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和以色列到底有什麼恩怨

伊朗和以色列到底有什麼恩怨

發布時間:2022-07-12 00:40:59

㈠ 以色列和伊朗並不接壤,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最早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仇恨,後來是伊朗新政權對以色列背信棄義的仇恨,屬於仇挺大的呢

㈡ 伊朗跟以色列為什麼有那麼大仇恨有什麼淵源嗎

伊朗跟以色列都是屬於中東國家他們兩個是屬於宗教之間的沖突。

㈢ 以色列和伊朗有什麼仇恨

有的,首先以色列跟阿拉伯國家的矛盾由來已久,從以色列的建國史就可以看出,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沖突,戰爭爆發過多次;其次以色列認為伊朗一旦擁有核必會對其產生巨大威脅,這是以色列人的價值觀,先發制人,利用高技術,精確打擊;還有以色列是美國安插在中東的一個棋子,而美國自從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便與交惡。

㈣ 什麼仇什麼怨為什麼伊朗總想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

宗教問題、與美國的關系以及中東的局勢使得伊朗與以色列之間敵對關系。

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主要的宗教是伊斯蘭,以色列的主要宗教是猶太教。伊斯蘭客觀上說是一個排斥性很強的宗教,世界上的穆斯林常常因為生活習慣問題和其他人格格不入,那麼伊朗旁邊的以色列就成了最大的「排斥地」。


恢復過來的伊朗可不安靜,積極插手其他國家事務,比如敘利亞內戰、伊拉克內部事務以及拉海灣國家。這就使得美國和以色列極為緊張,恐懼伊朗的軍事實力擴張,尤其是伊朗插手的葉門內戰當中,伊朗扶持的一支非官方民間胡賽武裝部隊竟然戰勝了政府武裝部隊。

這三個因素成了伊朗和以色列關系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要解決的話,花上一個世紀的時間也未可知。

㈤ 伊朗與以色列有什麼世仇

流亡世界的猶太人在美英的支持和默許下,返回中東,踐踏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利益,強硬建國,遭到了國際社會和阿拉伯國家的反對,先後經歷了四次中東戰爭,使得大量的阿拉伯合法公民淪為難民。而伊朗作為昔日波斯帝國的繼承人,憑借著巨大的石油儲量和石油加工,作為中東阿拉伯世界的一個強國,大國,期望做中東的阿拉伯世界的領袖,理所當然的扛起了反抗以色列的大旗。

㈥ 為什麼以色列和伊朗間的仇恨那麼深

幾千年來地球上都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
二戰後,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幫助下,大量猶太人開始了復國運動。
以色列的建立,被阿拉伯世界看成是一場宗教入侵。』
所以,中東人都視以色列為敵人。

㈦ 伊朗為什麼仇恨以色列

伊朗以色列交惡已久 以曾制定軍事計劃欲滅伊朗
伊朗以色列交惡已久

伊朗媒體10月26日報道說,伊朗總統內賈德當天表示,應當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巴勒斯坦新一輪襲擊將摧毀這個猶太國家。內賈德還譴責承認以色列或與其實現邦交正常化的企圖。 伊朗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就拒絕承認以色列,兩國交惡已久,並經常互相指責。

解讀: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民族主義的運動, 猶太復國主義負責對建立現代以色列作為猶太家園。雖然一般歸因於Theodor Herzl 和其它19 世紀小組, 猶太復國主義BC 建於猶太猶太人散居地, 第6 個世紀的巴比倫流放的起點。 Lamentations Jeremiah 和贊美詩137 講話exiled 猶太人的渴望的 Zion (耶路撒冷) 。

·伊拉克衰敗 以色列擔心伊朗

歷史上,以色列因擔心伊拉克獲得核武器,當時的總參謀長艾伊塔曾於1981年6月7日下令,派戰斗機摧毀了巴格達城外一個正在建造的核反應堆。20多年後的今天,歷史會在伊朗重演嗎?

