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什麼時候發射載人飛船

伊朗什麼時候發射載人飛船

發布時間:2022-06-26 05:00:11

① 發射衛星的前五個國家

火箭衛星是高科技產品,也是國家品牌高大尚產品,是國家實力的體現,到現在為止,也不是美國國家都能發射火箭衛星的,

1957年10月4日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標志了航天工業的正式誕生,經歷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體系。

航天工業是技術密集、高度綜合、廣泛協作、研製周期長和投資費用大,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先導作用的工業部門之一,足以帶動一些新興產業和新興學科的發展。航天工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軍事和科技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國防實力的重要標志。航天工業是人類向太空發展的新興工業部門,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航天工業將進入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太空的新階段,

目前,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獨立的航天工業體系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巴西、俄羅斯、烏克蘭、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荷蘭、瑞典、挪威、西班牙、中國、日本、印度、以色列、韓國、朝鮮、巴基斯坦、伊朗、南非、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其中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航天工業的規模和水平處於世界前列。

上面提到的國家之中,也不是都能發射火箭衛星,目前能獨立自主發射火箭的國家: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印度、以色列,朝鮮、伊朗。

在朝鮮宣布成功發射衛星之前,已經有11個國家用本國火箭發射了衛星,按時間順序分別為:蘇聯(1957)、美國(1958)年、法國(1965)年、日本(1970)、中國(1970)、英國(1971)、印度(1980)、以色列(1988)、俄羅斯(1992)、烏克蘭(1992)年、伊朗(2009)年.由於俄羅斯和烏克均繼承了蘇聯的發射能力,所以朝鮮自稱為第九個能夠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

② 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在哪一年發射是什麼號

前蘇聯於1961年4月12日發射的「東方」號宇宙飛船,是世界上第一艘繞地球軌道飛行的載人飛船。

③ 目前有幾個國家的載人飛船飛往過月球並告訴我時間

只有美國,別無它家。就實力而言,只有美國和蘇聯有,但蘇聯雖然發射了無人登月飛船,但搭載有人登月飛船的N1大推力火箭始終沒過關,所以蘇聯放棄了有人登月計劃。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中包括11次載人任務,從阿波羅7號一直到阿波羅17號,全部從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都是無人測試飛行(正式地講沒有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
阿波羅1號飛船
1967年1月27日。宇航員維爾基爾-格里森、 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在當晚一場大火中身亡。當時這場大火吞沒了他們的阿波羅1號飛船。原計劃2月21日飛船發射並把他們送上地球軌道14天,就在進行這次發射的模擬演習中,他們死於地面。

阿波羅7號飛船第一次載人太空飛行 (1968.10.11)
經過幾次不載人的地球軌道飛行之後,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終於載著3名宇航員繞地球飛行了163圈。7號飛船任務是,測試(指令艙上的)登月艙對接系統。

阿波羅8號飛船首個抵達月球的人造飛船(1968.12.21)
邁出載人月球探測第一步的是阿波羅8號,由Frank Borman、James Lovell與William Anders所組成的阿波羅8號團隊,12月21日搭乘土星5號火箭升空,它從繞地球軌道進入繞月球軌道,1968年12月21日,阿波羅8號宇宙飛船的成員從地球飛到月球後又安全地回到了地球。任務是測試阿波羅指揮艙系統在地球和月球軌道之間的太空及繞月軌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蹤和生命保障各個方面。評估宇航員在開展繞月軌道任務期間的表現。

阿波羅9號飛船載人登月艙在地球軌道首飛(1969.3.3)
阿波羅9號在繞地球軌道上進行了長時間飛行,並對登月艙進行進一步檢驗。任務是測試人類在太空環境中的反應和失重狀態。

阿波羅10號則飛入繞月球軌道,並使登月艙下降到離月球表面15公里以內,以檢驗其性能。

阿波羅11號飛船人類的一大步(1969.7.16--24)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終於在月球著陸,使逐步推進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達到高潮,阿姆斯特朗也成為登陸月球第一人,美國在月球探測中取得了最為輝煌的成果。此外對帶回來的月球岩石和塵埃的研究也起了很大作用。

阿波羅12-17號飛船
「阿波羅」12-17號飛船從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國相繼發射了「阿波羅」12、13、14、15、16、17號飛船,其中除「阿波羅」13號因服務艙液氧箱爆炸中止登月任務(三名宇航員駕駛飛船安全返回地面)外,共有12名宇航員均登月成功。

④ 世界各國首顆衛星發射都在什麼時候

蘇聯在1957年10月4號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揭開了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掀起了世界各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熱潮。

