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2022年本田思域的8個事實
1)將會有新的TypeR,
將有4種不同型號的思域供客戶選擇。思域轎車,兩廂車,Si,以及最重要的是TypeR。
本田尚未發布有關TypeR的任何細節,但有傳言稱它可以使用混合動力技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本田思域typer和國產思域的區別
type r是量產車型的高性能版本。
區別很簡單。
1、性能, 高性能版本都是更強的發動機、變速箱,更硬朗的底盤、懸架調校。更多的空氣動力學套件,等。
2、價格, 高R 40萬。 思域也是10-16萬左右,type r國內沒發售, 上一代進口的落地要70萬。
(2)印度思域工廠怎麼樣擴展閱讀:
召回事件
1、2014年3月16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召回通知稱,本田汽車公司因為起火風險將召回886,815輛2005至2010款奧德賽小型客貨車。
本田向NHTSA提交的一份文件中表示,這些車輛的燃油泵濾網蓋可能破裂,導致燃油泄漏並增加起火風險。該公司表示,尚未收到與此問題相關的火災或傷害報告。
本田表示,這些車輛是其在阿拉巴馬州Lincoln的工廠生產的,生產日期為2004年6月23日至2010年9月4日。車輛的燃油泵模塊則是日本供應商電裝公司(Denso)在美國生產的。
本田表示,將於下月開始向車主發出召回通知,但由於此次召回規模較大,適當的修理部件要到今年夏天才能到位,在此之前,該公司將向客戶提供臨時部件。
2、2016年2月17日,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經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從2016年7月31日起,召回部分2007~2015款進口謳歌TL/RL/RDX/ILX/ZDX汽車,在中國大陸地區涉及12019輛。
召回車輛的生產日期為2005年12月21日至2015年03月21日,召回范圍內的進口謳歌TL/RL/RDX/ILX/ZDX汽車由於供應商問題,駕駛席前氣囊在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容器可能發生損壞,導致碎片飛出,可能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C. 東風本田思域廠址在哪裡
東風本田思域的廠址在中國的湖北省武漢市。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7月16日,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從成立到現在已經完成了三個工廠的建設,最後一個工廠的位置是在湖北省武漢開發區朱山湖畔。
車型包括東風本田思域,一款緊湊型車。東風本田享域,緊湊型車。東風本田INSPIRE,中型級別車。東風本田本田xrv,小型SUV。東風本田CRV,緊湊型SUV。東風本田urV,中型SUV。東風本田艾力紳,中型MPV。類型並不算豐富,但每款車型都非常的受歡迎。
東風本田工廠介紹:
一工廠佔地面積181萬平方米,擁有研究開發中心及包括沖壓、焊裝、合成樹脂、塗裝、發動機鑄造、機械加工、發動機裝配及汽車總裝等九大工藝生產線。 2010年6月,完成年產24萬台產能建設,現主要生產車型包括CR-V、SPIRIOR、ELYSION。
二工廠佔地面積105萬平方米,包括沖壓、焊裝、塗裝、合成樹脂、發動機裝配、總裝、整車檢測等七大工藝生產線,按照規劃,第二工廠初期年產能10萬輛,隨後將按滾動發展的原則,逐步擴大生產能力,最終形成年產24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現主要生產車型 GREIZ、XR-V、JADE。
三工廠項目於2016年12月8日啟動,項目選址武漢開發區朱山湖畔,一期項目預計於2019年4月建成投產,屆時將新增產能12萬台。二期項目已於2017年11月啟動,預計將於2020年投產,達成24萬台產能,並將具備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
D. 本田新思域剛上市就停產,原因是什麼
本田在海外十月份推出新思域,英國工廠倒閉,轉到日本工廠,日本沒有生產計劃。
