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巴姆派出多少人

伊朗巴姆派出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16 21:03:30

㈠ 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20周年,他們都完成過哪些救援任務

中國國際救援隊他們完成了國內的新疆、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多個地方的地震、海嘯等多種地質災害的救援工作,也完成了國外伊朗、巴基斯坦、日本、印度尼西亞、紐西蘭、阿爾及利亞等多個國家國際救援工作。中國國際救援隊是2001年成立的,成立的原因是源於國家針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體系。其中第三個體系是建立緊急救援體系,而對於這一體系的有力措施便是成立一支專業化的救援隊伍,因此國際救援隊因此成立。

中國在國際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國際救援隊參與其他國家的救援活動,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外交手段。在災害面前,各個國家的救援隊團結一心,大大提高的救援活動的效率和速度。也可以在救援活動中取長補短,相互借鑒。

㈡ 地理問題

「沙漠里的翡翠」——伊朗古城巴姆
巴姆城 (Bam) 位於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境內巴雷茲山脈和卡布迪山脈之間的卡維爾鹽漠,距首都德黑蘭約1000公里。
巴姆老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城區外環繞著3公里長的城牆。城內大部分房屋建於16至18世紀,但有一座建於2000年前的城堡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磚坯結構建築,還有一座有1100年歷史的清真寺和一座祆教(即拜火教)神廟。1722年阿富汗的入侵使巴姆在軍事上的地位逐漸衰落,此後就慢慢被遺棄了。1953年,伊朗開始重建巴姆。後來的移民使這座古城又逐漸恢復了生機。
巴姆城位於「絲綢之路」上,周邊地區乾旱荒涼,但巴姆卻因為有豐富的地下水,可以種植棕櫚樹和柑橘樹而成為沙漠綠洲。遊客們稱其為「沙漠里的翡翠」。
2003年12月26日凌晨,巴姆地區發生里氏6.3級強烈地震,有近3萬人喪生。29日,伊朗總統哈塔米在對巴姆地震災區進行視察後表示伊朗將重建巴姆。地震前的巴姆城區有9萬居民,巴姆地區有約20萬人口,城內古老的民宅和公共建築都保存完好;伊朗正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巴姆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㈢ 伊朗巴姆地震中國派出多少人去救援

1978年9月16日,伊朗東南部塔巴斯鎮發生里氏7.7級大地震,造成2.5萬人死亡,附近40多個村莊被摧毀。
中國國際救援隊兵分兩路,一組在聯合國現場協調中心指揮下繼續搜尋遇難者的遺體,一組趕赴傷員集中的災區進行醫療巡診。

醫療巡診,也就是流動性的送醫送葯,是中國救援隊獨有的做法。中國的10名醫療專家和部分救援隊員背著大量的葯品,在重災區的倒塌房屋間穿行,通過當地紅新月會的向導,尋找那些需要醫治的災民。處理的大多數患者都是較輕的外傷,不少人的傷口已經感染,中國醫生給予了及時地醫治。還有一些災民由於悲傷過度,哭壞了眼睛,中國醫生給他們留下了一些眼葯。

中國國際救援隊在伊朗地震災區進行醫療巡診

25歲的伊朗青年阿里在地震中被砸傷了腳,一直沒有得到處理,皮膚已經潰爛,中國醫生及時對他的傷口進行了消毒包紮,控制了傷情,還給他留下將來會用到的消毒葯品。阿里拉著中國醫生的手說:「感謝真主,也感謝中國醫療隊,你們是伊朗人民的朋友。」

據中國國際救援隊領隊徐德詩介紹,中國救援隊離開時將把從國內帶來的綳帶和葯品全部留給當地的醫療部門和災民。

㈣ 1.中國的維和部隊和救援隊為世界各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2.朝核立方會談中,中國所起的作用! 謝謝!!!!

