市場充斥著爆多的假貨。中國西藏有少量栽培,產量不會很大,而且質量不是最好的,七八十元每克是正常價格,如果比這個價格便宜很多,你懂的。伊朗產的藏紅花最佳,市場價格200元左右每克。
香草/香草棒/香草莢/香莢蘭,Vanilla,音譯梵尼蘭,香料皇後。香氣濃郁,多用於甜食。相信大家都有吃過香草蛋糕,香草巧克力,香草雪糕,喝過香草咖啡,奶茶了吧。但是不得不說多數都是用香精做的。除了食用,還可以提煉精油,製作香水,用途很廣泛。香草主要產自馬達加斯加和墨西哥,馬達加斯加占絕大半分的產量。市場價700每公斤左右。聽說海南已經有成功栽培,不過產量應該很少,不足以使價格下降,不知道香氣如何。
綠豆蔻/小豆蔻/青砂仁,Cardamom。與肉豆蔻完全是不同的,黃綠色的,太綠的就不要買了。很少單獨使用,可放入奶茶,咖啡中增香,甚至有客人買來泡茶的。是咖喱粉的原料之一。主要產自印度,瓜地馬拉。價格在400每公斤左右。
肉豆蔻,又叫肉果,Nutmeg。產於印度和印尼。顆粒飽滿,表面光滑為佳。通常打成粉後使用,可用於烘焙麵包,派,甜點等,或者腌制肉類。由於種植和生產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所以價格也不低。國際貿易中,供應商把一級肉豆蔻定義為ABCD級,不過用於打粉是不會用最好的原料的(無論什麼企業),所以肉豆蔻粉價格大概在80元每公斤以上。順便提及肉豆蔻衣,Mace。它是包裹著肉豆蔻的一層「衣」,也是名貴的香料,價格比ABCD級的肉豆蔻貴多了。味道和肉豆蔻差不多。暫時還沒有客人買這個東東。
丁香,Clove。產自馬達加斯加和印尼。一般使用的是公丁香,也很少單獨使用到菜中,可用於打火鍋,腌制肉類等,也是咖喱粉的成分之一。對牙痛和口氣都有不錯的效果。
多香果/甘椒/眾香果,又叫牙買加胡椒,Allspice。產自牙買加,宏都拉斯,墨西哥等南美國家,因其香氣像肉桂,丁香,肉豆蔻的混合,故稱多香。用於魚類,肉類的增香。也可打成粉,用於烘焙甜品,餅干,麵包等。
紅胡椒,Pinkpepper。有顧客問我粉紅胡椒和紅胡椒一樣嗎,其實是一樣的,按英文直譯就是粉紅胡椒,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譯作Red pepper。產自巴西,它和黑白鬍椒不是一個概念的,不是同一棵樹的產物。它有清新的松木香氣,適合和魚類,野味搭配,雖然稱為胡椒,但卻沒有黑胡椒那麼辛辣。每公斤400元左右。
凱莉茴香/葛縷子/洋小茴,Caraway。產自地中海沿岸地區,與孜然長得有點像,但味道卻差遠了,帶有松木的清香,在國內甚少人知道這種香料,在歐洲這種香料很常用,也很百搭,不同地區有不同用法。在德國,人們喜歡把它加到香腸,豬肉中食用;在希臘和埃及,人們把它加到麵包或蛋糕中。想在自己做的食物,或者產品中加點「秘方」,這個是不錯的選擇噢。
歐洲大茴,Aniseed。產自地中海沿岸地區,適合做魚肉,不過可能口味不太一樣,這種香料甚少人問津,不作多介紹。
姜黃,Turmeric。原產印度,分為手指黃姜,和球狀黃姜,是很好的天然染色劑,有去腥的效用,也是咖喱粉的成分之一,咖喱粉的顏色就是因為它。
辣椒。辣椒種類很多,英文也有好幾個單詞:Chilli/pepper/paprika,根據使用習慣Chilli通常指比較辣的辣椒,Paprika多指甜椒和辣度沒那麼高的,Pepper多指胡椒。吃辣的4個國家,同樣也是辣椒產地:中國,印度,西班牙,墨西哥。西班牙的燈籠椒很著名,而印度辣椒則是以辣度著名。辣椒的指標中有兩項重要的指標,一個是辣度,另一個是色度。如果是要著色,點綴功能,參考色度為主;倘若要吃辣,就參考辣度。兩三萬的辣度,小編已經覺得是超辣,黑胡椒那麼辛辣,辣度不過一萬左右。印度辣椒最辣的竟然達到100萬辣度,是人吃的嗎?!
