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現在還有多少人信拜火教

伊朗現在還有多少人信拜火教

發布時間:2022-07-15 06:30:55

『壹』 現在信仰拜火教的國家都有哪些

首先,拜火教,又稱為祆教,瑣羅亞斯德教,是發源於古波斯的古老宗教,但是和明教是兩個不同的宗教,明教是摩尼教,也是發源於波斯,那麼,摩尼教在現代已經完全滅亡了,而拜火教現在還存在,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伊朗地區是後來接受伊斯蘭教的,在伊朗的北方偏遠地區,依然還有一些人堅守拜火教傳統,但是人數比較少,另外,在波斯接受伊斯蘭教時,一部分拜火教徒不願改變信仰,就離開波斯,遷徙到了印度,這部分人員一直信守拜火教,在印度稱為帕西人;
其次,要說的是摩尼教的教法非常的接近辯證法,是相當超前的宗教,不懂的人不要信口胡說,太膚淺了,至於說摩尼教的滅亡也和它的超前性有關,摩尼教宣揚為了正義光明,是需要斗爭來爭取的,所以,主張反抗的宗教不受封建社會的任何王國的歡迎,這才被政府禁止而消亡了,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明教,宋元時期的明教一直都是反抗起義者,如方臘,韓林兒等。

『貳』 關於拜火教的一切

拜火教為世界最古老宗教之一。

一、拜火教之名稱

拜火教,是依其主要宗教儀禮特徵而名。又稱瑣羅亞斯德教,以其創始人古波斯先知之名名之。3世紀中葉,東傳入中國,4世紀中葉,傳入中原,其神被名之為 「胡天」。至唐代,被名之為「祆(XIAN)」,其音屬於外來音,是唐人據其音而造的新字,以其俗事天神故。陳垣先生曾考證:「不稱外國天神而稱祆,明其為外國天神也。」其意指祆是中國文化對拜火教文化內涵高度概括。
總之�蘼垤旖獺�蒓鸞獺⑺雎捫撬溝陸蹋�暈�餿艘雲浣膛商卣鞫�坪糝�V劣誚棠謐猿莆�危�柿香諶紓�褚涯芽肌?lt;br />

二、拜火教流傳范圍與時間

拜火教發生於中亞,後隨古代波斯及後來薩珊王朝的擴張,而影響於歐亞各地。其勢力最盛時,東達中國,西至希臘,南入印度,北漸近高加索一帶。
拜火教起源爭論較多,根據現有經典《聖特阿維斯陀》(Zent-Avesta),以及今天發掘的文物與文獻中,專家考證:祆教大概源於公元前1100年左右。肯定早於阿黑門尼德王朝時期。
拜火教在阿黑門尼德時期既被尊為國教,實際上阿黑門尼德諸王長期奉行宗教寬容政策,祆教地位雖尊,但沒有對國家政治起著影響。繼古代波斯後起的安息,本為波斯帝國行省,後脫離亞歷山大部將塞琉西獨立,信奉祆教已成固習。然此兩朝,皆實行宗教寬容,政教分立之政策,祆教僅為其多宗教之一種。
薩珊王朝,其王朝先世歷來為法爾斯省伊斯泰赫爾城阿娜希袒水神祆寺的主持。故祆教步入將世俗權利與精神權利結合階段,即政教合一之階段,發展到後來,其最高職位只僧侶大穆貝德(mobed)盡然可隨意廢立諸王。是為祆教權力之最高峰。
公元651年,伊斯蘭阿拉伯人殺伊嗣侯三世(632-651年),薩珊朝滅亡。因受伊斯蘭教影響與壓力,祆教大批信徒改宗,不復擁有既往之權勢,漸趨於勢微。今全世界仍有10餘萬名左右祆教徒。主要分布在伊朗東部邊境與印度西北部邊境一帶。

三、祆教之典籍

祆教最初並無經典,僅由祭司口傳心授。後來漸漸形成文字,名為《聖特-阿維斯陀》(Zent-Avesta),是研究波斯宗教之唯一典據。阿維斯陀之意與印度吠陀相同,乃智識之謂,聖特為注釋之義。聖特語,即波斯古聖語。但此注釋書聖特卻是用帕拉維(Pahlavi)語言寫成,即波斯語。
阿維斯陀與基督教之聖經一樣,其全卷並非成於同一時代,及同一場所,其成書的時地甚至有完全不同的地方。因此,阿維斯陀應該是一個古代波斯宗教、習俗、神話等資料的結集。原有二十一卷,後被征服波斯之亞歷山大燒毀,僅餘一卷,即傳至今日之阿維斯陀。現存的阿維斯陀為記錄宗教儀禮的典籍,包括傳說法規贊歌三部,分別為《亞斯那》(Yasna)與伽他(Gatha)合集、威斯帕拉德(Visperad)、溫的大得(Vendidad)。除以上幾部外,還有小阿維斯陀,一名科爾他阿維斯陀(Khorta Avesta),這是允許僧侶之外信徒翻閱的宗教書。
而伽他為瑣羅亞斯德本人所著之手記,表述瑣氏思想最為鮮明。
據《黃金草原》作者古代阿拉伯人馬蘇第記述,祆教經書繁雜,竟須分為上百段由上百人分別記誦。

