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人如何控制疫情

英國人如何控制疫情

發布時間:2025-10-05 10:21:17

① [原創] 英國「群體防疫」台前幕後的故事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3月12日宣布,英國將採取「群體免疫」策略對抗本國新冠疫情。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1「群體免疫」

所謂「群體免疫」即一個群體中大部分人有了某種病毒的抗體後,就產生了群體免疫效應,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搜狗網路]

從病毒尋找中間宿主,傳播力越來越弱的情況來說,這是漫長的自然選擇的過程,是相對而言的統計結論。我們不能說站不住腳,但如果反問,僅基於此模型推算而提供政策參考的話說明什麼?

(1)等待疫苗或者特效葯研發出來。

什麼是疫苗?它抑制病毒的機理是什麼?研發需要多長時間?

疫苗,是滅毒或者減毒後的病毒。疫苗注射到人體後,它的微弱毒性激發人體的免疫機制,就是產生抗體,從而達到抵抗病毒的效果。什麼,疫苗是病毒,這個是不是很恐怖?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在科學實驗室進行的疫苗研發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疫苗的滅毒、回收病毒原液、動物活體實驗。

疫苗滅毒就是從感染者體內分離病毒樣本,通旦謹大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手段使病毒滅活,或者減弱其毒性。這個過程中要保證病毒原來的特徵,具有一定的抗體免疫作用。

因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需要寄生在細胞當眾才能存活,經過增殖培養後的病毒液富含細胞培養液、血清、細胞及其碎片等其他物質,需要經過純化鑒定,加入少量輔助試劑後成為疫苗液。

簡單說就是分離-減毒、純化-鑒定、載體-評價之後,最後的臨床試驗涉及到大量的調查,耗時也最長。

按照來華和鍾南山院士交流疫苗研究的美國專家的說法,研究疫苗的周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多時間,至少說明這是個短期內無法解決的事情。

(2)利用中青年不易感染或者感染產生抗體以建立類似「群體免疫屏障」。

這個免疫屏障的建立,不知得付出多少生命的代價。即便按照健康中青年死亡率1%來計算的話。

英國政府曾報告預測:5000萬人感染,50萬人死亡。截止3月15日,英國政府僅禁止500人以上的大規模集會,但尚未關閉學校。

還有人說這是遵循晌團客觀、實事求是啊。英國目睹了全球疫情的蔓延,無論主動被動初期肯定也作了應對。

它發現根本不可能像中國那樣有能力組織動員打「抗疫」的人民戰爭,否則公共醫療資源將面臨枯竭或者癱瘓。

「群體免疫」的凶險之處在於相當於不積極防控、治療,坐等新冠病毒自然死亡。說的再直白一點即是放任。那就是真正的「物模豎競天擇,適者生存」了。

但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逐漸進化出了高級智慧,有了專屬於人類的情感模式和道德准則:人道主義。捫心自問,這是他們的最優選擇嗎?

2執行力

從某種角度來說,英國政府的「執行力」很強。為什麼這么說呢?英國出台的delay政策,姑且叫拖延政策吧,有點正話反說的意思,把英國民眾嚇到呆在家中好採取下一步舉措。

民主社會,無法強制,醫療資源又相對有限,如果政府宣布封城或者宵禁,那各種力量都會反對鬧事,甚至引發暴亂,它總不會因抗疫影響執政吧。

但這種執行力掩蓋不了英國政府無力應對疫情蔓延這個客觀事實,至少在態度上不夠積極。

其實英國有個優勢,退出歐盟後,即非申根國,它可以相對獨立施政,比如做好出入境限制。

可它卻悲觀地認為大勢已去,進而退守,想使有限的醫療資源「物盡其用」,這樣很可能的結果確是相反,即「退無可退」。

所以說執行力需要強大堅定的信念支撐,越是艱難險境越需要這種必勝信念的力量。如果非說這是因國情不同而採取的一種策略的話,只能說是它風險太高。

3國情

談到英國國情,我們不得不提他們社會的醫療制度和文化理念。

(1)社會醫療制度

英國的國家社會醫保體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是強制性的,全部由稅金構成,強調政府控制衛生資源的投入及分配,設區保健是其衛生服務的重點。