「兩伊」歷來是以色列的仇敵,在以色列的眼裡,鏟除「兩伊」將帶來永久太平。薩達姆政權垮台後,在中東地區,伊ā朗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取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問題,成了美國地區防擴散戰略的「眼中釘」,也成了以色列最大的心病。

在以色列人看來,對以色列構成最大、最直接威脅的,是伊朗裝備部隊的謝哈布-3型中程彈道導彈。「謝哈布」在波斯語中意為「流星」,該型導彈長17米,射程為1300公里,可以攜帶重達800公斤的彈頭,這意味著伊朗具備了從其境內發射導彈攻擊以色列任何地點的能力。分析家也普遍認為,伊朗有可能在5至10年內研製出核武器。

· 以色列: 一直想徹底幹掉伊朗的核設施

原因很簡單,按照1947年聯合國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目前實際控制面積也僅為2.7萬平方公里,一旦遭受核打擊,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以色列一直對伊朗的核計劃憂心忡忡,早有「斬草除根」的想法。2003年9月底,以色列軍方首次威脅說,如果聯合國不能讓伊朗停止核計劃,那麼以軍有可能會偷襲伊朗的核設施。德國《明鏡》周刊和美國《洛杉磯時報》甚至還披露了以軍方和間諜機構摩薩德為偷襲伊朗核設施做各種准備的細節。

· 以色列:一切都要看美國臉色

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以色列的每一步行動多多少少得按照白宮的節拍跳舞。分析美對伊的態度可以看到,近期美對伊朗的強硬態度,更多的是鷹派乘伊拉克戰爭的「東風」而勢力上升的「得意洋洋」之舉,並不說明美國真打算在伊朗有大動作。面對伊朗持續的改革運動和邁向民主社會的前景,美國如果貿然對伊朗動武,不僅會使伊朗的改革派向保守派靠攏,而且會使那些對美國寄予希望、具有強烈民主傾向、呼籲與美國進行合作的伊朗青年學生,走向民族主義的一端。以色列對此也十分清楚。重要的是,如果現在對伊朗核設施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國際社會的譴責將不再只是針對以色列,而且會把目標指向美國。更讓以色列擔心的是,以色列甚至可能遭受來自伊朗的致命打擊。

· 上半年以色列蓄謀攻打伊朗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以色列最精銳的士兵乘坐的攻擊直升機抵達目標位於伊朗南部的納坦茲鈾濃縮廠,大部分士兵來自以色列的「翠鳥」營,身上穿的是伊朗帕斯達蘭民兵的服裝,其他人穿的是以色陸軍軍裝,攜帶的是標準的M4A1卡賓槍。

直升機在沙漠上空緩緩降低飛行高度,突擊隊利用這段時間校準了各自的夜視儀。在一架直升機的尾部是以色列奧克茲軍犬部隊的兩條軍犬,旁邊是兩包炸葯。
以色列已經制定了一份秘密計劃,一旦阻止伊朗停止核工程的外交努力失敗,以色列空軍和陸軍將聯手對伊朗的核設施實施打擊。目前,以色列軍隊正在秘密進行相關訓練……

以軍模擬突襲伊朗核設施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以色列最精銳的士兵乘坐的攻擊直升機抵達目標――位於伊朗南部的納坦茲鈾濃縮廠,大部分士兵來自以色列的「翠鳥」營,身上穿的是伊朗帕斯達蘭民兵的服裝,其他人穿的是以色陸軍軍裝,攜帶的是標準的M4A1卡賓槍。

直升機在沙漠上空緩緩降低飛行高度,突擊隊利用這段時間校準了各自的夜視儀。在一架直升機的尾部是以色列奧克茲軍犬部隊的兩條軍犬,旁邊是兩包炸葯。屆時這兩包炸葯將捆到兩條狗身上。直升機在距離目標大約7英里的地方降落,士兵們沖出機艙,跑向以色列摩薩德特工早就為他們准備好的幾輛卡車。奧克茲部隊的士兵將炸葯捆到狗身上。幾分鍾後,卡車駛抵一座燈光昏暗的設施,狙擊手將守衛的幾名衛兵干凈利索地放倒,卡車咆哮著沖進設施,直奔用來產生武器級鈾的離心分離機。