中國國際救援隊
2003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師發生6.8級地震,救援隊首次參加實戰救援,為災區社會穩定、恢復家園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3年5月21日,阿爾及利亞發生6.9級地震,救援隊初次登上國際救援舞台,並搜索發現了1名倖存者,擴大了中國在國際救援事務中的影響; 2003 年12月1日新疆昭蘇6.1級地震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7.0級地震,救援隊都及時趕赴災區執行救援任務。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與海嘯災難發生,中國國際救援隊兩批共70人赴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災區,實施了為期4周的人道主義緊急救援行動,共醫治了1萬多名傷病災民。
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級地震後,中國國際救援隊派出兩批90人,赴巴基斯坦重災區巴拉考特開展了32天的緊急搜救、醫療救治、疫病防治、災害評估、震後趨勢判定等工作,營救出3名倖存者,救治2785名傷病人,還第一次擔當了現場國際救援協調人,發揮了重要的救援協調作用。
2006年
5月27日,印度尼西亞日惹特別自治區發生6.4級地震,救援隊赴重災區 中國國際救援隊
班圖爾開展了歷時18天的醫療救治、災害評估和緊急搜救工作,中救援隊承擔了班圖爾災區近1/4傷員的救治工作,共醫治3015名傷員。憑借過硬的作風、精湛的技術、先進的理念和出色的工作,救援隊成為災區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得到當地政府、民眾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有力地配合了中國整體對外援助行動。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開展地震救援的同時,積極發揮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作用,先後參加了青海雪崩、天津薊縣山體滑坡救援行[1][2]動。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發生後,CISAR攜帶著生命探測儀、液壓氣墊等專業救援設備和搜索犬於5月13日凌晨,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都江堰的受災群眾面前。他們身著橘紅色救援服,後背印著醒目的「CHINA」字樣,先後成功救出49名倖存者。
海地地震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生里氏7.0級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 海地12日發生地震後,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派出國際救援隊趕赴海地參加救援。1月13日晚,中國國際救援隊從首都國際機場搭乘飛赴海地執行救援任務。據悉,救援隊一行共計68人,由三個分隊組成,包括來自國家地震局的10人專家分隊等。據了解,救援隊隨機攜帶了總價值約1200萬元人民幣的10餘噸救災物資,其中包括救援、通訊、後勤保障、醫療、食品在內等物資設備和三隻搜救犬。

中國維和部隊
1988年9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特別委員會。 1989年——中國首次派人參加了聯合國納米比亞過渡時期協助團,幫助納米比亞實現從南非獨立的進程。 1991年,駐伊拉克-科威特軍事觀察員雷潤民在伊科邊境因車禍犧牲。2003年被聯合國追授達格·哈馬舍爾德勛章。 1992年4月—— 中國第一支「藍盔」部隊—軍事工程大隊赴柬埔寨執行任務。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視察聯黎部隊
1992年5月,駐柬埔寨軍事觀察員劉鳴放在柬埔寨執行任務時,感染腦瘧疾,醫治無效不幸犧牲。 1993年5月21日22時40分,一枚火箭彈落入駐扎在磅同省斯昆鎮的中國維和工程兵大隊營地,造成赴柬埔寨維和工程兵大隊1中隊3分隊8班戰士陳知國、余仕利不幸犧牲,另有7名中國工兵受傷。 2003年4月—— 中國赴剛果(金)維和。部隊包括工兵連和醫療隊。 2003年3月13日14時許,聯合國對伊武器核查機構化學視察組組長郁建興在乘車返回巴格達途中發生車禍,頭部受傷,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2003年11月—— 中國赴賴比瑞亞維和。部隊由運輸分隊、醫療分隊、工程兵大隊組成。 2004年10月—— 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員赴海地維和。這是我國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 2005年5月3日中午,赴剛果(金)維和工兵連建築分隊3班班長付清禮,在基武湖畔一個臨山半島上洗刷裝載機上的污泥時突然暈倒,搶救無效不幸犧牲。 2005年10月——中國維和部隊赴蘇丹。部隊有工兵分隊、運輸分隊和醫療分隊。 2005年10月24日7時15分,赴賴比瑞亞維和運輸分隊士官張明,在與戰友外出執行任務時,被子彈擊中頭部,不幸犧牲。 2006年3月——中國維和工兵營開赴黎巴嫩,這是我國首次向中東地區派出維和部隊。 2006年7月25日19時30分,因以色列空軍對黎巴嫩南部邊鎮希亞姆進行空襲,擊中聯合國觀察員哨所,造成駐黎巴嫩軍事觀察員杜照宇與其他3名聯合國觀察員不幸遇難。 2010年1月12日——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7.3級強烈地震造成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總部大樓倒塌,正在樓內與聯海團官員舉行商談的中國公安部赴海地維和工作組成員朱曉平、郭寶山、王樹林、李曉明和駐海地維和警察部隊趙化宇、李欽、鍾薦勤、和志虹(女)同志被埋在廢墟下,於北京時間1月13日5時56分許壯烈犧牲。
朝核六方會談

