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喜歡革命輸出

伊朗為什麼喜歡革命輸出

發布時間:2022-08-08 22:45:08

Ⅰ 伊朗在巴列維王朝發展好好的,為何霍梅尼要革命

伊朗在巴列維王朝發展好好的,霍梅尼要革命是因為他反對一切西方的事物。他反對改革內容包括土地改革、森林國有化、國有企業收益轉歸私人所有、給予婦女選舉權等等,所以就進行了革命。

Ⅱ 伊朗為什麼要暴發伊斯蘭革命

在中國是儒教作為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正統思想但他不是一個宗教,不能影響到政治,但在外國如英國政教是合一的,皇帝的加冕必須由教皇來完成,教皇的影響力往往大與皇室,甚至在教皇勢力較大的時期必須由教皇來保護皇族的權位,在伊朗皇室與宗教領袖本來是一致為伊朗服務的。但隨著美援的進入,伊朗皇室開始接受基督教義和所謂的美式民主,導致了政教的矛盾。由於矛盾無法緩和,再加上教派實力的強勁和穆斯林對美國的由衷厭惡(由十字軍東征就開始延續千年的厭惡)導致了民眾進而對皇室所採取政策的厭惡,最終促成了這次革命,進而形成了另一種社會模式,並由伊朗開始向外輸出,既政教合一的伊斯蘭神權社會。

Ⅲ 伊朗年輕人為什麼發動伊斯蘭革命

美帝價值觀輸出鬧的

Ⅳ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革命起因

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以及隨著事態發展而牽涉進來的什葉派催生了這一次革命。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保守派對西方化和受到西方支持而在國家進行世俗化的國王所作出的強烈反彈,非保守派的人士也對社會不公和舊制度的缺失作出回響。國民認為國王負有不成為非穆斯林西方勢力(美國)傀儡的義務,他們認為這些西方勢力的文化會沾污伊朗。
國王政權被視為壓迫性、殘暴、腐敗及奢侈。政府的權責失職,其過於雄心勃勃的經濟計劃使經濟面臨瓶頸、短缺並出現通貨膨脹,保安部隊也無法應對抗議示威。當時的伊朗奉行皇權極度集中的制度,規模如此龐大的反國王運動意味著「實在有太多的示威者」,使保安部隊不知所措。
伊朗伊斯蘭革命令伊斯蘭教取代了君主政體,而霍梅尼及伊斯蘭意識形態能夠推翻國王巴列維在某程度上關乎什葉派所宣揚的伊斯蘭復興具有反西方化的意識。霍梅尼追隨了他所愛戴的什葉派伊瑪目海珊·本·阿里的足跡,而國王就像是海珊的仇敵暴君耶齊德一世。國王政權及反國王的世俗主義者低估了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運動,同樣要為此負上責任。國王政權認為霍梅尼的威脅不及伊斯蘭社會主義者,而世俗主義者則誤以為霍梅尼會持觀望態度。

Ⅳ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是甚

伊斯蘭革命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宣布成立。美國相信此前在巴黎與霍梅尼達成的密約,對伊斯蘭政權還心存幻想,甚至企圖藉助霍梅尼的力量共同對付蘇聯入侵阿富汗,美伊維持正常的外交關系,美國大使沙利文留駐德黑蘭。
1979年10月形勢急轉直下。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離開伊朗後輾轉到了摩洛哥、墨西哥和巴哈馬。由於受到伊朗伊斯蘭政權的強大壓力和追殺令的威脅,世界上幾乎沒有國家願接納他定居。在此期間,巴列維罹患淋巴癌,他的家屬通過洛克菲勒和基辛格等人向美國政府申請赴美治療。卡特政府猶豫再三,於1979年10月2日宣布,出於「人道主義」同意巴列維赴美治病,引起伊朗公眾的憤怒。伊朗伊斯蘭政權懷疑美國爽約轉而支持巴列維殺回馬槍。10月29日,霍梅尼在庫姆市發表演說時宣稱,「美國在伊朗的統治是我們一切不幸的根源」,譴責美國政府支持巴列維,表示伊朗人民將給予回擊。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當時正在阿爾及利亞與美國代表談判關系正常化的伊朗臨時政府總理巴扎爾甘回國後就被趕下了台。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11月4日當天,我正好陪同林兆南臨時代辦到伊朗外交部辦事,我們當時還不知道美國大使館被佔領,結果到了伊朗外交部門口的時候看到美國臨時代辦的專車停在那裡。後來一打聽才知道,美國代辦帶領兩個隨員到伊朗外交部進行抗議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大使館,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提完抗議之後,伊朗外交部的官員就告訴他們:不得離開伊朗外交部。這樣美國大使館的52名人質被扣押在使館,美國代辦和兩名隨員被扣押在了伊朗外交部的一個房間里,在那裡呆了444天。
事件發生後,美國積極展開外交活動,希望人質獲釋。11月18、19日,伊朗方面釋放了人質中的13名婦女和黑人,其餘53名人質仍被扣押在美國使館里。伊朗方面堅持將引渡巴列維作為釋放人質的條件。美國卡特政府見外交斡旋努力難以奏效,遂採取強硬手段,驅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在美居住手續的伊朗留學生。伊朗立即還以顏色,宣布停止向美輸出石油,准備提取在美的存款,不接受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支付貨幣,不償還巴列維政權欠下的債款。美國針鋒相對,採取反措施,下令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凍結伊朗在美資產,上訴海牙國際法庭。
這次人質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許多國家以不同方式表示希望遵循國際法准則尊重外交人員豁免權,釋放人質,和平解決美伊兩國爭端。12月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呼籲伊朗釋放美國外交人員。伊朗拒絕接受安理會決議。人質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決心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1980年4月7日,美國政府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
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美國在世人面前丟盡了面子。
當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美國人質遂成為伊朗的包袱。11月2日,伊朗議會經過激烈辯論,通過了釋放人質的4項條件:美國作出不幹涉伊朗內政的保證,解除伊朗在美國資產的凍結,撤消美國對伊朗的一切要求與制裁措施,將前國王巴列維的財產歸還伊朗。11月11日,美國表示原則上接受上述條件作為解決人質問題的基礎。經阿爾及利亞等國斡旋,美伊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在阿爾及爾簽署了關於解決人質問題的協議:美國分三次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釋放全部美國人質。次日,被扣押14個半月的美國人質全部獲釋離開伊朗。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在美國人心目中,人質事件是美國人自越戰以後遭受到的最大的恥辱。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面對伊朗竟然束手無策。美國外交官被蒙上眼睛反綁雙手遭伊朗學生羞辱的照片和圖象在美國傳媒反復刊登和播放,伊朗人進入美國大使館之後把裡面所有的秘密文件拿出來示眾,對美國公眾的刺激極大。1980年2月,當52名人質獲釋返回美國時,美國各地公眾在樹上和家門口掛滿黃絲帶,可見此事在美國影響之大。這個事件也成了美國公眾對伊朗的一個仇恨點,此後美國歷屆政府不管採取如何敵對伊朗的政策,在美國國會沒有阻力,美國公眾也都能接受。
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 「輸出革命」 極大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Ⅵ 有誰知道伊朗為何要建立兩支武裝力量, 除了正規軍還有伊斯蘭革命衛隊

