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石油,如何通過陸地運到我國
對於伊朗的石油,個人認為還是很難通過陸路到達中國。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提高,我相信這一天應該會到來。對於伊朗,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它在這個國家的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對於石油這個重要的產業和發展資源。需求量大,每年的石油出口量很大。而且,從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是一個需求非常大的國家。
說到伊朗石油工業的發展,也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財富。此外,全球能源需求和油價也在逐年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的石油工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從伊朗的地理位置來看,其主要資源來源仍然集中在伊朗南部。中國大約有一億多個油田,每年伊朗的石油出口也佔了很大的份額,給伊朗帶來了大量的外匯。
⑵ 中國管道公司什麼時候去巴基斯坦焊管道
中國將投資30億美元建設巴基斯坦油氣管道
2014-11-26 17:07
來源:騰訊財經
北京時間2014年11月26日下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引述知情官員的消息稱,中國政府近期將宣布投資近30億美元(約合184億人民幣)鋪設一條從巴基斯坦南部瓜達爾港(Gwadar Port)到中部納瓦布沙阿(Nawabshah)市的液化天然氣管道。
如果這條管道最終建成,那麼中東產油量最大的波斯灣地區的油氣資源可以直接通過這條管道輸送到中國西部省份新疆省喀什市,分析人士認為這對中國的能源供給、國土安全和國內經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巴基斯坦國內媒體「快訊報」引述熟悉內情的巴基斯坦政府高官的話稱,這條管道建設是兩國政府之間達成的協定,因此不會公開招標。根據協議,在中國政府承諾的30億美元投資額中,其中10億美元將用於管道鋪設,另外20億美元用於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
此外,為了應對今後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並引入其他市場的油氣資源,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這條管道甚至還預留了擴張空間,未來不排除延伸到伊朗境內,每天至少可以運輸1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分析人士稱,中巴這條能源輸送管道一旦建成,中國自波斯灣的油氣運輸通道就可以進一步避開印度控制的印度洋航線,一出波斯灣就可以進入「安全范圍」,確保中國能源進口通道更加穩定。
除了油氣供給安全的考慮,在經濟層面上這條管道也相當劃算。按照規劃中的線路,中巴油氣管道可以節省8700多公里的路程,是一筆相當劃算的投資。中國國內媒體一直認為,瓜達爾港緊扼波斯灣咽喉,中國政府和國內企業長期積極參與當地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2013年5月,巴基斯坦政府已經將瓜達爾港經營權從新加坡公司移交給「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政府歷來的親密盟友,巴基斯坦與中方的經濟合作非常緊密,瓜達爾港本身也是中巴兩國共同建設的項目。早在2001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統的穆沙拉夫就向中國提出合建瓜達爾港的請求。當時,中國政府以無償援助、優惠貸款和低息貸款等形式向巴基斯坦提供總額不低於1.98億美元的融資。巴基斯坦方面則負責餘下5000萬美元的融資。隨後,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承包並管理了瓜達爾港的建設項目。
在該消息宣布之後,很多戰略專家曾分析,瓜達爾港可直接用於向中國西部地區運輸石油和天然氣,如果石油運到瓜達爾港再由陸路輸往中國,總路程最多可以縮短85%,大大節省輸送成本。
⑶ 我國跨境油氣進口管網初見端倪,解困馬六甲尚需時日
