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上最大絲綢生產國是哪國
當然是中國,從漢朝開始我國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絲國,絲綢之路就是這樣開辟的,求採納!!
❷ 印度有絲綢嗎
印度肯定是有絲綢的。
印度是繼中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蠶絲生產國 ,又是世界最大的生絲進口國。在中印貿易中 ,生絲是排在從華進口額達 1 0億盧比以上的「大宗從華進口商品」的第一位。單從這條數據就可以知道印度肯定是有絲綢的。
絲綢起源於中國。關於起源的時間其說不一。根據歷史文獻,比較普遍的有兩種說法:一為自伏羲開始化蠶桑為帛;一為黃帝時始有養蠶。據推算,伏羲是舊石器時代的人,而黃帝則是新石器時代的部落聯盟領袖。因此,前者可能是指野蠶繭開始被利用,後者可能是指蠶開始被馴化家養。
印度的絲綢是從中國絲綢之路開始傳入印度的,在兩千多年前,在中國,有一條從內地長安經河西走廊和西域到印度、中亞、歐洲的通商貿易道路。中國的許多商品,尤其是絲綢都通過這條路運往國外,所以人們把它稱為「絲綢之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條路不僅對溝通亞歐大陸的經濟貿易起過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也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傳說遠在黃帝時期,元妃始祖就開始馴養野蠶為家蠶,取蠶絲織成做衣服的錦帛。在古老的耕織圖上,已詳盡地記錄了古代蠶農育蠶、養蠶、繞絲、織綢的整個過程。中國是蠶桑的原產地,是世界絲綢大國,素有「東方絲國」的美稱。
絲綢已經成為了印度老百姓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印度生產各類絲綢產品,例如。服裝面料,領帶/女用披肩,成衣等等,還有唯一在印度生產的紗麗服。紗麗幾乎是和絲綢這個詞同義的。它是從古以來印度婦女的傳統服裝。有無數的印度文獻資料提到了這種打褶形的衣服和它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的各種著裝式樣。印度的紗麗服是個例子生動的展現了織布工的傑出技術。
❸ 印度的絲綢和中國絲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1、主要是時間跨度和具體內涵不同; 2、「古絲綢之路」東起中國古都長安,西到印度、伊朗等國及地中海東岸,可直達羅馬,總長7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有4000多公里。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西漢朝打敗匈奴,政治穩定後
❹ 印度絲刺綉起源於印度什麼地方
歷史上充滿著外來與融合,促使它吸收了各種文化的影響;因此印*的刺綉也分了很多不同的種類,不同的地區擁有不同的刺綉風格。幾種經典手工刺綉。
【Chikankari】
這種刺綉叫Chikankari,這是一種精緻而復雜的刺綉風格,來自有著「the land of Tehzeeband Nazaquat(意指禮節和教養之都)」之稱的 Lucknow(勒克瑙)。相傳是由 Nur Jehan,也就是莫卧兒皇帝 Jahangir 的妻子引進的。
Chikankari的製作方式首先是將花紋印染在布料上,然後匠人們沿著花紋進行刺綉,完成後洗去前面印染的痕跡。最初的Chikankari是一種白色刺綉,但隨著人們審美的改變以及對色彩的追求,現在該工藝也使用其他的各種面料和顏色。
【Kantha】
Kantha是一種獨特的傳統刺綉藝術,起源於Murshidabad。基本是由孟加拉所有農村階層的女性製作,富裕的地主的妻子在閑暇時間製作自己精心製作的刺綉被子; 佃農的妻子製作自己的簡單床罩。過去Kantha只在使用過的或廢棄的服裝上進行刺綉,將它們轉化為具有延長壽命的極其新的創作作品,內容取材通常為動物,鳥類,花卉,簡單的幾何形狀和日常生活場景等。
Kantha常用的針跡是縫紉針跡,緞紋針跡和環針跡等。如今的Kantha已經成功的進入了時尚界,很多設計師們都十分喜愛這種刺綉風格。對於Kantha來說最棒的是它本身就可以是一個配件,並且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裝飾。它可以用於各種用途,從創造一個獨特而有趣的圖案,到紗麗的時髦邊框都可以勝任。
【PHULKARI 】