簡言之,英國全民免費醫療,有人說這不是「吃大鍋飯」嗎?對,這樣反倒更好理解。

財政負擔嚴重導致的結果就是醫院運行效率低下,醫護質量不高,從而使公眾候診時間長,滿意度低,但這是相對而言。

布萊爾執政期間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攜夫人到英國訪問,當晚夫人突患中風,病情危急,救護車45分鍾後才抵達,送醫院路上行程僅10分鍾。

到醫院發現搶救需要排隊,要等8小時才能進行腦部CT檢查,情急之下李光耀求助布萊爾,英國政府出面與醫院協調,3小時後李夫人進行了CT掃描。

經過急救李夫人脫離危險,李光耀權衡利弊,決定「冒險」,帶夫人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航班回國治療,回國後在中央醫院治療,李夫人病情穩定好轉。

從上世紀80年代起英國政府不斷對NHS醫療體系進行改革,在堅持公平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效率。

這樣的醫療體系在抗疫期間就導致放棄兩端(症狀輕的和危重的),一端不用管,一端自然淘汰。而我們的醫療體系是極力挽救每一個生命,是「廣譜」的。

(2) 文化理念

英國人能提出「群體免疫」不足為奇,他們深知「自然選擇」的力量。

歷史上英國是個偉大的國家,有「日不落帝國」之稱。

18世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它是一部社會學、經濟學著作,

它強調人口必然因為生活資料所限制,從而肯定貧富分化的自然法則和資產私有制的必然性。

雖然「馬爾薩斯人口論」有它的歷史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通過對他的批判,

馬克思、恩格斯開始思考並最終形成了他們對無產階級的科學認識。

達爾文受到馬爾薩斯人口論""啟發,獲得靈感,最終完成了舉世矚目的《物種起源》,成為進化論的奠基人。

以自然科學發展為基礎的工業和技術革命,引起了深刻的社會變革,推動社會高速發展,在人類發展史上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所以英美這樣的西方國家從骨子裡崇尚「叢林法則」,這種根深蒂固,滲透在人們行為方式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曾有一個得絕症的人群統計:得了絕症後,多個國家的人生存時間長短的比較,最短的是英國,平均一年多,最長的是中國和日本。

這種自然法則體現在防控疫情上的「群體免疫」就很「正常」了。

結語

世衛組織早已把新冠病毒疫情定性為「全球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我贊同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因地而異,因人而異,我更贊同國情文化差異會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

雖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復制中國的抗疫模式,但絕對有必要展開全球合作。

② 英國政府防疫措施做的怎麼樣

新冠病毒在英國傳播以來,英國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引起全世界眾多醫學專家的集體批判。根據研究人員給出的數據,如果英國堅持採取緩解策略,新冠疫情可能會造成26萬人喪生。面對疫情帶來的可怕後果,英國會堅持「群體免疫」嗎?



瑞典公共衛生局專家認為,完全控制新冠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大范圍檢測太耗費資源,政府沒有能力對每個確診病例進行追蹤。根據瑞典的「佛系抗疫」,輕症患者居家隔離,重症患者到醫院接受治療,以此來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

③ 英國人「群體免疫」成功了

英國抗擊新冠病毒的進展似乎朝著群體免疫的目標邁進。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新冠病毒感染率已降至去年夏末水平,每1000人中有1人感染,且各地區感染率均有明顯下降。盡管極少數接種疫苗後的人因感染住院,但整體趨勢顯示出積極信號。超過半數英國人已完成第一針疫苗接種,部分地區甚至實現4月份零新冠死亡的零感染區域。UCL團隊的研究預測,到4月12日,群體免疫的比例可能達到73.4%,這與帝國理工學院的數據形成對比,顯示出疫苗接種對群體免疫的貢獻。

群體免疫是指群體中大部分人具有某種病毒抗體後,群體整體獲得免疫效應。實現群體免疫的關鍵在於人群中有足夠多的免疫者。英國政府在去年3月的「群體免疫」策略引起了廣泛爭議,但目前的疫苗接種速度加快,R值已降至0.8到1.1之間,這表明疫苗接種是實現群體免疫的有效手段。據估計,若將英國總人口看作群體,大約3300萬至4400萬人需要產生抗體以實現全國范圍的群體免疫。

