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是干什麼用的
做禮拜,交流教門知識的場所!
㈡ 伊斯蘭教建築的清真寺
伊斯蘭教建築
清真寺是伊斯蘭教建築的主要類型,它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居民點中必須建立的建築。清真寺建築必須遵守伊斯蘭教的通行規則,如禮拜殿的朝向必須面東,使朝拜者可以朝向聖地麥加的方向做禮拜,就是面向西方;禮拜殿內不設偶像,僅以殿後的聖龕為禮拜的對象;清真寺建築裝飾紋樣不準用動物紋樣,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圖形。
由於中國各地的建築技術及材料的不同,因使用要求而引發建築規模、附屬建築、工藝特點、地方風格的不同,結果產生了形式各異的清真寺建築。從形制原則上可分為兩大類:回族清真寺與維吾爾族清真寺
回族清真寺:是漢文化同伊斯蘭文化的結合體。首先,它採用了漢族建築的院落式布局原則,組合成封閉形的院落,並且有明確的軸線對稱關系。如四川成都鼓樓街清真寺、天津大夥巷清真寺。其次,大量應用了中國特色小品建築,如牌樓、影壁、磚門樓、屋宇式門房,甚至作為伊斯蘭教的特色建築邦克樓,亦做成亭閣式樣。有些清真寺重復應用上述小品建築於總體布局中,更強調出中國的傳統特色。如濟寧東大寺在大殿前布置了四道門才達到主體建築。再有,回族清真寺大殿的屋頂組合亦是一項有成就的藝術創造。由於一般禮拜殿的空間縱深很大,同時又要解決採光與防雨的問題,故回族禮拜殿多為組合式坡屋頂,多者達五座屋頂勾聯相接。這種形制實例很多,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寧夏同心韋州大寺、寧夏石嘴山清真大寺、山東濟寧西大寺等皆是。另外,清真寺為進一步強調屋頂的華美性,在組合屋頂之上再加上高峻的亭閣。如天津大夥巷清真寺的後殿部分並排設計了五座重檐方亭和六角亭,亭閣比例瘦長,沖天挺拔之勢異常顯著,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中尖塔式邦克樓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回族清真寺的內檐應用了大量傳統的漢族建築的裝修裝飾手法,又與伊斯蘭文化相結合。如北京牛街清真寺禮拜殿的隔斷採用中亞形式的尖拱券及阿拉伯文字圖案的券邊,但券身上又布滿紅地瀝粉貼金的纏枝西番蓮圖案,產生一種融合的藝術風貌。此外,中國傳統的磚雕、木刻,也在清真寺中大量應用,有些雕刻品幾乎成為珍貴的藝術品。
維吾爾族伊斯蘭教建築:以南疆地區最為典型。由於這個地區乾旱少雨,冬夏分明,以及歷史上與中亞交往甚密等原因,當地建築多採用木柱密肋式平房或土坯拱及穹窿頂的建築,與內地建築有較大的不同。維吾爾族禮拜寺及禮拜殿是非對稱式的布局,沒有嚴格的軸線對位關系。禮拜殿大都是橫長形狀,聖龕也不一定在中心。寺院內皆有較大的庭院。其入口多建有高大的穹窿頂拱門及邦克樓,建築華麗醒目,往往成為廣場上的主景建築。禮拜殿分為內殿與外殿,供冬季和夏季做禮拜時分別使用。內殿面積小,較為封閉;而外殿面積較大,使用時間也長,按照地區傳統風格,外殿作成密肋平頂橫長的敞口廳形式,空間變化少。禮拜殿的柱樑構架完全坦露,柱網排列規整,平面簡單。柱身高且細,故廳內柱列雖多,但無壓抑密實的感覺。柱身油飾顏色一致,常用綠色或赭色、藍色,天棚為白色,風格簡潔、明快、開敞、較少神秘感。禮拜殿的裝飾集中在聖龕、藻井、花窗、柱頭幾個部位。聖龕周圍一般用維吾爾族特有的石膏花飾裝飾起來,四方連續的幾何紋是主要的紋樣,線路間填繪彩色顏料,造成纖巧華麗的效果。天花的重點部位點綴著藻井。禮拜殿的內外殿之間的門窗常裝配有欞花格窗,是較為細密的幾何紋樣。柱身明顯分出柱頭、柱身、柱裙三部份,柱頭多用放射狀的小尖拱龕點綴起來,形同盛開的花朵。維吾爾族禮拜寺建築裝飾中的型磚拼花技術亦有很高的成就,突出的實例為吐魯番的額敏塔。該塔高達40餘米,環繞塔身砌築出不同紋飾的拼磚圖案,同時隨著塔直徑的收縮率而調整磚的尺寸及砌築灰縫,以保持圖案的完整構圖。維族禮拜寺裝飾特點是大量運用幾何紋樣,採取並列、對稱、交錯、連續、循環等各種方式形成兩方或四方連續的構圖,變化無窮。這種剛直中又帶有纖巧的藝術風格,在中國的建築裝飾圖案中是獨具一格的。
㈢ 查拉庫清真寺怎麼樣
想去前晚在攻略上看到的Aramgah-e Shah-e Cheragh(查拉庫,伊朗最大古老的之一清真寺) 看到的攻略上說是24小時開放,但是只對穆斯林,問酒店前台說,可以進寺但是不能進大殿,去了以後才知道是可以進去的,不能帶包帶相機,門口有免費寄存,男女區域分開,女的還要披上更嚴實的袍子。進去以後才覺得,這是此行最震撼的景象。非常大的殿堂,彩色玻璃裝飾出非常富麗堂皇的景象,很大,但是很安靜,有人就坐在靠牆地方休息,有人親吻著大箱子形狀的龕,喃喃祈禱,我透過龕上的柱子看進去,似乎擺的是個小椅子,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會在教堂營造出神的偉大,襯托出人的渺小,甚至自慚形穢,這點佛教倒是沒有,沒有一個寺廟會是富麗堂皇的。雖然不讓拍照,但是實在想告訴大家這里有多值得來,所以用手機路上偷拍了幾張。我想,我一沒有不尊重伊斯蘭教,二沒有拍穆斯林,更沒有對宗教的醜化之意,讓更多人看到如此偉大的伊斯蘭清真寺,安拉不會怪罪我的吧。先看院子,很大!
