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理解印度文明

如何理解印度文明

發布時間:2022-11-30 09:54:09

1. 印度文明有什麼特點

印度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為豐富世界文化寶庫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印度文明在其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其連續性、吸收性和融合性見長,從而不斷發展和豐富。縱觀印度文明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印度文明的特點之一是它的宗教性。印度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均起源於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生活和宗教文化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都在印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宗教文化。古代印度的凝聚力量主要是宗教,宗教以外的凝聚力是較微弱的。宗教的統一作用還表現在民族認同上。在印度,宗教不僅是一種信仰和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民族認同,人們生活的重心不在國家政治而在宗教上。印度人曾經容許無數民族的統治者君臨其上,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不大在意什麼人來統治、剝削他們——無論是本地人或異邦人。對他們而言,要緊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靈魂而非軀體,是無數的來生而非暫駐的今生。
印度文明的特點之二是它的多樣性。印度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印度的歷史猶如一條長河,在它的大部分時段里,都是水流湍急而混亂,只在少數幾個時段水面平靜而寬闊。非常粗略地說,印度在歷史上統一與分裂的時間之比大體是三比七。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無論北印度或南印度都存在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實體,它們之間長期征戰不已,相互吞並。印度歷史上只有前述三個帝國的統治超過了次大陸半數的土地,其他王朝都只能稱其為地方性政權。即使是這三個大的王朝,也從來沒有完全統一過次大陸,仍有諸多小王國未歸在帝國的版圖內。號稱統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實際上也只不過是以宗主權加在原來的統治機構之上而已。阿育王從來沒有自稱過「印度之王」,而只稱自己為「摩揭陀王」,並把其廣大的領土稱為「征服之地」。所以,印度文明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印度還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操不同語言並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產生了不同的文化。
印度文明的特點之三是它的包容性。印度文化從來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印度歷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歷史,印度的文明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地接受異質文明挑戰、不斷與異質文明交流的歷史。
總的來看,古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印度文明在近代的衰落不過是一時的歷史現象。隨著印度經濟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相信印度文化也終將像中國文化一樣大放異彩。

2. 印度文明有什麼特點

印度文明的特點:
1、宗教性。
印度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多種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均起源於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自己的信徒。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郁的宗教性,宗教生活和宗教文化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中心。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都在印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宗教文化。古代印度的凝聚力量主要是宗教,宗教以外的凝聚力是較微弱的。宗教的統一作用還表現在民族認同上。在印度,宗教不僅是一種信仰和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民族認同,人們生活的重心不在國家政治而在宗教上。印度人曾經容許無數民族的統治者君臨其上,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不大在意什麼人來統治、剝削他們——無論是本地人或異邦人。對他們而言,要緊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靈魂而非軀體,是無數的來生而非暫駐的今生。
2、多樣性。印度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印度的歷史猶如一條長河,在它的大部分時段里,都是水流湍急而混亂,只在少數幾個時段水面平靜而寬闊。非常粗略地說,印度在歷史上統一與分裂的時間之比大體是三比七。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無論北印度或南印度都存在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實體,它們之間長期征戰不已,相互吞並。印度歷史上只有前述三個帝國的統治超過了次大陸半數的土地,其他王朝都只能稱其為地方性政權。即使是這三個大的王朝,也從來沒有完全統一過次大陸,仍有諸多小王國未歸在帝國的版圖內。號稱統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實際上也只不過是以宗主權加在原來的統治機構之上而已。阿育王從來沒有自稱過「印度之王」,而只稱自己為「摩揭陀王」,並把其廣大的領土稱為「征服之地」。所以,印度文明呈現出舉世罕見的多樣性。印度還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操不同語言並信仰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產生了不同的文化。
3、包容性。印度文化從來就不是凝固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吸收異族文化的過程中發展和豐富起來的。印度歷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歷史,印度的文明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地接受異質文明挑戰、不斷與異質文明交流的歷史。
總的來看,古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巨大影響,印度文明在近代的衰落不過是一時的歷史現象。隨著印度經濟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相信印度文化也終將像中國文化一樣大放異彩。

3. 今天的印度文化和古印度文化,有哪些不同

印度也是文明古國之一,但是他們現在的狀況與我國是截然不同的情況,這是因為現在的印度已經不是曾經的古印度,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從政治制度到百姓們的生活習慣都有所不同。今天的印度文化和古印度文化可以說是截然不同,因為雅利安人推翻了一切。

