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如何淪為英國殖民地的
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並非偶然,而是歷史進程中的必然結果。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在1498年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開啟了歐洲人對印度的探索。然而,達·伽馬的狂暴行為並未使葡萄牙最終控制印度,這與葡萄牙的國力和其對待印度人的態度有關。荷蘭、法國、英國等國家也相繼介入印度事務,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崛起,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授予的東印度公司特許狀,顯示出這些歐洲國家的野心和實力。最終,英國憑借其強大的國力和戰略,逐漸在印度取得優勢,並最終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
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分為兩個階段:英屬印度由東印度公司直接管理,印度土邦則由公司間接統治。英國人制定了一套統治體系,對印度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進行了全面的改造。英國的統治帶來了現代化的教育、法律和經濟體系,但同時也剝奪了印度的傳統權力結構,導致社會矛盾和不滿情緒的積累。最終,1857年的大起義爆發,標志著印度人民對英國統治的反抗達到了高潮。
英國政府通過立法,將印度的領土管理權從東印度公司轉移至英國政府手中,這標志著印度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女王親自兼任印度的女皇,印度的統治權完全合法化轉移至英國議會。這一過程不僅改變了印度的政治版圖,也深刻地影響了印度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貳』 歷史上,英國為什麼要在印度建立殖民地
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壟斷香料貿易:
印度成為財政稅收來源:
作為進一步殖民擴張的基地:
綜上所述,英國在印度建立殖民地主要是為了壟斷香料貿易、獲取財政稅收以及作為進一步殖民擴張的基地。這些原因共同推動了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建立和發展。
『叄』 1947年蒙巴頓方案印巴分治,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如何瓜分英屬印度領土的
1947年6月,蒙巴頓提出那個將他的名字永遠與「印巴分治」聯系在一起的著名方案,把印度按居民信仰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日期定在1947年8月15日。然而印巴分治的內容其實遠遠不僅僅是領土的分配,地域的分配問題,還有人口,相應的財政以及軍隊等等,基本上原先曾為一體的,到了最後都要進行分割。
此外,對於英國當時對印度殖民的債務,也產生了分配的爭議,巴基斯坦要求按人口比例分得25%,但印度只答應給5%。經過艱苦的討價還價,最後達成協議,巴基斯坦分得17.5%。最令人痛苦的分割莫過於英國人曾引以為豪的120萬英印軍隊。印巴軍隊的分割比例是2:1,整個南亞次大陸上的軍隊連同它所有的一切都要做出分割。
1947年8月14日,數千面英國國旗在印度各地永遠降下了。三個世紀以來,他們象徵著英國在世界上這個地區的統治。
『肆』 印度是怎麼成為英國社會一部分的
丘吉爾曾經說過「失去印度將是我們最後也是最致命的損失。」在英國,也經常用「皇冠上的寶石」來形容印度在大英帝國內的地位。印度之所以能夠成為英國社會和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因為其在大英帝國的體系中有著重要的政治與經濟意義。
印度的重要性也慢慢凸顯,先開始也只是帝國內部的一塊屬地而已門之後發展成為了第二個帝國中心,可見印度曾經對於英國的重要性。也正是基於此,印度反之也在影響著英國的社會文化。
總而言之,印度對英國的社會文化影響也就限於農業社會層面。在工業社會上,印度確實在成就上比不過英國,所以並沒有這方面的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