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傳統文化書籍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書籍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4 04:06:59

Ⅰ 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_1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

國學是中國 傳統 文化 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影響極大。下面是我整理的 國學經典 書籍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國學相關內容推薦↓↓↓

國學經典的魅力

國學經典散文朗誦稿

關於國學的經典句子

國學經典課程學習心得

1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

1《四書》

《四書》不是一本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本書的合稱,是國學的核心,要學好國學,熟讀《四書》是基本功。《大學》是相對於《小學》來說,是古時讀書人入門必讀經典;《中庸》是國學的心法;《論語》是兩千年來國人思想的總源泉,《孟子》在宋朝後與《論語》並駕齊驅。

2《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孔子說:「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詩經》講述的全是純潔的思想、高尚的行為。在藝術形式上,《詩經》還略顯粗糙,藝術表現也不夠成熟,但卻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養精神最好的詩歌,其後的唐詩宋詞,雖然在藝術形態上達到了巔峰,但這方面卻遠不如《詩經》。

3《傳習錄》

讀這本書,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陽明學問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來自這里。陽明龍場一悟後脫胎換骨,成為千古佳話。《傳習錄》這本書是陽明心學的主體,提出了滿大街都是聖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觀點,特別是對儒學進行了進一步闡釋,使儒家思想脫離了朱熹理學的繁瑣禁錮,變得簡單、唯美、實用。《傳習錄》後來風靡日本,對日本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4《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被認為是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正心誠意、修心養性、涵養品德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力量。這本書集儒釋道思想為一體,通過簡易的詩句和警世的喻言表達出來。讀來使人心曠神怡,又感慨萬千,想必是作者飽經世事滄桑後的深刻體會。所以說:「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五種遺規》

這本書是清朝名相陳宏謀所編輯,是清朝時期社會 教育 的教材。編者感慨於世上多有弊端,在業余時間,采錄前人在養性、修身、治家、為官、處世、教育等方面的論述和 事跡 ,分門別類為《養正遺規》(教育 兒童 )、《教女遺規》(教育女童)、《訓俗遺規》(移風易俗、處理鄉親鄰里矛盾糾紛之類)、《從政遺規》和《在官法戒錄》。這本書里收錄了不少著名篇章,比如《朱子治家格言》、《心相編》等,是遵循儒家思想為人處世的很好教本。

6《曾文正公全集》

曾國藩號稱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集中體現的就在這本全集中,特別是曾國藩家書,是最重要的資料。市面上很多關於解讀曾國藩的書,對他的成功進行了很多分析,魚龍混雜,不可以全信。曾國藩家書中,詳細記錄了他在給祖父母、父母兄弟、同僚等人的信件,有些是國家大事,更多的是家庭經營、噓寒問暖、待人接物、為學 作文 的事,有的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曾國藩作為朝廷大員,更是一代儒學大師,他處理這些事的態度、 方法 ,是活生生的國學教材,很多可以給我們啟發。

7《常禮舉要講記》

這本書是李炳南教授(雪廬老人)從中國古代的《周禮》《儀禮》《禮記》中摘錄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們都需要知道的禮節。全書分為十二章,包括居家、在校、處世、聚餐、出門、訪人、會客、旅行、對眾、饋贈、慶吊、稱呼。《常禮舉要》的內容,簡明實用,因為作者是近現代大儒,對禮儀的闡述很好的銜接了古代和現代,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比《弟子規》更詳細具體,是教育兒童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也是年輕人步入社會的禮儀必讀書。而且,這本書不但講禮儀的表面,更從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核心思想進行剖析,是學習國學很好的讀本。