目前,英國的疫苗接種計劃進展順利,成為全球疫苗接種的典範。疫苗的快速推進使得群體免疫的概念在今日顯得更為可行。然而,群體免疫策略並非無條件可行,需要綜合考慮病毒特性、醫療資源和公眾健康。英國的疫情歷史表明,過度依賴群體免疫可能導致悲劇,因此疫苗接種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總的來說,英國的疫苗接種行動正在朝著群體免疫的目標邁進,但最終的效果還需結合疫苗接種率、R值等多方面數據來評估。隨著疫苗接種的加速和疫情的好轉,英國正朝著解封和安全的夏季邁進。

④ 英國新冠肺炎死亡率全球最高,你覺得英國該怎麼辦

我國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開始了防疫的工作,全國人民團結一致,聽從組織的安排,聽從政府的規劃,迅速的展開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工作,並且保證了我國人民的安全。在我國人民眾志成城之下,將疫情的損失控制到最低,並且在年後很快的就進入了復工復產的環節也保證了我國的經濟持續增長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然而,世界上很多國家並沒有像中國這樣做,導致了疫情蔓延。英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死亡率全球最高,我覺得英國應該積極的學習中國的做法,雖然英國人民的想法與中國人民不同,但是對抗疫情,想要得到健康的心是一樣的。接下來我就來給英國支招。

三、我覺得英國應該加大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投入

英國應該加大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投入,讓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疫的福利。如果防疫的投入不大,導致了漏網之魚,那麼就會產生新的傳播源,這樣就無法有效的控制住疫情的傳播,所以英國一定要加大力防疫的力度。

⑤ 英國全民居家隔離,在生命面前自由還有那麼重要嗎

英國人一直覺得疫情不嚴重,而且他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強調個人的自由的,因此很多英國人不願意進行居家隔離。隨著疫情越來越嚴峻,英國不得不採取全民居家隔離的措施來控制疫情。不過這樣的措施是否能控制疫情還是一個問題。因為英國在一開始疫情爆發的時候,也有採取居家隔離的措施。然而,大部分國民都不遵守這樣的措施,甚至還會找各種理由外出。他們為什麼會認為自由比生命還重要呢?

總的來說,英國人之所以無法控制疫情,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認為疫情不會危害生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看重個人的自由,不願意被人束縛。

⑥ 英國的「群體免疫法」驚動世界,歷史上有成功的案例嗎

新冠疫情目前已經席捲了全球,面對疫情,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採取的都是嚴防嚴控,用經濟損失換取人民的生命。但是也有英國這樣的例外採取的是“群體免疫法”,就是讓大多數國人感染上新冠病毒,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當然,到今天為止,英國應該是放棄了這種做法,因為太違反人性。那麼,人類歷史上,有用“群體免疫法”對抗病毒並成功的嗎?

澳洲野兔

對於“群體免疫法”是否科學,英國網路上一位網友是這么說的:如果是科學的話,應該先用狗做實驗,而不是直接用在人類身上。也有網友推測可能是英國政府覺得老百姓太不聽話,用“群體免疫法”的噱頭恐嚇自己的人民,讓他們不要出門、不要聚集。這種恐嚇目前來看還是比較成功的,因為與同在歐洲的法國、義大利等國相比,英國人出門聚集的人明顯較少。

閱讀全文

與英國人如何控制疫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簽證一般是多少天 瀏覽:26
中國人民幣到不丹怎麼用 瀏覽:360
越南人怎麼看小費 瀏覽:859
英國南部有多少學校 瀏覽:228
現在英國面積怎麼小了 瀏覽:899
英國讀phd要准備多少錢 瀏覽:378
印尼華裔女孩叫什麼 瀏覽:779
marmi義大利文怎麼說 瀏覽:164
英國做鍾是什麼意思 瀏覽:534
為什麼印度砸 瀏覽:215
走進越南有哪些好玩的 瀏覽:109
英國版牛欄兩段時間一勺奶多少水 瀏覽:300
美國伊朗戰爭各國怎麼做 瀏覽:88
印尼青山鋼廠在印尼哪裡 瀏覽:563
越南標志性建造是什麼 瀏覽:208
從敘利亞回中國要多久 瀏覽:505
英國女士抽獎多少錢 瀏覽:241
越南的花崗岩有哪些品種 瀏覽:360
印尼產什麼牌子的水果 瀏覽:795
從印度郵寄中國需要多久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