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為什麼沒有亡國

中國為什麼沒有亡國

發布時間:2022-08-18 11:48:38

1. 為什麼近代中國歷經磨難而終沒有滅亡

主要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積淀,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個歷經磨難的民族,在外敵入侵時很容易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再者中國領域廣闊,戰略生存空間大,有戰略緩沖地區!還有就是中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經得起消耗!
中國人在平時可能不是很團結,但每當在危機關頭都能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主要的是中國人民團結英勇抗戰及中國地廣且地形多樣 。
中國人民的不懈斗爭+帝國主義也不希望中國滅亡。
談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歷史的劃分。近代史是以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為始,到1949新中國建立未終。
在這近一百年裡,中國經歷了3個朝代,同樣,經歷了大大小小許多戰爭。
鴉片戰爭,名之為鴉片,就很清楚的說明了,英國發動戰爭的緣由和目的。英國的初衷並不是滅亡中國,所以大清只是簽訂了一些不平等條約。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涉及太多的利益紛爭,而且,當時滅亡中國,對他們並無太多好處,而且,如此泱泱大國,將成為一個很大的負擔,還不如以清廷為傀儡,賺取更多的利益。
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剛剛經歷了明治維新,而中國也經歷了洋務運動,當時中日之間的軍事實力相當接近,可以說它並沒有完全戰勝中國的實力。
其後的抗日戰爭,說白了,中國不是打敗了日本,而是拖死了日本,一個大弱國想和小強國打,只能拖。而且,中國站在盟國陣營里,日本並非只有中國戰場,同樣的有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美國的原子彈也大大加速了戰爭的結束。
最後,有些事我不得不說。在近代中國這段屈辱與抗爭並存的歷史中,這片國土裡涌現了太多的仁人義士! 為了祖國義無反顧,馬革裹屍,在所不惜!
這就是為什麼近代中國歷經磨難而最終沒有滅亡!
其他可以自己擴展!

2. 世界歷史上都有亡國現象,中國人究竟有沒有亡過國

我個人認為中國沒亡國。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雖然朝代在更替,但是漢人一直沒有消失,而且中國的那種最核心的文化也一直在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承經歷了幾千年,所以只要這種中華文化不滅亡中國就算不上是真正的亡國。

中國人認為只有整個民族走向滅亡或者是自己的民族被其他民族或者人種代替的話,這樣才是真正的滅亡。中國歷史上存在的那些朝代更替,其實僅僅就是一個過渡階段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滅亡。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即使中國在這幾千年中出現了非常多個朝代,但是卻絲毫影響不到中華文化的傳承。中國人是非常聰明的,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的文化,但是這個文化也是在整體的中華文化上進行改良,最核心的文化還是中華文化。



3. 為什麼在八國聯軍的侵略下,中國依然沒有滅亡

慈禧對列強宣戰後下密電要求各省勤王,可是南方各省以李鴻章為首的官員們都不糊塗,找理由拒絕受命,所以只是北方亂,八國聯軍還沒打到南方來,而帝國主義作為利益既得者其出發點就不會滅亡中國,要是大清亡了,找誰要錢去,攻打大清就是形式去應戰順便去掠奪,還有洋人對義和團運動是心有餘悸的,中國人為了主權不怕死的太多了,再加上聯軍行軍途中遇到了中國軍民的英勇抵抗,使帝國主義列強意識到要滅亡中國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還不如從清廳那裡撈點現成的

4. 為什麼中國文明能延續幾千年但沒滅亡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在沒有宗教信仰,思想現實的時候,才會繁榮昌盛,不會被滅亡,消失於世界民族之林。

羅馬帝國前期,沒有全民宗教信仰,只有現實的皇權。帝國繁榮昌盛,疆域遼闊。而自從皇帝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後,帝國實力迅速衰落,直到最後分裂,亡國。羅馬民族消失於世界民族之林,羅馬文明中斷。

而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思想很現實,遇到困難,也從不祈求遠在天邊的神靈,而是自己動手,打敗困難。所以,世界十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延續下來了。

中國人民,天然敬畏皇權

雖然中國一直有北部蠻夷游牧民族的隱患,但它始終沒有消滅我們,而且還被我們同化了,為什麼?因為當我們遭遇亡國之難時,從不寄希望於神靈,而是現實的拿起武器頑強抵抗到最後。
[本人學識短淺,以上只是我的粗談大論,有諸多不妥之處還請指出~]

