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鹿先生到底什麼意思伊朗

鹿先生到底什麼意思伊朗

發布時間:2022-07-16 08:04:18

『壹』 安息是什麼意思

詞語釋義安息:ān xī
①安靜地休息,多指入睡:一路勞頓,請早點~。
②對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語:~吧,親愛的戰友。
還有一種是國名 不知你說的是哪一種安息 安息(英文作Arsacid,朝代名),又作「帕提亞」(英文作Parthia,國家名),伊朗高原古代國家,中國史籍稱「安息」、「安息國」;224年被阿爾達希爾波斯薩珊王國代替。其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全境,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土庫曼、塔吉克和阿富汗的部分。作為國家存在的時間約為前248年~224年;王城希臘語為Hecatompylos,《漢書》稱為番兜,《後漢書》稱為和櫝。 [編輯本段]歷史安息,古代中東的地名和國名,又作「帕提亞」(英文作Parthia,國家名),帕提亞為取英語Parthia之名的現代漢語音譯,而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則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與漢朝關系密切,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其民族以安息回馬箭而著稱。 首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作為地名,其范圍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作為國名,指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帕提亞(Parthia)帝國。
帕提亞原為古波斯阿契門尼德王朝、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治下的一個郡。該郡居民主要是巴塔哇人(Parthava,此族名見於約公元前520年大流士一世的Bihistūn摩崖碑)。公元前250~前248或前247年,郡中一部落酋長阿賽西(Arsaces)兄弟起義,宣告獨立。波斯史家多稱安息的創建者為Arsak,漢人遂因其王名稱其國為安息。安息的早期都城希臘名為Hecatompylos,義為「百門之城」;《漢書》中稱為番兜,《後漢書》稱為和櫝。一說番兜即Parthia或Parthava之音譯,和櫝系番兜之音訛。
安息至密司立對提一世(Mithradates I,前171~前138或前137)時期,才大大強盛起來。他即位後幾年間,擊敗東鄰大夏和西邊塞琉古治下的敘利亞,在中東建立了東自大夏、身毒,西至兩河流域,北自裏海,南至波斯灣的大帝國。他和他的繼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 Ⅱ,前138或前137~前128或前127)統治時期是安息最繁榮強盛時期。
漢使張騫於公元前129或前128年到達大月氏(即月氏)、大夏時,正當弗拉特二世末年。張騫雖未親到安息,但聽到了一些安息的情況。張騫歸國後不久,可能由於大月氏南下的壓力,中亞好幾支塞人(Sakas)主要是薩卡拉瓦克人 (Sacaraucae)、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和帕喜人(Parsii)等部南下侵入安息北部,從木鹿(Merv),經赫拉特(Herat),直到錫斯坦(Seistan)。
經幾年的騷亂,直至密司立對提二世(MithradatesⅡ,前124~前87)繼位後,安息才派貴族蘇林(Suren)率大軍赴東部鎮壓入侵的塞人,費時十年始得東部平靜。於是,相當多的一部分塞人從阿拉科西亞(Arachosia)東徙,越過蘇萊曼山進入南亞次大陸。公元前120~前80年間,一支塞人南下占據了西海岸,直到卡提阿瓦(Kattiawar),建立了幾個塞種小國,西方記載稱之為 「天竺-塞種」(Indo-Scythia)。另一支自公元前80年始,沿印度河北上,拓地經旁遮普直抵喀布爾河流域,進入罽賓。
密司立對提二世死後,安息漸衰。這時,西方有新興的羅馬勢力,東方有已吞並了大夏的大月氏及其後繼者貴霜王朝,在兩強壓力下,安息處境日益困難。
公元1~2世紀,它和羅馬為爭奪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進行了長期戰爭,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蒙受重大損失。它後期的都城斯賓(Ktesiphon),曾三次遭到羅馬軍隊的洗劫,宮殿多被燒毀。自公元前2世紀中葉以來商業就十分興盛的中東貿易中心斯羅城(Seleuceia)也在公元164年完全被破壞。其末代君主阿爾塔邦五世(ArtabanusV,213~227),終於在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阿爾達希爾一世 (ArdashirI)連年攻擊下,兵敗被殺,國亡。
安息帝國在中東存在四百七十餘年,它由很多小地區、小部落組成,很不穩定,不是一個政治上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但因它在地理上居歐亞貿易要道,而在經濟上得以繁榮。古代「絲綢之路」和幾條重要支路都要穿過安息。若從帕米爾以西取道索格底亞那,西南行經號為「小安息」的重要商業城市木鹿、舊都和櫝、阿蠻(Acbatana,今伊朗哈馬丹)、冬宮斯賓,即達斯羅。
斯羅是中東貿易樞紐,據說有六十萬人口。自斯羅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可達於羅(Uruk)和條支(Antiochea,即Charax-Spasinu),西行可達安條克、帕爾米拉(Palmyra)、大馬士革,乃至犁靬(埃及亞歷山大城)。若另從皮山啟程,越懸度,經創賓、烏弋山離,再經喀爾馬尼亞、波斯,也到達波斯灣頭的條支。若走更北的道路,即自天山以北經烏孫、大宛以西河中地區,亦須通過安息的東方門戶木鹿。若走海路,自南亞次大陸西岸諸港西航,經波斯灣至條支的海路,則比渡阿拉伯海、紅海至大秦的海路要近得多。安息從處於壟斷東西貿易路線的中繼地位而獲得的利益,是它得以繁榮的重要原因。

『貳』 鹿制定一對一護膚可信嗎

個人感覺最好不要在這種一對一護膚方面花費大價錢,其實護膚工作都是可以自己來搞定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來選擇一些比較高質量的護膚品,每天晚上做好面部清潔工作之後,來進行保養皮膚,這樣子對皮膚的幫助是更大的,而且價格也劃算,

『叄』 伊朗百姓不斷窮困,為何還是那麼支持哈梅內伊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作為國家領導人來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最終也會失去天下,所以成也百姓,敗也百姓,說明了百姓那是每個國家統治的根本。所以任何國家都必須以百姓為根本,一切為了百姓的利益,為了百姓的一切。那些不斷讓百姓生活提升,幸福的國家,自然越來越強大。而反之如果不斷讓百姓窮困,領導人自然會被推翻。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伊朗。現在伊朗百姓不斷窮困,民不聊生,為何百姓卻還是那麼支持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所以窮困潦倒也並不可怕,這一點非常直接。現在伊朗的困難,反而成為伊朗人修行和團結的點,使得伊朗更加團結在最高領袖周圍。但是隨著西方的不斷滲透和顏色革命,其實伊朗也在醞釀巨大的危機,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啊。

『肆』 求笑話啊......急

1.士兵問連長:作戰時踩到地雷咋辦?連長大為惱火:*,能咋辦?踩壞了照價賠償。

2、 很久墨收到你的信息 俺很心疼
俺想到死 曾用薯片割過脈 用豆腐撞過頭 用降落傘跳過樓
用面條上過吊 可都墨死成
你就請俺吃頓飯 撐死俺算了

3、 如果感到心裡挖涼挖涼的,請撥打俺的電話!談感情請按1,談工作請按2,談人生請按3,給俺介紹對象請按5,請俺吃飯請直說,找俺借錢請掛機。

4、 長頸鹿嫁給了猴子,一年後長頸鹿提出離婚:我再也不要過這種上躥下跳的日子了!猴子大怒:離就離!誰見過親個嘴還得爬樹的!

