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新聞
1.美國火箭升空後精準落回發射台.:
據美國SpaceX公司發布消息稱,在10月7日的測試中,SpaceX公司研發的「蚱蜢」火箭完成了「第八跳」,在發射測試中成功升空744米,隨後准確降落到發射台上。
「蚱蜢」火箭使用了全新的垂直起飛垂直降落(VTVL)概念,SpaceX航天公司希望憑借該技術打造出可重復使用的火箭系統,這樣在運載火箭發射後就可以自動降落在預定場地上,不需要從海洋中人工打撈火箭助推器或者其他部件。這項技術有助於降低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甚至使火箭可以完成可重復使用。SpaceX航天公司希望將垂直起飛垂直降落技術安裝到下一代的「獵鷹」火箭上。
2.阿富汗國際場所遭塔利班襲擊致兩人死亡:
當地時間2013年10月18日,阿富汗喀布爾,一名阿富汗塔利班對一處外國人居住區實施了自殺式炸彈襲擊,已致2名當地民眾死亡;據悉這座國際設施內居住了許多外國勞工。爆炸發生後,阿富汗出動了快速安全部隊,並與塔利班發生激烈交火。
3.奧巴馬提名親信出任國土安全部部長:
當地時間2013年10月18日,美國白宮,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國防部前任法律總顧問傑·約翰遜為新任國土安全部部長,接替今年7月辭職的納波利塔諾。
4.馬爾地夫新一任總統大選可能推遲:
爾代夫總統選舉委員會18日說,由於3名總統候選人中有2人尚未在選民登記表上簽字,新的第一輪總統大選很可能推遲。
總統選舉委員會主席富瓦德當天在馬累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進步黨候選人亞明和共和黨候選人卡西姆已表示,在對選民登記表進行確認之前不會簽字。他呼籲所有候選人盡快簽字以確保大選如期舉行。
根據馬爾地夫最高法院本月公布的有關總統選舉的指導方針,總統大選必須在候選人簽字確認了選民登記表後才可以進行。亞明和卡西姆拒絕簽字很可能導致原定在10月19日舉行的新的第一輪大選投票面臨推遲。
目前,前總統、民主黨統候選人納希德已在選民登記表上簽字。18日早些時候,卡西姆表示將盡早簽字,但亞明稱該黨完成選民登記表確認需要72個小時。有消息人士猜測,亞明和卡西姆拒絕簽字的理由是他們懷疑選民登記表對選民的統計有誤。
面對大選出現的困局,馬爾地夫總統瓦希德當天發表聲明,呼籲有關各方協調一致,共同努力確保新的第一輪大選如期自由、公正地舉行。
馬爾地夫最高法院10月7日晚以存在舞弊為由宣布取消9月7日舉行的第一輪大選投票結果。馬選舉委員會隨後確定於10月19日舉行新的第一輪大選。如果沒有任何一名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半數以上票數,第二輪投票將在11月3日前舉行。根據馬爾地夫憲法,新總統應在11月11日前宣誓就職。
5.美檢察官:對韓亞空難碾壓中國女學生消防員不予起訴:
美國加州聖馬特奧郡檢察官18日宣布,對今年7月6日韓亞空難救援時駕駛消防車碾壓16歲中國女學生致死的消防員不予起訴。
聖馬特奧檢察官斯蒂夫·瓦格斯塔夫18日上午發布聲明指出,經過對消防局、警察局和其他救援機構、以及聖馬特奧法醫辦公室提交的事故報告、錄像等證據評估後,他認為,沒有任何個人需要對空難救援承擔刑事責任。16歲的中國女學生葉夢圓不幸死亡是一起交通意外,救援的消防員沒有違反刑法,沒有刑事責任。
瓦格斯塔夫表示,空難發生後,舊金山消防員和警察冒著生命危險在非常混亂的事故現場奮力救助了數百條生命,他們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7月6日上午約11時27分,韓亞航空214航班波音777客機在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時發生意外,尾部斷裂失火,造成3名中國女學生死亡,約181人受傷。291名乘客中,中國乘客141人。
7月19日,聖馬特奧郡法醫羅伯特·富克羅特和舊金山消防局長喬安·海斯·懷特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葉夢圓死於消防局的救援車輛碾壓。
富克羅特說,葉夢圓在被碾壓之前還活著。遺體解剖顯示,她身上多處受傷,內出血,與遭汽車碾壓後的創傷一致。
空難發生後,葉夢圓被救援的消防員放置在飛機左翼側地面上,隨後被滅火的泡沫覆蓋,另一輛消防車碾過她的身體,造成死亡。
6.聯合國報告痛批美國狂轟濫炸 瞞無人機致死數據:
10月19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19日報道,聯合國調查員前日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指僅僅在巴基斯坦便有400名平民遭無人機殺害,遠超美國政府承認的數字,批評華府隱瞞相關數據。報告並警告部分國家利用無人機實施環球策略和狂轟濫炸,將促使更多國家和組織引進無人機,擾亂世界秩序,嚴重威脅全球安全。
報道指出,無人機到底誤殺多少平民,美國含糊其辭。2011年6月,時任反恐顧問布倫南稱「近一年沒平民遭無人機誤殺」,但到今年2月,中情局(CIA)稱有「個位數字」平民死傷。美國總統奧巴馬5月承認有平民被無人機射殺,但沒有透露具體數字。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埃默森指稱,不能接受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隱瞞相關數據的做法。
埃默森引述巴基斯坦政府數據稱,華府2004年開始在當地用無人機狙擊恐怖分子以來,巴國官員證實最少400名平民被無人機殺死,另有200名死者可能並非武裝分子。埃默森稱,這一數據與多個非政府組織數字吻合,可信度頗高。他又指中情局2010年起減少用無人機轟炸巴國後,當地平民死亡人數隨即急降。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海恩斯則警告,部分國家在選定無人機目標時條件寬松,例如單是參與策劃過往襲擊已可招致殺身之禍,扭曲了國際人權法定立的基本條件。他指出,在此情況下,無人機「精確打擊」之說根本不可信,因為被炸的「恐怖分子」可能只是無辜平民。報告沒有指名特定國家,但輿論普遍認為,這是直指屢掀無人機爭議的美國。
報告指出,軍事無人機有可能落入非國家組織手中,或被敵對黑客或組織入侵,認為今後擁有無人機的國家或組織數目將急增。報告並警告當前國際社會對規范無人機攻擊還未達成廣泛共識,若肆意轟炸的「風氣」持續,視國際秩序如無物,全球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7.伊朗核問題談判進展被指或遭美國等國國會抹殺: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0月17日報道,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伊朗核問題談判於當地時間16日結束,各方首次達成共同聲明,承諾將在11月舉行下一輪談判。但談判中的積極信號可能不會在美國等國的立法機構中延續,這或許將影響伊朗核談最後協議的達成。
報道稱,美國官員能否說服本國國會及其盟國中的持反對態度者也將影響協定達成。美國談判代表稱,談判涉及的所有討論細節,包括伊朗消除國際擔憂的具體提案,都將呈現給國會及美國盟國。然而,國會方面的態度卻不容樂觀。
有國會官員認為,在伊朗採取切實步驟撤銷核計劃之前,不應放鬆對其經濟制裁。也有官員說,如若拒絕放鬆對伊經濟制裁,核問題談判將困難重重。對此,有專家提出了一個折衷的解決方案,既保持對伊經濟制裁,同時對伊朗提供金融支持,使其有信心達成協定。
8.朝鮮將開始建設高新技術開發區:
朝鮮中央通訊社17日晚報道,朝鮮有關部門已經與國際財團達成協議,即將開始建設開城高新技術開發區。
韓國統一部發言人18日拒絕就朝方舉措置評,但強調這些項目「與現有的開城園區無關」。
朝方有意將高新技術開發區設在開城,卻不願將開發區與引資條件更適合的開城工業園區相聯系。對此,有分析認為朝方是希望通過這種壓力讓韓方將更多高新技術投資於朝鮮。但也有學者認為,朝方是為了顯示對開城工業園區的擴張不再感興趣。
9.父親打兒子屁股被判罰:
在法國中部城市裡摩日,由於9歲的兒子幾天來對父親不理不睬,這名父親以「不敬」為理由打了孩子屁股,該行為日前被當地法庭判為「侮辱兒童」,並對他處以500歐元的罰款,此外還要支付給他的妻子、即孩子的母親150歐元作為精神賠償費。不過,由於法國法律沒有明文禁止家長體罰子女,因此這一判罰也引起了民眾熱議。
據報道,這名男子正在和妻子鬧離婚,而他9歲的兒子近來拒絕和他問好、打招呼。由於不滿兒子對他的不尊重,他動手了。在法庭上,這名男子辯護說,「最新的育兒潮流」是不允許成年人「糾正孩子」,但他反對這種觀點,他「忍受不了對孩子不進行管教」。