士兵們傾巢而出,一邊射擊一邊安放炸葯。奧克茲部隊的士兵一個手勢,那兩條軍犬馱著炸葯沿著狹窄的通道,直奔分離機的「內臟」。大約十分鍾,什麼麻煩也沒有遇到,以色列突擊隊已經將濃縮鈾廠收拾「干凈」。地下傳來幾聲沉悶的爆炸,以色列的F-15戰斗機又呼嘯而至,向這座設施投下了幾枚巨大的鑽地彈。

整個襲擊過程可謂天衣無縫。但需要說明的是,以色列突擊隊襲擊不是真正的納坦茲鈾濃縮廠,只是以色列在尼吉夫沙漠打造的一座「替身」。據內幕人士透露,以色列總理沙龍已經於今年2月在尼吉夫沙漠他的大農場里舉行的私人會議上,下達了對伊朗核設施實施打擊的「初始授權令」。所以,以色列軍隊在尼吉夫沙漠里模擬建造了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廠。

伊朗准備強硬到底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以色列軍隊一直在沙漠中對摧毀這座核設施的戰術進行模擬演練。他們的戰術包括,以色列精銳的「翠鳥」突擊隊從地面發動突然襲擊以及空軍第69飛行中隊派F-15戰機利用鑽地彈實施空中打擊。以色列一名高級情報官透露,這支合成突擊隊的下一次訓練定於今年4月進行。

以色列計劃採取單方面行動襲擊伊朗核設施演練的消息是在美國和歐洲外交官宣布了了與伊朗進行談判的新建議後被披露出來的。據說以色列方面已經就突襲伊朗核設施的計劃與美國官員進行了磋商,後者的態度是,如果停止伊朗核工程的所有國際努力都失敗的話,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美國不會干預。

伊朗方面一直宣稱,核工程用於和平目的,但以色列和美國的情報人員相信,伊朗上馬核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核武器。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國務卿賴斯在12日宣布,美國將支持英國、法國和德國用經濟援助換取伊朗放棄核計劃的提議。作為回報,歐洲國家許諾支持美國的主張,也就是如果最新一輪談判達不到協議的話,歐洲支持美國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以色列政府對賴斯聲明的反應則非常謹慎。以色列外長西爾萬·沙洛姆表示,他認為外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唯一方式,但他又警告:「伊朗擁有核武器不僅是以色列的夢魘,也是全世界的夢魘。」

美國副總統切尼也在11日高強,如果伊朗未對歐洲國家新建議作出回應,伊朗將面對「更加強硬的行動」。歐洲三國提出的新建議的主要內容是:如果伊朗採取合作態度,歐洲國家將幫助伊朗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向伊朗的航空公司提供零部件。但伊朗已經於12日拒絕了這個建議。伊朗發言人表示:「壓力、賄賂和威脅是可能讓伊朗放棄將核技術用於和平目的的合法權力的。」

下半年將是「轉折點」

一些以色列官員私下表示,今年下半年將是一個「轉折點」,到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確定伊朗是否決心開始濃縮鈾,如果僵局打不破的話,沙龍內閣已經決定單獨采訪行動,美國方面不會阻攔。

以色列軍事冒險是有傳統的,早在1976年,以色列特工遠程突襲烏干達的恩德培,震驚世界;1981年,以色列又派戰斗機摧毀了伊拉克在奧西拉克的核反應堆,同樣震驚世界。這一次,以色列人准備採取另一個大膽行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可是,如果以色列真的這樣做了,美國總統布希的中東和平計劃註定泡湯,伊朗也會動員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世界各個角落打擊以色列的利益。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以色列的尼吉夫沙漠里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色列真的在為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做准備嗎?如果以色列真的這樣做了,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會如何反應?