泰納石油管線(泰舍特—納霍德卡)駛入快車道。相比於遲遲未破土的中緬管道和中巴管道,中國「能源突圍」的北方管線鋪設,已經駛入了「快車道」。2007年9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泰舍特至納霍德卡石油管道(泰納石油管線)將先通向中國(圖3.6)。泰納石油管線一期工程全長2800km,預計於2008年底如期完工並投入使用,年輸油能力3000萬t,原油供應由西西伯利亞地區油田保障。而二期工程預計在2015年完成,年輸油能力5000萬t,原油供應由東西伯利亞地區油田保障。理論上,泰納石油管線投入使用後,將極大地緩解中國目前原油進口的壓力和風險。日本介入競爭和俄方開價過高的風險趨於消除,中國也將擺脫泰納石油管線建設初期的被動態勢。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樂觀預期在近日也蒙上了一層陰影:俄羅斯自然資源部2008年4月10日宣布,泰納石油管線面臨原油供應短缺問題,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公司不願投入更多資金開發新油田。從現行開發力度來看,今後10~15年內使泰納石油管線輸油能力由3000萬t增至8000萬t的目標難以實現。不過,該部門也表示會敦促各石油企業加大勘探力度,並且可能會在2009年將對歐洲供應的部分石油調到泰納石油管線,以保障每年對華出口3000萬t原油的計劃。
圖3.6 世界主要油氣運輸管道
(據國新圖庫)
中哈油氣管線(阿塔蘇—阿拉山口)成功貫通,但運力有限。我國西部已投入使用的第一條跨境油氣補給線——中哈石油管線,西起哈薩克的阿塔蘇、東至中國新疆阿拉山口,全長962km(見圖3.6)。中哈石油管道向我國輸送的原油中,50%來自哈薩克的扎納諾爾油田和阿克糾賓油田,50%來自裏海地區的俄羅斯油田。但這條管道目前的輸送能力僅為1000萬t,即使在2010年二期工程竣工後,其輸油能力也僅達到2000萬t,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中國原油供應體系大部分依靠海運的局面。
哈薩克境內已經建成的石油運輸管道有:薩馬拉(俄)—阿特勞(哈)—黑海新羅西斯克(俄)輸油線;奧爾斯克(俄)—阿特勞(哈)—黑海新羅西斯克(俄)輸油線;阿斯塔納—庫爾泰輸油線;鄂木斯克(俄)—巴甫洛達爾(哈)—阿塔蘇(哈)—希姆肯特輸油線。「中哈線」建成後,將使上述4條輸油管線交織在一起。一旦實現對接,那麼哈薩克、俄羅斯、中國3國的石油管道將構成一個整體。這使建立大中亞及裏海石油管道網路,促進中—哈—俄在石油領域進一步合作成為可能。「中哈線」使裏海石油和西伯利亞石油從西部流入中國市場變成了現實。
中巴石油管線(瓜達爾港—紅其拉甫山口)懸而未決。近年來,有關修建中巴石油管線的爭議不斷,焦點主要集中在:耗費巨資修建中巴石油管線,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中國的石油進口多元化指數,降低石油進口運輸風險。設計中的「中巴石油管線」的具體路徑是,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達爾港至新疆的紅其拉甫山口之間修建一條石油管線。瓜達爾港距離石油輸出大國伊朗邊境只有72km。如果「中巴石油管線」計劃實現,來自中亞的石油,將從這里直接輸送至中國境內。從經濟成本方面看,如果按中哈石油管線的建設成本推算,中巴石油管線的總里程為7000km,總投資將起碼需要60多億美元。而通過海運將波斯灣石油運往廣州、上海等港口,每噸運價大約10美元,一年2000萬噸運量的運費也僅需2億美元,相比之下,修建中巴石油管線經濟上極不劃算;從技術角度看,中巴之間橫亘著終年地勢險惡的喀喇昆侖山脈和帕米爾山脈,在這樣的地方鋪設管道,而且要常年維護,中國還未有這方面的經驗;最為重要的是,中巴石油管線並不能促使中國與沙特等中東國家簽署長期穩定的石油供應協議,而巴基斯坦有限的原油產量並不足以支付中巴石油管線的高昂建設費用。
2008年3月20日,舉行了中國援建瓜達爾港工程的竣工儀式,一期工程中方提供了1.99億美元的融資;二期工程,中方的援助預計將高達5億美元,這也是中國迄今最大的援外工程。盡管決策層目前對巴方修建中巴石油管線的提議不置可否,但援建瓜達爾港的能源戰略布局意圖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事實上,修建中巴石油管線,短期內並不可行。但中長期來看,也不失為一個破解馬六甲困局的辦法。因此,從石油運輸方式多元化的角度來看,開辟其他跨境輸油管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緬輸氣管道(實兌—瑞麗—昆明)項目正式啟動,輸油管道項目呼之欲出。2008年6月26日,中石油宣布與緬甸聯邦政府、大宇聯合體簽署《緬甸海上A 1,A3區塊天然氣銷售和運輸諒解備忘錄》、《中緬韓印六家公司聯合開展天然氣陸上管道可研的合作協議》和《中緬韓印六家公司委託中石油規劃總院開展天然氣陸上管道可研的委託協議》。該諒解備忘錄的簽署是中緬天然氣合作項目的重要里程碑,這標志著中緬跨境輸氣管道項目轉入正式實施階段。
緬甸政府同意通過跨境管道向昆明輸送天然氣,中緬跨境輸氣管道項目正式啟動實施(見圖3.6)。按中緬雙方達成的共識,緬甸每年可向昆明輸送65億立方英尺 1英尺=0.3048m。