8《李太白集》

李白被稱為「詩仙」,他的詩文充滿 想像力 ,朗朗上口、氣勢磅礴,代表中國浪漫主義詩文創作的最高水準。

9《杜工部集》

杜甫被稱為「詩聖」,和李白一起,是中國古詩創作的兩座高峰。他的詩句工整而富靈性,有現實主義的人文關懷。

10《心經》

佛學時國學的一大源泉。佛,傳於印度,盛於中國。現在大乘各派,印度全絕;正法一派,全在中國。我們的禪宗,是可應用的佛教,在世間的佛教。印度人學佛,也只能來中國。佛所講的宇宙精微,的確在儒家之上。儒佛略有不同,就是一個偏現世的多,一個偏出世的多。《心經》是般若部經典的核心,也是佛學和禪宗的精華,解心經,通佛理,是學好國學的必備根基。

國學的定義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百家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先秦諸子百家學說是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系,如果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或顯性或隱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教化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 其它 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領域的道家與法家、軍事領域的道家、兵家、醫學領域的道家、醫家、還有其它各領域的各家(名家、墨家、農家……)等等,某一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所以,國學的各個學派學說並沒有主從之分,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國學的分類方式

按四庫分

國學的分類方法其一是「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

「經」是指古籍經典,如《易經》、《詩經》、《孝經》、《論語》、《孟子》等等,後來又增加一點語言訓詁學方面的著作,如《爾雅》。

「史」指一些史學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馬遷的《史記》、鄭樵的《通志》,斷代史,如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專詳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等;以地域為記載中心的方誌等。

「子」是指中國歷史上創立一個學說或學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韓非子》、《商君書》,兵家的《孫子》,道家的《老子》、《莊子》,以及釋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皆入「子部」。

「集」是歷史上諸位文人學者的總集和個人的文集。個人的稱為「別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荊公集》等;總集如《昭明文選》、《文苑英華》、《玉台新詠》等。四庫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戲劇作品如《長生殿》、《西廂記》、《牡丹亭》也屬集部。

按屬性分

另一種是按內容屬性分類,開始分為三類:義理之學、考據之學及辭章之學。

義理之學,闡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學;考據之學,從事歷史研究,也就是史學;辭章之學,從事詩詞 散文 以及章奏、書判等實用文體創作的,就是文學,及今天所說的文史哲等社會科學。後來又有人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兩個以補其不足:一是經世之學,即治國馭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二是科技之學,即聲光化電等 自然科學知識 。


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一生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推薦

★ 3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推薦

★ 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

★ 必讀的國學經典著作有哪些

★ 一生必讀的國學經典名著

★ 30部國學經典書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Ⅱ 有哪些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

錢穆先生說:中國文化,於世界為先進。

也有人說,四大文明古國里就中國前面沒有「古」字,中國人該何其驕傲啊,因為中華五千年,文化未出現斷層,從古至今,源遠流長。

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藏」,也是民族的血脈。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知識、獲得智慧;我們可以以此追求真理、修身養性。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了它們。

今天且讓我在冰山挖一角,分享9本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書,選取蒙學、國學與詩、文三個部分。蒙學


蒙學,是對中國傳統的幼兒啟蒙教育的一個統稱,是中國傳統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以下書籍為蒙學經典讀本。本書看點:

◎《古文觀止》所選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是一部縱橫交美,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好文選。

◎本書是吳乘權、吳調侯叔侄倆教授弟子誦讀古文時的講義。

◎閱讀和研究中國散文發展動脈的入門書籍,領略中國古代散文精粹的絕佳選擇。


你的問題 這里有答案 微信公眾號 【精讀君】

Ⅲ 中國的傳統文化書籍有那些呢

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很多,簡單介紹一部分。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鑠今,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棟。老子是中國第一個純粹的哲學家,老子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幾乎對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老子》
文字簡約,說理透徹,含義深邃,富有辯證精神,特別能啟發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別艱深,歷代注家又多,選一種較好的版本當能有助於閱讀理解。

3.《莊子》
《莊子》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一起合稱「老莊」,成為道家的經典。莊子對生死的態度十分達觀,「鼓盆而歌」成為莊子的典型畫像。《莊子》文字上汪洋恣肆、豐瞻華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寓言來說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韓非子》
《韓非子》一書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韓非子思想是在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與「四書五經」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為表裡,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響。