Phulkari是來自印度次大陸旁遮普地區的傳統刺綉技藝,其字面意思是花卉作品,phul意味著花kari意味著工藝。這種刺綉通常是在手工紡織或者天然染色的khadi布料上進行的,由無數復雜的幾何圖案組成。這種刺綉的特點是:它的針腳綉在衣服的反面,卻在正面呈現設計樣式。
古董Chope Phulkari
Phulkari主要通過口耳相傳而傳承。對於旁遮普人來說,Phulkari不僅僅是一種刺綉方式。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傳統的家庭文化。Phulkari一直是重要和吉祥場合的一部分,如在出生,婚禮和節日中出現。根據旁遮普婚禮的習俗,新郎和新娘需要穿過由她的兄弟們舉著的phulkari編織的patta下走到mandap。傳統上,Phulkari由新娘的親密家庭成員編織。
Phulkari多年來越來越受歡迎,許多設計師從這種藝術中汲取靈感。不僅設計師,甚至寶萊塢都從這種藝術形式中汲取靈感。
Phulkari的每個主題都是在幾何網格中創建的,這是一種獨特的技術。長而短的針織縫合巧妙地用於創建水平,垂直和對角螺紋圖案。Phulkari早期的刺綉只在棉布或khadi上進行,但現在也可以在雪紡,喬其紗和縐紗上看到了。
【Zardozi】
Zardozi來自兩個波斯語詞彙:ZAR意思是「黃金」,dozi意為'工作'。它是一種在絲綢,綢緞或天鵝絨織物基底上進行的重型精緻金屬刺綉。材料通常使用金線和銀線並鑲嵌大量的珍珠和寶石。最初,刺綉使用的是純銀線和真金箔,用於裝飾國王和皇室的服飾。還被用來裝飾皇家帳篷,刀鞘,壁掛以及皇家大象和馬匹的隨身用品。Zardosi在莫卧兒皇帝阿克巴爾的贊助下於17世紀達到頂峰。
如今的工匠們使用銅線以及金色或銀色拋光劑和絲線的組合來進行刺綉,大大的降低了成本,使尋常老百姓也有機會擁有。雖然材質略微「降級」,但是尊貴的皇室感依舊,因此,Zardozi 的 lehenga 紗裙和紗麗是每個印度新娘的終極追求!
Zardozi刺綉的過程始於工匠用他們的工具盤腿坐在Addaa(木框架)周圍。這些工具包括彎曲的鉤子,針,salmaa片(金線),sitaaras(金屬星),圓形亮片,玻璃和塑料珠,dabkaa(線)和kasab(線)。然後按照布料上設計好的圖案進行刺綉。
【 MIRROR WORK(SHISHA)】
這種鏡面刺綉也稱為 shisha,是一種古吉拉特和拉賈斯坦邦的流行工藝,莫卧兒皇帝在17世紀第一次見到了這種藝術形式。這種刺綉因為其對鏡子和彩色線頭的使用而知名:它將各種形狀和尺寸的小片鏡子融入色彩斑斕的刺綉中。
除了裝飾作用,一些人還相信這種帶鏡面的刺綉能躲避惡魔的眼睛,能夠驅邪並為穿戴者反射掉厄運。因此,盡管這種鑲嵌了鏡子的布是印度盛大的九夜節(Navratri)節慶必備,但在包包、配飾、家居、服裝中也很受歡迎。
【Aari】
Aari在印度教中意味著鉤子,長長的一個,頭部是尖尖的鉤子,末尾就用布條纏繞起來,後來有加塑料手柄以及木頭手柄,可以縫制一些鏈條式紋路。Aari刺綉最初是由mochi(鞋匠)使用的,他們使用鉤狀針進行工作,沒有任何預先設計或繪圖,直接在皮革上進行製作。後來這種刺綉受到16世紀莫卧兒帝國皇室的青睞,並逐步被使用在織物上。
精美的刺綉圖案是Aari作品的主要特色之一,Aari作品的主題源於自然。這些圖案包括樹葉,藤蔓,花卉,樹木,鳥類和動物。工匠們還善於使用珠子和石頭為服裝創造閃亮效果。
到了18世紀晚期,葡萄牙人將Aari傳到了西方。這項技術與串珠刺綉一起開始出現在高級定製時裝店裡,在那裡它被取名為Tambour刺綉。Tambour,法語的意思是鼓,拉伸織物綳在木框上像鼓一樣。也就是說,現在用於高定時裝中的法式鉤針刺綉來源於印度的Aari刺綉。
Aari刺綉與Tambour刺綉最大的區別在於串珠的方式。Aari刺綉中,由於使用的鉤針十分的細長,匠人們習慣於將珠子穿在鉤針上進行縫制。而在Tambour刺綉中,為了使刺綉更加的精緻,會將珠子放置於綉布的背面進行盲綉,僅憑手上的觸感和經驗刺綉,綉好後正面幾乎看不見針線的痕跡。
Aari刺綉
Tambour刺綉
❺ 為什麼印度產最好的絲綢
印度桑蠶養殖越來越多, 而且印度土壤肥沃,氣候濕潤,十分適合桑蠶養殖。
❻ 什麼是印度特尼拉大白絲
據我所知大白絲是印度南部城市普拉奇邦生產的,俗稱「印度大白絲」,大白絲的生長周期約為兩年,價格在15000左右。
❼ 絲綢的主要產地
我國絲綢的主要產地有:浙江,江蘇,四川,山東,廣西。
絲綢消費遍及全球,中國和巴西是世界絲綢市場蠶繭和生絲主要出口供應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泰國是世界絲織物主要出口供應國,中國、日本和韓國還是世界絲綢市場絲綢服飾的主要出口供應國。法國、義大利、德國等主要通過進口生絲和綢緞等原料經深加工後供應國內外消費。