5、 魚說:「我時時刻刻把眼睜開是為了在你身邊不舍離開。」水說:「我終日流淌不知疲倦是為了圍繞你,好好把你抱緊。」鍋說:「都他媽快熟了還這么多廢話。」

6、 吃飯了嗎?請接收簡訊。大象把大便排在路中央,一隻螞蟻正好路過,它抬頭望瞭望那雲霧繚繞的頂峰,不禁唱到:呀啦索,這就是青藏高原!~~~~
7、 你都長大了,有些事應該讓你知道了:天,是用來刮風下雨的;地,是用來長花長草的;我,是用來證明人類是多偉大的;你是用來燉粉條的。

8、 在鐵路旁大號卻沒帶紙時,別著急,火車會提醒你:褲擦,褲擦,褲褲擦!在河邊上大號卻沒帶紙時,別著急,青蛙會告訴你:棍刮,棍刮,棍棍刮!

9、 錢可以買房子但買不到家,能買到婚姻但買不到愛,可以買到鍾表但買不到時間,錢不是一切,反而是痛苦的根源,把你的錢給我,讓我一個人承擔痛苦吧!

10、 老天,太藍!大海,太咸!人生,太難!工作,太煩!和你,有緣!想你,失眠!見你,太遠!唉,這可讓我怎麼辦?想你想得我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

11、 送你12生肖,祝你聰明如鼠,強壯如牛,膽大如虎,可愛如兔,自信如龍,魅力如蛇,浪漫如馬,溫順如羊,頑皮如猴,美麗如雞,忠誠如狗,長得像豬!

12、 黑猩猩不小心踩到了長臂猿拉的大便,長臂猿溫柔細心地幫其擦洗干凈後它們相愛了,別人問起它們是怎麼走到一起的?黑猩猩感慨地說:猿糞!都是猿糞啊!

13、 獅子和熊分別在樹旁大便,一個月後,獅子發現自己大便旁的樹木比熊的那棵長得粗壯,於是說了一句飽含滄桑的哲理——獅 屎 勝 於 熊 便!

14、 心裡想一個數字,用它加上52.8,再乘以5,然後減區3.9343,再除以0.5,最後再減去心裡想的那個數的十倍,答案很浪漫哦!

15、 你在辦公室里老放響屁,同事忍不住說你能不能不出聲。然後便見你坐在那裡搖來晃去抖個不停,問你在干什麼,你回答說我調成震動的了!

16、 親愛的上帝,請保佑那些不打電話給我,也不傳簡訊給我,更沒有想念我的朋友們:願主把他們的手機掉到廁所里去吧,阿門!

17、 傳說你可狠了,在戲院里橫躺著佔四個座位,別人叫你起來,你卻只哼哼兩聲不動地方,保安來了說:朋友夠狠,哪條道上的?你咬牙說:樓上過道摔下來的!

18、 思你念你想著你,找個畫家畫下你,把你貼在杯子里,整天喝水望著你——幸福嗎?倒杯開水燙死你!

19、 尊敬的用戶,此時我們已從您的話費中扣除20元獻給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業,為此巴自治政府決定以全體阿拉伯世界的名義授予您崇高的稱號:本.沙勒巴基!

20、 學問之美,在於使人一頭霧水;詩歌之美,在於煽動男女出軌;女人之美,在於蠢得無怨無悔;男人之美,在於說謊說得白日見鬼。

21、 在乎你的我只在乎我在乎的是是否在乎在乎你的我,我在乎的你是否和在乎你的我在乎我在乎的你一樣在乎在乎你的我,小樣兒,看暈你!

22、 聽說過嗎?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象你我這樣親密的朋友,上輩子似乎沒干什麼,光他媽回頭了!

23、 有兩個造假鈔的不小心造出面值15元的假鈔,兩人決定拿到偏遠山區花掉,當他們拿一張15元買了1元的糖葫蘆後,他們哭了,農民找了他們兩張7塊的

24、 你的人生寫照:十歲學會自己洗澡——豬自清;二十歲光彩照人——豬時茂;三十歲找到工作——豬立業;四十歲雇了傭人——豬得佣;五十歲學會打籃球——豬投!

25、 一個三歲小男孩拉著一個三歲小女孩的手說:「我愛你。」小女孩說:「你能為我的未來負責嗎?」小男孩說:「當然能,我們都不是一兩歲的人了!」

26、剛才和朋友聊天,其中有談到你,知道嗎?我和他們吵了起來,還差點動手打起來,因為他們有的說你像猴子,有的說你像猩猩,實在太過分了!根本沒有把你當豬看!

27、有一天,我對你說你是豬,你說:我是豬才怪。於是我便開始叫你豬才怪。終於有一天你忍不住在眾人面前大聲宣布:我不是豬才怪!

28、伊拉克戰爭期間最流行的三個詞:和平peace,戰爭war.發現found,把這三個英文單詞連起來大聲讀三遍,你會揭開一個重大歷史謎團。 (屁是我放的)...

29、人
會談戀愛,
不特殊;

會吃青草,
不特殊;

會按電話,
才特殊;
還按!
真是神豬!
哇噻!還會笑!
真是酷呆了的豬!

30、有兩句話一直很想對你說,今天終於提起勇氣:第一句,我愛你我好喜歡你;第二句,千萬不要把第一句當真

31、心理測驗:
自我覺得智商挺高的往下按
覺得自己還挺幽默的往下按
覺得自己還挺有魅力的往下按
覺得自己還相貌挺帥的往下按
測驗結果:
挺不要臉的

32、在你的眉宇間我看到滄桑,在你的眼中我看到自信,在你的額頭我看到歲月,在你的唇齒間我看到韭菜,快去刷牙!

33、吃屎、簟璁、醭歙、艽緔、癀穡、魍旃、傯彘、硪鈈、鰣硐、上面的詞你認識幾個,是不是發現自己除了吃屎就什麼也不會了呢?

34、兩頭牛在吃草。其中一頭說;「最近流行瘋牛病,我們不會被傳染上吧?」另一頭說;「不會,我們是袋鼠啊。」已經瘋了!

35、我一直是江湖中不知名的俠客,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傳說中最神秘的你,竟然叫出了你的名字,從此,我在江湖上也有了響當當的名號:知豬狹!

36、徵婚:家窮人丑一米四九
小學文化農村戶口
破屋三間薄田一畝
冷鍋熱灶老婆沒有,
一年四季葯不離口
今日簡訊廣征女友
革命道路並肩攜手
願否?

37、醫生:「怎麼找不到我的筆了呢?我想給你開葯方.」病人小聲地提醒到:「醫生,您不是把它放在我的胳肢窩里了嗎?」

38、我想讓陽光溫暖你,用星光裝點你,用美酒陶醉你,用美食物滿足你,用煙花燦爛你,用幸福淹沒你,可是我不做上帝已經很久了,只能用簡訊祝福你:天天快樂!

39、如果全世界的豬都死光了?(打一首歌)答案:至少還有你

40、
前清時期坐過堂,
北洋軍中扛過槍,
武昌城裡落過荒,
北伐戰爭幫過忙,
南昌外圍受過傷,
萬里長征翻過牆,
敵後抗戰偷過羊,
還有誰能比我強?

41、
軍閥混戰稱過王,
決戰平津扒過房,
橫渡長江喝過湯,
鴨綠江邊喂過狼,
炮擊金門擦過膛,
自衛還擊罵過娘,
改革開放掃過黃,
還有誰能比我狂?

42、一學生「你把我的襯衫拿到哪裡去了?」同屋的人「送洗衣房了」「我的天哪,我把歷史課的全要點都記在了袖口了。」

43、一個神經病躺在床上唱歌,唱著唱著,翻了個身繼續唱,醫生問他:你唱就唱吧,翻身干嗎呀?神經病說:傻瓜,A面唱完當然唱B面!