5.《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不是中國第一部兵書,卻是最好的一部兵書,它誕生於春秋幾百年戰亂的背景之下,涵蓋了軍事中一切重要問題,被我國歷代軍事家奉為圭臬。它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具有世界影響。《孫子兵法》簡潔的語句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商業社會中人的行為處事亦頗多啟發。

6.《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我國第一部醫書,相傳是黃帝所作,代表了祖國醫學最早的光輝成就。它對於病理學與治療學的辯證思想,成為祖國醫學發展的指導思想,為中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帝內經》是先秦時期整理成
書的,文字較為古奧,不熟悉中醫術語的讀者可能會有一定困難。

7.《史記》
西漢司馬遷宮刑之餘發憤創作的《史記》,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開創了我國紀傳史編纂的先河,成為歷代官修正史的典範。《史記》記述了上古至當時的歷史,其中「書」的部分較難懂,但卻是司馬
遷歷史思想集中表述的部分。全書精華在於「世家」與「列傳」,司馬遷為我們描繪了許許多多有個性、有感情的歷史人物形象,他在歷史人物身上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史記》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著作。

8.《世說新語》
忽視《世說新語》,就忽視了傳統中國人精神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魏晉風流成了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理想人格,跟他們追求美、追求自由而深情狂放是分不開的。本書故事短小精悍,文字精煉上口,思想或清新揮灑,
或沉鬱勃發,讀起來往往有會心之處。

9.《貞觀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被當作中國封建社會理想的清明政治的代表,本書就是記錄李世民君臣談話、活動的作品。李世民雄才大略,又得遇幾位曠世英才,君明臣傑,造就了一代偉業。他們的治國思想與處事模式成了典
范,到今天仍值得我們作批判地吸收。

10.《金剛經》
《金剛經》不是中國人寫的書,它是一部印度佛經,但1000多年來,它已經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篇幅短小,思想又有代表性,它成13了為人們念誦最多的一部經。它宣揚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成了中國佛教的主題之一。它篇幅的短小也許可以彌補部分文字比較生澀的難處。

11.《壇經》
《壇經》是禪宗的六祖惠能的弟子所作,又稱《六祖壇經》,是表述中國佛教思想的開山之作。它更把中國傳統與佛教教義結合起來,創立了純粹的中國禪宗。以心傳心而頓悟的傳道得道方式深受歡迎。唐宋以降,不但影響知識分子,還及於勞動人民。《壇經》思想深邃而文字淺白,讀懂字面意思並不太難。

12.《顏氏家訓》
北朝顏之推著。中國古代是家族宗法社會,這種社會的理想生活是耕讀傳家。《顏氏家訓》就是維護這種理想,實施這種理想的藍圖。它對家族家庭中幾乎一切事務都提出了合乎那種理想的標准與要求。因此,一經產生便
被歷代奉為金科玉律。其中雖有教條煩瑣之處,卻也不乏於今仍有價值的地方。

13.《資治通鑒》
我國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的代表,北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鑒》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為統治者作借鑒之用。本書記事條理清楚,畫人風神畢肖,說理明晰透徹,是《史記》之後,文學成就最高的史學巨著。後來的
《續資治通鑒》、《清通鑒》與之形成一完整的古代編年史系統。

14.《菜根譚》
《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的一部書,是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應事的格言集,它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一種在世出世的處世方法體系。由於它講的是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系,因此流傳久遠,直到現在仍有頗多啟發價值。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意者,無論是商界的還是政界的,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語句。

15.《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是所謂中興名臣,又是當時的理學領袖,在戎馬倥傯、公務繁忙之餘寫給家人子弟的書信,表現了他對於家事,用封建理學觀念指導之下的家人成長的看法,在當時及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聲譽。他在封建社會末期,試圖重振封建道德,但其中一些基本的修身齊家處世的觀念,也很有意義。毛澤東同志青年時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Ⅳ 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_必讀國學經典書籍推薦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我整理了國學經典書籍有哪些_必讀國學經典書籍推薦,希望能幫助到您。