雅利安人入侵了印度之後,自然要全面的改造印度,讓印度這片土地成為他們生活的地方,成為他們的家園。他們作為勝利者,自然要打破原來失敗者的文明制度,建立一套新的體系,他們全盤否認的古印度文明,同時由於不同種人自然無法理解曾經古印度文明的那個意義,就否認掉了。印度自從雅利安入侵的時候,那個起就已經不是曾經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了,它早已發生了改變,成為雅利安人的樂園。

4. 古印度文明是什麼

古印度沒有文明,古印度自身沒有歷史記錄,古印度一直都很落後,可考的歷史都是中國和中亞國家記錄的,古代大陸地區的農業是基礎,島嶼、半島的基礎是商業,作為一片大陸,直到唐代,印度的家畜業仍十分落後,印度人僅僅養牛養馬,完全不會養駝、騾、驢、豬、雞。貿易更無從談起,不要說古代,就是如今的2022年,印度內部都沒有足夠通暢貿易通路的條件,古印度說白了就是類似古代非洲叢林的部落,文明從何談起?近代西方和印度人靠神話傳說寫古印度史,時間和人物都相當離奇和混亂,包括古代西方史的可考程度,比中國夏朝還差十萬八千里,依照西方和印度的邏輯,封神榜恐怕更真實。

5. 古代印度的文明特徵

通常所說的4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實際上是1個歷史地理概念,它並不僅指今天的印度,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印度地處中國西南,中亞之南,西亞東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與古代各文明都有聯系,古代印度文明就在這種有利的條件下誕生了。
【土著居民】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本地原有居民創造的,他們被通稱為達羅毗荼人。但由於地域廣闊,族系復雜,古代原有居民也包括其他人種,例如矮黑人和原始澳語人等等。
【舉世皆驚的「哈拉巴文化」】 1922年,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突然發現了哈拉巴文化遺址,可稱為古代世界面積最廣的青銅文化。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習慣上稱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1750年,可以肯定,其文明昌盛期已進入奴隸制發展階段,與同期的埃及、兩河流域水平相當。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兩處城市遺址,規模都相當大。街道布局整齊,縱橫相交。
【神秘的消逝】 印度河文明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致日後印度文獻對它隻字不提。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學者們提出許多假說。印度河文明的消逝之謎仍有待人們破解。

6. 每天讀一點世界史: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與希臘—羅馬文明是完全不同的,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因為環境不同而導致。希臘跟羅馬不存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也沒有殺戒、輪回、報應或者與這些類似的觀念。但這些是印度文明的基礎,是印度人思想與生活的決定因素,這些因素造成了印度文明的獨特性。入主印度的雅利安人有跟歐洲人同樣的生理特徵,但是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文明,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這就是本章要談論的主題。

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後一直住在旁遮普地區,因為那裡有大片草地可以放牧。後來他們依靠著極其簡陋的工具緩慢地擴張到了恆河流域。隨著他們在公元前800年開始使用鐵器,擴張的步伐大大加快。他們的主要生產方式也從畜牧業發展為農業。恆河流域的氣候適合種植水稻,因此水稻比小麥、大麥的產量高出很多。人口密度的中心從西北部轉向了東部。

生產重心從畜牧業轉向農業,促進了建立村莊所需的其他行業的發展,如木工業、冶金業、紡織業等等。河流充當著運輸的主要交通干線,促進了貿易的發展。當貿易方式從以物易物轉變為使用貨幣交易的時候,原來的專營某些行業的村莊和貿易重地開始變成城市。

經濟發展促進了政治的統一。雅利安人漸漸的由部落首領組織起來,恆河流域的部落變成了王國,旁遮普和喜馬拉雅山麓的部落變成了共和國。這些早期國家中,摩揭陀王國由於地處兩條商路交匯處,又有鐵礦等資源,因此很快就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摩揭陀憑借自身的優秀條件,成為後來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形成的基礎。

公元前4世紀,難陀王朝成立了。難陀王朝是最早建立國家,並系統地開發了摩揭陀資源的印度王朝。他們修建灌溉工程,制定稅制,為帝國奠定了基礎,但卻並沒有真正建立起第一個帝國。第一個帝國是由一名叫做旃陀羅笈多·孔雀的年輕冒險家於公元前321年奪取難陀王位後建立的,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帝國命名。