按美國情報部門的說法,伊朗的核設施在科威特以東大約150英里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布謝爾核地點,這座核設施幾乎全部由俄羅斯幫助建設,建成後一年可生產250公斤武器級鈾,足夠製造30顆原子彈。雖然伊朗一直堅稱布謝爾核設施是一座核電站,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但西方專家鮮有相信。他們認為在伊朗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設施,有些是在很深的地下掩體里。

「全球安全」機構武器專家約翰·派克分析認為,中東核壟斷是以色列安全政策的基石,伊朗試圖發展核武器,自然讓以色列緊張不安。連一些美國軍官都說,以色列國土面積太小,一顆原子彈就會毀掉以色列。所以,以色列警告不會坐視伊朗擁有核武器決不僅僅是過一過嘴癮。

以色列可能再度冒險

可是,伊朗第一顆原子彈何時會誕生?對於這個問題,專家們分歧很大,但多數專家認為伊朗將在一年之內建成可以生產原子彈的設施。他們認為,如果軍事打擊的時間太晚,一旦布謝爾的反應爐啟用後再摧毀,可能造成像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的環境災難。

美國對伊朗核計劃同樣非常擔心,一是擔心伊朗擁有核武器後將成為地區大國,對美國是個重大威懾,二是擔心核材料落入恐怖組織手裡。可是在如何消除伊朗核威脅的問題上,美國和歐洲意見不一。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早在一年前,以色列就在靠近伊朗的伊拉克庫爾德地區設立了一個監聽站,據說還向波斯灣部署了潛艇,收集伊朗的情報。為了應對未來的不測結果,以色列專門成立了執行間諜任務的特種部隊,以色列的奧菲克-6間諜衛星過去用於監視薩達姆統治的伊拉克,現在改為監視伊朗。

和空襲伊拉克的核設施不同,以色列這次必須與美軍合作才能達到目的,因為對伊朗發動空中打擊,以色列的飛機必須穿越土耳其或伊拉克北部領空,而目前控制這些空域由美軍控制。而且美國和以色列都明白,不管是以色列還是美國對伊實施打擊,外界都會認為這是美以共同的陰謀。另外,以色列必須做好應對伊朗報復性打擊的准備。最重要的是,以色列的突襲計劃必須確保將正確的目標炸毀。

盡管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核設施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專家們認為,如果以色列人認為他們的生存受到威脅,那麼有「前科」的以色列採取「莽撞」行動決非沒有可能。 (楊孝文 任秋凌)

㈧ 伊朗與以色列有什麼世仇

在過去的2006年裡,世界政治舞台上風雲激盪,中東更是引人眼球。波斯硬漢伊朗總統內賈德頻出驚人之語,公開置疑二戰期間納粹屠猶的真實性,威脅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不甘示弱地要求把伊朗驅逐出聯合國,堅決反對伊朗的核計劃,威脅要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以色列與伊朗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相隔千里的以色列與伊朗到底有何糾葛?

猶太人的「解放者」——波斯帝國與猶太民族

以色列與伊朗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和伊朗的波斯民族很早就生活在中東地區,也都曾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公元前11世紀猶太人建立了統一的希伯萊王國,所羅門王時期達到鼎盛。後來,希伯萊王國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分裂造成國勢衰落,也直接造成了猶太民族的苦難。公元前772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王國所滅,民眾被驅離故土,湮沒於歷史之中。猶太王國雖逃過亞述一劫,但厄運難免。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賈尼撒攻克猶太王國都城耶路撒冷,城中財富被洗劫一空,聖殿被付之一炬,全城盪然無存。尼布賈尼撒將耶路撒冷全城的居民,包括貧民、工匠、貴族和被挖去雙眼的猶太王押往巴比倫為奴,史稱「巴比倫之囚」。成為亡國奴的猶太人,在異鄉歷經50餘年的磨難,念念不忘故國,思鄉之心越來越重。他們渴望耶和華派救世主降臨來拯救他們,讓他們重返家園,復興國家。