必讀國學經典書籍推薦

1《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3《莊子》

《莊子》是莊子學派的著述總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現存《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所作,外篇、雜篇是莊周弟子及後學所作。莊子名周,戰國中期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管漆園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視名利地位如糞土腐鼠。齊王慕名曾派使臣攜重金聘他為相,莊周回答,寧願在臟水溝里自由嬉戲,不願受當權者的羈絆,拒絕了聘請。

4《孟子》

孟子,名軻,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5《墨子》

墨子,名翟(dí),華夏族,滕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關於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後由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天智、陰鬼、「非命」、非樂、節葬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6《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領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7《韓非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漢族、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余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8《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出土在臨沂。

9《左傳》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記敘范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

10《楚辭》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採用楚國方言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離騷體"。

我們為什麼要學國學?

因為國學可以讓我們領略古人的智慧,對自己、對人生的方方面面進行思考,從而關照內心,去尋覓事情的答案。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在思考中進行自己的生活,修心開智,活得也會更自在些。

另外我們日常也可以通過中醫來調節自己和家人的身體,減少疾病的折磨。時不時去看看國畫展,去見識國畫之美。閑暇之餘下下象棋,聽聽相聲或京劇,不也都很有意思嗎?完全不比那些勁歌熱舞的綜藝節目差嘛!甚至比它們更有味道和深意。

Ⅳ 書單推薦:1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影響極大,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中華文化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它們是經過時間淘漉和歷史沉澱的文化精品。以下是書單推薦:10部必讀的國學經典書籍。

1、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 《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3、 《莊子》

《莊子》是莊子學派的著述總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現存《莊子》共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一般認為內篇是莊子所作,外篇、雜篇是莊周弟子及後學所作。莊子名周,戰國中期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曾做過管漆園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視名利地位如糞土腐鼠。齊王慕名曾派使臣攜重金聘他為相,莊周回答,寧願在臟水溝里自由嬉戲,不願受當權者的羈絆,拒絕了聘請。

4、 《孟子》

孟子,名軻,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三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山東鄒城人。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5、 《墨子》

墨子,名翟(dí),華夏族,滕國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的先祖是宋人。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關於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後由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天智、陰鬼、「非命」、非樂、節葬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6、 《荀子》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領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7、 《韓非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漢族、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

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余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8、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出土在臨沂。

9、 《左傳》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記敘范圍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

10、 《楚辭》

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以南方民歌為基礎,採用楚國方言創作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為"離騷體"。

國學經典書籍8本

1、《千家詩·神童詩·名賢集·增廣賢文》

行孝道、做善事,珍惜時間,勤學苦讀,體現了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思想價值。

《千家詩》選用民間廣泛流傳的名家名篇;《神童詩》主要輯錄了神童汪洙的部分詩歌,《名賢集》《增廣賢文》則匯集文獻佳句及有韻的.諺語。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汪洙《神童詩》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名賢集》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增廣賢文》

本書作品以睿智的思考洞察社會人生,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通過簡潔凝練的詩歌、諺語告訴我們,在年少的時候要懂得珍惜時光、勤奮努力;在生活中要懂得孝順父母,和睦兄弟;在身處困境時,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2、《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被譽為「袖珍的網路全書」,涵蓋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為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僅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千字文》

3、《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據說是「世界上最好的啟蒙教材」

本書為清朝學者車萬育所著的《聲律啟蒙》和戲曲家李漁的《笠翁對韻》的合訂本。

兒童熟讀這些句子,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音韻格律,自然地領會平仄對仗,以後在學做對聯和詩詞時,便可以信手拈來。

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聲律啟蒙》

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海棠經雨,臉邊清淚濕胭脂。——《笠翁對韻》

《聲律啟蒙 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訓練兒童應對,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書中還引用大量典故傳說,包含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其中很多典故都具有一定的教育、警示意義,符合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兒童成長有著深遠影響。

4、《論語·大學·中庸》(精編本)