海外進口雖然暢銷,但工廠的倒閉,還是讓我們感到震驚的。也會讓本田思域的粉絲感到迷惑不解,也帶有遺憾的。雖然今年不會再有進口思域。但我們仍對進口食慾充滿期待。希望日本早點辦好簽約手續,恢復生產計劃。讓本田思域粉絲可以看到更好,更完美的車型。我國國產思域也在逐步努力,做到讓我國消費者滿意,對待國產思域還是為之期待的。
E. 本田思域這款車到底怎樣
真的不怎麼樣
在4月底扎堆上市的眾多新車中,來自東風本田的思域是最沒有懸念的一個,和美國市場同步的8代新車,沒有「針對中國市場」做畫蛇添足的二次開發;價格也早已揭密,14.78萬元的起步價讓競爭對手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名字上也沒耍花招,沿用了大家耳熟能詳且口碑不錯的名字……一切都像一個久經沙場的高手在出招
沒有什麼值得期待,該來的遲早會來。這話用來形容思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作為一款在全球累計銷售1600萬輛的暢銷車,思域沒有理由漠視中國市場。兩年前,東風本田就放風說要生產這款車;一年前,扣著7代外殼的8代思域就在全國各地跑試驗;3月20日,國產思域正式發布;一個月之後,我們就零距離接觸了這位遲來的明星。
外觀——活力、成熟、MPV傾向
論個頭,思域只能算中等身材,長4500mm,寬1755mm,高1450mm,不過它的2700mm長軸距真的很誘人,無疑,它的車內縱向空間在同級別車里有相當大的優勢。
讓靜止的車動起來。這或許是8代思域設計師靈感的原動力。這回他們做得不錯!「造型沒特色」這頂戴在日本車頭上多年的帽子徹底甩給了上一代。思域的特色何在呢?首先當屬介於四門轎車和雙門轎車之間的造型:短頭、短尾,前門的尺寸出奇地大。一字造型的前臉是它的另一大特色。前臉和大燈越做越大好象是流行趨勢,但本田非要逆潮流而動,前臉和大燈幾乎被壓縮成一個細長條,不過這樣倒充分營造出活力、動感等時下最熱門的氛圍。另一個標榜運動的地方是思域的「大腳」,16英寸的車輪幾乎是這個級別的最大標配尺寸,再大就只有到運動版上去找了。
思域也有成熟、穩重的一面,它的腰線幾乎與地面平行,而不象某些追求動感的車那樣搞得前低後高。窗線抬高、窗口面積縮小不僅讓人感覺更穩重,也實實在在增加了車廂的私密性。
但思域絕不是個靠出位的設計來吸引眼球的玩物,它首先是一部滿足實用性要求的交通工具。很多新穎的設計其實都有實用的成分,比如呈大弧線形的發動機罩前端就是為提高行人的碰撞安全性而設計的,還有前部側面的小三角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側方的視野,厚實的C柱不僅帶來強烈的動感,更是翻滾安全性的保證。有得必有失,凸起的發動機罩從外面看不錯,但從車里看則成了阻擋視野的一個障礙,至少,車頭附近的情況只能靠估計。後面也有類似的問題。
緊湊型轎車的MPV傾向也是當今的一個趨勢,至少本田是這樣做的。這也是思域的一大特色。短頭、大傾角風擋、前側小三角窗,這些只是一些表象上的東西,更像MPV的地方在於傾斜的儀表台,相對較高的座椅以及平坦的後排地板。
內飾——不拼裝備拼設計
思域真正吸引人的地方還得屬內飾,出位的設計甚至可以媲美以個性見長的法國車。究竟在哪裡突破了傳統呢?首先是儀表,轉速表取代車速表占據了最顯著的位置,這也是彰顯運動的車型慣用的手法,而車速表則被擠到了儀錶板的上層,據說這里是視線最常光顧的地方。層次感十足的藍色背景、醒目的白色數字、跳躍的紅色指針這種配色本身就夠吸引眼球的,更不用說它所體現的動感。
方向盤也是一大亮點。看起來好眼熟,沒錯,S2000用的也是這種款式,方向盤輪輻的鏤空設計讓人感到彷彿它也會呼吸。雖然廠家力推真皮方向盤,但我更喜歡入門級EXi上的那種塑膠質感。在9點一刻的位置上有兩處凹陷,這不僅是為了防滑,也迫使那些開車姿勢過於慵懶的人用正確的姿勢握方向盤。
既然是全新設計的車,當然不能再用過去那種細長的排檔桿,既顯得低檔也不好用。但短手柄也有問題,亞洲人的手臂可沒有歐洲人那樣長,如果位置不合適,5檔甚至要欠身才能夠到。本田的做法挺巧妙,把檔座抬高,既顯檔次也好用。輕但是腳感很好的離合器、略帶一點韌性的換檔感覺、精緻的手柄球頭……這讓人不由地有一種駕駛的沖動。
本田好象特別喜歡在手剎上做文章,還記得CR-V獨特的手剎嗎?思域又進了一步,把手剎手柄的下半部分做成了S形,騰出的空間則讓給了中間巨大的儲物盒。
思域還有一個優點:後排座位下方的地板是平的,不像常見的車子那樣有一道隆起。這種設計的優點是讓後排中間的乘客很舒服,但對車身剛度肯定會有削弱。
如果用常用的標准給思域打分,它的裝備水平只能得7分(滿分10分),它的豪華版(VTi)裝備也太簡單了,手動調整的座椅,前後端高度甚至不能分別調整;電動車窗只有駕駛員一側是一鍵上下的。雷達、導航、DVD、藍牙……所有這些都是可選裝備,但無法在生產線上安裝,只能讓4S店代勞,價格真的不便宜!