雅利安人的入侵使得 社會 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最開始印度的雅利安人與其他雅利安人一樣,分成武士、祭司、平民三大階級,而沒有制定與 社會 等級相關的一系列制度。但是到了公元前500年的時候,種姓制度開始產生巨大的影響。雖然種姓制度的起源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普遍統一的觀點是等級劃分的一個基本因素是膚色。

雅利安人發現了自己與印度土著膚色上的差異,於是把土著稱為達塞人,即奴隸。雅利安人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因此他們為避免與被鄙視的臣民混合,制定了種姓制度。這種制度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達塞(奴隸)。達塞不能參加宗教儀式,也不享有其他的 社會 權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單純從膚色來劃分地位無法適應 社會 現實。某些雅利安部落需要與達塞部落結盟,來進行與其他雅利安部落的戰爭。漸漸的,雅利安移民的習俗與語言開始與印度土著人的混合起來。達塞人的祭司開始成為婆羅門,首領成為剎帝利,商人地主成為吠舍,農民和勞動者成為首陀羅。膚色再也不能提高地位。

由於 社會 法令與宗教法令的共同作用,種姓制度至今仍然是印度 社會 構架的一部分。直至今天,印度 社會 的階級仍然主要依照種姓來進行分階。

因果報應和輪回是印度宗教重要組成部分。雅利安人最初信奉的神是自然力量的化身,當生產的中心從畜牧業轉向農業的時候,開始出現了三大新神——造物主梵天、保護神毗濕奴、毀滅神濕婆。與這些新神相伴而來的是權力越來越集中在婆羅門的手中。婆羅門依靠自己的權力,對其他階層進行無理強征,導致了公元前6世紀印度進行了宗教改革。

印度的宗教改革最初是出現了苦行主義的風氣,苦行者們疏遠 社會 ,反省自身,進入出神的修行狀態。這種通過內心反省與沉思的又引發了許多改革運動,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這個新的宗教排除了種姓制度和婆羅門的位置。隨後,不但在印度,在歐亞大陸中部、東亞、東南亞,佛教都成為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當雅利安人在恆河流域定居下來,政治的活動重心也就轉移到了該地區。當時的印度半島憑借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聯系和其他地區相分離。公元前518年時,波斯帝國的大流士皇帝已經把旁遮普西部收編為波斯帝國的第二十個行省。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從西北入侵印度,雖然只在印度待了兩年,離開後不久旁遮普的希臘殖民政權就完全消失了,但是他發動的侵略戰爭對印度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其中一個就是讓印度西北部到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的貿易迅速發展起來。

但是最重要的影響要數亞歷山大廢除了印度西北部幾個王國與共和國,造成當地的政治真空地帶方面起的作用。旃陀羅笈多·孔雀迅速填補了這個真空,並且建立了孔雀帝國。隨後的幾年中他向西北方擴展了自己的統治,統治區域擴大到了印度河流域。他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來維持自己的統治,當亞歷山大的繼承人試圖重新奪取亞歷山大當年所控制的印度地區時,旃陀羅笈多毫不費力地擊退了他。

旃陀羅笈多的兒子征服了德乾地區,他的孫子阿育王則征服了印度東部。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帝國的版圖包括了南部以外的整個印度半島。

孔雀帝國時期的印度國富民強,政治清明高效,貿易繁榮,還擁有著良好的教育制度,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學生。

阿育王時期,傳統型的帝國統治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阿育王本人的內心也在經歷一場變化。殘忍的戰爭讓阿育王覺得悲傷,他開始致力於傳播佛教的教義。阿育王關心人民比關心政府更多,他修建了醫院,興辦了公費醫療,分配物資給各教派用於施捨,讓佛教團體外出傳教。

阿育王雖然提倡和鼓勵佛教,但也沒有迫害佛教以外的教派,而是對所有的教派都進行捐助。他宣揚以寬容來促進帝國和諧,在他統治的41年中贏得了民眾無數的歡呼聲。但是他去世之後的半個世紀里,孔雀王國就遭到了毀滅。孔雀帝國的毀滅使印度陷入了黑暗與混亂的時期,直到笈多時代的開啟。