1979年伊斯蘭革命結束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並不信任曾經效忠巴列維王朝的正規軍。他當時下令對軍隊進行「大清洗」,強調軍隊應該是「伊斯蘭和人民的軍隊」。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伊斯蘭政權,霍梅尼於1979年6月下令成立一支具有宗教屬性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革命衛隊因在戰爭中沖鋒陷陣,而從「准軍事」組織迅速發展成為具有「海陸空三軍」力量的精銳部隊。與此同時,革命衛隊因其具體執行霍梅尼「革命輸出」的政策,在國內外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

據美國媒體報道,黎巴嫩真主黨是由革命衛隊情報機構與黎什葉派聯手創立的,並長期接受革命衛隊的訓練。革命衛隊還向別國30多個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軍事組織提供指導,其中包括「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在內的組織。

伊朗正規軍負責保衛國家,革命衛隊則負責保衛伊斯蘭政權。因此,伊朗政府更倚重於革命衛隊。目前,伊朗正規軍的人數大約有50萬人,革命衛隊約12萬人,雖然人數不如正規軍,但據說革命衛隊還領導著上百萬人的非正規軍「巴斯基」,即民兵。記者發現所有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伊朗官員以及工作人員均為「巴斯基」。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政府人員都在革命衛隊的領導之下。從軍事力量上看,革命衛隊控制了伊朗大部分精良導彈,還設有特種部隊。因此,革命衛隊在伊朗具有很大的能量。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兩年。在伊朗一些年輕人和大學生,他們按照義務都要去參軍,但大多都在正規軍服役。只有那些家庭出身良好(譬如烈士家屬、宗教家庭)、對伊斯蘭教極度虔誠或是政府相信其忠心耿耿的人才能進入革命衛隊,革命衛隊對隊員的審查非常嚴格。

Ⅶ 巴列維時期,伊朗既然那麼發達,為何還會發生伊斯蘭革命

在巴列維時期,伊朗國家的內部矛盾非常的嚴重,所以發生了伊斯蘭的革命。伊朗在巴列維時期工業非常的發展和國家非常的富裕,人民的生活富足,和現在的伊朗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在當時的巴列維時期不僅僅有著很好的生活。


隨著國際的環境變化的非常的劇烈和伊朗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惡化,所以社會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大,民眾的矛盾也是很多,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伊斯蘭革命的發生。

Ⅷ 伊朗為什麼要輸出革命

伊朗輸出的不是革命,而是宗教
伊朗是什葉派,宗教輸出和恢復波斯帝國的野心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所謂的輸出革命

Ⅸ 巴列維時期,伊朗是更加自由的世俗化社會,為何卻爆發了革命

許多人提起如今政教合一的伊朗,感情十分復雜,一方面,敬佩其敢公然對抗美國的膽量,另一方面,對於其嚴密到苛刻的宗教專制的統治感到十分的不滿,並一廂情願的認為,如今的伊朗人後悔革命,更加懷念巴列維時代。

伊斯蘭革命

因此,伊朗革命的發生,並不是一個霍梅尼領導的什葉派穆斯林的宗教狂熱運動,而是由於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世俗領域種種社會矛盾激化和宗教矛盾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巴列維統治時期伊朗國內激烈的矛盾來看,即便沒有霍梅尼,即便沒有伊斯蘭革命,伊朗最終也會爆發推翻巴列維的運動,區別只在於誰領導這場運動罷了。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喜歡革命輸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6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3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6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3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28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998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6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0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7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
走進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866
在義大利買什麼口紅便宜 瀏覽:157
怎麼在英國起訴商標侵權案件 瀏覽:462
義大利衛浴和德國衛浴哪個好 瀏覽:422
印度一個人吃飯多少錢 瀏覽:931
溫州義大利面哪裡有售 瀏覽:111
越南胡志明疫情什麼時候解封 瀏覽:92
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多少牛肉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