朝核危機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至今仍牽動著美、俄、中、日、朝、韓各國敏感的安全神經。如果朝核危機久拖不決,朝美矛盾可能進一步激化,世界核安全形勢將遭到破壞。中國在朝核危機解決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以六方會談的形式讓各方正面接觸溝通,使危機得以階段性化解。無論從維護世界和平還是從本國安全利益出發,六方會談作為對話平台,是中國構建和諧世界外交實踐的創舉。雖然朝核問題至今尚未根本解決。但取得的成果標志著向朝鮮半島無核化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關鍵詞:六方會談;朝核危機;中國

一、六方會談是中國創導解決朝核危機的有效機制

2003年8月,經過中國積極的外交斡旋,促成解決朝核危機的談判,開始啟動六方會談,美、俄、中、日、朝、韓等國以此為對話機制討論朝鮮核問題,並確立了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朝核危機的原則。朝核危機是一個久拖未決的敏感問題。第一次朝核危機發生於1990年4月,是由美國軍方質疑朝鮮正在研製核武器而引發的。當時,美國以其衛星照片為依據,懷疑朝鮮有研製核武器的設施,並揚言要對這些設施實行檢查。朝鮮方面則反復聲明沒有製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時指責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威脅它的安全。

http://ke..com/view/54.htm

http://ke..com/view/1051552.htm

㈤ 中國國際救援隊它去過哪些國家

阿爾及利亞、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紐西蘭、日本等

㈥ 兩伊邊境大地震現場目前啥情況

以上來自天氣網最新消息。也是目前比較詳細的情況,我們會進一步跟蹤報道。

㈦ 中國國際救援隊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又名「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於2001年4月27日,由救援隊員、地震專家和醫護人員組成的這支專業隊伍,共分為三個支隊和一個直屬隊,三個支隊各有5個分隊:搜索分隊、營救分隊、醫療分隊、技術分隊、保障分隊,直屬隊則由參謀組、技術組、保障組組成。

其組建原則是「一隊多用、專兼結合」;任務定位為「迅速搜索與營救由於地震或其他災害事故造成城市建、構築物破壞而被壓埋的人員」;對救援隊的素質要求是「反應迅速、機動性高、突擊力強,能隨時執行緊急救援任務」;救援行動由國務院統一協調指揮。救援隊先後參加過新疆伽什、巴楚,雲南大姚、阿爾及利亞、伊朗等國內外大型災害救援。

阿爾及利亞地震救援行動中,第一次參加國際救援行動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依靠著先進的科技水平,成功搜救倖存者一名,挖出遇難者四名。在參與救援的三十八支救援隊中,總共只搜救出倖存者兩名,中國國際救援隊是繼法國救援隊之後震區第二支成功搜索到倖存者的隊伍。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的官員這樣評價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已經成為國際搜索救援舞台上一支寶貴的力量。」

2003年02月24日20時37分 鹽城市地震局 陳勇
「七·二八」唐山大地震二十六周年紀念日前夕,中國國際救援隊進行遠程機動地震救災演練,提高隊伍遠程災害緊急救助能力。

20 0 3年 1 2月 2 6日當地時間 5時 2 6分(北京時間 9時 56分 ) ,伊朗南部著名古城巴姆發生 7 0級強震 ,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 (OCHA)報告 ,該地震造成 4 1萬人死亡 ,3萬多人受傷。地震摧毀了巴姆城 87%的建築物 ,使得 7 5萬人無家可歸。災區政府陷入癱瘓狀態 ,震後 2 0個小時左右伊朗政府向國際社會發出援助請求。中國國際救援隊經過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奔赴伊朗災區實施救援。圖 1 地震後的巴姆城一角1 出發2 7日 1 5時 4 0分 ,中國國際救援隊乘坐攜帶著救援裝備和物質的專機出發了 ,本次救援出動救援人員 38人 ,記者 5人 ,攜帶 4條搜索犬...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 應巴基斯坦政府請求,北京時間9日,中國政府派遣國際救援隊搭乘中國民航包機趕赴巴基斯坦地震區實施國際人道主義救援。