5. 中國為什麼歷史如此悠久卻沒有被滅過(詳細些)

原因應該說很復雜,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地處亞洲東部,周圍沒有十分強大的國家的威脅,周邊的日本、越南、朝鮮等國家一直就落後於中國
其次,正如甄子丹飾演的葉文說的那樣:「中國的文化是謙遜和包容的」,中國的民族政策也是歷來如此,中國從最初的只有黃河流域的很小的一片區域起,漸漸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民族也從只有古漢族,發展到現在的多民族共同發展的局面,中國很少有民族滅絕和民族屠殺,當西方野蠻的殺戮弱小民族時,中國選擇的是包容和容納
第三,中國的古文化在整個亞洲東部都是一直領先的,無論哪個民族執掌華夏政權,最後都要被中國文化同化,成為中國的一份子,正如清朝一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的民族無疑有很多的劣根性,但是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我們平時可以一盤散沙、互相攻擊,但是到了關鍵時刻,我們的先輩就會成為一個整體,任再強大的敵人也別想征服我們!君不見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現在好像是很囂張,但是面對外來的勢力的壓迫時,印度人選擇了臣服英國,成為大英帝國的最閃耀的明珠;韓國臣服了中國數百年,緊接著被日本吞並,他們憑什麼囂張,棒子就他媽是一群小丑!現在還有美國幫忙才能勉強抵擋朝鮮的威懾!美軍軍事佔領日本時,日本相當恭順了,根本不敢反抗,至今仍甘做美國的忠實的狗,為美國甚至犧牲東亞鄰國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有理由為自己驕傲,因為我們是一個中國人!!!

6. 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滅亡

中華文明延續至今的秘密
文字的滅亡,意味著文明載體的死亡。如果中國不是因為統一了文字,那麼很多地方的文字必然在戰敗時被禁止使用,然後很快就沒有人認識了,因此,很多地方的歷史也隨之滅亡了、消逝了、不為人所知了。可我們現在讀2500年以前孔子、孟子的書,如果有一點文言文水平,就會像讀鄉下的外公給我們寫的信一樣親切。一種文字,在幾千年的漫長時光里能保持到今天還被廣泛閱讀、使用,平心而論,這是人類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跡。

第一,統一而延續永久的文字系統。我認為這是中華文明沒有滅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原因。我以前並不理解統一文字對於文明延續的重要性,可是,當我站在古埃及的城市盧克索,看到太陽神廟里那些雄偉石柱上的文字,除了考古學家能夠認出極少數,絕大部分都不為人所認識。我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尋找古埃及文明和巴比倫文明與希臘文明的關系,人們告訴我,那裡有一種A形文字,可能告訴我們這個答案,但是這種A形文字大概要到100年以後才可能被解讀。還有,我在巴比倫遺址看到的楔形文字,現在有誰能讀得出來?文字的滅亡,意味著文明載體的死亡。如果中國不是因為統一了文字,那麼很多地方的文字必然在戰敗時被禁止使用,然後很快就沒有人認識了,因此,很多地方的歷史也隨之滅亡了、消逝了、不為人所知了。可我們現在讀2500年以前孔子、孟子的書,如果有一點文言文水平,就會像讀鄉下的外公給我們寫的信一樣親切。一種文字,在幾千年的漫長時光里能保持到今天還被廣泛閱讀、使用,平心而論,這是人類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跡。