公元4世紀時,偉大的笈多時代開始了。笈多帝國與孔雀帝國都以恆河流域為根據地,在孔雀帝國崩潰以後,笈多帝國設法維持了自己的獨立,並為勢力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笈多時代始於32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登基的時候,笈多帝國在他孫子旃陀羅笈多二世的統治下興盛到了極致。旃陀羅笈多二世極力擴張版圖,直到他的帝國從印度河擴展到孟加拉灣、從北部山區擴展到納巴達河流域為止。笈多帝國的統治區域在北印度,並未真正地統一整個半島。實際上,當時的南印度被溫迪亞山脈多隔絕,是與世隔絕的區域。南印度使用的語言是德拉維語,與北方人所使用的雅利安語不同。但是南方接受了印度教、佛教及其他 社會 習俗,並且將梵語作為經文和教育用語。這樣南印度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明,它把各民族截然不同的語言背景和種族習慣牢牢地結合在了一起。

笈多帝國有過非凡的繁榮,而且還在旃陀羅笈多二世進行一系列幣制改革之後繼續發展。當時印度不管是內部貿易還是對外貿易,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及的高度。另外,紡織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紡織品包括絲綢、平紋細布、印花布、亞麻布、毛織物和棉布。這些東西由於國內外市場都非常需要,所以得到了大量的生產。其他行業,如冶金業、制陶業、雕刻業和珠寶加工業等重要行業也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從進入中國傳播佛教的信徒口中可以得知,笈多帝國的統治比孔雀帝國要溫和。東晉僧人顯法在印度待了9年,期間他周遊了很多寺院,印度的禮儀和繁榮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發現雖然笈多王朝信奉的並非佛教,但是並不歧視佛教徒。

笈多時代是梵語卷土重來的時代,在語言學和文學上面,這種婆羅門學者使用的陳舊語言被重新運用。在民間的文學與政府的記錄中,梵語被廣泛應用。在王室的資助下,詩歌散文欣欣向榮。後來被譯成英語,搬上外國舞台的《沙恭達羅》就是在當時所作,作者迦梨陀娑更是被稱為印度的莎士比亞。將《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偉大的民族史詩編成定本則是笈多時代最偉大的文化成就。這兩部史詩在公元前可能就有了,但是今天只能看見笈多作家編訂的版本。

由於跟希臘人進行交往,使得雙方的思想都產生了變化,進行了有益的發展。因此在笈多時代,科學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公元前476年,誕生於華氏城的阿耶波多是天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斷定地球是一個球體,繞著地軸自傳;月食是地球的陰影落在月亮上引起;一年的長度是365天。

而在印度,最偉大的科學貢獻是提出了「0」的概念和十進制。當時希臘人和羅馬人的計算方式非常不方便,舉例來說,希臘人的888,其中每個8都是不同的,而羅馬人的888要表示成DCCCLXXXVIII。印度人所發明的數字就是我們今天用的0、1、2……9。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用來進行乘除法非常方便,這些簡單的印度數字被阿拉伯學者和商人傳到了西方,就有了我們今天的阿拉伯數字。盡管阿拉伯數字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是在當時卻被認為是異教徒的東西,受到藐視,而且他們極易偽造,一筆就可以把0變成6或者9。雖然如此,但是阿拉伯數字還是在西方流行開來,打開了現代數學和科學的大門。

印度的發展有自己的獨特性,但是與印度一樣有獨特性的還有中國。中國的發展十分連續,沒有突然的停頓,外來的入侵者多數都被同化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文明。

7. 印度為什麼是文明古國

1947年之前,印度既不文明,也非國家。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古代印度,在印度東北部和西部建立過幾個王朝,主要在如今巴基斯坦境內,如果說古印度實際上就是巴基斯坦。最後一個王朝是孔雀王朝,存在了50年,古印度與現代印度在地理上關系就不大,前面說了古印度主要是在巴基斯坦境內

而如今印度這個國家,自古就是幾千個土邦,也就是村莊自治的,如果有侵略者進入,那麼就成為奴隸唄,這些外來入侵者建立國家,治理文化,管理體系都不是印度的,離開時啥都沒留下,印度人看到外來統治者離開了,又回到幾千土邦自治狀態。
沒有離開的入侵者,那就是雅利安人,他們在印度的統治由於對外戰爭的失敗而衰弱,居然沒有走,留在印度,其勢力依然比印度人強大,於是他們在印度統治時制定的種姓制度就留存了下來,所以說嘛,印度人智商低,被人統治反抗卻很少,外來統治者衰弱了,印度人也不起來反抗,反而接受。

