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新聞聯播,一個國內,一個國外,發表評論。
國內:(新聞標題)從胡錦濤主席開微博想到的思考教育改革的方向
評論:在中小學生即將開學的時候,胡錦濤主席開微博的消息會激起孩子和家長們怎樣的聯想?本人作為曾經的教師,也是母親,又是關注教育改革和家教問題的網民,通過與周圍不同年齡的一些人的交談,有不吐不快之感,不禁想要說說自己的聯想。
1.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應該是「無紙化教育」。
看到近幾天許多中小學生在拚命趕寫寒假作業,不禁感慨萬千。記得在上世紀50~80年代,中小學生的寒暑假作業,都是16開大的薄薄的一本,好像是每天寫一頁,其中有各科目的內容,還有謎語、填圖、走迷宮等很有趣味的內容……
許多國家已經實現了無紙化教育,甚至學生上學已經不用背那沉重的書包了。而我們呢?學生還被沒完沒了的「紙上作業」所累,既不環保、浪費了大量紙張,又使學生成為「做題機器」,並令許多孩子患上「厭學綜合症」。
如果今天我還做教師,我就讓學生用寫博客的方式來完成作業,在網上與教師交流。這樣既實現了無紙化教育,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可以引導那些上網玩游戲成癮的孩子有效地、科學地使用網路。
再說,做校長和教師的也應該有個科學的態度:學生學幾門課程,每天的作業一共用多少時間完成?假期里應該有多少時間休息和學習等等,都應該有一個科學的測算;如果留的是多的完不成的作業,明擺著就是逼著學生去弄虛作假,不互相抄襲?不上網求助?誰能正常完成呀?與其如此,不如實事求是!
教育應該是超前的,可目前的應試教育,題海戰術――是否已經大大落伍了?
2.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應該有自我教育的機會和權利。
知識,難道只有從教師嘴裡講出來才是知識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什麼學生自己沒有機會主宰自己的學習?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才是真正的現代學習。教師不一定比學生高明,學生卻常常比教師更有超前意識,也有很強的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我清楚地記得,在二三十年前就有出國訪問的學者和專家,多次介紹歐美中小學的教學方式:每節課程,教師只講10分鍾左右,其他時間都讓學生發言和活動。去國外訪問時,我也親身體驗過這樣的課程……而如今我們的課堂是否還在「滿堂灌」?學生有多少時間自學和發言?
其實,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學和參與教學;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出難題」和「留作業」……如今,我們的教師工作時間長、太勞累,就是因為包辦代替太多太多
我自己有親身體會,我作為外行曾在師范學院的藝術系任教,那時不開心理課程,心理專業無法對口。藝術只是我業余愛好,其實,是有實踐經驗的學生教育了我,甚至有時可以代替我,我只不過是「組織」教學的作用
我在武警學院任教「犯罪心理學」課程時,也是來自第一線的學員傳授給我許多實踐經驗,在我給學員上「輔導課」時,實際上是學員們在「輔導」我;他們用生動的實例和實戰經驗,幫助我詮釋了理論知識,並給我許多啟發,使我的課程能夠結合他們的實踐。
3.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學生與教師的個性。
教育應該如何改革,應該多多讓學生說話,參加某些研討會,經常感到很可笑也很可悲:教師、學者們自說自話,離題萬里,卻感覺良好;不如請學生來說說心裡話,學習的主體不來說話,還談什麼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學生與教師的個性,不必擔心一改革學生的中考、高考就會吃虧;其實,恰恰相反,科學的教育改革,可使學生與教師共享現代教育的成果,而不是永遠被應試教育牽著鼻子走。中國的孩子絕對不會比別的國家的孩子創造力差,動手操作能力也決不遜色,關鍵是給他們機會和權利,使每個學生有充分自我表現的實踐機會。