44、
nHZ !HS OM
就知道你猜不到,
看不懂,
你再仔細看看啊!
還看不出來?
你懂拼音嗎?
你笨也得有個限度吧?
把手機倒過來看!

45、父親:「你怎麼這么笨,真是個小豬玀!咳!你知道小豬玀是什麼嗎?」兒子:「知道,它是豬的兒子。」

46、姑娘:我總覺得你的性格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情郎:是嗎,我們兩人真是有緣。姑娘:小時候我很喜歡撒謊。情郎:…

47、一醉漢不慎從三樓掉下,引來路人圍觀,一警察過來:發生什麼事?醉漢:不清楚,我也是剛到.

48、一男要跳樓,其妻大喊道:親愛的別沖動,我們的路還長著呢!男子聽後,嗖地跳了下去。警察說:你真不該這樣威脅他!

49、犯人被執行槍決,由於子彈質量不好,第一槍沒響,接著又開了第二槍。。。第三槍。。。這時犯人哭了,抱著法警的大腿說:大哥你掐死我把!太他媽嚇人了.....

『伍』 牛頭人是在哪國神化中最早出現的

牛頭怪,也叫牛頭人、米諾陶(Minotaur),是混沌、邪惡、力量和殺戮的象徵,奇幻世界中的經典怪物。
Minotaur是一個復合詞,由表示米諾斯文化的minos加上表示公牛的拉丁語taurus構成,直譯意為「米諾斯的公牛」。因此幾乎所有涉及牛頭怪的文章,都必定要說到克里特島的故事。但實際上在這個故事裡只有唯一的一個牛頭,還只在迷宮盡頭露一小臉就被大英雄K掉了,純粹是個跑龍套的,不具備代表性。他實力不算強,唯一的特長就是知名度高,甚至連「最早的牛頭」都算不上。我這次要以牛頭族做一次奇幻無責任雜談,而且所談的東西也不僅限於克里特島的牛頭怪傳說。

牛頭人身的起源
話說克里特島的那隻牛頭,是世界上最早一隻牛頭嗎?倒也未必!克里特島是歐洲大陸最早的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創造了燦爛的米諾安文明(2800-1150BC)。但是克里特王朝輝煌而短暫,影響深遠但歷史卻不很長,更不是最早的牛頭人身傳說。而從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開始,牛作為最重要的食物和材料來源之一,貫穿了狩獵、游牧到農耕的全部歷程,同時多產的特性也是陽剛與富裕的象徵,廣受除了南美、中美和大洋洲以外的各個種族所崇拜(很奇怪,澳洲原本居然沒有牛,南美和中美則更熱衷於崇拜羽蛇之類又粗又長的東西),幾乎每個上古文明中都經歷過聖牛崇拜(有的至今仍在崇拜,如印度),在這些文明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牛首人身的神人及其變體形象。

王國標志——牛牛在非洲
非洲是人類文明的故鄉,那裡的養牛業從千萬年前延續至今,對於牛的崇拜也由來已久。非洲的馬賽族,是一輩子只吃牛奶和牛血過活的民族,他們衡量價值的標准就是一家有多少牛,以用牛做貨幣單位。馬賽爾人甚至不在乎牛的產奶量是否最高而專心培養最好看的牛,所以他們的牛有很長的尖角,高高的極其好看。馬達加斯加共和國(Madagasca)別稱「牛的王國」,這里的人們對牛有著一種特殊的,近乎狂熱的崇拜。牛是個人財富的標志,牛頭被當作國家的象徵。牛在這里要象孩子一樣接受洗禮,一個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強迫牛去幹活。據說在非洲古老的神話傳說中也有牛頭人身的形象。

天降大神——牛牛在埃及
埃及人的聖牛崇拜相當早,大約在中王國時期(2040-1640 BC)達到鼎盛,以孟菲斯為中心,銜接古王國時期的聖鷹崇拜和新王國時期的聖羊崇拜(這恰好與中國的卵生神話和鳥圖騰文化相映成趣,殷商也是玄鳥圖騰崇拜,神話傳說他們的始祖契即是其母簡狄吞食燕卵之後懷孕生出的)。
埃及諸神中牛頭的代表者有司豐饒及生產之神的阿匹斯(Apis),外形為公牛(註:此神很可能與巴爾神有些淵源——沒錯,就是「那個」太陽神巴爾,甚至跟《DIABLO II》或者《博得之門》裡面的巴爾都有點間接聯系);象徵法老王權的守護神,外形為鷹頭人身的荷魯斯(Horus),他的妻子就是埃及的牛頭女神哈托爾(Hathor)。哈托爾是古埃及所有女神中最美的,外型幻化成母牛,也是埃及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希臘文提及其為天空女神,在底比斯曾經被認為是死神,但是一般均認為她是愛情,舞蹈,酒及外國之神。

[女神哈托爾]
神聖的母牛哈托爾作為仁慈的保護神而存在。她的形象曾被廣泛雕刻在公元前1350年至前1100年之間的大量法老陵墓的石壁上。她被描繪成躺在蘆葦席上的牛,或著是具有牛頭的女神,或是一個美麗的女神,通常在他頭上的兩角間都戴著太陽盤。偶而會配戴著 Menat (一個類似項鏈的特殊垂飾,但不是珠寶,而是一種祭祀用的樂器,也可藉此將女神的力量傳遞給法老)。 《Mr.邁爾·怒濤》——克里特島以外的牛頭怪 第 4 頁 共 40 頁

限制級——閃族的金牛崇拜
閃米特(希伯來)人崇拜牛的習俗由來已久,古老的對巴爾(金牛犢神)和巴爾諸神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的遠古,這是與埃及文明的「Apis神牛」的公牛崇拜(見前文)之間頗有些關系,甚至有把少女的「初夜」獻給金牛的祭典。後來的西班牙也接受了該種崇拜,這個崇拜因為金牛座的緣故和太陽崇拜掛上了鉤。

天下第一豎琴——蘇美爾牛頭
牛是蘇美爾人文化的標志物之一。在蘇美爾人第一王朝時期的古國之一,烏爾王朝的國王阿巴爾吉和王後蘇巴德的陵墓內,人們發現了一把金質的牛頭豎琴。該琴以牛頭為柄,造型精巧,線條雄渾,構造勻稱,精緻華美,琴身上裝飾有來自阿富汗的天青石、印度洋的貝殼、伊拉克北部的粉紅色石灰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豎琴。經測定約為公元前二千六百年左右的遺物。

保家衛國——牛頭與亞述人
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平原是四大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蘇美城邦、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帝國等先後在該地主宰了軍事及政治的舞台。此地的金屬工藝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作品的造型多為翼獅、牧牛、羊、鹿等形象。拉瑪蘇(Lamassu)是亞述/巴比倫神話中的人首半獅半牛怪,保衛著亞述人的神廟和宮殿。它們有翅膀,可以飛翔,而且力量很大。與之相應的是舍杜(She),也是人頭牛身有翅膀的怪物,同拉瑪蘇一起保衛著亞述人的寺廟和宮殿。在亞述國王薩爾恭二世的王宮「都爾沙魯金」入口處,有帶雙翼的巨大牛身人面像。他們崇拜的對象不是牛頭人身,而是牛身人頭……這尊神像被稱為「亞述之牛」,是亞述人的主神之一,臉部據說是按照國王薩爾恭二世本人的形象雕刻的。

