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印度洋西南季風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在三大洋中,唯獨北印度洋與眾不同,在冬、夏季風作用下會形成季風環流。
北印度洋西南季風形成的原因
亞洲南部的季風,主要是由信風帶的季節移動而引起的,但也有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以印度季風為例,冬季信風帶南移,赤道低壓移到南半球,亞洲大陸冷高壓強大,高壓南部的東北風就成為亞洲南部的冬季風。夏季信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陸熱力因子的作用,低壓中心出現在印度半島。而此時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亞是一個低溫高壓區,氣壓梯度由南向北,南來氣流跨越赤道後,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風,這就是南亞的夏季風。
⑵ 印度洋冬夏季盛行什麼風
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與太平洋季風一同決定我國天氣。
⑶ 解釋北印度洋西南季風形成的原因。
由於海陸熱力差異,夏季亞洲大陸形成熱低壓,造成印度洋與亞洲大陸之間的氣壓差異,形成西南風;南半球的東南信風隨著風帶的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加強了西南風。
⑷ 印度為什麼夏季吹西南風,冬季吹東北風
亞洲東南部地區是世界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原因在於它背靠最大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大洋太平洋。
在亞洲東南部季風區,冬季風發源地位於西伯利亞和蒙古地區,夏季風發源地為太平洋和印度洋。
如下圖所示:印度位於印度洋北部,西伯利亞西南方向,故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而中國在太平洋西岸,故冬季盛行西北季風,夏季盛行東南季風。
亞洲季風的成因
在亞洲,夏季,太平洋海面溫度低,氣流下沉,地面附近氣壓高,而亞洲大陸溫度高,氣流上升,地面附近氣壓低,所以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形成東南季風 冬季,太平洋海面溫度高於陸地,所以海面氣壓低於陸地,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風。
季風氣候的特徵
積極影響;夏季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有利於緩解旱情。消極影響;夏季風帶來大量的局部降水可造成洪澇。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可造成旱災。冬季風帶來寒潮,沙塵暴,降溫天氣。下雪等災害天氣。
亞洲的季風區分布
亞洲的季風區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以及南亞,具體的來說就是我國東部季風區以及日本韓國,中南半島,以及印度半島這一系列的區域,總的來說就是整個亞歐大陸的東南部,而冬季風是從北邊來的,夏季風主要為東南風或西南風,顯而易見,是和夏季風一致。
⑸ 為什麼冬季西南方向過來暖空氣
樓上的回答不對 冬季 南亞的季風是從印度半島吹響印度洋
印度洋是低氣壓 怎麼會有風吹向我國西南部呢 ? 肯定不是呀
那風從哪裡來? 是高緯度的西風帶吹來的風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
西風分成兩個風向 往南的一支順著印緬北部一帶吹向我國西南地區
包括吹向海南和北部灣地區
西風帶的風經過印度 緬甸後 溫度上升了 所以我國西南部地區是暖空氣
⑹ 印度盛行風向是西南風,為什麼
風向為西南的夏季季風,主要盛行於南亞和東南亞一帶。印度夏季季風為西南季風的典型代表亞洲南部的季風,主要是由信風帶的季節移動而引起的,但也有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以印度季風為例,冬季信風帶南移,赤道低壓移到南半球,亞洲大陸冷高壓強大,高壓南部的東北風就成為亞洲南部的冬季風。夏季信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陸熱力因子的作用,低壓中心出現在印度半島。而此時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亞是一個低溫高壓區,氣壓梯度由南向北,南來氣流跨越赤道後,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風,這就是南亞的夏季風。在季風的影響下,南亞也是冬干夏濕,但是它和東亞季風有一個明顯差別,即南亞夏季風比冬季風強。這是因為冬季亞洲南部遠離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中心,並有西藏高原的阻擋,再加上印度半島面積較小,緯度較低,海陸之間的氣壓梯度較弱,因此冬季風不強。相反,夏季印度半島氣溫特別高,是熱低壓中心所在,它與南半球副高之間的氣壓梯度大,因此南亞的夏季風強於冬季風。
⑺ 印度洋上的洋流在冬季和夏季方向不一樣是由於風向引起的,但是風向是怎麼改變洋流的
北印度洋洋流屬於風海流,其運動規律,我們可以用「夏順冬逆」來概括,夏季時,南亞吹西南季風,洋流向東流,之後向南偏移,形成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洋流環流;若是冬季,南亞吹東北季風,洋流向西流,之後向南偏轉,形成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洋流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