最後一個,也是唯一統治印度地區全境的就是英國人,英國人1947年要走了,看著印度就想啊,我不能像過去的統治者那樣走了,什麼都不留下吧,那麼印度地區建國吧,印度人既沒有自我統治的經驗,也沒有保留任何治理文化,英國人說怎麼干,就怎麼干吧,說白了,印度人智商不行啊,於是建國嘍,但是宗教分歧導致印巴分治,,實際上巴基斯坦還比較穩定,印度卻更糟糕

你看哈,沒有治理經驗,沒有歷史,對是沒有歷史,英國人愛好考古,挖掘了古代印度的一些遺跡,但印度人不關心這些,一是沒有歷史記載,二是也沒有任何文明留下來並發揚光大,三是這些遺跡的主人,實際上又與現代印度人沒有關系,他們早已滅絕。印度人想著是像英國紳士那樣的生活。

這就是沒有認清自己,英國人是統治者,他們只不過是奴隸,主人要走了,奴隸自己做主人,卻沒有主人的本事,但想法卻固定下來,所以1991年印度改革開始後,印度人想的是體面的生活,什麼產業工人,什麼製造業,都是低等人乾的,咱印度人要體面的生活。

對,像英國人那樣做辦公室,於是印度人就沒走工業化道路,說白了,幾千年的奴隸,智商又不行,還好面子,又懶惰,又自私,詐騙成為印度人的特色,歐美人最討厭印度詐騙犯了,印度人常常自我詐騙,稱自己是文明古國,稱自己有偉大的成就,全都是靠吹牛的,主要是靠突發奇想的傳說加持,他們可以突然製造個神,然後用神的口吻表達一些不存在的成就

8. 印度文化有一些歷史感,印度文化有哪些特色

相信大家對於印度這個國度充滿了相當新奇的神秘感,畢竟印度作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印度文明也在其發展的歷史演變過程當中續寫了燦爛的篇章,所以縱觀印度文化的發展歷程特點主要是歸納為以下幾種。

印度文明的特點之一,最主要還體現了它的多樣性,畢竟在歷史上的印度長期是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當中,而印度國內也是曾幾何時存在著多多少少的政治實體,甚至是印度國內影視擁有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等國家,此外印度的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體現了它的包容性,由於印度國內的不同種族以及不同的宗教群體,他們在歷史的演變過程當中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異族文化所帶來的精華,最終也形成印度國內獨特的文化特色氛圍

9. 對古印度文明的看法,長達800字的文章。

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興起,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人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等級制度,創作了精美的繪畫和雕塑,還有世界上最長的史詩。這塊古老的土地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誕生地。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異常豐富、玄奧和神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對亞洲諸國包括中國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古代印度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宗教性。

10. 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表現

1.政治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2.宗教繁多:宗教性是古印度文明最顯著的特徵3.等級制度森嚴4.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共存綜上,古印度文明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而獨具特色。在政治上,它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在文化上,宗教文化佔有重要地位,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共存。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印度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拉薩爾武裝有多少人 瀏覽:936
英國nad功放388怎麼樣 瀏覽:400
義大利口紅牌子sy開頭的是哪些 瀏覽:741
山東哪裡有賣印尼黑檀 瀏覽:344
義大利汽車可以驚艷到什麼程度 瀏覽:938
越南現在的時間是多少點鍾 瀏覽:767
廣西蒙古國離中國多少公里 瀏覽:181
印度聖誕節多少錢 瀏覽:676
伊朗的鈾礦有多少 瀏覽:628
中國解放後人民如何致富 瀏覽:915
為什麼伊朗不用石油直接買武器 瀏覽:149
中國哪裡叫旅遊聖地 瀏覽:499
印尼abc咖啡多少錢 瀏覽:499
印度蝗災怎麼治療 瀏覽:148
伊朗魔力披肩怎麼出 瀏覽:38
伊朗國旗中間的那個東西是什麼 瀏覽:662
越南種子怎麼種 瀏覽:91
伊朗人常吃什麼食物 瀏覽:123
中國哪裡有酒庄 瀏覽:701
印度火車擁擠怎麼處理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