遍地開花——牛牛在希臘
希臘文明繼承了克里特文明的牛崇拜,宙斯這老兒下凡泡妞就曾經化身為牛,還把姑娘擱在牛背上帶到新大陸——也就是歐羅巴的起源。希臘神話中關於牛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克里特的傳說就屬於希臘前期神話,但是既然我們這次談論的話題是「克里特島以外的牛頭」,那幺這些隨處可見的大路貨就不貼來騙稿費了。一般傳說中很少提起米諾斯國王(xie註:就是牛頭人的老媽的丈夫——真繞嘴)本人生前是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死後成為「冥府三王(判官)」之一,他的統治以法治嚴密而聞名。

愛你愛到殺死你——牛牛和歐洲蠻子
據《祭司與王制,凱爾特人的愛爾蘭》一書說:古愛爾蘭人稱王的時候,有一種習俗是要與白色的母牛進行〔馬賽克〕,然後情人臉說變就變,這頭跟你OX完,那頭就把你殺了做湯,王和臣子一起吃肉……雖然大多數是裝裝樣子,但有的人就特別的認真,這就讓人有點受不了。傳說中北歐維京海盜的標志性形象,除了一臉絡腮鬍子,長發披肩,身著鐵甲裙、駕著大桅帆船之外,又怎能少得了一頂牛角頭盔呢?這也象徵著他們陰郁、奮斗、勇猛、頑強的民族精神(好吧,其實普通維京戰士並不戴那種誇張的牛角頭盔,只有少數德高望重的軍事首領和祭祀儀式上祭司才會偶一為之)。在北歐創世神話中,母牛奧都姆布拉和始源之巨人伊米爾是最早的兩個生靈,巨大的母牛以舔食冰雪以及冰地上的一些鹽霜為生,龐大的伊米爾就以奧都姆布拉的乳汁為食。母牛從鹽霜中舔出了眾神的始祖布里,所以對於北歐人來說,牛就是萬物之祖,把牛作為他們自身的形象標志也就理所當然了。
實際上一般海盜戴的頭盔並沒有牛角裝飾。

A就是我——牛牛和拉丁字母
腓尼基語(一種北閃族語言,現在的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第一個字母α來自西奈字母「牛」,塞姆語(使用者包括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和迦南人)讀作aleph;第二個字母β來自西奈字母「房屋」,塞姆語讀作beth,所以,希臘第一個字母讀作alpha,第二個讀作beta。公牛「阿匹斯」是埃及神(見前文),大概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腓尼基人才將α(牛頭,象徵公牛)作為他們的第一個字母。後來,拉丁人又作了一次革新,將α豎立起來而寫作A,於是,它就成為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第一個字母了。以後記住,每當你寫下一個字母「a」時,其實是畫了一個牛頭……

化身天地——牛牛在伊朗
在伊朗古都「波斯波利斯」,至今還可以看到牛頭人身的雕像,他們的神話傳說將牛作為開創天地萬物之始。
伊朗《創世紀》中,天神阿胡拉·馬茲達在創造神界之後,開始創造物質世界,他以泥土造原人凱約馬爾特和原牛,並用天之光明和水分造原人和原牛的精種,置於原人和原牛腹中,以期人類和畜類由此而繁衍。由大地女神所出的太陽神密特拉,奉母命以坐騎白公牛獻祭,牛死之後,軀干變為月亮,毛皮變為群星,尾巴化成穀物,血液化成葡萄,自陰莖遺落的精液生成了世間萬物,不僅宇宙從其得以構成,連善惡這樣的價值評斷也緣此以為端緒。密特拉宰殺原牛創造萬物的神話,後世傳遍小亞和地中海沿岸各地,這可以從這些地區發現的密特拉神廟中大量雕刻和圖畫可以看出。密特拉原本是印度-伊朗人的太陽神,密特拉崇拜在基督教產生之前卻曾廣泛流傳於南亞、中亞、西亞、北非以及歐洲各地,並成為羅馬帝國的主要宗教(見下文),考古學家在古羅馬帝國的疆域發現了幾百個有關密特拉殺牛創世的雕刻和圖畫,可見密特拉崇拜在古代各民族中的影響。伊朗古經《阿維斯陀》沒有提到密特拉殺牛之事,但卻有原牛垂死生化之說。《阿維斯陀》之《創世紀》中,原牛並不是被密特拉所殺,而是在惡魔阿赫里曼的進攻中與原人一起被殺,原牛死後化生為世間萬物,而原人蓋約瑪爾特被惡魔所殺之後,臨終遺落精種,撒落處長出兩株植物,從中化生了世間第一對男女。這對孿生兄妹在惡靈誘惑下偷食禁果並血親相奸,由他們的交媾生息繁衍了舉世之人。在伊朗的另一則創世神話中,原人「頭用以造天,足用以造地,眼淚用以造水,頭發用以造植物,右手用以造牛,理智用以造火」,將牛與天、地、水、植物和火並列放在一起,其地位可見一斑。

至高無上——牛牛在印度
印度大概是全世界最崇拜牛的國家了,聖牛崇拜的傳統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當時雅利安人部落向次大陸遷徒途中,將自己的命運與牛群的生命緊密地連在一起,很多印度教徒都希望自己來生投胎轉世為一頭牛,牛保護和牛崇拜被寫入印度教的核心教義。除了西孟邦與喀拉拉邦兩個邦外,其他各地的法律都是禁止殺牛的,《國家政策的指導性原則》條文第48款中明文規定:「禁止屠宰母牛和牛犢,以及其他產奶的和馱物的動物」。牛奶、乳酪、牛油、牛尿和牛糞被稱為五寶,牛尿和牛糞又是去穢滌罪的聖物。在德里有上萬頭自由自在的神牛,它們在大街上大搖大擺地閑逛,沒有人會驅趕它們,其他交通工具必須為牛讓路。如果一頭牛恰巧到了菜市場,它可以隨意挑吃自己喜歡的菜。恆河發源地加姆爾在印地語中是「牛嘴」之意,恆河水是從神靈——牛的嘴裡吐出來的清泉,於是便被視為聖潔的了。過去,古代猶地亞的猶太教教士禁止猶太人食用豬肉,以防止傳染毛線蟲病;同樣,古印度的聖賢們將牛奉若神明,使得人民賴以生存的牛群免遭任人宰割的厄運。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1869-1948)是印度教的牛保護教義的虔誠信奉者,用他說:「印度教的核心事實是牛保護……牛保護是印度教給世界的禮物……印度教將同保護牛的印度人永存於世」。

祛病除疫——牛頭在日本
每年七月舉行的只園祭是八坂神社(Yasaka-Jinja)的年度盛會,只園祭之源由為早期京都人為了消滅瘟疫,特地從印度請來的牛頭天王神鎮壓,法會沿傳至今轉變為京都三大祭典,而八坂神社供奉的正是牛頭天王,在日本是相當特殊的神社建築,不但香火鼎盛也是藝妓最常造訪的寺院。
此外另有一說:牛頭天王即素戔鳴尊,素戔鳴尊即牛頭天王,「疫神」並非來自印度,而是在京都被「秦氏」所信仰的「牛頭天王」。秦氏如其名所示,是古代來自大陸的秦氏家族及其後裔,他們於中國漢朝時期為躲避戰亂來到日本,自稱為秦始皇的後代,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將生活習俗、信仰帶到了異國他邦。在9世紀,「渡來人」秦氏的勢力相當有影響力,它所信仰的疫神牛頭天王也被迎往祗園社,成為祗園社的祭神。

