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門為什麼被葡萄牙侵佔葡萄牙是什麼時候通過什麼途徑侵佔澳門的
澳門在明代是葡萄牙與中國貿易的主要補給港口。葡萄牙貨船因遇暴風吹襲,以上岸晾貨物為理由,逐漸佔領澳門沿海地區.1557年,葡萄牙人向當時明政府取得居住權,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歐洲人。最初由果亞親王管轄,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1640年當葡萄牙擺脫西班牙統治後,因澳門未曾投降於西班牙,於是被授「天主聖名之城」(Cidade do Nome de Deus)的稱號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 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布澳門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國交澳門地租。1851年,葡萄牙佔領氹仔。1864年,葡萄牙再佔領路環。1883年,葡萄牙再佔領望廈、青洲。1887年,當時的葡萄牙政府方使清政府先後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規定「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區治理它處無異」。1896年,葡萄牙企圖再佔領附近的大小橫琴島,但不成功。1908年,葡萄牙要求展界,並劃定澳門的界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葡萄牙屬中立國,沒有被日本佔領。1955年,葡萄牙頒布了《澳門海外省組織法》. 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確定澳門為旅遊區,特准設賭。同年11月澳門政府頒布《承投賭博娛樂章程》。
2. 最早侵略中國的西方國家是﹖
葡萄牙。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新航路開辟以後,歐洲殖民者把物產豐富的中國視為他們的主要侵略目標。葡萄牙是最早侵略中國的西方國家。
1517年,葡萄牙人的武裝船隻來到廣東沿海,公然進行武力挑釁,遭到中國軍民的有力回擊。此後,葡萄牙人曾一度侵佔過我國廣州附近的屯門島、新會縣的西草灣、寧波的雙嶼和泉州的浯嶼等地,但均被中國軍民打得狼狽而逃。
葡萄牙人眼看使用武力無法打開中國大門,就變換花樣,採取欺騙手法,以便在中國沿海取得一個立足點,作為日後對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進行侵略活動的基地。
1535年,葡萄牙人賄賂明朝某重要官員,讓他向朝廷報告,請求朝廷同意葡萄牙人以每年交兩萬兩租銀作為條件,將船隻停泊濠鏡(後來稱澳門)。
1553年,葡萄牙人又買通明朝另一名官員,借口要到澳門岸邊曝曬被海水浸濕的貨物,要求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築舍居住。
此後,葡萄牙人想方設法不斷擴大在澳門的居住區;在澳門居住的葡萄牙人也迅速增加,僅幾年工夫就超過萬人;他們在澳門築城牆、建炮台、設置行政機構、自行任命官吏,使明朝政府失去了在澳門的行政、司法和稅收等權力。澳門被葡萄牙人非法侵佔後,逐步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
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1622年,荷蘭人攻打葡萄牙租借自明朝的澳門,被擊敗(澳門之戰)。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2)葡萄牙人是如何進入中國的擴展閱讀:
一、《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主要內容
1、中國仍允葡萄牙永駐和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
2、葡萄牙得派公使駐北京和在通商口岸設領事;
3、葡萄牙取得領事裁判權;
4、葡人可享受中國已給或將給其他國家的通商特權,在通商口岸有居住、租買土地、建造房屋、設立教堂等權利。
條約雖然再次確認《草約》中有關澳門的提法,但同時規定:「惟現經商定,俟兩國派員妥為會訂界址,再行特立專約。」1928年4月,中國政府外交部通知葡萄牙政府中止《和好通商條約》,但葡萄牙不走,繼續佔領著澳門。
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歷史沿革
自澳門總督亞馬留在1846年4月上任後,葡萄牙已對澳門地區推行一系列殖民統治政策,並拒絕向清政府繳納地租銀。
當時的葡萄牙人已在澳門居住、進行貿易、通過澳門議事會和澳門總督對澳門進行管理。而在1864年(清同治三年),葡萄牙沒有成功取得《中葡和好貿易條約》的互換文件,結果該條約不能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讓葡萄牙正式占據澳門。
雖然占據澳門的計劃告吹了,但葡萄牙仍等待機會正式占據中國的土地。直至1886年(光緒十二年),葡萄牙與英國代表就鴉片緝私征稅的合作與清政府談判。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3月26日,在清政府擔任海關總稅務司的北愛爾蘭人羅伯特·赫德指示金登干(James Duncan Campbell)前往裡斯本,與曾任澳門總督的葡萄牙代表羅沙(Tomás de Sousa Rosa)和葡萄牙外長巴羅果美(Henrique de Barros Gomes)舉行會議,並草簽了《中葡里斯本草約》。
因《中葡里斯本草約》雙方己「定準在中國北京即議互換修好通商條約」,於是在同年12月1日,清政府派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奕匡和工部左侍郎孫毓汶為代表,與葡萄牙代表羅沙(Tomás de Sousa Rosa)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條約當中列明:
「由中國堅准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不過,昔日該條約並沒有劃定界址。
到次年4月28日兩國互換文書後,條約正式生效。但由於《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受到中國官員與人民的反對,就劃定界址的交涉一直沒有議定,而其後清政府與葡萄牙國內所發生的政治變化,更中斷了雙方的就澳門界址問題的交涉。
既然澳門界址是沒有清楚劃定,故此葡萄牙佔領澳門地區是從開始已缺乏完整的條約所支持。
3. 葡萄牙人最早是什麼時候來到中國的
葡萄牙人最早是在1513年(明正德八年)5月來到中國的。
歷史背景:
具體事件:
影響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