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網路上兩個伊朗人在國外用漢語進行交流
對於兩個伊朗人在國外使用漢語進行交流這件事情,我覺得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當遇到自己的同鄉時候,不免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這時候就會有一些親切感。而兩個伊朗人在交流的時候卻用漢語,我想應該是處於某種目的,例如是兩個人為了能夠練習自己的漢語,因為兩個人都是伊朗人,所以能夠更好地進行練習。亦或者是兩人對於漢語有著非常高的熱情,所以喜歡用漢語交流。
所以對於兩個伊朗人在國外進行漢語交流,我覺得看起來可能會有些奇怪,但是也可能存在著一些條件和原因,不論如何,我們都可以知道漢語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
❷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呢
其實外國人看中文漢字就像我們中國人。看英國的英文一樣的感覺,就你覺得英文好難啊,然後外國人就會說中文好難啊。
❸ 伊朗文化的語言文字
伊朗從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波斯帝國至今,其語言文字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古波斯語時期(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1年)、中古波斯語時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51年)和近波代斯語時期(公元9世紀初至今)。
古波斯語是楔形文字,有36個字母,從左至右書寫。現在古幣、圖章、石碑及崖刻上仍有留存。最詳細的是伊朗西部比斯通山上的崖刻。這一崖刻共420行18900個字,記述了大流士皇帝內征外討、開疆擴土、當政治國的情況和對天神的頌贊(天神是瑣羅亞斯德教即拜火教的主神)。
中古波斯語即巴列維語。分安息巴列維語和薩珊巴列維語,兩種語言大同小異。安息巴列維語有25個字母,一個字母代表數個不同的音素。薩珊巴列維語多存留於宗教、歷史、文學著作當中。當代普通伊朗人已讀不懂巴列維語著作,只在伊朗大學中講授。我國新疆出土的不少摩尼教經文著作殘片(現存德國)是用安息巴列維語寫成的。
近代波斯語又稱達里波斯語(宮廷波斯語),是伊朗當今通用的語言。它源於東部霍拉桑的方言,於8世紀末至9世紀初開始普及。據傳阿拉伯人佔領波斯西部後,當朝末代皇帝耶茲德卡爾德率眾東逃至霍拉桑,其宮廷用語就是這種語言。近代波斯語採用阿拉伯字母(32個字母)。
❹ 印有漢字的文物在伊朗被發現,波斯曾隸屬中國
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是世界上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國土面積達960萬平方公里,寬廣的國土讓我國這片大地上面孕育出來了生機勃勃的文明。其實在元朝時期,那時候的我國領土才是最大的,成吉思汗的鐵騎從我國平原打到了西北地區,從西北地區打向歐洲,是一支百戰百勝的部隊。
❺ 我們稱古伊朗為波斯,那麼伊朗是如何稱呼我們的呢
看了金庸小說集《倚天屠龍記》的人,一定對「丐幫」印象深刻。「丐幫」起源於波斯,波斯才算是總教所屬。那麼這一隱秘的波斯究竟在哪呢?回答非常簡單,波斯就是目前伊朗的一個古稱。如今的伊朗,有大概66%的人屬於波斯人。在很多人心中中,「伊朗」這一名稱,都還沒「波斯」來的印象深刻。我們可以把波斯了解為一個部族,或是一種文明行為,最初,波斯部落住在伊朗高原地區的南部,從公元600年逐漸,希臘人就把這方面地區稱之為「波斯」了。
春秋戰國時代,秦國曾經一度積貧積弱,但商鞅趕到秦國後,秦國就逐漸越來越強勁,《史記》記述:「孝公十九年,君王致伯。」換句話說秦孝公在商鞅的幫助下,被周天子封為伯爵官網,此刻的秦國就早已蔑視西方國家了。再到荊軻當政時,秦國狂掃六國,創建起中國在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社會:秦代,秦朝的疆域總面積做到了340萬公頃,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之地,統一度量衡和文本車軌,秦王朝與漢,唐一樣,全是全球眼裡古中國最富強的階段之一。因此 ,伊朗人以「秦」叫法中國人,也就不難理解了。現如今大家還能當今世界聽見管中國人叫「唐人」的狀況,也是由於「唐」有「中國之地」的含意。
❻ 大家認為外國人是怎樣看待漢字的
有次美服守望,排到一韓國人,進來就打了句韓語,隊里立刻有人打了句I don't understand Chinese」然後就有一個哥們開麥說"No, I guess that's Korean"然後開始模仿韓語的語調在那賣萌前面那哥們就問你會說亞洲語言啊,賣萌的哥們熱心的說我來教你,有很多圈圈的是韓語一兩筆寫完,幾條彎彎的線的是日語沒有很多圈圈,都是上下左右線,看起來最復雜的就是中文啦!旁邊幾個人紛紛表示哇,你知道的好多呀。一次陪幾個外國友人游青城山,下山的時候打算去坐纜車。還沒走到乘車處他們就大叫到了,正在我一片懵逼的時候,他們給我指了一下,只見所指之處是個大大的「道」字。他們一致認為那就是纜車的意思(經他們這樣一說感覺還真是蜜汁相似呢)。然後我就笑噴了,解釋說那不是纜車,而是而是什麼呢,然後他們聽了之後一臉膜拜,感嘆原來宇宙最牛是纜車的形象,中文真是神奇。
❼ 伊朗人對中國人友好嗎
嗯,挺友好的,在伊朗,到處都可以聽到友好的問候聲,無論是白發老者,還是稚嫩孩童,他們甚至會隔著一個山谷朝你揮手,高聲喊著:「SALAM(你好!)」在住所,你也會常常收到鄰居的禮物,他們會送來一些很有特色的當地食品,盡管和我們中國人的口味大相徑庭,但是僅僅食物上點綴的斑斕色彩,就讓人過目不忘。伊朗的友人告訴我,這是他們的一種習俗,並不是只有在假日才這樣,送食物是向周圍的鄰居或者朋友表示尊重和親切。
❽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中國漢字有著5000年歷史文化,而這種漢字在外國人來看來是一種十分奇怪的文字。中國的文字也分很多種,單單從書寫形式上我們就可以大致分為楷書,小篆、隸書,行書以及草書等。中國漢字與其他國家的文字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中國漢字形式有很多。所以,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對於外國人來說,學習漢語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漢字是中國這一個國家獨特的文字,它蘊含了中國五千年以來的歷史文化。它既有自己的書法規則,也有自己特定的含義。
❾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外國人超愛漢字 也許東方有一種神秘魅力吧,常常看到老外辣妹刺青,刻個中國字在身上信,望,愛....都搞不懂這是啥意思,不過套句老話只要你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現代漢語的最優秀,相對於世界上現存的其他語言而言.現代漢字,作為記錄現代漢語的書面符號,有著與西方拼音文字截然不同的一些顯著的並令用慣了拼音文字的外國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特點。 通用漢字為6 000個左右,常用漢字為3 000個左右,相比於西方拼音文字的30個左右,前者竟是後者的200~100倍.一個漢字平均筆畫為10畫左右,筆畫又有30種之多;筆畫與筆畫又要構成部件,基礎部件又有500多種;不同的部件又要按許多種不同的結構再組成一個一個的漢字。漢字難學難寫這一一直都在困擾外國人的難題.
很多時候,盯著一個漢字久了,就會覺得不認識這個字了,漢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
外國人看漢字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復雜?有趣?
有這樣一位萌萌的瑞典小哥,他覺得漢字超級有意思,每一個漢字就像一幅小畫
雖然對漢字文化還沒有很深刻的研究,但是來自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漢字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了,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