三皇五帝——牛頭在中國!
《尚書》宣揚伏羲、神農、黃帝是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漢代仍傳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漢末緯書以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經典中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還具人形;中三皇則具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神農氏(炎帝):「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神農本草經》的記載。神農嘗百草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一個傳說。神農就是被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奉為祖先的三皇五帝的「炎帝」,是中國史前先民的代表人物。相傳神農就是個牛頭人,《帝王世紀》曰:「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帝系譜》曰:「神農牛首」,這可能是那時已經掌握了農耕技術的先民們,對於作為「農業之神」的神農形象的構想。
蚩尤:蚩尤也是牛首牛蹄並有尖利的牛角的。前引任昉《述異記》即記載:「涿鹿在冀州,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這都說明蚩尤族是以牛為圖騰的。蚩尤死後從他的山東老家一直到四川雲貴都保持了極大的認同,成為東夷人尚武精神、桀驁不馴的風格源頭。一直到戰國,齊國人心中的天神,一是天,二是地,三就是兵主蚩尤。秦始皇、劉邦都曾祭戰神蚩尤。蚩尤在傳說中「銅頭鐵額、飛沙啖石」的形象,以及他作戰時手持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種兵器,似乎說明他們是很早就開始冶煉金屬的民族,而據苗族的《蚩尤神話》中,黃帝化身為「雷老五」假意和蚩尤拜把子稱兄道弟,學到了醫葯和青銅冶煉技術,順帶騙走了蚩尤的銅板斧,這才扳平了彼此間的科技差距,一舉戰勝蚩尤部落。

氂牛創世界——牛頭在藏族
大威德金剛是西藏密宗佛教的八大護法之一,有九個頭,各具面目。居中央為水牛頭,象徵閻羅王,火焰狀的發式,三十四臂。中間二臂擁抱金剛起屍母,其餘諸手持鉞刀、葛巴拉碗等各式法器。
我國的藏族同胞信仰藏傳佛教,他們對牛(氂牛)的崇拜不亞於印度佛教徒。在藏族創世紀神話《萬物起源》中說:「牛的頭、眼、腸、毛、蹄、心臟等均變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這是藏族先民對其所崇拜的圖騰氂牛加以神化和物化。如今還在安多藏族地區廣為流傳的藏族神話故事《斯巴宰牛歌》當中講到:「斯巴最初形成時,天地混合在一起,分開天地是大鵬」。「斯巴宰小牛時,砍下牛頭扔地上,便有了高高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彎曲的大路;剝下牛皮鋪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又說「斯巴宰小牛時,丟下一塊鮮牛肉,公雞偷去頂頭上;丟下一塊白牛油,喜鵲偷去貼肚上;丟下一些紅牛血,紅嘴鴨偷去粘嘴上」。「斯巴」(SRID-PA)在藏語中的含義是「宇宙」、「世界」。
藏族史料記載,在佛教勢力還未興起時,藏族原始宗教本教占據統治地位,氂牛曾一度被稱之為「神牛」,是朝野、政教神聖的供奉之物。當時宰殺一頭氂牛必須經過本教徒念誦長經300遍方可,否則將受到懲罰。本教神舞演示中的牛頭面具顯然是將圖騰形象氂牛做為神靈的化身而用來鎮妖驅邪,降災伏魔的一種宗教形式。本教巫師們在道場做法時把氂牛作為一種神聖的法器用來施法制惡、驅邪除穢、弘揚正義,保佑人畜平安。一些本教寺院中還在氂牛頭骨上刻寫上符咒,然後敬奉在神龕之上,讓僧俗弟子們頂禮膜拜。
在藏密傳說中,文殊菩薩降服閻羅王的時候化身成護法神曲佳(法王),頭面部是水牛形,身藍色,頭戴五骨冠,三目,發上豎,頭四周有象徵憤怒的火焰,脖上掛人頭骨念珠和生人頭做的大項圈。有兩只手,右手高舉人骷髏棒,左手持套索,表明他的威力和降伏法。這是很典型的牛首人身佛像。
《漢地理志》:「其墓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現今山東汶上縣南旺鎮),冢高五丈。《史記》二十八卷載:「三日兵祖,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闞鄉齊之西境地。」

蚩尤傳人——牛頭的後代
蚩尤的族人稱為「九黎」,其後代「三苗」就是現在苗族的祖先(「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徙也」,又「三苗,九黎之後也」~《國語·楚語下》),因此蚩尤至今仍是苗族的一位大祖神,在苗人心目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苗族民間認為,蚩尤是古苗文的創造者(現已失傳),流傳於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帶的《蚩尤神話》中,更是強調蚩尤比黃帝更早開始使用銅制兵器。在苗族的語言里,還保留著「蚩尤」這一名稱,即ZidYeus。這里的Zid,是「父」的意思,Yeus是「男」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指勇敢而有本事的男人。誰個子大、勇敢而有本事,其他人往往就會稱他為ZidYeus。雲南文山地區苗族「踩花山」跳蘆笙時,要先祭祀祖先蚩尤,立花桿,桂掛紅布,即「蚩尤旗」,祭蚩尤時,祭師念唱祭祠,敘述蚩尤與黃帝斗,失敗後遷徙的過程。因蚩尤愛牛敬牛,故苗家最典型的頭飾是牛頭從草間花叢中冒出,苗女銀角頭飾中高高揚起的兩彎水牛角,是苗族美麗至尊的象徵。過去,只有寨花才能戴這樣的頭飾。

勾魂使者——牛頭在民間
在我國漫長的農業社會,農民們對牛很是尊崇。他們認為一個人倘若長了雙「牛眼」,那便會「與財巨萬無差跌,壽算綿長福祿終」;如果一個人長成「牛形」的話,不但「平生罕病」,而且「生來福厚不容言,面壯心平語話謙,若更步形遲且緩,千倉積貯富田園」——街頭算命先生的《神相全編》如是說。
[牛頭:勾魂使者]
在壯族的神話中,牛本是天上神物,牛魔王是上天的神祗,派遣牛王下凡種植百草,後留下來在人間吃草耕種。每年四月初八是牛王誕日,是壯族傳統的「牛魂節」,壯語叫「哽坤懷」(gen kun wai),要舉行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動。
在民間傳說中,牛頭馬面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牛頭來源於佛家。牛頭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在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新城鄉戈壁灘上,有1400多座魏晉時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畫磚墓群,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6號墓,墓門牆鑲嵌有托梁赤幘力士、雷公、托梁獸、雞首人身及牛首人身等建築造型磚。

傳世經典——禪宗之牛
[十牛圖一:尋牛]
《十牛圖》以牧牛比喻一個禪人從開始到圓滿結束的十個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思想在中國,以牛的形式格外升華。牛在佛教禪宗中本來有象徵生死自在的意思,佛德被比喻成牛王。十二世紀一位禪師廓庵將中國道教流傳下來的《八牛圖》擴充重繪成《十牛圖頌》,用十幅圖畫表示了從尋牛覓心到歸家穩坐的過程,以闡釋修行方法與順序,被譽為禪宗藝術的頂峰。成為歷代禪師教化學徒的至寶,乃至龐大教義體系的濃縮象徵。
所謂《十牛圖》,就是以十幅圖畫,表現一個修行者,像一個牧童一樣,尋牛、見牛、得牛、忘牛,最後是返本還源、入廛(街市,指凡塵俗世)垂手,如何把自己本來風光或露地白牛——天然妙心或般若佛性,顯現出來,把煩惱執著逐漸克服,發揮自然妙用的化世功能。這雖不是每個修行者都會經過或必須經過的十個階段,但已可以由此而略知修行過程的一些消息。《十牛圖》與《信心銘》、《證道歌》、《坐禪儀》合印,稱四部錄,在禪林影響很大,不僅流行國內,而且遠播韓國、日本,產生了廣泛影響。日本的一山國師著有《十牛圖頌》,即是依師遠《十牛圖頌》的框架創作而成。