現在明白了吧!強勢品牌用不著在裝備細節上和那些二、三線廠商斤斤計較,它賣的就是設計。喜歡高裝備?那就掏錢吧!所有的東西都是原廠的,就是貴點!
1799mL,103kW,174Nm——這就是R18的性能,怎麼樣,是不是比某些DOHC的機器更出色?
R18起動的聲音不算悅耳,但怠速的噪音很小。起步瞬間,i-VTEC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不用陪著小心慢抬離合緩加油,隨隨便便地,車子也能平穩起步。如果用比較有激情的方式起步,它也會很聽話地讓輪胎放肆地尖叫好幾聲,直到2檔,輪胎打滑的聲音依然聽得到。差點忘了,這車沒有牽引力控制系統。
油門的響應基本是線性的,從怠速到6500rpm都是如此,有磁性的聲音讓你在120km/h時也捨得用4檔以追求最佳的動力性能。電子油門並沒有代勞一切,你仍然可以玩跟趾,也可以在減檔時猛轟一腳油門,讓換檔更平順。
不出所料,本田的5速自動變速器再次披掛上陣,在國產同級別車大多還在用4檔變速器的時候,思域這樣做無疑是領先一步,為什麼不用更多檔位的變速器,或者乾脆來個CVT呢?廠家的解釋是:沒必要,5檔足夠了!真的夠用嗎?0.525的最高檔速比和4.437的主減速比再加上鎖止離合器讓它在高速巡航時能在油耗方面占許多便宜,而2.666的1檔速比在低速動力性上也不會吃多少虧。但有級的液力耦合自動變速器根本的弱點它依然沒有克服:起步時的動力損失,換檔時的沖擊,當然,如果有人偏愛這種沖擊就另當別論
底盤——扎實的懸架、好用的變速器、精確的轉向
和上一代思域相比,8代車型在底盤方面真下了不少功夫,轉向拉桿移到了更低的位置,這樣使得轉向更直接,後懸架採用了這個級別車很少見的雙橫臂懸架。實際效果如何呢?車輪在不平路面的跳動抑製得確實不錯。試車中途誤入一村落,高速軋過當地人設置的減速坎,沉悶的「咚、咚」兩聲真讓人不敢相信它是一輛日本車。
來自S2000跑車的小巧方向盤轉起來頗有點韌勁,而且是速度越快越沉穩,但對某些羸弱的人來說,低速時的轉向力好象大了點。
思域的全系列車上,ABS和BA都是標配,這倒一點都不新鮮。值得稱道的是它的制動系統反應很靈敏,輕輕一點就能感覺到明顯的減速度。繼續踩下去,制動力和減速度都隨著踏板行程的加大而增加,直到ABS介入。ABS的干預也不是很粗暴,來自液壓系統的噪音和振動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急轉彎時,車身的側傾角度控製得還可以,普利司通輪胎抓地力不錯,但沒有VSA保駕護航,太激烈的動作還是讓人心裡沒底。當然,思域終歸還是日本車,雖然它已經改善了許多,但很多人期待那種厚重感它還是沒能做到。
更讓人心煩的是車底防擊石塗層不夠厚。小石頭打在底板上,的確不好聽。
安全——在6氣囊和VSA之前做出取捨
6氣囊,早就不新鮮了!高檔車就不必說了,就連一些比思域便宜的車都用上了,再拿它當賣點,的確不合適。但廠家好象對此津津樂道,相比之下,能主動避免事故的VSA系統(類似於ESP)卻沒有出現在裝備表上。原因很簡單:側氣囊可以讓側撞的成績更好看,而VSA雖然能避免事故,但並不會給車子的NCAP加分,更何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熟練應用VSA,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精明的日本廠商是不會輕易嘗試的。理念不同,我們當然不能強求,不過思域的北美NCAP成績的確不錯—5顆星!
