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血糖化驗單怎麼看
可確診為糖尿病的化驗單通常包含以下數據:
1 任何時候血糖≥11.1mmol/L(200mg/dl)及/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不需做糖耐量試驗(OGTT)即可診斷糖尿病。
2 有糖尿病症狀,但血糖值未達到上述指標者,應進行OGTT試驗(成人口服75克葡萄糖,兒童每公斤體重用1.75克、總量不超過75克),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者可診斷為糖尿病。
3 無糖尿病症狀者,要求OGTT測2小時及1小時血糖均≥11.1mmol/L(200mg/dl),或另一次OGTT測2小時血糖≥11.1mm0l/L(200mg/d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方可診斷為糖尿病。
糖耐量異常(1GT)診斷標准;
空腹血糖5.6~7.8mmol/L(100~140mg/dl)、OGTT測2小時血糖>7.8mmol/L(140mg/dl)但低於11.1mmol/L(200mg/dl)。
❷ 血清檢查,葡萄糖(GIU)代表什麼正常值是:3.89-6.11,可我的是:6.77,這代表什麼意
問題分析:
您好,葡萄糖是血糖的意思,是用於糖尿病、低血糖等疾病的診斷,你的結果不正常,但是也不能診斷糖尿病,這個可能是偶然飲食不當造成的,也可能是糖耐量降低。
意見建議:
我的意見是您需要到醫院做個葡萄糖耐量試驗和糖化血紅蛋白,明確血糖代謝的情況,然後才能確定是否需要治療,怎樣治療。
❸ 誰能幫忙看下血清化驗單,這里哪些指標正常,有沒有什麼問題,程度怎麼樣望好心專業人士詳細解答
肝功能異常 、如果是空腹取血,血糖異常 、高脂血症
腎功能是正常的
1 肝功能異常 如果沒有病毒性肝炎,考慮脂肪性肝炎可能性大。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大約為7%,而脂肪性肝炎發病率約為20%,而且也可能發展為脂肪性肝硬化。需要積極治療。
2 血糖異常。需擇日再次復查,結合有沒有糖尿病典型症狀,必要時查糖耐量、胰島素釋放試驗確診有無糖尿病
目前一定要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配合醫生的檢查治療。
❹ 血清化驗單上葡萄糖值偏高是什麼原因
你好,不排除是糖尿病,糖尿病不能盲目確診,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才可以確診,也有很多情況例如受疼痛或者是緊張原因造成這個數值的增高不屬於異常,還有就是檢查前有飲食過甜食物的情況也不能確診糖尿病,建議復查。
❺ 經血清檢驗結果,我的葡萄糖為6.09mmol,請問我是不是算高血糖
當然,其實你測出的葡萄糖如果異常,醫生會直接告訴你了,現在這個程度,應該開始注意了,飲食,日常作息,不要過多吃麵食,有沒有體重減少的狀況呢?吃多喝
多尿
多
體重減輕
是糖尿病初期的症狀
❻ 糖尿病人怎樣看血清化驗單
代表你的肝臟已經受到了損害.建議你再仔細檢查一下肝臟.看看是不是脂肪肝或者是酒精肝或是糖尿病並發症
❼ 血清化驗單上哪些是關於血糖的
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❽ 血清檢驗報告上葡萄糖8.07.能確定就是糖尿病嗎
1、糖耐量異常(IGT)診斷標准
空腹血糖5.6~7.8mmol/L(100~140mg/dl)、OGTT測2小時血糖>7.8mmol/L(140mg/dl)但低於11.1mmol/L(200mg/dl)。
2、凡符合下列標准之一者診斷為糖尿病
a.有糖尿病症狀(口渴、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等),任何時候血糖≥11.1mmol/L(200mg/dl)及/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不需作糖耐量試驗即可診斷糖尿病。
b.有糖尿病症狀,但血糖值未達到上述指標者,應進行OGTT(成人口服75克葡萄糖,兒童每公斤體重用1.75克、總量不超過75克)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可診斷為糖尿病。
c.無糖尿病症狀者要求OGTT2h及1小時血糖均≥11.1mmol/L(200mg/dl)。或另一次OGTT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方可診斷為糖尿病。
❾ 大家好,請問怎麼看血常規的化驗單什麼樣是正常呢
化驗單主要看關鍵項目
拿到自己的「血常規」化驗單,看著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18項檢驗結果時,徐女士懵了——有些指標在參考范圍內,而有些指標卻標著「↑」 、「↓」 ,意思是指標偏高或偏低。問醫生,說「血常規」檢查,只要是主要指標正常,其他次要指標高點低點沒有關系。但她總不放心,如果是正常的,為什麼這些指標會偏高或偏低呢?