隨著中緬天然氣項目的展開,運送原油的中緬石油管道到底何時啟動,再次提上議事日程。中石油、中石化的有關中緬石油管道具體項目的實施方案和投資計劃,已上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這標志著討論數年的「中緬輸油管道」設想終於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中緬石油管道主要是把來自中東和非洲的石油,經遠洋油輪從印度洋運至緬甸實兌港輸送上岸,再通過長達900km的輸油管線經過緬甸曼德勒、雲南瑞麗,直達昆明,可能還會延伸至重慶。
在過去幾年裡,關於投資成本和經濟回報的權衡,一直是中緬輸油管道遲遲不能敲定的最主要因素。如果從能源供應安全的角度來看,修建中緬輸油管道,再多的錢也值得,因為中緬石油管道是中國擺脫馬六甲海峽油運困局的最好解決方案。因此,近年來,中國學術界有關降低進口石油海運風險、開辟陸路運輸管道的呼聲此起彼伏。
中緬輸油管道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國進口石油渠道過於單一的風險。它開辟了中國油運「印度洋線路」,即中國從中東和非洲買來的石油可以直接從印度洋經緬甸過境,進入中國。與之前通過馬六甲海峽運抵廣東的「太平洋線路」相比,要近1820海里,而且相對安全得多。中緬輸油管道建成後,通往中國的油輪可以分流走印度洋路線,這不僅對中國有利,對很多東南亞國家也很有益。
通過對我國石油進口現狀的系統分析,不難發現我國石油進口無論是進口來源的多元化還是運輸方式的多樣化,都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未來我國石油進口戰略布局任重而道遠。因此,開展中國油氣進口運輸風險評價研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⑷ 跪求我國石油運輸管道的幾條線路
目前,中哈石油運輸管道已經投入使用。這不僅為中國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陸路能源供應,還使中哈俄三國的石油管道運輸體系得以聯網,為中國和中亞、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關系奠定了基礎。中哈輸油管線和中俄泰納線,每年至少可以為中國提供4000萬t原油,這大大提高了我國石油進口來源和運輸通道的多元化。下面列出我國周邊頗受關注的一些潛在的石油運輸線路。5.1 南亞(1)瓜達爾港工程輸油線路: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通往中國新疆瓜達爾港油管全部都在巴基斯坦境內,不經過第三國,距離中國西部邊境的距離較短。瓜達爾港處在波斯灣海口,距離中東產油區非常近,這條油管能使中國直接獲得中東和海灣地區的石油。(2)中緬天然氣管線:雲南昆明—緬甸瑞麗—時兌港緬甸是世界第十大天然氣儲藏國,中緬天然氣管線可使來自中東的石油避開馬六甲海峽,在到達緬甸後經陸路運到中國雲南。該路徑比中國按傳統方式通過馬六甲海峽將原油運抵湛江提煉後再運往其他地方至少能減少1200km路程,而且要相對安全得多。由於這條管道處在氣候溫和地區,比起中哈石油管道的鋪設要相對容易。雲南省若能以引進中緬輸油管道為由,建設相配套的石化基地,那麼,西南內陸地區將率先擁有以石油煉制為龍頭、石化一體的世界級石化基地。(3)IPI油管: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設計中的IPI管線全長2775km,要經過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等不安定地區,此外還要翻山過海(翻越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通過阿拉伯海),成本可能相當高。2005年,巴基斯坦和印度曾一致同意在2007年年中前開始建造投資70億美元的IPI天然氣管道,以便確保首批伊朗天然氣可以在2010年前開始輸往巴印兩國。5.2 中亞計劃中的TAP油管(土庫曼—阿富汗—巴基斯坦)長達1700km,項目耗資約35億美元,年輸氣量約8.57億m3。若該管線延至印度將再增640km,耗資6億美元。該項目將由亞洲開發銀行提供先期資金支持,由跨國公司組成財團進行聯合投資。從經濟可行性角度講,該輸氣管道如果能延伸到印度則最為理想。但是,考慮到印巴兩國之間的關系,估計會有很大困難,這也使人們對該項目最終能否順利實施心存疑問。5.3 中俄印管道設想印度設想的從俄羅斯途經中國到印度的油氣管道主要有3條,其中2條從西伯利亞開始,分別為:西伯利亞—秋明—鄂木斯克—塞梅伊—德魯茲巴—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塔里木—印度;西伯利亞—秋明—阿斯塔納—卡拉干達—比什凱克—伊蘇庫爾—喀什—印度。