力量與豐產——公牛神和母牛神
牛頭神的形象有雄性也有雌性,各自代表了先人對牛這種象徵物的不同期盼。公牛象徵力量與勇猛,母牛象徵生殖與歡樂,總之大家都喜歡,於是男的也拜女的也拜。歐洲在基督誕生前一個世紀,一個宗教團體密特拉教從波斯傳到羅馬(見上文),這個教派崇尚太陽神,同時又是公牛崇拜的狂熱fans。公元2世紀時,由於幾位羅馬皇帝相繼推崇,使得該教在羅馬大興,並帶動了羅馬帝國崇拜公牛的風俗。與羅馬人相反,許多歐洲民族對公牛卻並不喜歡,比如在希臘神話中公牛代表著縱欲,總是與酒神狂歡等墮落事情聯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認為公牛代表著未開化及野蠻。

『陸』 華佗是哪裡人

華佗是東漢末年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華佗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

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跡。

(6)鹿先生到底什麼意思伊朗擴展閱讀

華佗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進行脾臟摘除手術,足可見其醫術之高明。而他所發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純中葯手術麻醉劑,功效神奇,可以使受術者在手術過程中竟如醉死,一無所知。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描寫,說的是關羽在襄陽之戰時為魏軍毒箭所傷,華佗為關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劇毒,而關羽神色不變,尚在與人下棋。這一段寫關羽之神勇,也同時描寫了神醫華佗的醫技高明。

歷史上華佗死的原因在於他想做官從政。華佗原本出身士人,上面已經說了,他游學徐土,兼通數經,而後以醫術精湛而名聞天下。但是,在漢代,套用句老話,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醫生,在史書上歸入《方技傳》,絕無可能單列一傳,從這個上面也可窺知一二。

『柒』 古代安息(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的人煙情況

在《漢書·西域傳》里,我們看到不少關於古代中東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各國――大夏,大月氏、安息、烏弋山離、罽賓、條支等――的記載。自漢武帝派遣張騫西使以後,直到東漢晚期,中國和這些國家曾不斷互派使節,進行著密切的商業來往和文化交流。在那樣早的時代,中國便和那樣遙遠的國家建立起通使和貿易的關系,不能不說是古代史上一件大事。近年來考古學家的大量發掘發現,更具體地說明了在古代橫貫東西的這條燦爛的「絲綢之路」,確是這種光輝友誼的見證。

為了把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這些國家的記載搞清楚,我們須稍稍溫習一下中東和南亞次大陸的古史,才能有助於我們對這些記載進行正確的詮釋。再者,中東和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古代歷史文獻比較零散、貧乏,因此,如果把中國古代文獻記載詮釋清楚些,便對這些地區的古史也可提供一部分重要的史料。多年來,研究中西關系史的中外史學家們,也曾利用過這些中國古代文獻,但在詮釋方面往往異說紛紜,不少謬誤曲解之處,有些至今仍流傳於史學界中,應該分辨清除。這兩段讀書札記,是筆者自己想初步試著拿中東與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古史,和《漢書·西域傳》中有關安息與烏弋山離等國的記載,相互參證,對以往他人考訂基本正確的,仍然採納;有爭議的,分析商榷,擇定取捨;謬誤曲解的,分別駁辨,求還本真。這樣做,期望對中國這部分古代文獻能獲得較近實際的理解。錯誤之處,切望讀者指正。

(一) 安 息

中國古代關於安息的記載,首見於《史記·大宛傳》,其次復見於《漢書·西域傳》,茲並錄於下。《史記·大宛傳》說: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數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屬小大數百城,地方數千里,最為大國。臨媯水。有市。民商賈用車及船行旁國,或數千里。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書革旁行以為書記。其西則條枝;北有奄蔡、犁軒[1]。

又說:

初,漢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里。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漢使還,而後發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犁軒善眩人獻於漢。及宛西小國歡潛、大益,宛東姑師、扜罙、蘇薤之屬,皆隨漢使獻見天子。天子大悅。

《漢書·西域傳》說(為敘述方便,茲將考證大致能確定的西方地名,用括弧把英語慣用拼法標在中文古地名的後面):

安息國(Parthia),王治番兜城(Hekatompylos),去長安萬一千六百里。不屬都護。北與康居、東與烏弋山離(Seistan之Alexandria-Prophthasia)、西與條支(Antiochia,即Charax-Spasinu)接。土地、風氣、物類所有、民俗與烏弋、罽賓(Kabul)同。亦以銀為錢,文獨為王面,幕為夫人面;王死,輒更鑄錢。有大馬爵。其屬小大數百城,地方數千里,最大國也。臨媯水(Oxus R.)。商賈車船行旁國。書革旁行為書記。

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將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里。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因發使隨漢使者來觀漢地,以大鳥卵及犁軒(埃及之Alexandria)眩人獻於漢,天子大說。安息東則大月氏。

《史記》、《漢書》中的安息即中東古史上的帕提亞(Parthia),久為中外史家所公認。清代學者徐松和李光廷早有考訂[2]。在歐洲,最早德經(de Guignes)曾如此主張。[3]有些人認為是亞敘利亞,顯系錯誤。[4]金斯密(Kingsmill)初步論及《史記》、《漢書》中的安息是安息王室阿爾沙克(Arsak)一字之對音。[5]嗣後夏德(Hirth)進一步論證,認為中國古音中沒有r,因此每遇到外語中的r,中國古籍中常以n的結尾字音譯,於是,Ar便音譯為「安」;而「息」字中國古音大約讀為sak。所以「安息」是Arsak一字的音譯。[6]丁謙也認為「巴提亞國,其王世世以阿賽西(Arsaces,即Arsak)第幾為號,漢人誤王名為國名,稱為安息;安息者,阿賽西轉音也」。[7]丁、夏二氏論斷皆是。

按公元前三世紀中葉,佔有兩河流域及伊朗高原的希臘人塞流息王朝(Seleucids)已呈衰弱。公元前255年,坐落在其東北邊陲的巴克特里亞郡(Bactria)的郡守希臘人狄奧多特斯(Diodotus)首先宣告獨立,漢代中國稱之曰「大夏」。數年後,公元前250-248/7年,位於大夏以西、裏海東南的帕提亞郡(Parthia),在帕提亞人阿賽西及其弟提里達特(Tiridates)的率領下,舉行了反對塞流息王朝統治的起義,漢代中國稱之曰「安息國」。[8]安息的阿賽西王朝從此統治安息約四百年。

安息建國後,最初八十年的歷史,記錄十分貧乏。我們只知道他所統治的疆域,僅限於安息人原來居住的地區,即古波斯的帕提亞郡。那時安息經常受著來自西邊的塞流息王朝和來自東邊的大夏王國的威脅。大夏在公元前約230至160年時武力曾很強橫。直到安息王密司立對提一世(Mithridates I,公元前171-138/37年)當政時期,安息才大大強盛起來。乘塞流息王朝內部的紛爭和戰亂,他率大軍西征,先佔據了米底亞(Media),又佔領了波西斯(Persis)和富饒的巴比倫尼亞(Babylonia)諸郡;並且從公元前144年以後,巴比倫尼亞,包括其東南端的條支,遂成為安息最重要的屬邦。向東方,他又兩度攻入了已衰微的大夏,並更向東南推進,囊括了原在大夏統治下的德蘭癸亞那(Drangiana)、阿拉科細亞(Arachosia)、和格德洛西亞(Gedrosia)諸郡。於是,在短短的幾年中,經密司立對提一世的東征西討,擊垮了希臘人的殖民勢力,建成了一個當時在中東最強大的以奴隸制為基礎的安息帝國,疆域東自大夏、身毒,西到幼發拉底河,北自裏海,南至波斯灣。他當政的晚期,和他的繼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 II,公元前138/37—128/27年)統治期間,是安息十分繁榮強盛的時期。張騫西使到達中亞細亞的時候,正當弗拉特二世的末年。張騫在公元前129至128年親身到過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沒有到過安息。但他「傳聞其旁大國五六」,回到長安後曾「具為天子(武帝)言之」。[9]他所傳聞的安息,如上引《大宛傳》所說:「在大月氏西可數千里,……其屬小大數百城,地方數千里,最為大國」,以及安息的物產風俗等,都是十分正確的描述。

