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伊朗政府有何回應
2020年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從伊朗首都飛往烏首都基輔的波音737型客機,起飛後不久便遭到伊朗的導彈攻擊,在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共計176人無一生還,其中包括15名兒童。對於這次造成國際影響十分嚴重的災難,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伊朗方面表示無意中擊落了烏克蘭客機,將此次災難歸咎於"人為失誤"。
根據伊朗發布的聲明表示,該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敏感軍事禁區,當時伊朗和美國正處於緊張對峙階段,在人員輪換之後,該客機被誤認為是敵機,所以才被人為錯誤的擊中。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表示:"將會承擔擊落烏客機全部責任",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更是發表公開道歉稱“(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隨後,伊朗一直在與烏克蘭、加拿大和其他有公民在被擊落飛機上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⑵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是有意而為之嗎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我覺得就是故意而為,如果是不小心誤傷,不可能速度那麼快!
⑶ 伊朗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上人員是否無一生還
在本次事故中,飛機上的乘客確實無一生還,其實在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的時候,飛機還能夠正常控制。但是由於地空導彈往往是連續發射三枚以求精準度,所以飛機緊接著就被第二枚地空導彈命中。造成飛機失去控制,墜向地面,機組人員和乘客全部死亡,沒有一個人生還。而導彈是伊朗革命衛隊發射的地空導彈。
而第一枚導彈命中飛機的時候,根據專家分析,擊中的位置在機頭。所以很有可能是這枚導彈的破片擊毀了飛機上的通訊系統。否則遇到攻擊,仍然能夠操縱飛機的飛行員肯定會掛上一個7700的代碼,或者全頻道進行廣播自己的位置和危險情況。當然不排除第一枚導彈直接殺死了飛行員,客機由於自動駕駛的原因,沒有立刻墜落。
⑷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是人為還是誤傷
據美聯社剛剛消息,伊朗國家電視台援引軍方聲明說,伊朗無意中擊落了失事的烏克蘭客機。聲明於當地時間11日早上發布,並將飛機被擊落歸咎於「人為失誤」。
聲明中表示,當時該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的軍事中心。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在此情況下,飛機被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伊朗軍方承認意外擊落烏克蘭客機後,剛剛,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4)伊朗為什麼炸客機擴展閱讀:
伊斯蘭革命衛隊高官:我個人承擔擊落客機全部責任
據俄羅斯RT電視台11日消息,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提到,該名指揮官為伊斯蘭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司令阿米爾·阿里·哈吉扎德。他表示,「我個人對無意擊中烏克蘭客機承擔全部責任」。
「在聽到烏克蘭客機墜毀的消息後,我希望去死。」哈吉扎德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希望死的是我,而沒有目睹這樣的事故」。
⑸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是怎麼回事
8月23日,伊朗公布了今年1月烏克蘭航空一架客機在伊朗德黑蘭墜毀的最新後續,稱飛機在25秒內被兩枚導彈擊中,乘客在第一次爆炸後仍然存活了一段時間。
伊朗民航組織主席德赫甘尼表示,黑匣子記錄了第一枚導彈爆炸後19秒內駕駛艙內的所有聲音。當時駕駛艙內的三名飛行員和一名飛行教練意識到異常情況,並一直在努力控制飛機。
飛機的兩個引擎當時仍在工作,客艙內部沒有信號,機組人員的談話和反應表明他們當時身體狀況良好。由於第一枚導彈彈片對飛機造成損害,導彈爆炸19秒後黑匣子的連接被切斷。第一枚導彈爆炸25秒後,第二枚導彈爆炸,因此無法從黑匣子數據中分析第二枚導彈爆炸時的情況。
德赫甘尼稱,按慣例,航空事故的技術數據一般不向公眾公布,但伊朗總統和交通城建部長下令,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公布有關信息。據了解,烏航客機的兩個黑匣子、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和飛行數據記錄器於7月18日至25日在法國完成解讀。
(5)伊朗為什麼炸客機擴展閱讀
前期有關情況
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但起飛不久後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災難發生後,伊朗一直在和烏克蘭、加拿大以及有公民遇難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查。
當時伊朗和美國的關系高度緊張,伊朗後來承認在與美國的對峙中,伊朗革命衛隊用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這架客機,這是處於高度警戒狀態的部隊犯下的「災難性錯誤」。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⑹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的各方回應
美國政府的說法
美國政府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辨認為一架攻擊戰機,軍官認為空中巴士A300B2的飛行部面類似開始攻擊的F-14雄貓式戰斗機。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同一份報告稱,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卻從未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而正常情況下民航機不會監察緊急頻道。