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該星重8.22公斤,錐頂圓柱形,高203.2厘米,直徑15.2厘米,沿近地點360.4公里、遠地點2531公里的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軌道傾角33°34″,運行周期114.8分鍾。發射「探險者」1號的運載火箭是「丘辟特」四級運載火箭。

法國於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衛星」1(A-l)號人造衛星。該星重約42公斤,運行周期108.61分鍾,沿近地點526.24公里、遠地點1808.85公里的橢圓軌道運行,軌道傾角34°24″。發射A1衛星的運載火箭為「鑽石,tA號三級火箭,其全長18.7米,直徑1.4米,起飛重量約18噸。

日本於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該星重約9.4公斤,軌道傾角31°07″,近地點339公里,遠地點5138公里,運行周期144.2分鍾。發射「大隅」號衛星的運載火箭為「蘭達」-45四級固體火箭,火箭全長16.5米,直徑0.74米,起飛重量9.4噸。第一級由主發動機和兩個助推器組成,推力分別為37噸和26噸;第二級推力為11.8噸;第三、四級推力分別為6.5噸和1噸。

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該星直徑約1米,重173千克,沿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的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軌道傾角68°5″,運行周期114分鍾。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的遠載火箭為「長征」1號三級運載火箭,火箭全長29.45米,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噸,發射推力112噸。

英國於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普羅斯帕羅」號,發射地點位於澳大利亞的武默拉火箭發射場,運載火箭為英國的黑箭運載火箭.近地點537公里,遠地點1593公里。該星重66公斤,主要任務是對各種新技術和新發明進行試驗,例如試驗一種新的遙測系統和太陽能電池組。它還攜帶微流星探測器,用來測量地球上層大氣中各種宇宙塵高速粒子的密度。

除上述國家外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德國、荷蘭、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也在准備自行發射或已經委託別國發射了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事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宣告人類已經進入空間時代。衛星呈球形,直徑58厘米,重83.6千克。它沿著橢圓軌道飛行,環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是96分鍾。人造地球衛星內帶著一台無線電發報機,不停地向地球發出「滴滴滴」的信號。一些人圍著收音機。側耳傾聽著初次來自太空的聲音。另一些人則仰望天空,試圖用肉眼在夜晚搜索人造地球衛星明亮的軌跡。但是,當時很少有人了解人造地球衛星是載人宇宙飛船的前導,科學家正在加緊准備載人空間飛行。一個月後,即1957年11月3日,蘇聯又發射了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它的重量比第一顆增加了5倍多,達到508千克。這顆衛星呈錐形,為了在衛星上節省出位置增設一個密封生物艙,不得不把許多測量儀器移到最末一節火箭上去。在圓柱形的艙內安然靜卧著一隻名叫「萊卡依」的小狗。小狗身上連接著測量脈搏、呼吸、血壓的醫學儀器,通過無線電隨時把這些數據報告給地面。為了使艙內空氣保持新鮮清潔,還安裝了空氣再生裝置和處理糞便的排泄裝置。艙內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使小狗感到舒適。另外還有一套自供食裝置,一天三次定時點亮信號燈,通知萊依卡用餐。但惟一的遺憾是,受當時科學技術的限制,這顆衛星無法返回地球,試驗狗在衛星的生物倉內生存了一周的時間後,完成了試驗使命,最後只好讓它服毒自殺,它也因此成為宇宙飛行中的第一個犧牲者。

⑤ 世界上能發射載人飛船的有幾個國家

世界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擁有獨立自主載人送上太空的三個國家。
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里•加加林少校乘「東方」1號飛船用了108分鍾繞地球運行一圈後,在薩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使蘇聯在與美國開展的載人航天競賽中贏得了世界第一。
1961年5月5日,宇航員艾倫·謝潑德乘坐「自由」七號飛船,進行了一次15分鍾多的亞軌道飛行,雖然是彈道式飛行,沒有進入繞地軌道,但他成為了美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1962年2月20日,「宇宙神」式火箭搭載「友誼7」號太空艙,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執行「水星」計劃,把宇航員格林送入地球軌道,飛行3圈,耗時大約5小時,實現美國首次真正載人航天飛行。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宇宙飛船『神州五號』登上了太空,楊利偉成為中國登上太空的第一人,他在太空中呆了20多小時,第二天早上安全著陸。

⑥ 目前有多少個國家發射過載人航天飛船分別是哪些國家

截止2021年10月28號,目前有14個國家發射過載人航天飛船,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

上過太空航天員數量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山姆大叔總共將多達346名航天員送上過太空,展現出了頭號太空強國的實力。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便開展了對太空領域的探索,於1958年成功發射了本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

六十到八十年代是美國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歷史性的實現了人類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載人登月的壯舉,先後製造出了5架太空梭,率先完成了對載人航天器的迭代。