儒家學說經典合輯,闡述儒學哲學核心思想,匯集學習與傳承的篇章。

南宋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

半部《論語》治天下。——北宋政治家趙普

《大學》作為「四書」之首,是儒學重要的思想載體。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依據,在中國古代廉政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論語·大學·中庸》發揮了儒家學說,論述了道、理、心、誠、仁、義、禮、智等哲學范疇,並加以闡述發揮,提出了以理為范疇的哲學體系。《論語》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重要著作。

5、《孔子家語譯注》(精編本)

集中體現孔子「仁」「禮」與「德」思想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孔子認為一個人不僅要懂得友善、愛人,而且要時刻反省自己,祛除內心的雜念和私慾,規范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社會禮法的規范。

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舉天下之至賢者也。——《孔子家語·王言》

本書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我們認識歷史上真實的孔子形象的重要依據。書中內容大都具有較強的敘事性,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另外,書中的許多故事和孔子的許多充滿哲理的語言對我們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6、《孟子譯注》(精編本)

被譽為「儒家學說代表作、傳統散文寫作之高峰」。

孟子(約公元前372—約前289),名軻,字子輿,魯國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

本書共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善於論辯,長於思考,探索人性、人生、社會、政治等諸多問題,是要告訴我們:要時刻謹記保持美好的品德,經常通過自省等方式修養自身,將人性中的善發揚光大,做一個善良、正直、勤奮修身,勇於挖掘自身缺點並改正的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孟子

本書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

7、《荀子譯注》(精編本)

《荀子》是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內容十分豐富,博大精深,是先秦學術思想成果總結性的著作。

本書告訴我們,要時刻保持對事物辯證的看待方式,學習他人的美好品德,通過他人的教導對自身進行約束和修養,將人性中的「惡」通過後天努力而改正,並通過自身道德感化、教育他人,做一個善於思辨,勤奮修身,善於學習他人所長並改正自身缺點的人。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本書現存三十二篇,是荀子思想的總結,其內容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荀子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

8、《道德經譯注》

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偉大著作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 唐玄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Ⅵ 請推薦中國傳統文化書籍,謝謝!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文史哲等各門類。我推薦的書籍有:《詩經》、《禮記》、《山海經》、《戰國策》、《國語》、《淮南子》、《史記》、《漢書》、《吳越春秋》、《三國志》、《世說新語》、《搜神記》、《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力)、《全唐詩》、《全唐文》、《全宋詩》、《四庫全書》、《文選》、《詩品》、《文心雕龍》、《二十四詩品》、《滄浪詩話》、《牡丹亭》、三言二拍、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另外,多讀古人留下的讀書筆記、詩評之類,還有王守仁、李贄之類的作品也很好。

Ⅶ 傳統文化有那些書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

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拓展資料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Ⅷ 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

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拓展資料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Ⅸ 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1、《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閱讀全文

與中國傳統文化書籍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總統出生在哪裡 瀏覽:88
中國哪些歌在越南很火 瀏覽:377
印尼蘇拉威西島怎麼樣 瀏覽:386
中國中醫對國際抗疫做了哪些事 瀏覽:249
越南一千塊錢能幹什麼 瀏覽:868
越南有哪些地方有石油 瀏覽:349
義大利馬桶為什麼凹進去的 瀏覽:329
蘭蔻中國生產廠家是哪裡 瀏覽:210
新中國革命元勛的書籍有哪些 瀏覽:920
法國義大利哪個更好玩嗎 瀏覽:963
美國現在給中國哪些優惠 瀏覽:602
義大利的乳酪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69
印度一流大學有多少 瀏覽:734
中國有多少個朱耀傑 瀏覽:513
中國麋鹿出現在哪裡 瀏覽:610
中國到費爾班克斯多久 瀏覽:606
義大利語五十歐元怎麼說 瀏覽:349
阿根廷回中國隔離多久 瀏覽:112
英國管香港管多久 瀏覽:430
印尼投資價值多少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