波斯人屬於中亞雅利安人的一支,在公元前2000年進入了今天的伊朗境內。公元前550年波斯部族首領居魯士建立了波斯帝國。居魯士志向遠大,終生東征西討,滅國無數。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兵不血刃攻佔了千年名城巴比倫。猶太人的命運出現了轉機。開明的居魯士大帝比較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他發布文告,釋放「巴比倫之囚」,讓他們回歸故國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據說當時共有42000多猶太人扶老攜幼返回耶路撒冷。更讓猶太人感激涕零的是,居魯士還把尼布賈尼撒掠奪的5400餘件耶和華聖殿聖物交給了猶太人。居魯士對猶太人的「解放」正好與猶太人的救世主傳說巧合,這一事件促進了猶太教的形成。居魯士大帝因而被猶太人尊稱為「塗聖油的王」。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在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了聖殿,恢復了國家,並持續了400餘年的自治。可以說波斯帝國是「巴比倫之囚」的解放者,也甚至可以說沒有居魯士可能就沒有後來的猶太人,也就沒有今天的以色列。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公元前330年,盛極一時的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所滅,伊朗先後遭到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的入侵和統治。近代伊朗又淪為英國和沙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第一次復國後的猶太國家也歷經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轄和塞硫古王朝的統治。公元前65年巴勒斯坦地區被羅馬帝國佔領,猶太人的國家不復存在。公元1至2世紀,猶太人不堪羅馬帝國奴役,先後兩次大規模起義反抗,但慘遭鎮壓,數十萬人被殺,耶路撒冷城被徹底破壞,遺址翻耕成田。殺戮之後殘存的人民多被擄掠為奴,整個巴勒斯坦田園荒蕪,廬舍為墟,於是猶太人開始了背井離鄉、流浪異地的長期民族飄泊史。

親密的准同盟——巴列維王朝與以色列

歷史再次使兩個民族的命運兩千年後相連。流散到歐洲的猶太人備受歧視與迫害,雖然猶太人在經濟、教育與科技領域成績斐然,但歐洲反猶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猶太人便往往首當其沖,成為替罪羊。19世紀末,作為一種猶太民族解放的思潮,猶太復國主義興起,號召猶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園復興猶太民族。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開始移居曾經的故土——巴勒斯坦。納粹興起後大肆迫害猶太人,二戰期間有600萬歐洲猶太人慘遭屠殺。民族的悲慘命運使猶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猶太人曾經的故土已成為阿拉伯人的家園,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進入自己的家園。猶太移民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矛盾激化,雙方沖突不斷。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者」——英國面對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壓力左右為難,乾脆把這個難題丟給剛成立不久的聯合國。1947年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兩個國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

