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龍蝦是怎麼來中國的
大約在1929年,日本引進了小龍蝦,小龍蝦經日本流入到了中國的南京。
中國在小龍蝦之前是有自己正宗的小龍蝦的,但是由於這種小龍蝦繁殖能力比較強,所以在中國比較受歡迎。而且小龍蝦在60年代以後在我國才被證實可以食用,之後中國才開始漸漸繁殖這種小龍蝦。
後來在國內很多地方都開始繁殖這種小龍蝦,隨後在中國的各個飯店都可能看到小龍蝦的身影。並且小龍蝦除了得到中國人的瘋狂熱愛之外,連外國人也是喜歡的不得了,並沒有傳言說的小龍蝦臟到外國人也不吃。
小龍蝦的棲息環境:
棲息於永久性溪流和沼澤,臨時的棲息地,包括溝渠和池塘。在溪流中它們通常與植物或木質碎屑混交在一起,會破壞和削弱堤岸。在洪水退去的地區,可以在簡單的洞穴被發現。生活在水體較淺、水草豐盛的濕地、湖泊和河溝內。
在廣泛的棲息地類型中發現了該物種,包括濕地草甸,地下喀斯特系統,季節性沼澤和沼澤,永久性湖泊和溪流,稻田,灌溉渠道和水庫。 該物種能夠忍受包括低氧水平和高溫在內的一系列環境條件。
Ⅱ 小龍蝦是怎麼來中國的
1、大約在1929年,小龍蝦被日本引進,並從日本傳入中國南京。
2、日本成為小龍蝦進入東亞的跳板。到了20世紀60年代,除了日本的一些島嶼和北海道,小龍蝦已經在日本各地出現,甚至對日本黑螯蝦造成了威脅。
3、在1990年代初,小龍蝦迅速出現在湖北、安徽、江蘇等地的大排檔餐桌上。與此同時,銷售小龍蝦的商販在數錢時,也順便考慮了國際市場的潛力。
4、為了適應中國嚴酷的生存環境,小龍蝦發生了獨特的進化,產生了包括麻辣小龍蝦、茴香小龍蝦、清蒸小龍蝦等新品種。
(2)中國龍蝦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小龍蝦(學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它的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至11.9厘米,顏色暗紅,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色均勻呈灰色,有時帶有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沒有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
主要價值:
1、觀賞:小龍蝦具有很強的抗污染能力,能在高污染水質下存活。在水族箱中放養,能有效清除魚的排泄物和青苔,對水文環境整治有顯著貢獻。
2、營養:小龍蝦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肉質松軟,易於消化,適合身體虛弱和病後需要調養的人食用。蝦肉富含鎂、鋅、碘、硒等元素,鎂對心臟活動有重要調節作用,能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塞。小龍蝦體內的蝦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消除時差反應引起的「時差症」。此外,小龍蝦還可入葯,具有化痰止咳和促進術後傷口癒合的功效。
3、菜譜:由於小龍蝦體型較大,肉多,肉質鮮美,因此被製成多種料理,廣受歡迎。
參考資料:網路-小龍蝦
Ⅲ 小龍蝦是怎麼來的中國
小龍蝦來中國的過程:大約在1929年,日本引進了小龍蝦,小龍蝦經日本流入到了中國的南京。日本是小龍蝦進入東亞的跳板,到上世紀60年代,日本包括北海道在內除一些島嶼之外的地方都發現了小龍蝦的身影,甚至,日本黑螯蝦都快被其斬盡殺絕,在1990年代初,小龍蝦迅速走上了湖北、安徽、江蘇一帶大排檔的飯桌。為適應嚴酷的生存環境,小龍蝦在中國發生了奇特的進化,變異出麻辣小龍蝦、茴香小龍蝦、清蒸小龍蝦等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