銷售——本田的制勝之道
90家特許經銷商為思域編織起一張網路,一直擅長做營銷的本田這回又可以施展身手了。別的不說,這次的定價策略就頗耐人尋味,相同配置的車型,思域總要比競爭對手花冠貴出8000~10000元,理由似乎很簡單,它比花冠整整先進一代,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本田不希望花冠降價,因為這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銷量提升有限,利潤卻會大幅下滑。本田更精明的地方還體現在思域在國內首次應用了原廠選裝件通過4S店的售後系統來銷售的模式。您不是想要倒車雷達、導航、DVD、藍牙免提嗎?全能提供,而且是原廠的,只要不嫌貴,盡管到4S店去裝,但廠家絕不會推出這樣一款天價的「旗艦版」而成為眾矢之的,夠聰明吧?
思域在東風本田設在武漢的工廠生產,今年預計銷售6萬輛。充滿創意的外觀和內飾,另人刮目相看的操控性能,思域好象沒讓人失望;但高價格、低裝備又著實讓許多人舉棋不定。 「選車如同看人,要看本質和主流,而不要糾纏裝備細節。」東風本田想通過思域向大家灌輸這種理念,但中國的消費者會買帳嗎
F. 東風本田思域如何,不要拿些數據來!!!!
真的不怎麼樣 在4月底扎堆上市的眾多新車中,來自東風本田的思域是最沒有懸念的一個,和美國市場同步的8代新車,沒有「針對中國市場」做畫蛇添足的二次開發;價格也早已揭密,14.78萬元的起步價讓競爭對手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名字上也沒耍花招,沿用了大家耳熟能詳且口碑不錯的名字……一切都像一個久經沙場的高手在出招 沒有什麼值得期待,該來的遲早會來。這話用來形容思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作為一款在全球累計銷售1600萬輛的暢銷車,思域沒有理由漠視中國市場。兩年前,東風本田就放風說要生產這款車;一年前,扣著7代外殼的8代思域就在全國各地跑試驗;3月20日,國產思域正式發布;一個月之後,我們就零距離接觸了這位遲來的明星。 外觀——活力、成熟、MPV傾向 論個頭,思域只能算中等身材,長4500mm,寬1755mm,高1450mm,不過它的2700mm長軸距真的很誘人,無疑,它的車內縱向空間在同級別車里有相當大的優勢。 讓靜止的車動起來。這或許是8代思域設計師靈感的原動力。這回他們做得不錯!「造型沒特色」這頂戴在日本車頭上多年的帽子徹底甩給了上一代。思域的特色何在呢?首先當屬介於四門轎車和雙門轎車之間的造型:短頭、短尾,前門的尺寸出奇地大。一字造型的前臉是它的另一大特色。前臉和大燈越做越大好象是流行趨勢,但本田非要逆潮流而動,前臉和大燈幾乎被壓縮成一個細長條,不過這樣倒充分營造出活力、動感等時下最熱門的氛圍。另一個標榜運動的地方是思域的「大腳」,16英寸的車輪幾乎是這個級別的最大標配尺寸,再大就只有到運動版上去找了。 思域也有成熟、穩重的一面,它的腰線幾乎與地面平行,而不象某些追求動感的車那樣搞得前低後高。窗線抬高、窗口面積縮小不僅讓人感覺更穩重,也實實在在增加了車廂的私密性。 但思域絕不是個靠出位的設計來吸引眼球的玩物,它首先是一部滿足實用性要求的交通工具。很多新穎的設計其實都有實用的成分,比如呈大弧線形的發動機罩前端就是為提高行人的碰撞安全性而設計的,還有前部側面的小三角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側方的視野,厚實的C柱不僅帶來強烈的動感,更是翻滾安全性的保證。有得必有失,凸起的發動機罩從外面看不錯,但從車里看則成了阻擋視野的一個障礙,至少,車頭附近的情況只能靠估計。後面也有類似的問題。 