㈣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有哪些特點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Masijid—i—Shal)建於1629~1638年,創建者為國王阿拔斯,位於伊朗伊斯法罕市中心皇家廣場南面,其正軸線朝向麥加,由禮拜殿、內院,正殿的高大的穹隆頂和華麗的門殿組成,左右是秀美的光塔,高44米,均飾有各色釉瓷、琉璃鑲嵌。這個清真寺的造型與裝飾均居波斯伊斯蘭教清真寺之首,也可以說是世界一流建築。
㈤ 回族 清真寺是干嗎的
清真寺,也稱禮拜寺,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禮拜的地方。有伊斯蘭教信仰的回族也就是穆斯林
㈥ 星期五清真寺怎麼樣
聚禮清真寺又習慣叫做星期五清真寺,因為穆斯林都是在星期五進行集體禮拜,進行這樣活動的清真寺就叫做聚禮清真寺,是每個穆斯林城市必備的宗教設施。公元644年阿拉伯人來到這里,由於他們宣布,只要在神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區別,所以阿拉伯軍隊不戰而勝。阿拉伯人摧毀了拜火教神廟,建起了最初的清真寺。據說,伊斯蘭教在剛剛傳到波斯的時候,每到一個城市,必先修建清真寺,因為禮拜的時間是星期五,這些清真寺大多以「星期五」冠名。所以,在伊朗各地,有很多星期五清真寺。這座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絕對與眾不同,鑽出巴扎里那些迷宮似的小道,遠遠的就能看見一座灰頭土臉的穹頂突出於一個個泥磚火柴盒的上方。光禿禿的,看不見半片耀眼的藍瓷,這座清真寺融合了四座不同時代的宗教建築,體現了八百多年來建築風格的演變。泥磚素樸的色彩,無需耀眼的浮貼,美麗終究會褪去,素樸,謙虛的存在,歲月琢磨之後隱隱約約更顯其光亮,愈加令人欣賞。
㈦ 伊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粉紅清真寺還有696條相關問答,更多伊朗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㈧ 穆斯林的清真寺是干什麼用的
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穆斯林舉行宗教功課、舉辦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動的中心場所。
清真寺系阿拉伯語麥斯吉德意譯。《古蘭經》雲:「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
中國唐宋時期稱為堂、禮堂、祀堂、禮拜堂,元代以後稱寺、回回堂、禮拜寺,明代把伊斯蘭教稱為清真教,遂將禮堂等改稱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區回、東鄉、保安、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襲原稱麥斯吉德,或稱哲馬爾提。
(8)伊朗清真寺是干什麼的地方擴展閱讀:
早期清真寺的建築簡朴無華,如麥地那先知寺主要由圍牆圈成院落供禮拜,房頂供喚拜,再設一簡單講台供宣教即可。
其後隨著穆斯林建築藝術的發展,結構嚴整、雄偉壯麗和帶有裝飾藝術的建築群相繼出現。清真寺的主體建築是禮拜大殿,方向朝向麥加克爾白。大殿正面牆中有凹壁,左前方有階梯形講壇。
較大的清真寺還有宣禮塔。塔頂呈尖形,故稱尖塔,系喚拜之用。一般清真寺有1~4個尖塔,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素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有6塔,麥加聖寺有7塔。
還有沐浴用的水房。在伍麥葉王朝哈里發瓦利德時期出現了穹窿建築,多數是由分行排列的方柱或圓柱支撐的一系列拱門,拱門又支撐著圓頂、拱頂。建築物外表,敷以彩色或其他裝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