國外:(新聞題目)美國重返亞洲 應以埃及變天為戒
新聞內容:中評社台北2月14日電/持續近三周的埃及動亂,終於在穆巴拉克總統宣布辭職後暫告落幕。埃及民眾這次自發性的抗議活動,既非起因於激進的反美情緒或反猶主義,也不像前蘇聯國家受西方國家幕後支持而爆發的「顏色革命」,埃及人民想傳達的只是:他們受夠了穆巴拉克長達30年的獨裁統治。
旺報社論指出,無論起因為何,埃及變天都打亂了美國的全球外交布局,也沖擊了中東的安全情勢。這次事件與過程,對美國的中東政策,充滿了諷刺的意味。白宮從頭到尾對埃及情勢變化反應左支右絀,凸顯的正是美國外交政策長期必須在民主理念與現實利益間取捨的矛盾。
911事件之後,小布希總統的想法是:中東地區只要存有暴政、絕望和怨憤,就會形成威脅美國安全的恐怖主義活動,因而堅持要在大中東地區推行民主計劃。然而,現實利益的驅使下,美國往往與中東地區的獨裁者結盟,只為了對抗伊朗和敘利亞等敵對政權,或哈馬斯與真主黨等恐怖組織。
評論:長期以來,美國對開發中國家推銷民主價值觀,但每逢民主理念與國家利益相沖突之際,民主與人權多半被淡化。穆巴拉克因為忠實執行美國的政策,又扮演防範伊斯蘭激進組織崛起的關鍵角色,因此其施政上的倒行逆施,美國多半視而不見。
過去美國多次遭逢獨裁盟友被迫下台的窘境。1970年代伊朗的巴勒維王朝被推翻、1980年代菲律賓馬克斯政權的垮台,都證實了美國支持獨裁者,最終帶來動亂,損害的還是美國的現實政治利益。現實利益也迫使美國快速調整外交立場,尤其當獨裁者被迫下野時,美國經常會落井下石。埃及動亂發生兩周後,眼見穆巴拉克已失去民心,這時奧巴馬總統的言談中,就已經透露出逼迫穆巴拉克辭職的訊息。
民主理念與現實利益的兩難抉擇,同樣呈現於美國的亞洲政策。美國為了阿富汗的反恐,長期支持巴基斯坦軍人專政;為了圍堵中國的軍力擴張,試圖拉攏越南、柬埔寨、緬甸等獨裁政權。
美國把中國崛起看作威脅,表面上理由是北京領導人的決策與軍事發展不夠透明,背後的真正因素則是,中國無法像埃及一樣,完全聽任美國的擺布。任何區域、國家的政經發展,若不符與美國合作的期望,美國就會感到自身的利益受威脅。問題在於,美國這種主觀的思維,或許適用在埃及這樣的國家,但對傳統的軍事大國或崛起的新興強權,未必有效。
當美國經濟尚未復甦,許多經濟政策還有賴中方配合之時,美國一面要求人民幣升值與開放大陸市場,一面藉人權議題敦促中國民主化,還不忘繼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用圍堵政策來阻擋中國大陸的軍事崛起。美國在東亞、中東、阿富汗的多面樹敵,說明其外交政策不斷重蹈覆轍。
其實,引起埃及這次動亂的眾多因素,如高壓獨裁、特權貪腐、高失業率、物價飛漲或貧富差距擴大等。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至今仍未歷經成熟的民主訓政,如果過速從威權體制跨越至民主憲政,產生的後遺症重者可能導致極端民族主義出現,輕者也會重蹈台灣政治民主化初期的亂象。兩者都會造成社會的嚴重脫序,屆時其周邊國家所受到的沖擊,可能遠大於美國目前對「中國威脅」的想像。
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目標,應與區域國家合作,共建東亞和平發展,而非針對特定強權的軍事圍堵。美國因為外交政策失當,導致卡特總統時代失去伊朗,小布希任內樹敵不斷,奧巴馬當朝又可能再失去埃及與土耳其等傳統盟邦的支持。
美國若不能吸取教訓,重返亞洲的結果,必然因圍堵中國而開支大量軍費,持續耗減其綜合國力。目前中東地區的沙特、約旦、黎巴嫩、巴林、葉門、摩洛哥與利比亞等國,與埃及一樣都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部分國家的政治動盪不安隱約浮現。美國應該從埃及動亂記取教訓.
希望您能採納、謝謝!