歐盟28國中有23個國家的法律明文禁止對孩子實施打屁股等體罰行為。但是,法國雖然在刑法中則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施行暴力,卻保留了家庭成員「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的權力」。在這條新聞被報道後,當地的新聞媒體也是爭論紛紛,許多新聞網站還發起了與讀者互動的「家長能打孩子屁股嗎?」等調查。
10.印度酒精中毒事件致37人死亡:
印度警方19日說,北方邦18日晚發生一起因飲用非法製造劣質酒導致的集體酒精中毒事件,已有至少37人死亡、數十人中毒。
據警方介紹,事件發生在北方邦阿扎姆加爾地區,許多貧苦工人在當地販酒商那裡購買廉價劣質酒。這些劣質酒的酒精含量達90度以上。北方邦首席部長亞達夫決定對事件進行調查,並撤銷了幾名當地官員的職務。
質劣價廉的烈酒在印度村鎮產銷泛濫,缺乏有效監管,劣質酒、假酒致人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2011年12月,西孟加拉邦假酒事件導致160多人喪生。
以上是最新的10條新聞,搜集資料不容易,望採納~
❷ 中國在制裁伊朗的議案中投反對票了嗎
自 2006 年 12月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了 4 份含有制裁伊朗內容的決議。
【2006.12.23】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737號決議案,要求伊朗停止其敏感的核活動。制裁包括:禁止與伊朗買賣任何可能有助於鈾濃縮計劃的物件、材料、設備、產品和技術。限制 12名與伊朗核計劃和導彈活動有關的官員的外國旅行。凍結這 12 名官員和 10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這 10 個機構要麼直接與伊朗核活動和導彈活動有關,要麼向這些活動提供支持。
【2007.3.24】由於伊朗不理會聯合國決議案,還加強其鈾濃縮活動,因此安理會一致通過 1747 號決議案,擴大前一個決議案的制裁范圍。制裁包括:禁止伊朗所有武器出口。限制對伊朗售武,包括戰斗機、武裝直升機、戰艦、作戰坦克和裝甲作戰車輛。凍結包括國有銀行在內的 13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以及另 15 名官員和 13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這些官員和機構都與伊朗核計劃和彈道導彈計劃有關系,他們包括伊精銳部隊革命衛隊的高級軍官。限制這 15 名官員海外旅行。限制對伊朗政府的金融援助或貸款。
【2008.3.3】安理會以 14 票贊成 1 票棄權,通過 1803 號決議案,對伊朗實施新制裁,包括:全面禁止與伊朗核計劃和導彈活動有關官員的旅行,並對懷疑私運違禁品的出入伊朗船隻進行檢查。呼籲各國「在作出新承諾,為與伊朗的貿易提供公共資金援助時提高警惕,需要警惕事項包括為從事這類貿易的國民提供出口信貸、給予從事這類貿易的國民提供擔保或保險。呼籲各國保持警惕,注意國內金融機構與設在伊朗的所有銀行和這些銀行的海外分行之間的活動。
【2010.6.9 】聯合國安理會上午表決通過了制裁伊朗的第四份決議。與之前的幾個制裁決議相比,這份決議對伊朗制裁的力度更大,制裁范圍更廣。當天的表決結果顯示,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有12個國家投贊成票,土耳其和巴西投票反對,黎巴嫩棄權。根據決議,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斗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禁止各國與伊朗進行與核活動有關的金融交易,同時禁止伊朗在國外開設可能會被用於資助其核活動的獨資或合資金融機構。決議附件中包含了自安理會制裁伊朗以來通過的最大的一個制裁清單,其中包括將受到資產凍結的40多家伊朗實體,其中許多實體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有關。伊朗原子能組織伊斯法罕核技術中心負責人賈瓦德·拉希奇則被列入禁止出國旅行的制裁人員名單。
根據以上四個資料顯示中國在四輪制裁決議中均投了贊成票。
❸ 伊朗大選結果出爐,超級強硬派總統上台,將親華抗美進行到底,你怎麼看
據路透社6月19日報道,伊朗總統大選結果公布,萊西以支持率62%獲得總統大選,變成伊朗新一屆美國總統,將要卸任的美國總統魯哈尼對新美國總統表述了慶賀稱「我慶賀人民的選擇」。
