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伊斯蘭革命是進步還是倒退
倒退,和信仰無關,但是由民主自由到獨裁甚至政教合一一定是倒退,而且由富裕到了貧窮這更是倒退
Ⅱ 巴列維時期,伊朗是更加自由的世俗化社會,為何卻爆發了革命
許多人提起如今政教合一的伊朗,感情十分復雜,一方面,敬佩其敢公然對抗美國的膽量,另一方面,對於其嚴密到苛刻的宗教專制的統治感到十分的不滿,並一廂情願的認為,如今的伊朗人後悔革命,更加懷念巴列維時代。
伊斯蘭革命
因此,伊朗革命的發生,並不是一個霍梅尼領導的什葉派穆斯林的宗教狂熱運動,而是由於巴列維國王統治時期,世俗領域種種社會矛盾激化和宗教矛盾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巴列維統治時期伊朗國內激烈的矛盾來看,即便沒有霍梅尼,即便沒有伊斯蘭革命,伊朗最終也會爆發推翻巴列維的運動,區別只在於誰領導這場運動罷了。
Ⅲ 伊朗革命和另一個革命作比較
我說一下,伊朗革命稱不上革命,它除了造成政權變更之外,沒有社會變革,巴列維時期的經濟制度幾乎原封不動的遺傳過來了,尤其是巴扎商人集團。剛開始雖然沒收了一些大企業,但是卻還是實行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巴列維搞土改的成果新政權也沒有予以取締。至於所謂女權,伊斯蘭政教合一等等,這些只是浮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而且就算這些上層建築也沒有多大變化。比如霍梅尼曾宣稱反對婦女選舉權,但是奪權後卻仍然允許婦女參選。在1989年霍梅尼甚至宣稱伊朗國家法律的地位高於伊斯蘭教法。
跟法國大革命相比,法國大革命在城市主要是資產階級和小資領導大眾反對國王政權的一些經濟政策,隨著革命深入,反對到國王政權本身,到雅閣斌派時期,搞限價等,所有的貴族和教士都要被打倒,在軍隊中原有的貴族軍官幾乎被清洗一空,貴族體制徹底被消滅,天主教的統治地位也被徹底消滅,宗教勢力一落千丈。自由平等的觀念和制度深入人心。原先人們以出身貴族為榮,革命後則是以財產為榮。
伊朗當代政權也跟法國大革命之前相似,在宗教方面,神棍享有各種特權,還掌握宗教基金,但是他們因為權力的腐蝕,現在已經很腐敗了,跟法國當年的第一階層很類似,
Ⅳ 要是伊朗沒有被革命的話,現在有沒有可能成
伊朗如果沒有爆發毛拉主導的革命,很有可能成為伊斯蘭國家裡第一個成功完成自主工業化的。
即使是現在,如果不是毛拉神權和宗教保守勢力的牽制掣肘,伊朗依然有條件成為為一個實現自主工業化的伊斯蘭國家。所以,以色列才對伊朗咬死不撒嘴,因為以色列覺得它對自己的威脅最大。
Ⅳ 伊朗在巴列維王朝發展的好好的,為什麼霍梅尼要革命呢
因為想要為兒子報仇。
因此,最初的示威不是人民的不滿,而是伊瑪目霍梅尼所代表的神職人員的不滿。他們繼續加劇示威和遊行示威的暴力行為,導致流血事件,進而破壞社會秩序並造成更大的社會動盪。許多人不了解這場運動或革命是由霍梅尼領導的,為什麼霍梅尼此時想推翻迅速發展的伊朗?其實原因很簡單。伊瑪目霍梅尼的長子叫穆斯塔法,他最喜歡的兒子,當時是伊朗著名的宗教專家和導師。但是,這個兒子被巴列維政府殺害。仇恨是殺死孩子的痛苦,而仇恨深深,所以霍梅尼也想徹底改變他的個人仇恨。
Ⅵ 巔峰時代的伊朗,到底為何發生伊斯蘭革命
伊朗這個國家擁有擁有比較光輝燦爛的歷史。比我們國家,多了至少要3000年的歷史,歷史悠久,文化繁榮,而且伊朗對應的古代波斯國家,在當時世界上也是非常強大的國家。但是到了近代以後,隨著過各方力量的強大,伊朗國力逐漸衰弱,失去了像古代波斯一樣的霸主地位。
發展過程中,嗯,由於存在貧富差距,人民和政府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使得伊朗內部動亂不團結,有心之人和外部殖民國家趁機挑逗挑逗人民,發動伊朗政變。顛覆巴列維政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都會遇到貧富差距這個問題,但是由於伊朗沒有制定相應的政策,並且平均人民和政府之間的矛盾使得伊朗最終爆發戰爭。
Ⅶ 為什麼伊朗在七十年代那麼開放,現在卻越來越封閉
因為伊朗的宗教階級推翻了君主立憲政體,推行了伊斯蘭教法。所以伊朗整個國家在宗教階級的治理下國家經濟倒退幾十年,整個國家給外界的感覺就是又封閉又落後。
最後,霍梅尼等教士們成功上台之後,他們沒有想著把國家往更加好的方面帶領,而是建立封建迷信的政教合一政權,推行伊斯蘭教法,一下子國家從開放慢慢過渡到了封閉落後。比如我們現在看到伊朗國民都是清一色的黑袍,還有宗教階級發動這次革命,就把國家從前掙下來的家底都打沒有,國家經濟一下就倒退幾十年,慢慢就變成中東最落後、最封閉的國家。
Ⅷ 巴列維時期,伊朗既然那麼發達,為何還會發生伊斯蘭革命
在巴列維時期,伊朗國家的內部矛盾非常的嚴重,所以發生了伊斯蘭的革命。伊朗在巴列維時期工業非常的發展和國家非常的富裕,人民的生活富足,和現在的伊朗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在當時的巴列維時期不僅僅有著很好的生活。
隨著國際的環境變化的非常的劇烈和伊朗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惡化,所以社會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大,民眾的矛盾也是很多,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伊斯蘭革命的發生。
Ⅸ 伊朗巴列維王朝經濟發達,男女平等,醫療免費,為何民眾要造反
由於伊朗在改革上步子邁得太大,沒有考慮伊朗當時的社會情況,以至於伴隨著轟轟烈烈的改革的是貧富差距的日益加大,社會矛盾的急劇增加,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均,導致大量民眾失業,所以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日益擴散。
社會發展過程中,矛盾根本就不可避免,如果一有矛盾就採取革命的方式去爭取希望,那麼,這個社會的發展必然是不可持續的。想當年,韓國政府瀕臨破產,老百姓拿出真金白銀挽救國家,才有了如今的韓國。所以,有矛盾當然需要解決,但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解決矛盾,很多時候並不可取,甚至造成反噬。
Ⅹ 如果當年伊朗沒有發生伊斯蘭革命會不會比現在更發達更富裕更開放
更發達是肯定的,畢竟巴列維就是要搞工業化給自己玩死了。更開放就比較存疑了,即使是現在的伊朗,開放與保守都是並存的。農村更加保守而受教育者則較為開放。這一點其實與巴列維時期沒什麼差錯。當然,你如果是指女性著裝,那自然是開放的,巴列維也不管這個。更富裕就不一定了。要知道當初人民支持推翻巴列維就是因為巴列維的政策出了岔子。巴列維想讓伊朗跑步進入工業化,忽視了伊朗傳統的農民(巴列維曾經公開宣稱,自己要讓伊朗變成一個能拿出巨款向鄰國買糧的國家),手工藝者等等民間勢力的利益,導致他們紛紛湧向城市,成為了後來推動革命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