中國絲綢行發展勢頭迅猛,絲綢產量居全球第一位,其中繭絲和綢緞可以主導國際市場生產和價格走勢。產業主要分布在江浙、兩廣、山東、安徽、四川,不同區域產業之間協同作用有待提升。
(7)印度絲哪裡產擴展閱讀
絲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已出現羅、綺、錦、綉等品種。秦漢以後,絲綢生產形成了完備的技術體系。唐宋之際,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經濟重心的南移,絲綢工藝技術和生產區域都產生了重大變化。明清兩代,絲綢生產趨於專業化,織物品種更為豐富。
春秋至中唐的二千多年是我國絲綢生產古典體系的成熟時期。此時,生產重心位於黃河中下游,絹帛成為政府賦稅的重要內容。斜織機和提花機廣泛應用於絲織生產,各種織物應運而生,印花技術臻於完備,圖案主題神秘並富有裝飾性。
唐中葉至明清近一千年間,我國絲綢生產在融匯了西方紡織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技術體系。束綜提花機被廣泛應用,緞、絨織物的出現使絲織品種更為豐富,圖案風格趨於寫實並富有吉祥寓意。絲綢業中心逐漸移至江南地區,生產呈現專業化趨勢。海上絲綢之路成為絲綢貿易主要通道。
❽ 尋找關於 義大利,印度,日本 絲織品的特點和說明的資料
1976年9月15日至10月20日對義大利的真絲綢織造和印染生產技術進行了考察。現將這次考察的技術資料進行匯總、整理,以供各單位參考。義大利、法國為歐洲絲綢生產和對外貿易的主要國家,兩國絲綢工業多數是絲織及絲綢印染加工,生絲基本上依靠進口,而且大部分是從我國進口,坯綢也有部分進口,總的生產能力是印染大於織造。義大利絲織工廠約有二百五十多家。 義大利絲綢加工業中各企業,都以自己產品的獨特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在我們所參觀的一些絲綢印花工廠中,使人感興趣的是每個工廠的花樣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廠以印製各國民族紋樣為主,有的以印製精細領帶花樣為主,有的工廠則以花形富有強烈的立體感吸引人們。義大利最大的絲綢印染廠拉蒂(Ratti)廠,生產各種印花真絲產品,就以真絲印花方巾為例有以下特點:1.花色品種多。花樣以各國民族風格紋樣為特色,有城鄉風土人情、森林河流、名勝古跡。耕種、紡織之類的古色古香的圖案,也有畫花草昆蟲、飛禽走獸、鳳凰、鴛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7%。近年來,其絲綢出口呈逐年下降趨勢。為此,印度採取有力措施保護國內絲綢業發展。一方面,從源頭抓起,調整生絲產品結構,從根本上提高產品品質;另一方面,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同類產品的進口,以保護國內產品的市場份額。印度作為WTO成員,善於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阻擋他國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從而保護其本國的產業和市場。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7%。近年來,印度絲綢出口呈逐年下降趨勢。據印度絲綢出口促進會統計,2000-2001財政年度,印度絲綢出口額為240.141億盧比(5.26億美元),超出印度出口目標9.3%;2001-2002年度,印度絲綢出口下降了11%,為223.538億盧比(4.70億美元);2002-2003年度印度絲綢出口為216.27億盧比(4.50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又有所減少。鑒於印度絲綢業面臨日益萎縮的局面,印度採取有力措施保護國內絲綢業發展。
由於全球經濟下滑,受到中國絲綢的競爭,世界絲綢市場趨勢發生變化以及歐盟、美國市場的需求增長緩慢等因素影響,印度絲綢業進入困難時期。據印度媒體報道,從中國進口的廉價絲綢幾乎擠垮了印度國內的絲綢工業,特別是卡納塔卡邦的絲綢業。 日本暫無
❾ 印度那裡蠶絲最豐富
摘要 親,印度比哈爾邦巴加浦是知名的絲綢之城,位於恆河之濱。
❿ 中國和印度哪國生產的絲綢最好
印度,因為做的不管好壞外國人不會在商品上留下生產國家,一般寫有Mede in China的質量都不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