緊湊型轎車的MPV傾向也是當今的一個趨勢,至少本田是這樣做的。這也是思域的一大特色。短頭、大傾角風擋、前側小三角窗,這些只是一些表象上的東西,更像MPV的地方在於傾斜的儀表台,相對較高的座椅以及平坦的後排地板。 內飾——不拼裝備拼設計 思域真正吸引人的地方還得屬內飾,出位的設計甚至可以媲美以個性見長的法國車。究竟在哪裡突破了傳統呢?首先是儀表,轉速表取代車速表占據了最顯著的位置,這也是彰顯運動的車型慣用的手法,而車速表則被擠到了儀錶板的上層,據說這里是視線最常光顧的地方。層次感十足的藍色背景、醒目的白色數字、跳躍的紅色指針這種配色本身就夠吸引眼球的,更不用說它所體現的動感。 方向盤也是一大亮點。看起來好眼熟,沒錯,S2000用的也是這種款式,方向盤輪輻的鏤空設計讓人感到彷彿它也會呼吸。雖然廠家力推真皮方向盤,但我更喜歡入門級EXi上的那種塑膠質感。在9點一刻的位置上有兩處凹陷,這不僅是為了防滑,也迫使那些開車姿勢過於慵懶的人用正確的姿勢握方向盤。 既然是全新設計的車,當然不能再用過去那種細長的排檔桿,既顯得低檔也不好用。但短手柄也有問題,亞洲人的手臂可沒有歐洲人那樣長,如果位置不合適,5檔甚至要欠身才能夠到。本田的做法挺巧妙,把檔座抬高,既顯檔次也好用。輕但是腳感很好的離合器、略帶一點韌性的換檔感覺、精緻的手柄球頭……這讓人不由地有一種駕駛的沖動。 本田好象特別喜歡在手剎上做文章,還記得CR-V獨特的手剎嗎?思域又進了一步,把手剎手柄的下半部分做成了S形,騰出的空間則讓給了中間巨大的儲物盒。 思域還有一個優點:後排座位下方的地板是平的,不像常見的車子那樣有一道隆起。這種設計的優點是讓後排中間的乘客很舒服,但對車身剛度肯定會有削弱。 如果用常用的標准給思域打分,它的裝備水平只能得7分(滿分10分),它的豪華版(VTi)裝備也太簡單了,手動調整的座椅,前後端高度甚至不能分別調整;電動車窗只有駕駛員一側是一鍵上下的。雷達、導航、DVD、藍牙……所有這些都是可選裝備,但無法在生產線上安裝,只能讓4S店代勞,價格真的不便宜! 現在明白了吧!強勢品牌用不著在裝備細節上和那些二、三線廠商斤斤計較,它賣的就是設計。喜歡高裝備?那就掏錢吧!所有的東西都是原廠的,就是貴點! 1799mL,103kW,174Nm——這就是R18的性能,怎麼樣,是不是比某些DOHC的機器更出色? R18起動的聲音不算悅耳,但怠速的噪音很小。起步瞬間,i-VTEC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不用陪著小心慢抬離合緩加油,隨隨便便地,車子也能平穩起步。如果用比較有激情的方式起步,它也會很聽話地讓輪胎放肆地尖叫好幾聲,直到2檔,輪胎打滑的聲音依然聽得到。差點忘了,這車沒有牽引力控制系統。 油門的響應基本是線性的,從怠速到6500rpm都是如此,有磁性的聲音讓你在120km/h時也捨得用4檔以追求最佳的動力性能。電子油門並沒有代勞一切,你仍然可以玩跟趾,也可以在減檔時猛轟一腳油門,讓換檔更平順。 不出所料,本田的5速自動變速器再次披掛上陣,在國產同級別車大多還在用4檔變速器的時候,思域這樣做無疑是領先一步,為什麼不用更多檔位的變速器,或者乾脆來個CVT呢?廠家的解釋是:沒必要,5檔足夠了!真的夠用嗎?0.525的最高檔速比和4.437的主減速比再加上鎖止離合器讓它在高速巡航時能在油耗方面占許多便宜,而2.666的1檔速比在低速動力性上也不會吃多少虧。但有級的液力耦合自動變速器根本的弱點它依然沒有克服:起步時的動力損失,換檔時的沖擊,當然,如果有人偏愛這種沖擊就另當別論 底盤——扎實的懸架、好用的變速器、精確的轉向 和上一代思域相比,8代車型在底盤方面真下了不少功夫,轉向拉桿移到了更低的位置,這樣使得轉向更直接,後懸架採用了這個級別車很少見的雙橫臂懸架。實際效果如何呢?車輪在不平路面的跳動抑製得確實不錯。