另外一條是從東西伯利亞開始,即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玉門—敦煌—和田—印度。以上線路都需要以我國的烏魯木齊和喀什作為樞紐,然後才能到達印度。提出該設想的印度能源戰略專家認為,通過該計劃,中國不僅可以通過中轉收取一筆高額費用,相關建設還會推動中國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拉動中國與南亞諸鄰國的經貿合作。作為合作回報,印度可以向中國提供通往海灣地區的能源通道。但印度設想的這3條油管,在南下印度前全都集中在了中國新疆的喀什、和田地區,幾乎等於只有一個出口。另外,這一管道體系的修建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尤其3條管線的走向都由中國新疆南部進入印度北部,海拔5000—8000m的喀喇昆侖山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地理屏障,這里的大面積冰川、永凍層和高海拔「生命禁區」,不僅給施工帶來極大難度,管道建成後維護帶來極大困難。
⑸ 伊朗的石油能夠從陸路運到我們中國嗎
對於伊朗的石油,個人覺得要實現從陸路到中國的話,難度還是很大的,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的提高,相信這一天應該會到來。
對於伊朗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在這個國家它的資源是相當的豐富,特別是對於石油來說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和發展的資源。需求量很大,而且每年的石油出口量是非常大的。
而且從需求的角度來考慮,中國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個國家。所以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國內和伊朗之間的合作就顯得相當的緊密。
畢竟在國內的這幾年發展過程當中,也越來越注重周邊國家的一些合作,尤其一帶一路的政策也更進一步地提升了鼓勵,加強了國家之間的交流,從而讓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
讓自己的優勢來彌補對方的不足,從而獲得資源上的互利互補,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民享受到更大的權益。
而且中國作為伊朗石油出口的大國來說,也是希望在這一方面得到最大的改善,相信這一天會早日到來。
⑹ 中巴石油管道完工時間
暫未公布。因為中巴石油管道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石油交易管道,由於工程十分龐大,並且受到疫情原因的影響,中巴石油管道完工時間暫未公布,需要根據工程後續具體信息進行公布。
⑺ 中國在伊朗建港口了嗎
中國並沒有在伊朗建港口。
我們只在巴基斯坦有建造港口。
⑻ 為什麼伊朗不用管道運輸運送石油到中國呢
伊朗若建造輸油、輸氣管道到中國,首先必須要通過巴基斯坦西部的某解放陣線的控制區,也是也是塔利班和宗教極端分子最活躍最不安全的地區,他們少數民族的解放陣線也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搞恐怖爆炸活動最頻繁的地區,在這一地區搞輸油輸氣管道首先最頭疼的不是伊朗而是巴基斯坦政府。除非從伊朗直接把輸油輸氣管道直接修到瓜達爾港,然後再直接沿著瓜達爾港的鐵路貫穿整個巴基斯坦全境直接修到新疆喀什。從伊朗產油氣的源頭一直到貫通整個巴基斯坦全境再到中國的喀什,管道的總長度超過了四千六百多公里,裡面處處布滿了被暴恐分子隨時破壞和截斷的危險。
⑼ 中國在伊朗的瓜達爾建設進行到什麼程度了
瓜達爾港具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毗鄰巴基斯坦和伊朗邊界,靠近霍爾木茲海峽。海灣地區的石油出口到國際市場的船隻多數要從霍爾木茲海峽通過。
如果瓜達爾港建設海軍基地,取得瓜達爾營運權對中國具有重大價值。道屆時,中國可利用在瓜達爾的影響力,鋪設中東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道,甚至延伸到中國的鐵路。雖然這是一項商業交易,但受到美國和巴基斯坦鄰國印度的密切關注。中國在南亞港口的任何利益訴求都可能加深印度對受到中國「圍堵」的擔心。
取得瓜達爾營運權對中國具有內重大價值。屆時容,中國可利用在瓜達爾的影響力,鋪設中東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道。中國在南亞港口的任何利益擴張都可能加強印度對受到中國「圍堵」的擔心。
⑽ 我們中國和伊朗石油貿易是油管路送到國內嗎
油輪運輸,出霍爾木茲海峽。俄羅斯,土庫曼的天然氣和油用管道運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