救援隊由中國地震局副局長趙和平帶隊,搜索、營救、醫護人員以及地震專家等共49人組成,隨隊攜帶6條搜索犬和8噸專業搜救設備以及9噸救災物資。這次救援行動是中國國際救援隊繼2003年赴阿爾及利亞、伊朗和2004年赴印度尼西亞實施國際救援以來,第四次實施國際救援。

北京時間2005年10月8日11時50分,巴基斯坦發生7.8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其首都伊斯蘭堡東北部約95公里。此次地震是巴基斯坦建國以來發生的強度最大地震,使包括伊斯蘭堡在內的整個巴中部、北部地區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目前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地震還波及印控克什米爾和阿富汗等地。

㈧ 中國國際救援隊的主要事跡

成立以來,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 ,認真學習政策理論、地震知識、現場搜救知識和技能,刻苦訓練,開展模擬演練和實戰救援,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中國國際救援隊同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有緊密聯系,配合中國外交政策,積極參與聯合國人道主義緊急救援事務,如INSARAG(國際搜索與救援咨詢組)、UNDAC(聯合國災害評估與協調隊)等,同友好國家的救援隊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如瑞士、新加坡、德國、荷蘭等。
2003年
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師發生6.8級地震,救援隊首次參加實戰救援,為災區社會穩定、恢復家園發揮了積極作用;
5月21日,阿爾及利亞發生6.9級地震,救援隊初次登上國際救援舞台,並搜索發現了1名倖存者,擴大了中國在國際救援事務中的影響;
12月1日,新疆昭蘇6.1級地震;
12月26日,伊朗巴姆7.0級地震,救援隊都及時趕赴災區執行救援任務。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與海嘯災難發生,中國國際救援隊兩批共70人赴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災區,實施了為期四周的人道主義緊急救援行動,共醫治了1萬多名傷病災民。
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級地震後,中國國際救援隊派出兩批90人,赴巴基斯坦重災區巴拉考特開展了32天的緊急搜救、醫療救治、疫病防治、災害評估、震後趨勢判定等工作,營救出3名倖存者,救治2785名傷病人,還第一次擔當了現場國際救援協調人,發揮了重要的救援協調作用。
2006年
5月27日,印度尼西亞日惹特別自治區發生6.4級地震,救援隊赴重災區班圖爾開展了歷時18天的醫療救治、災害評估和緊急搜救工作,中救援隊承擔了班圖爾災區近1/4傷員的救治工作,共醫治3015名傷員。憑借過硬的作風、精湛的技術、先進的理念和出色的工作,救援隊成為災區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得到當地政府、民眾以及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有力地配合了中國整體對外援助行動。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開展地震救援的同時,積極發揮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作用,先後參加了青海雪崩、天津薊縣山體滑坡救援行動。
2008年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發生後,CISAR攜帶著生命探測儀、液壓氣墊等專業救援設備和搜索犬於5月13日凌晨,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都江堰的受災群眾面前。他們身著橘紅色救援服,後背印著醒目的「CHINA」字樣,先後成功救出49名倖存者。
2010年
海地地震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生里氏7.0級地震(根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
海地12日發生地震後,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派出國際救援隊趕赴海地參加救援。1月13日晚,中國國際救援隊從首都國際機場搭乘飛赴海地執行救援任務。據悉,救援隊一行共計68人,由三個分隊組成,包括來自國家地震局的10人專家分隊等。據了解,救援隊隨機攜帶了總價值約1200萬元人民幣的10餘噸救災物資,其中包括救援、通訊、後勤保障、醫療、食品在內等物資設備和三隻搜救犬。
當地時間1月14日凌晨,中國國際救援隊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CA6076包機抵達海地首都太子港。 中國國際救援隊的隊員抵達海地太子港機場之後,帶隊的領導就開了一個碰頭會,安排了一下下面的工作,同時隊員們也開始相互調試設備,准備開始下一步的救援工作。然後,已經有20名的隊員,其中7名是國際救援隊的隊員,4名是醫護人員,然後其它的還有公安部,外交部,地震局和一些新聞媒體的成員。另外他們攜帶了3條搜救犬,直接乘中巴前往聯海團總部坍塌的現場,已經開始了現場勘查和初步救援的工作。1月13日的時候,多米尼加的救援隊就在上午抵達了海地首都太子港,開始進行救援工作。然後13號的下午,美國、法國、冰島、波多黎各等國家的救援隊也都相繼抵達。他們的部分隊員已經前往了聯海團的總部,開展了救援。救援的進展並不是非常的快。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在聯海團的總部已經救出了21名傷員。已經是太子港的深夜,一些國家的救助工作已經暫停了。中國國際救援隊剛剛抵達就已經派出了一個20人的小組去現場展開救援工作,反應是非常迅速。
玉樹地震
青海省玉樹縣2010年4月14日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地震震中位於縣城附近。14日晚19時55分中國國家救援隊共119人,其中北京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60名搜救隊員、武警總醫院30名醫療隊員及國家地震局相關人員等組成,攜帶了兩台大型救援車、9條搜救犬和流動醫院等搜救和醫療設備抵達災區。在這里他們將要克服高寒、高海拔等多重困難實施救援。
2011年
紐西蘭地震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時51分,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萊斯特徹奇發生里氏6.3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距離地表僅有4公里。
該隊10名成員於25日到達紐西蘭展開救援工作。
日本9.0級地震
3月13日,應日本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派遣中國國際救援隊一行15人(6名來自地震局,9名來自武警醫院和工兵團,人數受到日本政府的限制),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包機前往日本,參加救援行動。
中國的救援隊當地時間13日抵達日本受災嚴重的岩手縣大船渡市,並於14日清晨7點從集合營地出發,與日本當地救援隊一起展開搜救工作。這是地震發生後首支來到當地參與救援活動的國際救援隊。大船渡市靠近海濱,遭受地震和海嘯雙重襲擊,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3月16日,為保障中國國際救援隊工作的順利和隊員的人身安全,中國地震局准備了20套核防護服緊急送往日本。
3月18日,日本外相松本剛明對中國國家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給予日本震災慰問和提供援助表示衷心感謝,並期望充實兩國戰略互惠關系內涵。
2015年
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餘震31次。震中位於博克拉,最大烈度為X度,重烈度區從震中向東延伸。
4月26日清晨,應尼泊爾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派遣中國國際救援隊一行68人,搭乘民航包機由北京首都機場出發,飛赴尼泊爾地震災區實施人道主義救援。根據此次尼泊爾地震災區需求和尼泊爾政府提出的具體要求,中國國際救援隊由中國地震局應急救援司司長趙明帶隊,由62名經驗豐富的搜救隊員、醫護隊員、地震專家、技術保障人員組成。此外,中國國際救援隊此行攜帶有搜救設備、救援設備、醫療設備及6條搜救犬。
這也是中國國際救援隊2014年8月通過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分級測評復測後,首次赴境外進行地震災害緊急救援。
北京時間4月26日下午17時38分,經過4個多小時的救援,中國國際救援隊成功救出一名16歲的尼泊爾少年瑞納,這也是他們到達尼泊爾地震災區成功救出的第一位被困者。