依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稱,跟萊西市場競爭的別的三位侯選人的團體票也比不上他多,三位侯選人現階段也對萊西表述了慶賀。
據新聞媒體,現階段伊朗與美國中間緊緊圍繞伊核協議的巴黎商談早已貼近序幕,根據各層面的考慮到,美國表明將撤銷對於伊朗的絕大部分封禁,因而,在萊西上台後,美伊關系將有一定的緩解。可是,伊朗所遭遇的內憂外患的局勢將有一定的轉好,可是,對立很多年,美伊彼此整體對立的趨勢不容易產生實際性的更改,伊朗親俄、親中,協同中國俄羅斯抵抗美國的現行政策短期內內不容易產生變化,而作為非常強硬派的萊西上台後,極有可能會將「親華抗美」開展究竟,這恰好是美國所擔憂的,歐美國家更期待一個親密接觸西方國家的伊朗美國總統上台。
❹ 兩伊戰爭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和平解決爭端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在聯合國軍事觀察團監督下實現停火。1990年伊拉克因侵佔科威特面臨嚴重的海灣危機,於8月15日宣布5天內從伊朗撤軍,接受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並開始釋放戰俘。至此,兩伊結束戰爭狀態。
❺ 美國對伊朗制裁倆票是誰投的
美國和多米尼加贊
美國受挫:新一輪對伊朗制裁提案,聯合國安理會投票僅2票贊成
(特朗普於去年退出《伊核協定》,宣布加大對伊朗制裁)
以色列身為伊朗的死敵,由於宗教對立的因素在其中,伊朗多次向外傳達「如果擁有實力必將把以色列從中東鏟除」的態度,所以這兩國之間幾乎沒有回轉的餘地。如今隨著美國的步步緊逼以及《伊核協議》實質性瓦解,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加糟糕。
❻ 中國同意聯合國制裁伊朗失去多少得到多少最終會失去在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力嗎
我們都知道,制裁伊朗,無非都是實行經濟制裁。由於過去06-08年三次制裁投票中,中伊兩國關系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損害和任何負面的影響,恰恰相反,中伊兩國的貿易還大幅度的增加,中國已經取代了歐盟,成為伊朗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根據這樣一種平衡和考量,可以說通過新的制裁案,實際上對中國經濟方面,能源方面,經貿方面,以及比較敏感的其他相關方面來講,和伊朗的合作也不會受到大的影響,這個我相信中國政府是做了認真的評估。而對於阿拉伯國家,我認為他們也是贊同的,其實就像中國一樣,朝鮮雖然是我們的盟國,但是朝鮮的核威懾力量卻是很強大的,如此強大的核能力就擺在中國旁邊,這實質上是一個定時炸。彈,你很難估計它什麼時候會出現危險;再一個,伊朗他本身不是一個很穩定的國家,他集中了世界幾乎所有的伊斯蘭教極端份子,那如果他產能過剩,保護的能力不足,那會不會落入到這些份子當中,從而產生全球的核威脅態勢。所以在這兩點考量上,我認為阿拉伯國家是會支持的。
❼ 制裁伊朗的表決期限是什麼時候
2010年1月28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一項關於加大對伊朗制裁的議案,以支持奧巴馬政府更大力度地對伊朗政府核計劃施壓。
國際上的我沒有找到
❽ 伊朗武器禁運這次聯合國投票,中國投了什麼票
中俄是反對票,除了美國和多米尼加以外,其他的英國、法國等11國都是棄權。
美國對伊朗的行動越來越得不到歐洲的支持了,美國的行動損害的是歐洲的利益,歐洲接下來會更多的維護自己的利益。
❾ 我想問那個反對聯合國安理會1696號決議的國家是誰
7月31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代表舉手錶決。聯合國安理會當天以14票贊成、1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關於伊朗 核問題的1696號決議。決議要求伊朗於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呼籲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 新華社記者趙鵬攝