四、祆教之教義
1、善惡絕對對立的二元觀
祆教不是一神教,也非多神教,而是一種獨特的二元論宗教。其宗教認為善與惡不隙氛峋質巧迫〉淖詈笫だ>蕁洞詞蘭汀罰˙undahis、 Bundahishn)所載,開辟之初,有精神事物兩大原因共同作用,由此二大原因協力而成世界,這二大原因也規定了我們人類的命運。善人即被賜與快樂心並進入天堂,惡人即被賜予痛苦心而墮入地獄。世界創造之後,此二大原因盡責退職,善惡二大原理隨後出現,各分治其領域,世界遂化為善惡正邪不斷爭斗的場所,世事實際成為善神阿胡拉·米茲達(歐爾米茲德)與惡神安哥拉·曼紐特(阿里曼)之戰斗。這一過程總共歷時12000年。
在第一個3000年中,阿胡拉的光明世界與安哥拉的黑暗世界並存,當中有虛空隔開。及至後者向光明世界進攻,於是創世過程開始。在第二個 3000年中,阿胡拉預知未來,約定雙方持續斗爭9000年;安哥拉只能知過去,同意這一約定。阿胡拉又預言斗爭的結局是黑暗世界的消滅,安哥拉驚慌失措,墮入暗界,一直癱瘓。阿胡拉於是創造天空、星辰、月、日等,最後是原牛和原人迦約瑪特(Gayomart)。安哥拉再一次進攻。它創造出毒蛇和各種害蟲。它殺死原牛。原牛的骨髓在地上生出植物;原牛的種子生出各種有益的動物。它殺死原人。原人的種子藏在地下,40年後生出大黃,從大黃中生出一對伴侶 ——瑪什耶(Mashya)和瑪什耶那(Mashyana),就是人類的祖先,於是與黑暗開始混戰。在這善與惡的斗爭中,人有選擇自己道路的自由,或是以善念、善行、善言參加善的王國,或者相反,假如惡的王國,死後各有報應。善者死後很容易走過裁判之橋(Chinvat),進入無限光明的天堂。惡者過橋時,橋面變得如同利刃,使他們墮入地獄受與罪惡相當的苦。那些善行與惡行相抵消的人留在「中間地帶」(Hamestaghan),無痛苦亦無快樂。在這人的世界開始後的3000年,瑣羅亞斯德出現,以善的宗教教導人類。這時餘下3000年,每一個1000年末有一個救世主,即索什揚(Soshyan),他是從瑣羅亞斯德藏在湖中的精液里生出來的。三個索什揚最後一個出現並進行戰斗時,歷史傳說里的英雄和妖魔都復生參戰。最後所有死者都復活了。彗星戈契希爾(Gotchihr)降落在大地上,燃起大火,一切金屬熔化為漿液,形成滾滾灼熱洪流。所有的人,生者死者都要度過洪流,善者如同浴於溫暖的乳中,經過考驗和凈化入天堂。諸神和妖魔進行最後的戰斗,結果是後者的失敗和消滅,惡魔永久墮入黑暗深淵;大地平衍廣闊,凈化了的世界安逸寧靜,是為弗拉什卡德(frashkard),偉大的更新。
因此,祆教以火為光明之神阿胡拉的化身,故其俗以拜火為崇尚神之表現。
2、祖爾宛(Zurvan)
依照上述的宇宙起源說,世界從一開始就是二元並存,而無二者起源之說明,也就是說,並未真正解決起源問題。因此,早在阿黑門尼德時期就產生了一種理論,即祖爾宛理論,祖爾宛(帕勒維文)即「無限時間」或者「命運」之波斯音譯。其派別認為阿胡拉和安哥拉都是祖爾宛所生的一對孿生弟兄。但若依照祖爾宛派的說教,一切只有任憑前定的命運的安排,這和原始的瑣羅亞斯德教並不相容。當伊斯蘭征服伊朗後,祆教為防止本教解體,才放棄了祖爾宛派的說法。另一說認為,早在阿黑門尼德時期該理論即被視為異端。
3、七位一體的善神崇拜宗教觀
基於二元對立的宇宙觀,祆教提出「七位一體」善神崇拜的宗教觀。阿胡拉預見到安哥拉將破壞他創造的宇宙,就事先創造了6位天神,充當他創造並保護宇宙的助手。這6位天神分別是:1巴赫曼,在天國代表阿胡拉的智慧和善良,後被奉為動物神。2、阿爾迪貝赫什特,在天國代表阿胡拉的至誠和聖潔,被奉為火神,是宇宙和人類秩序的保護神。3、沙赫里瓦爾,在天國代表阿胡拉的威嚴和仁政,乃天空之主,守衛大地,負責救助窮苦百姓。4、斯潘達爾馬茲,在天國代表阿胡拉的謙恭和慈愛,被奉為土地女神。5、莫爾達德,在天國代表阿胡拉的永恆和不朽,被奉為植物女神。這6位天神為阿胡拉所創造,但又參與了宇宙的創造和保護。盡管名稱和職司各異,但各神性質相同。也就是說,盡管他們有各自的獨立性,但共一個主體阿胡拉·馬茲達,因而稱為「七位一體」神。6位天神分別代表阿胡拉的各種優良品質,共同組成了體現所有美德的善界至上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次要的善界神,如牛精古爾蘇萬、遵命天使斯魯什和幸福女神阿希等。