載人航天技術的發達,也讓美國送上了數百位航天員到太空,完成空間站實驗、太空行走以及登月考察等太空任務。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當時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太空探索成就,主要是得益於跟前蘇聯開展激烈的太空博弈。

第二個國家為俄羅斯,包括其前身蘇聯在內,俄羅斯迄今一共有125名航天員上過太空。前蘇聯是20世紀唯一一個能跟美國抗衡並在很多方面不落下風的太空強國,它於1957年搶先發射人造衛星成功,在1961年又領先於美國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並率先實現了航天員的太空行走。

進入60年代後,蘇聯在太空領域全方位開花,發射了全世界國家中最多的2000多個各類航天器,多次對包括金星在內的近地天體進行登陸探索,自然也將大批航天員送入了太空。俄羅斯師承其航天衣缽後,因經濟衰落和美國的各種制裁,在探索太空上顯得非常吃力,至今仍舊以吃前蘇聯的航天老本為主。

拍第三的為我國和日本,各自均送上了12名航天員到太空。日本雖然在航天員數量上持平了我國,甚至上太空的時間更早於我們,但卻在航天技術方面要落後我國一大截。大家都知道2003年我國成功發射了首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將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了太空。

接下來的神六、神七到今年的神舟十二號,用自主研發的國產載人飛船累計將12名航天員送上過太空。然而日本並不具備載人航天的能力,它的12名航天員全部是搭乘美國載人航天器升入的太空,所以不僅無法代表日本航天技術的段位,更加不能同十多次成功發射載人飛船探索太空的我國相比。

排名第四的國家是德國,一共有11名航天員上過太空,而緊隨其後並列第五的則為法國和加拿大,各自有著10名航天員進入過太空。這三個歐美國家的情況跟日本較為類似,都是藉助美國和俄羅斯的載人航天器完成的太空探索。

德國、法國、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等十多個西方國家加入了由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空間站計劃,其中每個國家在國際空間站都擁有供自己研究的太空艙。

而目前全世界僅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三個國家能自主發射載人航天器,所以德國和法國這些國際空間站成員的航天員要進入太空進行探索,就只能藉助其帶頭大哥美國的載人太空梭升空了。因此目前世界上處在太空強國第一梯隊無可爭議的只能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美國東部時間7月21日5時58分(北京時間21日17時58分),「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由於這是最後一架穿梭於天際的太空梭,此次著陸也意味著美國為期30年的太空梭項目宣告終結。

美國未來的航天計劃將重啟載人航天飛船項目,新一代的MPCV飛船正在揭開神秘面紗。不過,在今後數年內,美國將缺乏自己的載人航天器,必須要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只有俄羅斯的「聯盟」飛船能運載著宇航員與國際空間站交會對接,俄羅斯已成為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唯一「承運人」。

⑦ 能發射載人火箭的國家有幾個

能發射載人火箭的國家有3個,分別是:俄羅斯、美國、中國。
1、俄羅斯:
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里•加加林少校乘「東方」1號飛船用了108分鍾繞地球運行一圈後,在薩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航天員,使蘇聯在與美國開展的載人航天競賽中贏得了世界第一。
2、美國:
1961年5月5日,宇航員艾倫·謝潑德乘坐「自由」七號飛船,進行了一次15分鍾多的亞軌道飛行,雖然是彈道式飛行,沒有進入繞地軌道,但成為了美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3、中國: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宇宙飛船「神州五號」登上了太空,楊利偉成為中國登上太空的第一人,在太空中呆了20多小時,第二天早上安全著陸。

⑧ 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哪一年哪個國家發射的,宇航員叫什麼

1961年4也12日,蘇聯用東方號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進入近地軌道,繞地球轉了一圈後返回地面,開創了人類進入太空飛行的新紀元。

東方號運載火箭是一枚二級半型的液體火箭。它的第一級哈4個助推器是在衛星號運載火箭基礎上進行改進的,第二級用的也是液體火箭,推進劑都是液氧-煤油。東方號運載火箭全長38.6米,起飛時總重287噸,起飛推力為4002.5千牛。東方號運載火箭起飛時,中間芯級第一級與4個助推器一起點火;飛行到300秒時,芯級中的第一級與第二級分離;飛行到665秒時,第二級火箭關機,並與飛船一起入軌;飛行到676秒時,第二級火箭與飛船分離,飛船單獨在軌道上運行。東方號火箭在發射東方一號飛船前,共進行了7次發射試驗,其中5次成功,2次失敗。發射成功的5次共運送了5艘無人飛船,其中有2艘飛船回收時失敗。在第4、第5兩艘無人飛船回收成功後,蘇聯發射東方一號載人飛船。

⑨ 目前能獨立自主發射火箭的國家有哪些(最新的)

