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重返聯合國時,美國和蘇聯投了什麼票
美國投了反對票,蘇聯投了贊成票。
贊成票(76票):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不丹、波札那、保加利亞、緬甸、蒲隆地、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喀麥隆、加拿大、錫蘭(斯里蘭卡)、智利、古巴、捷克斯洛伐克、丹麥、厄瓜多、埃及、赤道幾內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迦納、幾內亞、蓋亞那、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肯亞、科威特、寮國、利比亞、馬來西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墨西哥、蒙古、摩洛哥、尼泊爾、荷蘭、奈及利亞、挪威、巴基斯坦、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剛果、秘魯、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盧安達、塞內加爾、獅子山、新加坡、索馬里、蘇丹、瑞典、敘利亞、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干達、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英國、坦尚尼亞、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南斯拉夫、尚比亞。
反對票(35票):澳大利亞、玻利維亞、巴西、中非、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達荷美(貝南)、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加彭、甘比亞、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象牙海岸(象牙海岸)、日本、高棉共和國(柬埔寨)、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爾他、紐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巴拉圭、菲律賓、沙特、南非、史瓦濟蘭、美國、上沃爾特(布吉納法索)、烏拉圭、委內瑞拉
棄權票(17票):阿根廷、巴林、巴貝多、哥倫比亞、塞普勒斯、斐濟、希臘、印度尼西亞、牙買加、約旦、黎巴嫩、盧森堡、模里西斯、巴拿馬、卡達、西班牙、泰國。
2. 伊朗武器禁運這次聯合國投票,中國投了什麼票
中俄是反對票,除了美國和多米尼加以外,其他的英國、法國等11國都是棄權。
美國對伊朗的行動越來越得不到歐洲的支持了,美國的行動損害的是歐洲的利益,歐洲接下來會更多的維護自己的利益。
3. 中國俄羅斯古巴朝鮮伊朗等12國投反對票都是哪12國
如果是今天聯大關於敘利亞的決議投票的話,投下反對票的12個國家是:中國、俄羅斯、古巴、朝鮮、伊朗、白俄羅斯、玻利維亞、厄瓜多、尼加拉瓜、辛巴威、敘利亞、委內瑞拉。
4. 美國對伊朗制裁倆票是誰投的
美國和多米尼加贊
美國受挫:新一輪對伊朗制裁提案,聯合國安理會投票僅2票贊成
(特朗普於去年退出《伊核協定》,宣布加大對伊朗制裁)
以色列身為伊朗的死敵,由於宗教對立的因素在其中,伊朗多次向外傳達「如果擁有實力必將把以色列從中東鏟除」的態度,所以這兩國之間幾乎沒有回轉的餘地。如今隨著美國的步步緊逼以及《伊核協議》實質性瓦解,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加糟糕。
5. 中國在制裁伊朗的議案中投反對票了嗎
自 2006 年 12月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了 4 份含有制裁伊朗內容的決議。
【2006.12.23】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737號決議案,要求伊朗停止其敏感的核活動。制裁包括:禁止與伊朗買賣任何可能有助於鈾濃縮計劃的物件、材料、設備、產品和技術。限制 12名與伊朗核計劃和導彈活動有關的官員的外國旅行。凍結這 12 名官員和 10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這 10 個機構要麼直接與伊朗核活動和導彈活動有關,要麼向這些活動提供支持。
【2007.3.24】由於伊朗不理會聯合國決議案,還加強其鈾濃縮活動,因此安理會一致通過 1747 號決議案,擴大前一個決議案的制裁范圍。制裁包括:禁止伊朗所有武器出口。限制對伊朗售武,包括戰斗機、武裝直升機、戰艦、作戰坦克和裝甲作戰車輛。凍結包括國有銀行在內的 13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以及另 15 名官員和 13 個機構的海外資產,這些官員和機構都與伊朗核計劃和彈道導彈計劃有關系,他們包括伊精銳部隊革命衛隊的高級軍官。限制這 15 名官員海外旅行。限制對伊朗政府的金融援助或貸款。
【2008.3.3】安理會以 14 票贊成 1 票棄權,通過 1803 號決議案,對伊朗實施新制裁,包括:全面禁止與伊朗核計劃和導彈活動有關官員的旅行,並對懷疑私運違禁品的出入伊朗船隻進行檢查。呼籲各國「在作出新承諾,為與伊朗的貿易提供公共資金援助時提高警惕,需要警惕事項包括為從事這類貿易的國民提供出口信貸、給予從事這類貿易的國民提供擔保或保險。呼籲各國保持警惕,注意國內金融機構與設在伊朗的所有銀行和這些銀行的海外分行之間的活動。
【2010.6.9 】聯合國安理會上午表決通過了制裁伊朗的第四份決議。與之前的幾個制裁決議相比,這份決議對伊朗制裁的力度更大,制裁范圍更廣。當天的表決結果顯示,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有12個國家投贊成票,土耳其和巴西投票反對,黎巴嫩棄權。根據決議,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斗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禁止各國與伊朗進行與核活動有關的金融交易,同時禁止伊朗在國外開設可能會被用於資助其核活動的獨資或合資金融機構。決議附件中包含了自安理會制裁伊朗以來通過的最大的一個制裁清單,其中包括將受到資產凍結的40多家伊朗實體,其中許多實體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有關。伊朗原子能組織伊斯法罕核技術中心負責人賈瓦德·拉希奇則被列入禁止出國旅行的制裁人員名單。
根據以上四個資料顯示中國在四輪制裁決議中均投了贊成票。
6. 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爭前,聯合國有哪些國家投反對票,哪些國家投棄權或同意票
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土耳其禁止美軍通過其領土向伊拉克北部發動進攻,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導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
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以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為由,結束了戰爭。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總軍費高達7630億美元,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另有觀點認為,美國鏟除伊薩達姆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7. 03年的伊拉克戰爭,各國都投什麼票
俄羅斯:反對票
美英法:贊同
中國:棄權
參考這個5個國家就夠了
8. 中國加入聯合國時,哪些國家投了贊成票反對票和棄權票
那全是中美關系緩和的原因
9. 美國要強行恢復對伊制裁,都遭到哪些國家的反對和譴責呢
中國和俄羅斯是持以反對票,只有美國和多米尼投了贊成票,其他11個國家都選擇了棄權,包括了英國,法國和德國。並且遭到了伊朗,中國,俄羅斯甚至美國的盟友英國,法國,德國的強烈反對和譴責。認為美國已經退出了伊核協議,就沒有權利提出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啟動針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但是美國這種單方面的制裁伊朗,其實其他國家而言並沒有重大意義,在這次投票的過程中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都會引起伊朗和美國的不滿,所以乾脆投了棄權票,沒有讓美國的“如意算盤”得逞,而美國之後也對這次投票表示了失望,並且還譴責了自己的三個盟友國沒有站在自己的這一方。而大多反對和譴責美國這一行為的原因是美國之前就已經退出了“伊核協議”,沒有資格要求啟動安理會“快速恢復制裁”的權力,這也是國際社會的廣泛認識,而中國和俄羅斯也不是美國能威脅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