『叄』 拜火教是什麼時候消亡的

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音同「掀」)教」(注意不要把「祆」寫錯成為「祅」) 。主要流行於波斯、中亞等地的宗教。該教認為阿胡拉·瑪茲達(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瑪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 瑣羅亞斯德教是一種二元論的宗教,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受他很大的影響,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進入到羅馬帝國的宗教中。目前在伊朗偏僻山區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很大的影響。 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前628年-前551年),他出身於波斯帝國建立前的一個波斯游牧部落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這個宗教在元代的時候在中土開始出現異常繁盛,也是中國小說里明教的前身,目前不能叫做消亡,宗教學者普遍認為在明代以後跟「景教」發展逐步融合,成了天主教或基督教比較特殊的一個派系。

『肆』 伊朗簡介

【國名】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成立於1979年,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相鄰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伊朗人口到2008年達到7200萬,其中有波斯人(51%)、亞塞拜然人 (24%), 吉拉基人和馬贊德蘭人 (見塔巴里語)(8%)、庫爾德人 (7%), 阿拉伯人 (3%), 俾路支人 (2%), 盧爾人 (2%), 土耳其人 (2%), 拉克人, 卡什加人, 亞美尼亞人, 伊朗猶太人, 喬治亞人、亞述人、切爾克斯人, Tats, Mandaeans, 吉卜賽, Brahuis, 哈扎拉人, 哈薩克人及其他 (1%)。最大少數民族是亞塞拜然人。
全國人口89%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9%信奉遜尼派,其他2%信奉非伊斯蘭宗教(拜火教,基督教,猶太教)。

伊朗有五寶: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

『伍』 拜火教現狀

首先,拜火教,又稱為祆教,瑣羅亞斯德教,是發源於古波斯的古老宗教,但是和明教是兩個不同的宗教,明教是摩尼教,也是發源於波斯,那麼,摩尼教在現代已經完全滅亡了,而拜火教現在還存在,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伊朗地區是後來接受伊斯蘭教的,在伊朗的北方偏遠地區,依然還有一些人堅守拜火教傳統,但是人數比較少,另外,在波斯接受伊斯蘭教時,一部分拜火教徒不願改變信仰,就離開波斯,遷徙到了印度,這部分人員一直信守拜火教,在印度稱為帕西人;
其次,要說的是摩尼教的教法非常的接近辯證法,是相當超前的宗教,不懂的人不要信口胡說,太膚淺了,至於說摩尼教的滅亡也和它的超前性有關,摩尼教宣揚為了正義光明,是需要斗爭來爭取的,所以,主張反抗的宗教不受封建社會的任何王國的歡迎,這才被政府禁止而消亡了,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國明教,宋元時期的明教一直都是反抗起義者,如方臘,韓林兒等。

『陸』 拜火教出現在哪個民族

瑣羅亞斯德教是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宗教,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一般認為是神學上的一神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瑣羅亞斯德教的經典主要是《阿維斯陀》,意為知識、諭令、或經典,通稱《波斯古經》。
現在還信仰這個宗教的只有中亞(包括新疆)極少數。

『柒』 伊朗人有沒有宗教信仰自由,

有信仰自由,伊朗還有基督教、猶太教、拜火教等宗教,伊斯蘭教是最大的宗教。但是一般來說宗教信仰由家庭決定,也就是說一出生家長就把你的宗教信仰確定了不管你願不願意

『捌』 伊朗為什麼不信拜火教伊朗信奉什麼教拜火教是什麼

伊朗信奉伊斯蘭教,拜火教是拜物教的一種,以火為神聖。

『玖』 假如拜火教延續至今

事實上,現在祆教信仰依然存在。伊朗北方地區,還有印度的帕西人都是祆教信仰

『拾』 拜火教起源於哪裡,現在還存在嗎,他們的信仰是什麼

拜火教.中國古稱襖教.源於古波斯.創始人索羅亞斯德,曾長期是古伊朗國教,阿拉伯回教佔領伊朗,不願改宗的襖教徒便流亡印度等地.現在襖教人口約三萬左右,主要在印度.他們信仰善惡二元論,即善神(上帝)與惡神(魔鬼),相信光明終究戰勝黑暗,他們以火相征善神光明,所以俗稱拜火教!

求採納

閱讀全文

與伊朗現在還有多少人信拜火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8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2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6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