試車中途誤入一村落,高速軋過當地人設置的減速坎,沉悶的「咚、咚」兩聲真讓人不敢相信它是一輛日本車。 來自S2000跑車的小巧方向盤轉起來頗有點韌勁,而且是速度越快越沉穩,但對某些羸弱的人來說,低速時的轉向力好象大了點。 思域的全系列車上,ABS和BA都是標配,這倒一點都不新鮮。值得稱道的是它的制動系統反應很靈敏,輕輕一點就能感覺到明顯的減速度。繼續踩下去,制動力和減速度都隨著踏板行程的加大而增加,直到ABS介入。ABS的干預也不是很粗暴,來自液壓系統的噪音和振動都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急轉彎時,車身的側傾角度控製得還可以,普利司通輪胎抓地力不錯,但沒有VSA保駕護航,太激烈的動作還是讓人心裡沒底。當然,思域終歸還是日本車,雖然它已經改善了許多,但很多人期待那種厚重感它還是沒能做到。 更讓人心煩的是車底防擊石塗層不夠厚。小石頭打在底板上,的確不好聽。 安全——在6氣囊和VSA之前做出取捨 6氣囊,早就不新鮮了!高檔車就不必說了,就連一些比思域便宜的車都用上了,再拿它當賣點,的確不合適。但廠家好象對此津津樂道,相比之下,能主動避免事故的VSA系統(類似於ESP)卻沒有出現在裝備表上。原因很簡單:側氣囊可以讓側撞的成績更好看,而VSA雖然能避免事故,但並不會給車子的NCAP加分,更何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熟練應用VSA,如此費力不討好的事,精明的日本廠商是不會輕易嘗試的。理念不同,我們當然不能強求,不過思域的北美NCAP成績的確不錯—5顆星! 銷售——本田的制勝之道 90家特許經銷商為思域編織起一張網路,一直擅長做營銷的本田這回又可以施展身手了。別的不說,這次的定價策略就頗耐人尋味,相同配置的車型,思域總要比競爭對手花冠貴出8000~10000元,理由似乎很簡單,它比花冠整整先進一代,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本田不希望花冠降價,因為這樣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銷量提升有限,利潤卻會大幅下滑。本田更精明的地方還體現在思域在國內首次應用了原廠選裝件通過4S店的售後系統來銷售的模式。您不是想要倒車雷達、導航、DVD、藍牙免提嗎?全能提供,而且是原廠的,只要不嫌貴,盡管到4S店去裝,但廠家絕不會推出這樣一款天價的「旗艦版」而成為眾矢之的,夠聰明吧? 思域在東風本田設在武漢的工廠生產,今年預計銷售6萬輛。充滿創意的外觀和內飾,另人刮目相看的操控性能,思域好象沒讓人失望;但高價格、低裝備又著實讓許多人舉棋不定。 「選車如同看人,要看本質和主流,而不要糾纏裝備細節。」東風本田想通過思域向大家灌輸這種理念,但中國的消費者會買帳嗎?(
G. 東風本田思域是屬於哪國車
中國造,屬於合資車。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本田公司合資的品牌。本田思域(CIVIC)推出了多種車型以迎合不同國家消費者的口味,有三門掀背的兩廂車、硬頂跑車 coupe、混合動力版和五門房車版。在國內上市的本田思域與東風本田現有車型本田CR-V出自同一生產平台,兩款車使用的是同一種底盤,這就在技術上為本田思域國產提供了前提條件。
(7)印度思域工廠怎麼樣擴展閱讀
東風本田思域外觀大氣、時尚,車身線條流暢,掀背式外觀與老款相比有了很大改動。
東風本田思域內飾做工較為精細,設計也比較時尚,層次感較為突出,功能配置比較豐富,只是大面積採用硬質塑料導致手感欠佳;座椅舒適性較好。
空間方面表現不錯,前後排座椅腿部空間都比較充裕,前排座椅頭部空間較大,但後排座椅頭部空間有些局促;後排地板中間凸起並不明顯,實用性增強;儲物格比較實用;後備箱空間也較老款車型有所提升。