❷ 2021年1月11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是什麼
1、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深入學習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
2、總書記致電祝賀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3、總書記就印度尼西亞客機失事向印尼總統致慰問電;
4、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
5、河北多舉措嚴防疫情傳播擴散;
6、北京新冠疫苗接種人數超百萬;
7、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8、2020年「最美高校輔導員」和「最美大學生」發布;
9、國內聯播快訊:
(1)獻禮建黨百年 電視劇《紅船》開機;
(2)2020年四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升至年內最高;
(3)廣州中心城區和重要區域實現5G網路全覆蓋;
10、金正恩被推舉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
11、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8838萬例,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2240萬例。美加州新冠死亡病例半數為拉美裔,日本確診者檢出變異新冠病毒;
12、美官員稱調查至少25起沖擊國會涉恐案,反種族歧視者譴責警察區別對待白人示威者,美國多地仍有抗議活動舉行;
13、國際聯播快訊:
(1)聯合國秘書長倡議新型多邊主義;
(2)伊朗議長表示伊朗不尋求退出伊核協議;
14、日本多地連降大雪 至少10人死亡。
❸ 伊朗是不是要和美國打仗啊
不會打,
一,借口不多,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實據不足夠。
二,時機不對,現在美國等西方盟國深陷入伊拉克危機中,國際輿論不利,民心和軍心都是厭戰的。
三,伊朗表現的強硬是有道理的,其政府民眾的心意一致,其國內各派都支持現政府的政策。
伊朗問題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呢?
有幾種可能,
一,通過談判解決危機。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共識。
二,經濟制裁圍困伊朗,逼迫伊朗就犯。
三,發動伊朗反對派,推翻現政府。
我覺得美國等西方盟國的最佳選擇是第二個,經濟制裁伊朗。一和三,目前都無法實現。
❹ 我記得當時「新聞聯播」播報被殺的伊朗軍官叫「舒萊曼尼」現在又叫「舒萊瑪尼」不知道為什麼
這個是翻譯的問題,外語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全部都是音譯,只要發音差不多就可以了,至於寫的到底是哪個字這個都隨意怎麼方便怎麼來
❺ 央視高清頻道里的新聞聯播畫面為何是4:3的怎麼看著那麼別扭!
為了確保每晚七點整中國人民可以准時收看《新聞聯播》,索尼為央視保留了一套廣播級標清數碼磁帶生產線。
央視絕大部分節目錄制和編輯都已經淘汰了標清數碼磁帶系統,改用全文件化的網路制播。唯獨《新聞聯播》還在繼續使用,這也是為什麼你看演播室內主播講話的畫面是高清的16:9,一到外景錄影,畫面就出了兩個黑邊變成了4:3的標清。
❻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不低頭念稿,難道都背下來了
新聞聯播的主持人也是人,總有精神恍惚或因突發狀況而忘詞的情況,新聞聯播面對全國觀眾,播報需要超高容錯率,單單依靠記憶無法達到。並不是不存在低頭念稿的情況,只是導播切到演播間時主持人不低頭念稿而是通過提詞器輔助進行播報,在導播將畫面切到新聞時,主持人就能低頭念稿。
為何觀眾看不出播報者在看文字呢?這里有個小技巧,播報者盯著攝像頭中心看,觀眾會感覺和播報者有眼神交流,但實際上播報者能輕松用餘光多掃下面一行,避免眼球轉動,進行讀稿,當然這也需要播報者進行一定的練習。播報者需要將攝像頭中心想像成是觀眾,避免出現眼睛無神的情況。
❼ 2022年1月9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是什麼
2022.1.9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1、【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接續奮斗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2、【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怎麼看怎麼辦】浙江:勇立潮頭高質量發展呈現新氣象。
3、雄安新區白洋淀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4、【冬奧之約】群眾廣泛參與冰雪運動體驗冰雪樂趣。
5、新聞特寫:入黨初心一輩子不變。
5、天津、河南、廣東、陝西等地多舉措抗擊疫情。
7、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
8、國內聯播快訊:
(1)全國鐵路明起實行新列車運行圖。
(2)2022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考試開考。
(3)嫦娥五號揭示著陸區月表水含量。
(4)渤海油田建成我國最大原油生產基地。
(5)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實現5G信號全覆蓋。
(6)谷愛凌奪得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世界盃總冠軍。
(7)電視劇《超越》今晚總台央視綜合頻道開播。
(8)冀豫魯等地出現大霧天氣。
9、冬奧之城祝福北京冬奧會。
10、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稱局勢正趨穩。
11、俄官員稱不會在俄美安全對話中有任何讓步。
12、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逼近6000萬:
(1)美七天日均確診病例激增每秒8人確診。
(2)疫情嚴重美國社會基礎服務陷困境。
(3)法國日增確診病例連續兩天超30萬例。
(4)澳大利亞日增確診病例首次超過11萬例。
13、國際聯播快訊:
(1)伊朗制裁51名參與暗殺蘇萊馬尼的美國人。
(2)美多地惡劣天氣引發持續災情交通受阻。
(3)巴西旅遊景點山壁崩塌7人死亡。
14、伊拉克接收50名在敘被捕的極端組織成員。
以上內容參考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