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國家拒絕承認這個猶太國家,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國的次日,阿拉伯聯軍就發動軍事進攻要把這個國家扼殺在搖籃中。以色列軍民浴血奮戰終於站穩腳跟。伊朗作為中東的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則對以色列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伊朗雖然出於同阿拉伯國家搞好關系的考慮,在聯合國投票反對以色列進入聯合國,但同時也表示不願介入阿以沖突。摩薩台政府甚至一度宣布承認以色列。摩薩台倒台後,巴列維國王逐漸掌握了伊朗的實權。巴列維想實現伊朗的現代化,夢想恢復波斯帝國的光榮。以色列在逆境中的輝煌成就吸引了國王,認為以色列的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他實現「白色革命」。美國猶太社團對國會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伊朗與以色列搞好關系,可以藉助美國強大的猶太社團的力量敲開美國國會的大門,幫助伊朗實現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可以藉助以色列的力量去遏制納賽爾革命後興起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維護伊朗的利益。以色列也想與伊朗搞好關系,擺脫在中東的政治孤立,從伊朗獲得必需的石油。這一時期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密切,雙方人員來往絡繹不絕,以色列領導人本·古里安、梅厄、貝京、達揚、佩雷斯和拉賓等都曾訪問過伊朗。雙方的合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合作也開花結果。政治上,雙方共同致力於遏制納賽爾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共同在葉門對抗納賽爾,共同遏制伊拉克,支持伊拉克的庫爾德游擊隊,並通過伊朗把伊拉克境內的猶太人轉往以色列。在軍事上,以色列幫助伊朗建立和訓練特務機構「薩瓦克」,並進行軍事和情報合作。有趣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曾提議與伊朗聯合研究核武器計劃,但是伊朗國王巴列維認為伊朗沒有必要開發核武器,甚至認為擁有核武器對伊朗來說是很危險的,因此拒絕了以色列的提議,並批評以色列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立場,提倡建立「中東無核區」。兩國雖在核武器問題上觀點不一,但卻簽署了代號為「鮮花工程」的聯合開發可以攜帶核彈頭導彈的秘密計劃,該計劃因伊朗發生革命而中止。在經濟方面,以色列幫助伊朗在農業、軍工等方面進行建設,而伊朗則在阿拉伯對以色列實行嚴格的經濟貿易禁運時向以色列提供石油。1959年到1971年以色列80%-90%的原油是從伊朗進口,到1976年伊朗則提供了大約以色列75%的石油需求。伊朗石油對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幫了大忙。面對阿拉伯國家對伊朗與以色列關系的指責,伊朗聲稱「我們是穆斯林,但不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中,伊朗巴列維政府都基本上保持中立,甚至對以色列軍隊在「六·五戰爭」中的成就表示欽佩。在十月戰爭後,埃以和平進程中,巴列維也盡了綿薄之力。

冰河時代——以色列與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決定了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必然發生逆轉。早在1960年霍梅尼就在一次演講中,呼籲伊斯蘭世界和世界穆斯林團結一致,共同反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他認為「殖民主義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都企圖消滅伊斯蘭民族和伊斯蘭國家,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正在包圍伊斯蘭各民族,掠奪他們的財產和自然資源。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義的產物,西方殖民主義建立以色列政權的目的是鎮壓和殖民伊斯蘭各民族。」因此,霍梅尼反對伊朗國王與以色列政權建立友好關系。在巴列維時期,霍梅尼通過演講、發表聲明和撰寫文章向穆斯林闡述以色列政權對伊斯蘭世界構成的威脅,認為以色列政權是伊斯蘭世界心臟的毒瘤,如果不鏟除,其後患無窮。

伊朗伊斯蘭革命使兩國的蜜月戛然而止,以色列駐伊朗的機構、專家全部撤出,伊朗駐以色列的機構也關門閉市,許多合作項目半途而廢,其中包括「鮮花工程」。革命後的伊朗奉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政策,號召伊斯蘭世界鏟除以色列這個「毒瘤」,把每年的齋月最後一個周五主麻日定為「古都斯日」,旨在喚醒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滅以色列政權。自此後,每年的「古都斯日」,世界穆斯林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活動,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政權。但需要注意的是,霍梅尼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但他不是個反猶主義者。在伊斯蘭革命時期,他曾許諾保護伊朗的猶太社團,不許傷害生活在伊朗的猶太人。在80年代,霍梅尼允許願意離開伊朗的猶太人取道巴基斯坦前往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目前,在伊朗還生活著數萬猶太人。伊朗憲法保護他們的宗教習慣和風俗,並在議會留有一個席位。