聯合國1696號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呼籲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否則將考慮採取包括制裁在內的適當措施。
伊朗對安理會決議迅速作出回應,明確拒絕了這一決議,並宣稱伊朗的鈾濃縮活動只會繼續,不會中止。伊朗拒絕安理會決議表明,伊朗在現階段不會改變自己的立場、並將繼續按既定方針辦。
伊朗為什麼態度如此強硬,不留餘地?伊朗核問題,說到底,是一個關於容忍還是根除伊朗可能擁有製造核武器能力 的問題。
從伊朗核問題出現以來,伊朗就反復強調有權進行濃縮鈾活動。由於核不擴散條約給予每個成員國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力,也沒有拒絕成員國進行核濃縮和分離活動,核不擴散條約國伊朗的要求並沒有違反國際法。
眾所周知,濃縮鈾活動是製造核武器所必需的。進行鈾濃縮活動並不一定就能夠製造核武器,但要製造核武器就必須首先進行鈾濃縮活動。也就是說,如果允許伊朗繼續進行鈾濃縮活動,那麼,伊朗總有一天會製造出自己的核武器。相反,如果禁止伊朗進行鈾濃縮活動,伊朗就永遠造不出原子彈。
當然,伊朗政府也反復強調,伊朗進行鈾濃縮活動,僅僅是為了發電,為了和平利用核能。伊朗政府也表示,不會製造核武器。但是,美國不相信,因為美國認為伊朗"是不負責任的流氓國家",並認為,伊朗如果掌握了核技術,早晚要製造核武器。
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是個"好東西",因為不管大國還是小國,只要有了核武器,哪怕只有一顆,其威脅力量是巨大的。小國有了核武器,可以威懾大國,可以使某些大國在發動戰爭侵略別國時有所顧忌。
根據美國的中東戰略,決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美國的核政策就是如此。因為伊朗是敵對國,就不允許它有核武器。對於像以色列這樣的盟國,美國就允許它有核武器,甚至在聯合國安理會幾十次動用否決權,來維護以色列的核權利。
聯合國決議給伊朗規定的大限是本月31日,必須停止鈾濃縮活動。伊朗也沒把安理會的決議當回事,繼續我行我素,繼續加緊鈾濃縮活動。伊朗是要為本國的尊嚴和權利而斗爭到底。
雙方都不讓步,大限到了,怎麼辦? 這是人們所關心的。分析人士認為,可能性比較大的是聯合國安理會將採取進一步的制裁措施,伊朗則乾脆仿效朝鮮,退出那個約束它的"核不擴散條約"。伊朗曾多次發出過這樣的威脅。
最近,不斷升級的黎以沖突吸引了世界輿論的關注,伊朗核問題似乎不那麼突出了。隨著時間的遷移,人們的注意力又將回到伊核這個熱點問題上來。(
❿ 伊朗大選最終誰會獲勝
據伊朗伊斯蘭通訊社17日報道,改革派候選人、現任第一副總統賈汗吉里16日宣布退出競選。此前一天,強硬派候選人、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剛剛宣布退出總統競選。隨著上述二人的退出,19日的伊朗總統大選還剩四名候選人,分別是溫和派的現總統魯哈尼和前副總統哈希米·塔巴;保守派的前副司法部長易卜拉欣·萊希和前文化部長穆薩塔法·米爾薩利姆。
伊朗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可連任一屆。在首輪投票中獲得逾半數選票的候選人將直接當選,否則將由得票數居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角逐。選舉結果公布後,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認可,最終勝出者還須由最高領袖任命。自從1981年以來,歷任伊朗總統都獲得連任。在2013年第一次大選中,魯哈尼以50.3%的支持率在第一輪中勝出。
目前的非官方民調顯示,魯哈尼領跑伊朗大選。《印度教徒報》17日引述伊朗學生民調機構5月初的調查稱,魯哈尼的支持率是42%,萊希的支持率為27%,退選前的德黑蘭市長卡利巴夫為25%,賈漢吉里和米爾薩利姆為3%,哈希米·塔巴為2%。
另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7日對總統候選人之間互相攻擊的現象提出批評。哈梅內伊稱,競爭對手當著觀眾的面互指對方腐敗,使本屆選舉成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歷史上最惡劣的一次。他還說:「看看這個地區,安全的國家是哪一個?伊朗正在安全和平靜的氛圍里准備大選。這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