中場休息一下,其實絕大多數的賣家都是拆家,或者經銷商(包括淘寶上也是),不是一手進口商。舉個例子,在淘寶上很多賣家就打著標題,德國迷迭香,法國迷迭香,英國百里香等等,我不清楚到底是有意打著這樣的宣傳,還是根本就不懂產地,當然打著發達國家的旗號會令消費者覺得質量更加放心。不是說在這些國家沒有種植這些香料,而是發達國家會不會大量種植,然後出口一些不是必需的,科技含量低的農產品?小編做了幾年國際采購,從未聽說過從這些地方買原料。一方面,不是誰都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另一方面,進出口也有經營范圍,不是想進口什麼就能進口什麼的,這方面萬香園還是有優勢的。進口商都有清關文件,和原產地證書等文件。當然話說回來,術業有專攻,即使一個賣齊全世界所有香料的企業,也不會從所有產地去采購這些原料回來,世界香料巨頭McCormick也不會這樣來操作。所以大家也不必苛求太多,只要價格合理,質量有保證,那就OK。繼續。。。
百里香,又叫麝香草,Thyme。百里香的種類有很多,而且不是所有種類都可以作為調味香料的,我只知道我們采購的是產自地中海地區的銀斑百里香,多與羊肉一起烹飪,也可以與其他香草一起組合,香味不是很濃烈。
迷迭香,Rosemary。在歐洲很常見的香草,用處也很廣泛,常與牛肉,羊肉一起使用,有很清新的芳香。也可以作為花草茶飲用,能提高記憶力,使毛孔收縮等功效。
羅勒,九層塔,Basil。這個有印度「香草之王」之稱的香草,種植很廣泛,泰國也有種植,但是我們沒有試過泰國,和印度產的,估計會有差別。東南亞菜式,和義大利菜式都常用到這種香草,可以做沙拉,搭配多種菜式,也可作為點綴。
鼠尾草,苦艾,洋蘇草,Sage。這個應該很少人知道了,歐式菜中常用來做香腸和配搭豬肉食用,能殺菌防腐,去除肉類腥味,分解脂肪。鼠尾草的種類也很多。
香葉,月桂葉,Bayleaves/ Laurel leaves。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它主要產自喬治亞和土耳其,土耳其是最著名的月桂葉產地,產量大,質量好。香葉有特殊的香氣,用途也很廣泛,可以燉肉,鹵肉,可以煲湯,也可以放入火鍋里。中國也有少量引進栽種,但是香氣不足,在淘寶上我見過賣得很便宜的,天吶,那是隨便什麼樹上摘下來的嗎!一分錢一分貨是永遠的真理。
薄荷,Mint。多用於飲料,沙拉和甜食,常與檸檬搭配,泡茶可以提神醒腦,清除口氣。
阿里根奴,牛至/披薩草,Oregano。產於地中海地區。顧名思義,與披薩是絕配。
歐芹,又名香芹,Parsley。和芫荽有點相似,所以又叫洋芫荽。可以搭配魚,雞,土豆等,也可以做沙拉,香味濃郁可以掩蓋食物的異味。歐洲人也喜歡生吃,有去口氣的作用。
蒔蘿草,Dill。是魚肉的絕佳搭配,搭配三文魚同樣也很美味,很多人都是在餐廳吃過蒔蘿草配三文魚之後才知道這種香草的。搭配海鮮也是不錯的選擇。
他力干/蛇蒿(法國香草之王)Tarragon。產自歐洲。法國人特別鍾愛這種香草,帶有一股清香,淡雅,而又持久的芳香。法國蝸牛料理中必須的調料,另外也可以搭配魚肉,海鮮,沙拉等。
馬祖林/甘牛至/牛膝草,Marjoram。
解釋一下,為什麼進口回來的都是乾燥的葉子。貨物要在大海上漂泊一兩個月才到中國,不幹燥要發霉的,而且乾燥更利於香氣的保存,乾燥後需經過殺菌,這樣更衛生。
⑧ 藏紅花如何食用
藏紅花被國家衛生部列為葯食兩用植物。藏紅花含藏紅花酸及其衍生物、多糖甙、β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 C、K及大量的硒、鎂、鈣等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藏紅花在歐美、阿拉伯等一些國家作為食品添加劑被廣泛運用在米飯、菜餚、蛋糕、巧克力和飲料中。其淡雅的芳香,亮麗的顏色可以提高人們的食慾,食品加入藏紅花可使其色、香、味俱增,長期食用能改善腸胃消化不良現象。藏紅花摻入麵粉,製成食品,不僅顏色好看,而且美味可口。在西班牙等國被譽為「佐料皇後」、「廚房瑰寶」。伊朗市場上橘黃色的冰糖、橘紅色的開心果都是用藏紅花加工的。現今,歐美人士喜歡用藏紅花作米子粉和菜餚的調味品。燒煮大米或糯米粥時,放進幾根藏紅花,不僅色澤嫩黃,粥味清香,誘人食慾,而且能幫助消化,提神醒腦。
食用方法:
1、日常調理:每日5~10根藏紅花花絲泡水喝;
2、治療疾病:藏紅花花絲1~3克不等,具體用量務必尊醫囑,更大的劑量很少見;
3、作為食材:在米飯和菜餚里加入少量藏紅花調味調色,如藏紅花粥、藏紅花米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