1988年7月3日上午10:24,民航機在11海里遠,文森斯號發射兩枚SM-2MR地對空導彈,都擊中了655號客機。開火後,文森斯號艦員發現飛機原來是民航機。
這份報告由威廉·福格蒂海軍上將最後定稿,標題為「伊朗航空655號班機在1988年7月3日墜落時周圍情況的正式調查」(Form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Downing of Iran Air Flight 655 on 3 July 1988)。這份報告只公開了一部份(1988年第一部份,1993年第二部份),受到很多觀察員批評。福格蒂報告指「文森斯號磁帶的數據,賽茨號的資料和可靠的情報資料,確證伊朗航空655號班機是在正常的商用飛機飛行剖面,在編定的航道上,應答機模式III 6760,從阿巴斯港起飛到被擊落時高度在連續上升中。」
英國廣播公司2002年的一個紀錄片中,美國政府書面回應記者質問,指他們相信事件可能因文森斯號18個艦橋船員同時有名為「情景實現」的心理狀態而造成,並稱當人受到壓力會產生這個狀態。在這種情況,人員會執行訓練情景,並且相信情景真實發生,忽略與情景相違的感官資料。在事件中,這情景是有一部單獨飛行戰斗機攻擊。
國際民航組織的獨立調查指出美國是錯誤方,因為它製造了不穩定的戰斗環境,對民航交通毫不理會。
伊朗政府的說法
伊朗政府指出,伊朗客機被文森斯號擊落是一次蓄意的非法行動。即使假設了伊朗不接受的說法,即事件肇因於辨認錯誤,伊朗政府指出這種嚴重的疏忽和罔顧後果,已構成國際罪行,而不是所謂的意外。
其他獨立來源
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報導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們指責美國政府掩飾事件。
國際戰略研究協會對事件的分析指出,在該區域派遣神盾系統戰艦是不負責的行動,認為派遣強大戰艦是導致開火門檻低的主因。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Robocruiser)(取名自科幻片機械戰警(Robocop)),除了因配備神盾系統,也因為艦長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2003年11月6日,國際法院裁定「美國針對伊朗鑽油台的1987年10月19日和1988年4月18日行動,不能以作為保護美國核心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為理由辯解。」但是擊落空中巴士案「1988年7月3日空中事故,(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訴美利堅合眾國)」,在美國作出協議和賠償後於1996年2月22日被撤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羅海軍上將在美國電視節目Nightline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當時在附近的美國賽茨號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據報(Fisk, 2005)指他說摧毀客機「標志羅傑艦長的攻擊傾向的可怕高潮,他這種傾向在四星期前首先顯出」。他的評論所指是在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時羅傑斯把文森斯號過度駛近一艘伊朗護航艦,護航艦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又曾派出一部直升機到一隻小型伊朗船的2至3英里(3.2至4.8公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6.4公里)距離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戰船開火。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神盾艦出去射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宣告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據報(Fisk, 2005)稱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我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我重復一次演習。F-14,爬升中。但這東西在7000英尺上。」但是卡爾森想文森斯號可能有更多資料,他不知道羅傑斯接到錯誤回報稱飛機正在俯沖。
在2002年的BBC紀錄片中,卡爾森觀察IR655的雷達特徵,應答機友機敵機識別系統編號,並且它低速上升(攻擊戰機會向文森斯號下降),辨識出它是民航機。卡爾森起初以為文森斯號辨識出的伊朗雄貓戰機必定是另一架飛機,他很難相信文森斯號船員會把一架民航機錯當成雄貓戰機。文森斯號的警告是由軍用無線電頻道向「伊朗雄貓機」發出。當卡爾森得出文森斯號鎖定的是伊朗655班機的結論,他立刻用民用無線電頻道緊急警告伊朗655班機有危險,它被誤認為是戰斗機,要求即時轉向離開。伊朗655班機隨即遵行,改變航道飛離文森斯號,但是文森斯號毫不理會依舊發射。卡爾森總結這個事件是一個行為具有過度攻擊性的文森斯號艦長造成的錯誤。
Craig,Morales & Oliver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出版的「航空與航天」(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題為「文森斯號事件」(USS Vincennes Incident)的投影片報告中,評論羅傑斯艦長有「不可否定,一致公認的傾向,我稱其為『找碴兒』。」他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加入蒙哥馬利號。蒙哥馬利號艦長麥克納發怒,指令羅傑斯退回阿布穆薩,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快艇主群,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快艇現在不過在自己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有清晰的相反訊息,羅傑斯仍然通知指揮部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在0939獲准開火。最後他又作了一個關鍵性決定,穿越離岸12英里界線,非法闖入伊朗水域。」
⑺ 伊朗民航客機慘案是意外嗎
時間:1988年7月3日
地點:霍爾木茲海峽附近
難情: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民航客機被偵察機擊落造成空難已經不是一兩起了,只是我們都不明白,他們的犧牲到底是政治軍事的必然結果,還是只是一場簡單的意外?