第二,中華文明的主體部位在本質上是農耕文明,所以從來不主張遠征。成吉思汗遠征時還沒有進入中華文明的主體部位。農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細作,強調的是「父母在,不遠游」。按照許倬雲教授的說法,精耕細作型的農耕文明講究聚族而居,代代相傳。不少中國文人即使在城市裡呆很久,也認為是「客居」,遲早也要還鄉。這種農耕文明的思維方式,與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馬背上的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後二者強調冒險、進取,前者則主張防守、和平。譬如我們的萬里長城,就是用來防守游牧文明的進攻的;再如杜甫寫過「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的詩句,都是典型的農耕文明的思維方式。即使雄才大略如秦始皇、漢武帝,都沒有想過遠征希臘和埃及。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們沒有世界地理知識,可當時其他文明的君王也沒有世界地理知識,但只要聽到遠方有財富有強權就騎上了馬背,到很遠的地方去征戰。這就是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差別。守土自安,對外面的土地不感興趣,這是沉澱已久的民族集體心理。所以你看鄭和下西洋,走了那麼多地方卻沒有產生過一絲一毫的領土要求,只是展示大國雄威。再看古代世界,很多軍事遠征,必然會遭到報復,軍事報復的第一步就是消滅對方的文明。即使勝利了,也可能是文明自殺。比如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從希臘一直打到伊朗,還到了印度、巴基斯坦。看上去是勝利了,使希臘文明得以東傳,但這也間接導致了希臘文明的衰落。因為在古代,一種文明超越邊界,變成軍事工具,要在不同地方落根,這個文明就很難存活。中國沒有發動過這樣的軍事遠征,為文明的延續保留了實力。當然,這個規則一到近代就被西班牙、英國的海洋霸權打破了,遠征不再意味著文明自殺。但古代的歷史畢竟長得多,中華文明在漫長的古代歲月中避免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波斯的滅亡命運,確實與不遠征有關。
歐洲傳教士利瑪竇,到中國時大明王朝氣數很盛,按他的說法,中國當時擁有世界上相當精良的陸軍和海軍。中國會不會打人家?利瑪竇就此進行了幾十年的考察。晚年,他在《中國札記》里得出結論:中國的皇帝和官員都很滿意自己的一切,思維方式在這一點上和我們歐洲人不一樣,歐洲人稍微有一點富強就想到去佔領。有兩個美國史學家寫的《世界文明史》,其中一段說:中華文明登上世界文明舞台的時間比較晚,但登上後卻未曾中斷,主要原因是:中國從來沒有把整個國家都變成遠征機器。這一點確實是中華文明在古代沒有滅亡的重要原因。

第三,中華文明之所以沒有滅亡,還在於它一直處於有序狀態。「有序」的代價是使得整個國家比較保守,不太自由,但「有序」的同時也使得中華文明避免了「無序化耗損」(熵)得以有效延續。一方面,自秦代對文字、度量衡的統一,自漢代開始建立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如郡縣制、戶籍制等,使得國家即使經歷了戰爭和改朝換代,還能運轉有序。另一方面,延續了1300年的中國科舉制度,為有效管理提供了豐沛的人才資源和統一的管理哲學。與世襲為官、養仕為官、軍功為官等方式很容易造成的無序吏治完全不同,科舉制度確立起這樣一個概念:在中國土地上,任何一個男子通過文化考試就可以成為各級「公務員」,這就使偌大一個中國一直處於有人管理的狀態,這一點非常了不起。

第四,中華文明以「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避免了長時間陷入極端主義。中庸之道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彈性哲學,它對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保持著一種寬容的接納,有針對性的處置。國外有些地區的文明深受原教旨主義,即基本教義派的毒害,用極端的方式解釋自己宗教當中的某些教義。這一點中華文明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中庸之道告訴我們,走極端是錯誤的。世界其實不是純白也不是純黑,還有中間遼闊的灰色地帶。純白和純黑至多隻是邊緣,而且是很窄的邊緣。這個思維方式很重要。宗教極端主義往往把不同觀點的人說成是異教徒,而且把異教徒說成是魔鬼,有被殺死的必要,然後戰爭就開始了。中國文化對各種宗教似乎都不太認真,這當然是「弱點」,但我在耶路撒冷卻感受到某種慶幸:我們確實不要那種「認真」。那種「認真」是年年月月的互相傷害,中華文明卻靠中庸之道彈性地存活下來了。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閱讀全文

與中國為什麼沒有亡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一千塊錢能幹什麼 瀏覽:866
越南有哪些地方有石油 瀏覽:347
義大利馬桶為什麼凹進去的 瀏覽:329
蘭蔻中國生產廠家是哪裡 瀏覽:208
新中國革命元勛的書籍有哪些 瀏覽:918
法國義大利哪個更好玩嗎 瀏覽:961
美國現在給中國哪些優惠 瀏覽:600
義大利的乳酪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367
印度一流大學有多少 瀏覽:732
中國有多少個朱耀傑 瀏覽:511
中國麋鹿出現在哪裡 瀏覽:608
中國到費爾班克斯多久 瀏覽:604
義大利語五十歐元怎麼說 瀏覽:349
阿根廷回中國隔離多久 瀏覽:112
英國管香港管多久 瀏覽:430
印尼投資價值多少 瀏覽:404
印度進口牛肉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300
中國禁播mv有哪些 瀏覽:349
挖掘機生產地在中國哪裡 瀏覽:659
中國十大城堡有哪些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