能自主發射衛星的國家有俄、美、法、日、中、英、印度和以色列。

1、 蘇聯: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衛星,這是人類向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號」系列火箭是世界上第一個航天運載火箭系列,包括「衛星號」、「月球號」、「東方號」、「上升號」、「閃電號」、「聯盟號」、「進步號」等型號,後四種火箭又構成了「聯盟號」子系列火箭。

「東方號」運載火箭是對「月球號」火箭略加改進而構成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子級的推進劑質量和提高了二子級發動機的性能。 東方號火箭因發射「東方號」宇宙飛船而得名,1961年4月12日把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送上地球軌道飛行並安全返回地面。

「聯盟號」火箭是「聯盟號」子系列中的兩級型火箭,通過挖掘「東方號」火箭一子級的潛力和採用新的更大推力的二子級研製而成。因發射聯盟系列載人飛船而得名。最長49.52米,起飛重量310噸,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為7.2噸。

「能源號」運載火箭是前蘇聯的一種重型通用運載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飛質量與推力最大的火箭。

「天頂號」是前蘇聯的一種中型運載火箭,主要用來發射軌道高度在1500km以下的軍用和民用衛星,經過改進的「聯盟號」TM型載人飛船和「進步號」改進型貨運飛船,「天頂號」2型是兩級運載火箭,其一子級還被用作「能源號」火箭助推級的助推器。

「質子號」系列運載火箭是前蘇聯第一種非導彈衍生的、專為航天任務設計的大型運載器。「質子號」系列共有三種型號:二級型、三級型和四級型。

2、美國:

把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1號送上太空飛行的,是著名火箭專家馮·布勞恩主持研製的丘比特C運載火箭。1958年1月31日,布勞恩用丘比特導彈改裝的運載火箭 ,開辟了美國征服太空的新紀元。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發射「探險者』-1號的運載火箭是「丘辟特」℃四級運載火箭。 此後,美國先後用幾種中程和洲際導彈,經過改進研製成為雷神,宇宙神,大力神以及德爾塔等幾種不同用途的運載火箭。

雷神液體火箭本身推力為78噸,加上阿金納上面級,總長23.2米,最大直徑2.44米,起飛重量56噸,能把700多千克的衛星送上500千米左右高的地球軌道。雷神是美國發射早期小型衛星如發現者號的運載火箭,從1959年以來發射400多次,現已退役。

宇宙神系列火箭,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製造,已連續生產50多年。火箭長25.1米,直徑3米,起飛重量120噸。目前經常使用的是宇宙神—阿金納D號和宇宙神—半人馬座號兩種型號。自1959年以來,已發射500多次,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運載工具。

德爾塔系列火箭由美國科麥道公司研製生產,至今已發射560多次。德爾塔火箭於1960年5月首次發射,它先後發射過先驅者號探測器,泰羅斯氣象衛星,雲雨號衛星,辛康號衛星,國際通信衛星Ⅱ,Ⅲ號等。

大力神系列火箭由馬丁·瑪麗埃特公司研製生產,共有6種型號,現已全部退役。大力神3火箭長45.75米,直徑3米,發射重量680噸。各型大力神火箭的有效載荷分別是:3A為3.6噸,3B為4.5 噸,3C,3D,3D和3E均為15噸。最大的大力神34D長達62米,最大直徑5米,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的運載能力達4.5噸。大力神系列火箭至今已有150多次發射紀錄。它主要發射各種軍用衛星,也發射了太陽神號,海盜號,旅行者號等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

閱讀全文

與伊朗什麼時候發射載人飛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面可以放哪些菜 瀏覽:488
伊朗被美國拿下對中俄有什麼影響 瀏覽:792
越南奶茶店投資多少錢 瀏覽:154
杜卡迪產至義大利哪裡 瀏覽:65
印度一天增加多少疫情 瀏覽:113
印尼香焦乾等食品的關稅為多少 瀏覽:558
越南榴槤餅品牌有哪些 瀏覽:930
大數據分析越南什麼行業正在興起 瀏覽:687
榮縣中國石油在哪裡 瀏覽:45
去英國讀書如何選專業 瀏覽:455
印度飛餅麵粉怎麼和 瀏覽:43
越南人是怎麼過河的 瀏覽:231
為什麼伊朗那麼難打 瀏覽:550
和平精英國際服榮譽積分怎麼弄 瀏覽:320
去越南芽庄簽證多少錢 瀏覽:294
中國哪裡適合看夜空 瀏覽:774
在北京怎麼去越南 瀏覽:132
英國房子是怎麼收費的 瀏覽:110
用番茄醬怎麼做義大利面 瀏覽:871
英國先令相當於多少便士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