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制裁伊朗,對金價有什麼影響
不會有任何影響。早在美國制裁之前,美國就故意炒高金價,使其遠遠高於真正價格,目的是打擊中國為首的准備投資貴重金屬的發展中國家。
『貳』 美國制裁伊朗,對油價有什麼影響
對伊朗的制裁無非就是限制石油的出口,這將導致美原油價格上漲。
『叄』 有人說伊朗的油真的比水便宜,這是為什麼
伊朗,古稱波斯。這個地處中東高原的國度,因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二位。所以伊朗的石油也就廉價了。
這些海灣石油國度之所以比擬富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緣由是本國人口很少,大多幾百萬人口,並且大局部還是外來打工人員。沙特固然有3000萬人口,但是本國公民卻只要2000萬,三分之一為外來人口,當然他們的待遇跟本國公民是不同的。
『肆』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 為什麼原油價格會跌
理論是推高油價。
1、退出協議不是目的,目的是制裁伊朗。
2、伊朗解除制裁後,向國際市場大理拋售石油。
3、現在重新制裁,原油供應量少了,肯定油價會提高。
當然還有國際炒家的炒作。來推高油價。
『伍』 疫情造成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這會對伊朗造成什麼影響
中國此次發生的疫情造成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需求增速減小,對於作為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的伊朗而言無疑是打擊巨大的。
總的說,疫情造成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一方面會拖垮伊朗本國的經濟,另一方面威脅了伊朗在石油出口方面的地位,可能會導致戰爭的摩擦。
『陸』 國際的油價28日大跌,布油跌6.77%,造成其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伊朗制裁導致的預期撤退。伊朗制裁宣布之初,市場對此反應激烈,擔心伊朗石油供應減少後的缺口得不到補充,危機升級,伊朗封鎖霍爾姆斯海峽。但是預期之後發現並沒有像市場預期的那樣對油價構成很大的威脅,於是預期的回落造成了第一波下跌。歐洲國家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出行,這些國家的人被堵在家裡,減少了很大一部分歐洲國家對石油的需求。
法國興業銀行指出,未來,油價將進入一個新時代。決定市場供應的將是價格,而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或沙特。這種行為自然會影響國際油價,國際油價取決於市場供求。當供大於求時,國際油價必然下跌。當然,石油仍然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價格下跌只是一瞬間的事情。需求增加,價格自然會漲回來。但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油價才會上漲。至少,這種情況在今年之內很難出現,因為這就是當前的國際形勢。除非現在爆發大規模戰爭,否則今年油價很難上漲。
『柒』 國際油價暴跌的原因
有以下幾點因素致油價暴跌:
1、由於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制裁俄羅斯,操縱國際油價大跌;
2、原油產油國為了抵制新新能源頁岩氣的開發進度,加大產油量,致使油價暴跌;
3、中東局勢長期動盪,特別是IS通過低價原油輸出獲取暴利,進一步導致原油暴跌;
4、近期的伊朗與沙特的政治危機,導致原油產量進一步擴大,導致暴跌;
5、美國國內開啟原油開采,進一步是跌幅擴大。
『捌』 近期油價下降暴跌的原因
1.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一:供需失衡,供大於求。
首先,油價的下跌從本質上看,處於供大於求的現象。根據歐佩克的預期,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為每日2890萬桶,是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該需求水平低於上月歐佩克成員國的日均產量及維也納會議所確定的每日生產3000萬桶的目標。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能源信息署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近期持續增加,庫存增加暗示需求疲弱。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實際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頁岩油供應增加和歐佩克穩產,國際石油市場出現的供應過剩情況是油價下跌不可否認的誘因之一。
2.油價下跌本質原因之二:國際政治局勢和人為意圖的刻意打壓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一跌再跌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供需失衡基本面來分析,更多的是政治和人為因素的博弈。長期來看,頁岩油從供給增長和價格傳遞兩個層面降低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這種供應的多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加劇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原油產量博弈。這就有形成了另一種市場聲音-「政治意圖的刻意打壓」。美國為了控制國際經濟的脈搏,首先要對中東國家形成能源上的控制。節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如果歐佩克再不團結一致,原油價格恐跌至每桶40美元的低位。而有海外媒體披露稱,伊拉克將對明年南部巴士拉港口出口的重質油給予更大幅度的折扣。在上月的歐佩克緊急會議上,盡管阿爾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建議採取行動穩定油價,沙特石油部長歐那密仍維持維也納會議上的論調,堅決不減產。很明顯,沙特要把美國頁岩油扼殺在搖籃里,再加上華爾街投行在唱空。油價一跌再跌是有主力持續做空。至於底在哪,根據對頁岩油成本的數據跟蹤,沙特心中有個底價。通過這輪大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頁岩油的成本。原油一跌再跌,是需求持續放緩,供應過剩不斷累積爆發的一個結果。此外,供應過剩的量持續得不到改善,再加上歐佩克放棄擔當市場調節者角色,進而引發市場價格戰。
3.影響之一:油價大幅下跌,制裁俄羅斯經濟的「重拳」
俄羅斯全國的GDP有近50%來源以原油和天然氣出口,本次的下跌打壓,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國家經濟的一種制裁。種種跡象表明,油價的下跌與國際的政治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4.影響之二:油價大幅下跌,拖累大宗商品連鎖反應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的下跌,引起了大眾商品的連鎖反映,銅、糖、豬肉、大豆等產品均出現供給過剩現象,而對市場的投機機構來說也是雪上加霜,早在2008年,東航、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國際油價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油價快速下跌,3家企業不得不雙倍賠付,截至2008年底共賠付人民幣8億元。油價下跌,金銀避險需求刺激貴金屬價格上漲我們可以看出油價目前持續破位已經開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進程。最對貴金屬來說反而構成利好刺激,因人們在擔心經濟放緩的同時,避險需求則會提升,金銀顯然成為首選。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金銀表現一直比較強勁的原因。
『玖』 我國是進口石油大國,為什麼石油價格降低對我們並非好事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經歷過四次暴跌,分別是09年,原油價值從原來的147美元/桶跌至46美元/桶;14年美國頁岩油的開發導致石油供給量上升,國際原油價格由115美元/桶跌至27美元/桶;18年時,美國對伊朗等國家實施制裁豁免導致原油價格由76美元/桶下跌至45美元/桶;再加上此次受疫情影響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下跌。
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使得我們采購原油的價格成本更低,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為什麼油價下跌,對我們而言並非好事呢?
其實不止我國,很多國家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目的就是為了擺脫對石油資源的依賴。
總結
石油價格對世界經濟的穩定有著重要作用,一旦石油價格出現較大的波動,將會引起全世界多個經濟體出現波動,甚至引發崩潰。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也為了節能減排,目前許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
但從目前來看,石油依然是工業時代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