然而,安息就在這繁榮鼎盛的時候,其北邊邊疆卻面臨著塞人(Saka)游牧部落入侵的威脅。大約在張騫從大月氏動身回國後不久,居住在中亞細亞草原上的塞人和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等,便從裏海以東地帶侵入了安息東北邊,於公元前128或127年殺害了安息王弗拉特二世,大舉南下,占據了德蘭癸亞那和阿拉科細亞兩郡。直到安息王密司立對提二世(Mithridates II,公元前124-87年)即位後,派遣貴族蘇林(Suren)[10]率領大軍東討,費了十年工夫(約公元前124/23—115/14年)才把侵入的塞人諸部落鎮壓使之降服。這次東討,安息收復了東邊諸郡,包括自赫拉特(Heart)至木鹿(Merv)的東北濱臨媯水的地區。東方討平後,密司立對提二世復引兵而西,佔領了阿爾明尼亞一個短時期。公元前92年,他和羅馬的蘇拉將軍訂立了盟約,這是安息與羅馬的首次交涉。密司立對提二世的統治時期,是安息再度強盛的時期。[11]

就在這密司立對提二世的強盛時期,漢武帝的使臣第一次到達了安息。上引《大宛傳》第二段文字就是這次使節往還的記載。漢使初次到達安息,應系在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換言之,伊朗和中國從這年起便綻開了友誼之花。根據《大宛傳》,張騫第一次西使回到長安是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其後他擬通西南夷道往大夏,未成功。他封為博望侯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他因攻匈奴失利奪爵後數年,漢武帝再命他去出使烏孫,應在元鼎元、二年(公元前116/115年)。這次出使,「天子……拜騫為中郎將,將三百人,牛羊以萬數,賚金幣帛直數千巨萬。多持節副使,道可使,使遣之他旁國。」張騫約結烏孫雖未成功,但他「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於闐、扜罙及諸旁國」,進行了廣泛的外交活動。回國時,「烏孫發導譯送騫還。騫與烏孫遣使數十人,馬數十匹,報謝,因令窺漢,知其廣大。」張騫歸後「拜為大行,列於九卿,歲餘卒」,卒年應是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其後歲餘,騫所遣使使通大夏之屬者,皆頗與其人俱來,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12]據《大宛傳》記載的這些情況,可以確定第一次到達安息的漢使,即是張騫出使烏孫時順路「分遣」到「他旁國」的「持節副使」之一,其到達安息應在元鼎二年;而「漢使還,而後發使隨漢使來觀漢廣大,以大鳥卵及犁軒善眩人獻於漢」,則應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也就是說,漢與安息使節首次往還,正當安息盛世,密司立對提二世即位後約八至十二年。漢使到時,恰好是在密司立對提二世派貴族蘇林東討塞人的末年,當時安息的大軍正雲集於東邊。既如此,則「漢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正反映了當時安息國內的政治局勢。而漢使在當時一路上所見到的情況:「東界去王都數千里,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甚多」,便更是如實的描述了。

漢與安息首次通使成功後,兩國便展開貿易與文化交流,嗣後在公元前一世紀雙方使臣、商賈大約即不斷往來,《漢書》中雖然沒有提供很詳的記載,但從漢代遺留的有關西域各方面的其他記錄和遺存看來,我們可以相信漢與安息的通商關系一定相當密切。中國的錦綉絲綢等特產日益增多地運送到西方,通過安息商人之手而遠達近東和羅馬,「絲綢之路」從此暢通。同時西方各國的產品珠璣、琉璃、象牙、犀角、諸珍奇異物,直到紅蘭、葡萄、苜蓿種子等也源源輸入中國。也許就由於漢與安息的貿易二百餘年間日益密切,加以甘英親身出使到達過安息條支(公元97年),所以《後漢書·西域傳》對安息的記載便大大加詳了。

《大宛傳》文中提到,安息使臣第一次來中國時,同來的還有幾個「小國」的使臣。姑師即車師,扜罙即扜彌,這兩地後來都隸屬於漢西域都護。蘇薤是康居五小王之一,《大宛傳》說它在大宛以東,恐系錯誤。歡潛是花刺子模(Khwarizm)之譯音,他們居住在安息希爾加尼亞(Hyrcania)及帕提亞兩郡以北,媯水下游的西岸。大益即達伊人(Dahae),他們在花刺子模西南,過著半游牧的生活。[13]歡潛、大益派使臣隨漢使來中國,可能由於他們居住的地區正當古代交通要道。按在公元前285年,塞流息王朝的塞流古一世(Seleucus I)曾派遣巴特羅克立(Patrocles)在裏海探路。他從裏海東南之奇瓦灣(Khiva Bay)循著巴爾干山嶺(Balkan)南麓的古河道東航,運河道沿著烏斯缽水(Uzboi Channal)穿過黑沙漠(Kara Kum)而把他引入了媯水。他在該地還遇到了印度商人沿媯水順流而下赴鹹海,因此他報告說媯水與葯殺水(Jaxartes)都「流入裏海」。[14]如果這個記錄可靠,則古代媯水確通裏海,而歡潛、大益則正當此交通孔道;所以在中亞細亞許多游牧部落中,這兩個「小國」,便首先隨漢使到長安來了。

關於安息東北的邊疆,《史記》、《漢書》都提到「臨媯水」。媯水即今阿姆河(Amu Darya)。阿姆河河名系突厥語,古代希臘人稱之為阿克蘇斯河(Oxus),唐代中國音譯為烏滸水或縛芻河。它發源於帕米爾高原,曲折西北流入鹹海;鹹海,《大宛傳》中稱作西海[15]。然而漢代中國稱之為媯水,則別有原因。按此水,古代亞利安語名為Vakhshu或Wakshu。今阿姆河上游的一個支流,突厥語名叫色爾克阿布(Surkh-ab)者,有時仍用其古名稱作Wakhsh;這個支流在古代被認為是阿姆河的河源。同時,Wakhsh一字又是當地古代神話中「眾水之女神」的名字。據中古花刺子模史家卑露尼(Biruni),直到十一世紀Wakhsh還是該地眾水――尤其是阿姆河――的保護神的神名。[16]再者,Wakhsu又是大夏人所崇奉的女神阿那伊多(Anahita,意為純潔)的別名。古代大夏的神話說這個女神有一千隻膀臂,象徵大夏的一千條溪流,自東面叢山上瀉下來,會合而成為媯水流入鹹海[17]。按「媯」字古音大約讀作Kwia,因此媯水之「媯」實是Vakhshu或Wakshu的第一音節的譯音。至於「水」),則仍是漢語「河川」之意。