東風本田思域換擋比較平順,檔位清晰,但網友反應「檔位行程比較短,而且有摩擦聲」;懸掛調校軟硬適中;方向盤比較靈活;離合踏板行程較老款車型有所縮短;有網友稱「制動踏板前半行程作用力一般,加升幅度才能得到理想的剎車效果」。
東風本田思域動力表現還算可以,加速平穩有力,有網友稱「發動機噪音較大」。
全系標配ECON智能化綠色節能輔助系統,油耗表現還算可以。
H. 本田思域零件需要從烏克蘭進口嗎
不需要。
本田已證實將關閉其在歐洲唯一一家工廠和位於土耳其的另一家工廠,此項舉措將使美國和加拿大受益。
2021年兩家海外工廠停產時,本田北美工廠將填補產能缺口,滿足該區域市場需求。
本田目前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印第安納州生產思域車型,但八鄉隆弘沒有透露公司如何將新增產能分配給這兩家工廠。
I. 本田思域的發動機產地是哪裡
本田思域中國生產的,屬於合資。
動力系統方面,新款思域共有1.8L和2.4L兩款自然吸氣發動機可能選擇,這兩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分別為141馬力和207馬力,峰值扭矩分別達到了174牛·米和235牛·米,其中這款2.4L發動機在此次對比的車型中數據表現最好。
此外在變速箱類型上,1.8L車型有5MT和5AT兩種變速箱可選,而頂配的2.4L車型只能選擇6MT變速箱。懸架方面,新款思域的前後懸架分別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以及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9)印度思域工廠怎麼樣擴展閱讀:
汽車使用注意事項:
1、新車磨合期內有速度限制,一般應該控制在時速90公里/時內,在行駛中注意觀察發動機轉速表和車速表,確保在中速工作。一般情況下,磨合期發動機轉速應在2000-3000轉/分。
2、用戶盡量避免一腳剎車,一腳油門,會過度磨損剎車片,而且耗油。 車輛在原地打方向時,不要把方向打到底超過3秒以上。
3、車輛停放時,車輪一定要放正,否則很容易鎖住方向盤,並且對車輛的方向系統不好(造成油封持續壓力,影響壽命)如果出現因前輪沒有放正導致的點火鑰匙無法轉動,請輕微轉動方向盤的同時再次扭動點火鑰匙。
J. 和我國相比,印度主流車型的產品力有多低從汽車看印度(下)
在「MJ車談」的上一篇文章中(印度汽車產業,落後中國20年?),我們從整體規模、暢銷品牌以及車型的類別、價格等方面,分析了印度汽車市場的現狀,並與我國汽車市場做了簡單對比。
今天,我們就繼續深入,看看印度市場上最暢銷的那些車型,具體都是怎樣的產品。和我國相比,印度主流車型的產品力,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印度主銷的廉價車,配置到底有多低?
過去二十年裡,我國的汽車市場,不論規模還是成熟度,都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和歐美日發達地區相比,我國的車市價格,特別是進口豪華車價格依然偏高、而安全、動力方面的表現,也略有差距,但是和印度、巴西、東南亞這樣的發展中地區相比,我國的汽車市場,實際上已經遠遠走在了前面,以至於現在看到印度,我們彷彿有了回到二十年前的感覺。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否會對自己身處中國市場,感到一絲幸運呢?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