革命後的伊朗雖然激烈反對以色列,但是兩國也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在國際上極其孤立,武器彈葯缺乏。這時,被伊朗視為「小撒旦」的以色列雪中送炭,主動拉了死對頭伊朗一把,向伊朗輸送了大量軍火。一來,以色列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希望伊拉克在中東做大,希望伊朗能平衡一下伊拉克。二來,「風物長宜放眼量」,以色列希望伊朗的極端主義是暫時的現象,會很快退燒,兩國可以重溫舊好。1987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前總理伊扎克·拉賓總結以色列政府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策時說,「伊朗現在從其奉行的哲學上來說是以色列的危險的敵人。……但同時,伊朗28年或者37年後將會是以色列的朋友。」兩伊戰爭時期,以色列不僅自己賣軍火給伊朗,而且還在美伊之間穿針搭線,幫助伊朗藉助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得美國軍火。霍梅尼時期,伊朗雖然購買以色列的軍火,但其反以思想並未軟化,積極支持巴解組織、黎巴嫩真主黨的反以行動,並與敘利亞在反以問題上互相支持。以色列也強烈譴責伊朗的反以言論和行為。

以色列經過多年的奮戰,終於基本擺平了阿拉伯國家,老對頭巴解組織也逐漸軟化。到20世紀90年代,以色列改善了建國以來所處的艱險環境。面對現實,一種新的和平主義之風吹拂阿以政壇。1993年以色列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開始了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伊朗卻依然故我,伊朗不相信當時的和平進程是公正的,認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談判不會實現真正的和平。旗幟鮮明地要求「公正」——解決1948年以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權利、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佔領、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擴建猶太人定居點,以及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佔領問題。伊朗表示原則上接受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不接受《奧斯陸協議》,因為這個協議是「不公正的、傲慢的,歸根結底是荒謬的」。在人們對巴以和談寄予厚望,憧憬中東和平美景之際,伊朗的特立獨行顯得與主流格格不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態度十分惱怒,認為伊朗是「最危險的敵人」,但對伊朗也無可奈何。

繼巴以和談之後,伊朗核計劃又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嚴重問題。兩伊戰爭後,伊朗重新啟動巴列維時期的核計劃。這時的以色列一反以前對巴列維核計劃的支持,強烈反對伊朗重啟核計劃,指責伊朗尋求核武器,並力促美國、歐盟等國家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伊朗核問題成為核危機,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對也進一步加深。2005年伊朗強硬保守派內賈德當選總統。內賈德上台不久就語出驚人,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以牙還牙要求聯合國開除伊朗。內賈德還對二戰期間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表示置疑,以色列則指責內賈德犯了反人類罪,雙方你來我往,口水戰不休。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內賈德的言論無非是要轉移阿拉伯對伊朗的核計劃的擔心,並借反以言論,凝聚國內共識,獲得政治支持。內賈德嚴辭反以但他並不是反猶太主義者,2006年12月,他本人還向德黑蘭一猶太醫院捐款。伊朗的猶太人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內賈德言論的影響。

總起來看,以色列與伊朗之爭並非出於直接的國家利益之爭,而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伊朗反以無非是把以色列視為西方代理人,認為以色列建國是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陰謀。可以說反以色列是伊朗反西方影響,維護伊斯蘭利益的表象,其實質是反以色列後面的西方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其實,以色列也不願與伊朗為敵,希望伊朗有一天能回心轉意重修舊好。

㈨ 伊朗和以色列有什麼仇呀

猶太人(以色列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與周遍的穆斯林國家祖先爭奪領土,水火不容,幾經血雨,民族矛盾以久.二戰結束以來以色列又因領土和國家利益與周遍的中東國家大打出手.單大規模的戰爭前後就發生過5次之多(5次中東戰爭).結果不但久仇未了又添新恨.最近幾十年以色列依靠美國在中東也愈顯跋扈之勢.並且因美國霸權主義勢力的加入,中東愈加復雜.而且事事皆牽扯到以色列,使得以色列與其他中東國家關系一直無法好轉.與前伊拉克,伊朗,黎巴嫩,敘利亞等猶為緊張.特別是伊朗更是幾十年處於敵視狀態.現在正值伊朗核問題敏感時期,以色列懼怕伊朗擁有核武器,決於自身安全所以是一直提倡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並且是極力的慫恿美國和國際社會武力打擊伊朗

㈩ 伊朗對以色列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仇恨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閱讀全文

與伊朗和以色列到底有什麼恩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9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7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9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4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1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2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6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6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