塔恩(Tarn)在其論述大夏、安息的諸著作中,[18]曾認為由上引《大宛傳》第一毀的「臨媯水」及「北有奄蔡」的話看來,該段文字說的不象是公元前129至128年張騫親身在大月氏時的情況,而象是十餘年後密司立對提二世東討塞人以後的情況。他認為張騫停留在大月氏時,塞人已在大舉入侵安息,木鹿已落入塞人之手,因而安息當時不可能濱臨媯水。他又說奄蔡原住地既然在鹹海東北,安息只有到了密司立對提二世東討成功後,才佔領了媯水下游馬薩革泰諸部落地區,從而才能和奄蔡接境;同時收復了木鹿,安息國境才再臨媯水。據此,塔恩竟認為司馬遷曾把日後的傳聞「羼入了」張騫的報告之中,這就大大貶低了《大宛傳》的史料價值。

其實,這樣論證是不正確的。我們認為安息國境濱臨媯水正是張騫停留在大月氏時的真實情況。關於安息王弗拉特二世統治時期的史料確很貧乏,但我們知道他的前一朝,即密司立對提一世統治時期,曾兩次攻入衰微的大夏。第一次他不僅越過了阿利厄斯河(Arius),而且在大夏屯據了一個短時期。第二次他又把大夏王黑黎歐克里(Heliocles)打了個慘敗,此役之後,安息曾將木鹿佔領並控制了一個長的時期,這就使安息的東北邊境正「臨媯水」。當張騫在公元前129至128年旅遊在大月氏、大夏的時候,木鹿大約正在安息人手中,並以之為抵禦北方塞人保衛邊疆的重鎮。再者,僅根據西方的零散史料,實在很難斷定塞入侵入安息的確實年月。[19]根據《大宛傳》,張騫西使時對於塞入侵入安息並殺害弗拉特二世這件大事顯系毫無所知。對此點只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是張騫在大月氏、大夏時只「傳聞」得安息一些情況,因此他對安息的事知道得很少。二是塞人侵入安息一事,實發生在張騫自大月氏動身回國以後。我們考慮當時全面情況,認為後者較近事實。如果這個推斷不錯的話,這就又一次證明中國古代文獻史料對於搞清楚中東、中亞各國古史有重要價值。至於「北有奄蔡」一句,塔恩的解釋過於呆滯。細讀《史記》、《漢書》有關西域各國疆域地望的記載,就知道「東為某國」、或「某方與某國接」等語,有時固然指的是毗鄰接境的國家,但有時則指的只是方向。此段文字中的「北有奄蔡」實是後者。屬於塞人之一支的奄蔡(Aorsi)部落聯盟居住在鹹海東北的草原地帶,其南是馬薩革泰人、薩卡拉瓦克人(Sacaraucae)及達伊人等游牧部落,介在於奄蔡與安息之間。不過從漢人看來,這些都是「小國」,所以張騫說安息「北有奄蔡」,只是由於奄蔡當時是這一帶草原上比較強盛的「大國」。我們不應象塔恩把這幾個字解釋得那樣呆板。

對於「臨媯水」這一點,白鳥庫吉的解說則更不確。[20]他認為由此三字即可證明花刺子模和達伊當時都在安息版圖之內。這種說法不僅沒有任何史料足資憑證,而且和後來塞人入侵安息的全部史實相矛盾。其實,安息的木鹿地區所濱臨的媯水只是媯水的中段,而媯水下游西岸奇瓦地區則是花刺子模人的住地,安息人與馬薩革泰人正是在媯水西岸一帶邊境上互相對壘。認為「臨媯水」便必然意味著拓境已至鹹海,那樣論證就過於簡單了。

我們既已確知安息東境濱臨媯水的情況,那麼《大宛傳》中所說的「東界去王都數千里」,就容易解釋了。

《漢書·西域傳》說「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後漢書》說「安息國居和櫝城」。番兜、和櫝同指安息初期的都城,希臘人名之為黑卡同卑羅斯(Hekatompylos)。黑卡同卑羅斯本不是該城安息的原名,而只是希臘人給它起的別名,意為「百門之城」,是說該城處在安息國的中心,很多條大道從這兒通往各地;至於安息的原名則已不可考。[21]夏德認為番兜系古波斯帕爾圖發(Parthuva)一字的譯音,亦即喜羅多德(Herodotus)所說的Parthoi;《後漢書》中的和櫝可能相當於Vologesia,則全系臆測,不足憑信。[22]白鳥庫吉認為番兜、和櫝均相當於希臘人伊西達爾(Isidor)所撰《安息驛路志》中所說的Parthau,[23]亦屬可疑。顧失密(Gutschmid)認為和櫝恐是斯特拉伯(Strabo)所說的Karta,或即是阿利盎(Arrien)所說的希爾加尼亞的首府Zadrakarta,這說法更顯然是臆測。[24]關於番兜、和櫝二字的對音,目前中外史家還沒有妥善的解釋,但比較諸說,似把它看做相當於黑卡同卑羅斯較為妥當。此城今日已不存在,考古學家推測應在今伊朗的丹凡(Damghan)或沙魯德(Shahrud)附近。

《史記》、《漢書》都沒有明確指明距王都二千里的「東界」的所在。《後漢書·西域傳》則說:「其東界木鹿城,號為小安息,去洛陽二萬里」。木鹿城即Zend-Avesta中所說的Mouru,希臘人的Alexandria Margiana,塞流息王朝時代曾改名為Antiochia,中古以降稱為Merv,中外史家均無異議。上文已說過,安息在密司立對提二世時東討塞人,收復木鹿,東北邊疆復臨媯水而與大月氏為鄰。從此以後,木鹿便成為安息的東北邊防重鎮和重要的商業城市。到安息來的漢使首先必須經過木鹿城,所以《後漢書》中把「東界木鹿城」看得很重要。這情況在西漢時代應亦相同。《史記》、《漢書》都說「東界去王都數千里」;《後漢書》又說「和櫝城去洛陽二萬五千里」,「木鹿城去洛陽二萬里」,則王都和櫝與木鹿之間為五千里,與《史記》、《漢書》說相近。《後漢書》接著又說,「自安息(指王都和櫝)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Ecbatana),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Ktesjphon)」,以這樣的里程來衡量和櫝與木鹿之間的距離為「五千里」,或「數千里」,正是如實的記載。

上文已將本節開頭所引《史記》、《漢書》三段文字中有關安息歷史,地理的一些疑難之處,試作了初步解釋。關於引文中涉及物產風俗諸事,不擬詳談,其中只有兩點應在此略提一下。《史記》說安息「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漢書》說「亦以銀為錢,文獨為王面,幕為夫人面;王死,輒更鑄錢」。按多年來中東一帶考古發掘所獲得的古安息錢幣很多,足以充分證明《史記》,《漢書》記載的正確。安息王弗拉特二世統治時期所鑄錢幣,正面是王面,背面是摩薩(Musa)的面,只是摩薩是王的母親而非夫人。[25] 「王死輒更鑄錢」,是古代中東與印度次大陸西北部諸國――安息、大夏、貴霜、以及塞種諸小國的普遍風俗,已久為該地區的古史與古錢幣學所證實。《史記》、《漢書》又提到「書革旁行為書記」。革指羊皮。但據勞林生(Rawlingson)的研究,安息普通是以麻布作書寫材料;至其晚期,才從西方學得使用紙草(papyrus)。[26]

『捌』 世界地圖各個國家分別像什麼動物

先生,不是每個國家的國土形象都像動物的,我也只能列舉一二:
中國——雞
日本——海馬
伊朗——草帽
澳大利亞——牙齒
美國本土——人臉
義大利——女靴

閱讀全文

與鹿先生到底什麼意思伊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8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2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6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