1988年一架由伊朗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港的A-300型伊朗客機飛至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時,被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擊中,機上274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民航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的A-300,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A-300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導彈巡彈艦的航線相交叉。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兩枚「標准」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A-300,客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
A-300客機是由法國製造的大型客機,它是要進行伊朗655次班機航行,於伊朗時間上午10點10分離開阿巴斯港,到達阿聯酋海港城市迪拜只需20分鍾。10點17分,飛機飛臨亨加姆島上空時,機體忽然嚴重地抖動了一下,還沒等機上的人員反應過來,只聽一聲巨響,飛機隨著爆炸聲直墜大海。飛機墜毀後,在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普什姆島東南海域,漂浮的屍體、行李以及飛機殘骸碎片足有三四英里長。經過艱辛的打撈,救援人員共從大海中撈出150具屍體,包括38名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人。面對這一慘案,伊朗通訊社第一個向全世界播發了這條信息。面對這樣的事實,華盛頓起初不承認,白宮發言人稱這種說法「不真實」、「美國不會捲入這樣的事情」,然而隨著事態的發展,華盛頓終於承認擊落伊朗飛機。
7月4日美國軍界首腦人物稱7月3日,美國巡洋艦「文森斯」號和護衛艦「蒙哥馬利」號在霍爾木茲海峽巡邏。當地時間10點10分,「文森斯」號軍艦上的一架直升機起飛後不久,突然遭到炮擊。正在這時,「文森斯」號發現頭頂不遠處,還有一飛機正向它飛來。「文森斯」號不敢怠慢,連續幾次發出警告,讓它離開。但這架飛機並沒有作出反應,也不改變航向,眼看對美艦已構成威脅,於是「文森斯」號發射兩枚導彈,其中一枚擊中目標,釀成大禍。但是對於此說法,有人表示異議。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客機使用的「宙斯盾」的對空導彈系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海上作戰系統。這一系統能在400公里的范圍內跟蹤200個以上的目標,並能同時襲擊15到20個目標。因此,對於擁有最先進的雷達和電子探測設備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不能令人信服。伊朗駐聯合國代表也對此予以反駁:655號班機根本未離開正常航道。
另外,這架巨型飛機上配備一個自動詢問器,它會向「文森斯」號發出信號,說明自己是民航機,而不是戰斗機。眾所周知,當時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外的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美國雖然不是存心故意,但也不能說是完全無意。然而,不管事實真相如何,有意還是誤傷,美國擊落民航客機,造成290名無辜者喪命的責任是推脫不了的,理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
空中的客機
⑻ 1·9伊朗客機墜毀事故的伊朗墜機歷史
最近幾年伊朗曾發生過多起空難事故。除天氣原因之外,很多的事故是由飛機老化等技術性原因引起的。伊朗官方將一些事故成因歸咎為西方對伊朗的制裁,導致伊朗難以更新技術,並購買新式飛機。
伊朗最嚴重的空難發生在2003年2月,當地一架載有上百人伊朗精銳武裝力量革命衛隊的客機發生墜毀,導致302人死亡。
2005年12月,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發生了一起客機墜毀事故,飛機直接撞上了居民區的大樓,導致108名乘客、機組人員乃至地面的平民罹難。
2006年11月,一架軍用飛機墜毀,39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30名革命衛隊的官員。
2009年7月,一架俄制客機在空中突然起火,飛行員緊急迫降時發生墜毀事故,導致168名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最近數年,伊朗因為飽受爭議的核計劃,已經遭受了4輪聯合國制裁,該國經濟目前並不樂觀,通脹率超過兩位數。美國和歐盟對伊朗單方面的制裁中有一條,禁止向伊朗提供飛機以及相關技術裝備。
此次墜毀的波音727飛機機齡超過了40年,在1984年就已經停產。
⑼ 伊朗是不是故意打民用機
當地時間1月8日,一架烏克蘭航空公司波音737型號客機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上空墜毀,機上176人全部遇難。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表示,對擊落烏克蘭客機事件負責。
⑽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客機人員有生還的嗎
8月23日,伊朗公布了今年一月伊朗「非故意」擊落烏克蘭客機一事的最新調查結果,對該客機黑匣子的分析顯示,客機被兩枚導彈擊中。據悉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從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前往烏首都基輔,但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無一生還。
伊朗民用航空組織負責人表示,第一枚導彈擊中飛機19秒後,駕駛艙里飛行員的聲音表明,乘客還活著。25秒後,第二枚導彈擊中了飛機。
(10)伊朗為什麼炸客機擴展閱讀
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聲明中表示,當時該航班離開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個敏感的軍事中心。當時正值輪換,且該中心處於高級警戒狀態。在此情況下,飛機被意外的人為錯誤擊中。
伊朗軍方承認意外擊落烏克蘭客機後,剛剛,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