㈨ 巴姆的介紹

巴姆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築群,其遺址位於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的巴姆郡。它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公布的世界遺產名錄中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文,2004年)中的一部份。這個坐落在絲綢之路上的巨大城堡大約興建於公元前500年,並一直使用到1850年。目前歷史學界對這座城堡被廢棄的原因尚沒有確定的結論。

㈩ 巴姆的城市簡介

巴姆是伊朗的古城,距離伊朗首都德黑蘭東南方1000公里,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泥磚建築——巴姆古城堡。古城佔地6平方公里,由一道築有38座塔樓的土地環繞,古城內的建築使用泥磚、黏土、稻草及棕櫚樹干建成,最早可追溯到回教誕生之前;不過多數的紀念碑都是在16、17世紀伊斯蘭時期的薩非王朝時代所建。
古城堡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樓高五層,全部是以未經繞制的泥磚建成,雖然曾經歷多次整修,但是最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耶穌誕生前後的安息國時代。舊城內的大清真寺則是10世紀時所建。
巴姆市是個綠洲,有「沙漠翠玉」之稱,地下水資源豐富,產品以柑橘、檸檬和棗子著稱。阿富汗人曾在1722年入侵,此後巴姆日漸沒落,在1935年以前長期充當軍營,然後完全廢棄。到1953年,巴姆的重建工作開始,一直持續至今。

閱讀全文

與伊朗巴姆派出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6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7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1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5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