像徐女士這種情況到「醫生信箱」來咨詢的人很多。最近,一些人到醫院體檢,因他們看不懂體檢表,於是咨詢自己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病情是不是很嚴重,發展到了哪個階段?對於如何看體檢表,記者咨詢了金華廣福醫院全科主任醫師鮑德國。
極少數人在「參考值」外
當你拿到檢驗報告單,在單子上都寫有一個「參考值」。那麼這個「參考值」到底意味著什麼?檢驗結果一旦超過了「參考值」就等於健康出現問題了嗎?鮑德國說,「參考值」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用於參考、指導判斷的數值,它實際上是正常人群中絕大多數人的平均數值,參考值只是一個統計學上的概念。鮑德國舉例說,像心跳,一個人的心跳每分鍾60~100次是參考值范圍,如果你體檢時心跳是50次,就是不正常了,這就不對了,因為絕大多數人的心跳是每分鍾60~100次,但少數人可以不在這個范圍;還有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總數,參考值是4.0~10.0,意思就是說正常人群中絕大多數人每單位(×109/L)的白細胞總數是在4.0~10.0之間。少數人可以不在這個范圍。不過,他們的檢驗結果數值雖然不在參考值的范圍內,但卻不代表他們的健康有異常。
化驗結果是判斷疾病的一方面
鮑德國說,化驗結果低於或高於「參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狀態或患了某種疾病。化驗結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能單憑參考值就判斷有沒有疾病。比如你劇烈活動、發熱、受寒或精神緊張會在尿中出現蛋白,並且大於蛋白尿的參考范圍上限150毫克/24小時,但這種尿蛋白的出現是人體的正常現象,被稱為生理性蛋白尿。如葡萄糖,就是血糖,參考范圍是:3.89~6.11,稍高或者低一點沒有關系,身體自身很快就會調節回來,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上來了;如果血糖偏高點,你少吃一點,血糖就降下來了。但如果葡萄糖低於2.00,出現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復發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沒有腫瘤。如果葡萄糖超過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
鮑德國說,一個病人有了化驗結果,再結合症狀、體征、其他輔助檢查等綜合分析,最終才會得出患有什麼疾病的正確判斷。因此,人們在拿到化驗單時即使看到自己的檢查結果不在「參考值」范圍內也不必太緊張,而應請教醫生,對自己的情況作出客觀的評估。
化驗單要看關鍵項目
拿到化驗單,很多人會被名目繁多的項目搞糊塗,到底該看哪一項才好?鮑德國指出,化驗單上有許多項目確實非常專業,其作用是幫助醫生判斷病人的病情,或者查找病因。至於普通人,很難也沒必要把化驗單完全看懂,拿到化驗單後只要學會看最關鍵的項目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了。例如血常規化驗單,人們關鍵要看的數值有四項:白細胞總數、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這四個項目其中一項出現異常都應該引起重視。如以發熱為例,醫生會讓病人做個血常規檢查,目的就是為了分辨病人的發熱是由細菌感染引起還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如果患者的白細胞高於參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細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於參考值下限,則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而對於尿常規的化驗單,鮑德國認為關鍵要看尿糖、尿蛋白、尿白細胞、鏡檢紅細胞四項,這四項其中一項異常都有患病的可能,應該盡快請教醫生或復查或進一步檢查。
鮑德國提醒,血常規(白細胞總數、紅細胞總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尿常規(尿糖、尿蛋白、尿白細胞、鏡檢紅細胞),這幾項主要指標非常重要,而其他一些次要指標正常的情況下出現高或低,不在參考值范圍內,不能說明有疾病;而當主要指標出現不正常時,這些次要指標全部發揮作用,可作為判斷你有可能得什麼疾病的重要依據。
鮑德國說,除血常規、尿常規檢查外,其他如血生化、乙肝兩對半和血糖等體檢指標每項都非常重要,任何一項異常都預示著健康出現了問題,不能掉以輕心,應主動去醫院隨訪;體檢醫院的醫師有責任和義務對此作出詳細的解釋。
主要指標不正常很可能有疾病
鮑德國說,如果在體檢中發現一些主要指標不正常,表明有疾病。
如血常規檢查,*白細胞:高,很可能是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超過5萬、6萬,並且形態有異常,就有可能是患了白血病;低於2000或以下,說明抵抗力低,經常容易傷風感冒,應進一步查原因。*紅細胞:高,可能由於長期缺氧;低,可能營養不良或骨髓性貧血。*血小板:血小板是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血小板低,有可能發生凝血功能障礙;高,說明血液濃縮;血小板極高,就有可能是患有血小板性白血病。
像尿常規檢查,*尿糖:高,同時血糖也高,就是糖尿病;如果血糖不高,但小便里有糖,可能是腎性糖尿病;*尿蛋白:腎臟疾病、腫瘤等全身性疾病都可以使它升高,這項指標不正常一定要作進一步的檢查。*尿白細胞:高,說明尿路感染。以上這些例子只是說明,當化驗項目中主要指標明顯不正常時,一定要去醫院隨診進一步檢查,以防漏診或延誤疾病的診斷。
樓主,應該是w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