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世纪的时候欧洲为什么要用枪 当时的火枪和箭还有弩炮比起来似乎没有任何优势啊
你好
针对一些关于弓弩与早期火枪威力的讨论以及火枪取代弓弩的原因。正好在看一些关于近代战争的着作,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16世纪正是火枪取代弓弩的关键时代。
2. T.N. 杜普伊对于火枪与弓弩优劣的论述
在笔者看到的对于火枪与弓弩优劣所有中文的着作以及讨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汉译本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作者:T.N. 杜普伊)的论述,除此之外,其他的作品或者讨论,无非是重复,论证,或者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其观点。
“早期的火枪命中率低,射程短,射击速率慢而且使用起来极不灵便。表一列举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各种兵器的相对杀伤力。从表中可以看出早期火枪的杀伤力实际上还不如同时代的长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枪的使用比较简便,步兵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便可很快掌握,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练习,而要真正精通则需数年时间的刻苦训练。”
相应的,T.N. 杜普伊给出了兵器的“理论杀伤力指数”,根据兵器的射程,发射速率,精度,可靠性等,弓弩和火枪的理论杀伤力指数如下:
普通弓:21
长弓:36
十字弓:33
火绳枪(16世纪):10
17世纪滑膛枪:19
18世纪燧发枪:43
作为“战争技术分析派”的泰山北斗级人物,T.N. 杜普伊这些数据无疑有相当价值。其中可以看出16世纪的火绳枪和17世纪滑膛枪的“理论杀伤指数”都低于弓弩,然而在16世纪,西班牙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这些欧洲主要军事强国都基本完成了火枪取代弓弩的转变。对此杜普伊的解释是“火枪的使用比较简便”。
对此,笔者在赞同其基本观点的同时认为,要想了解这个小小事实的全部真相,还应该去问问做出这些决定的当事人的想法。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或者又曰“存在为合理”,16世纪的指挥官和统治者们决定用火枪取代弓弩,自然有其自己的考量。这个取代过程长达百年,其中战乱不断,参战国往往对于火枪和弓弩各有侧重,可以用实战来检验各种兵器的优劣。比如意大利战争(1495-1525)之初,法国虽然拥有欧洲最强的炮兵,并且在人类历史上首创了使用野战炮兵和以野战炮兵决定胜负的先例,其单兵射击武器却是Crossbow(十字弓,即为弩)。在同以火绳枪为主力的西班牙军队几番较量后,很快走上了火枪取代弓弩的道路,毫无疑问是对实战经验分析的结果。在这里,笔者打算以火枪取代长弓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3. 长弓在冷兵器单兵射击兵器中的地位以及选择的理由
选择长弓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是冷兵器时代威力最大的单兵射击兵器(或者至少也是其中之一)。以弓箭手脊柱变形为代价,长弓实现了近似于强弩的射程,5倍于强弩的射速,在加上传说中长弓手“连射三箭,分走高中低弹道,同时击中同一目标的”达标精度。在欧洲战争舞台上,长弓的威名压过了其他三种主要单兵射击兵器,即Crossbow, Arbalest, 和Composite bow。 其中Crossbow(十字弓)以腰腿力开弓,更重型的Arbalest则使用了类似于弩炮的绞盘-棘轮开弓器。实际上很多时候Crossbow, Arbalest可以通用,这可能跟绞盘-棘轮开弓器可以拆卸有关,力量不够的人用绞盘慢慢开弓,力量足够的人直接用腰力开弓。Composite bow (复合弓)可以土耳其大型复合弓为代表,现代研究表明其与蒙古复合弓有近似的形制和威力,实际上这两者具有亲缘关系。
至于东方的弓弩,如果我们不去看因为那些令人吃惊,自相矛盾,并且由于古代度量而模糊的古书数据,仅仅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那么不妨近似认为使用腰腿力,并以人类最大腰/腿力为上限的神臂弓,撅张弩,腰引弩等等,跟同样使用腰力的Crossbow处于同样的水平,可能会略弱于装备了绞盘-棘轮开弓器的Arbalest。 同时从蒙古复合弓与土耳其复合弓相同的形制和威力不妨认为东方复合弓的威力也与土耳其复合弓在同一个水平。更进一步,从东方复合弓与单兵弩长期共存与西方Crossbow, Arbalest, Composite bow势均力敌的事实不妨推论东西方的弓弩水平在那个时代达到了类似的水平。在古典时代,东方的弓弩无疑优于西方,不过随着贸易和技术的交流,西方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前面的蒙古复合弓和土耳其复合弓的血缘关系以外,Crossbow也有可能在技术上受到了阿拉伯弩的影响,而后者从形制上看无疑是传自东方。
笔者无意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做了一个精度不高的推论,这个推论的意义在于,之后基于西方弓弩与火枪比较和取代原因的分析大体上也可以用于东方,正如西方弓弩受到东方的影响一样,16-17世纪中国的火枪也是仿制西方的产品。
4. 1595年英格兰“终止长弓法令”与Smyth-Barwyck辩论
前面说过,到了16世纪20年代意大利战争结束时,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都已经使用火绳枪作为主要射击武器。而在英格兰,长弓退出舞台的步伐要慢的多。在1569年的Rising in the North中,约克郡Sussex伯爵召集的2000军队中仅有60名火枪手。而到了1588年为对抗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入侵而召集的军队中,许多郡诸如Cambridgeshire, Huntingdonshire以及伦敦的士兵都完全由长枪手和火枪手编成。只有两个郡(Oxfordshire, Buckinghamshire)的军队当中,长弓手数目超过了火枪手。
159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终止长弓法令”,要求“在未来征召的军队当中,长弓不再被认为是一件合格的武器。这个标准适用于任何地区的任何人。所有射击部队都必须装备火绳枪或者滑膛枪”。这不仅仅是长弓的末日,也基本上意味着欧洲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热兵器时代的开始。
作为威震欧洲三百年的英格兰民族骄傲,支持长弓反对改革的保守派自然不少。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保守派和改革派双方在公开场合和出版物中进行了大量争鸣和辩论。改革派要想淘汰长弓,不但要以理服人,而且要用浅显的道理让并不那么懂军事的国会明白自己的观点方能取胜。而上面的“终止长弓法令”,就是这场大辩论的最终结果。而其中最精彩的一个桥段,莫如长弓派代表人物Sir John Smyth与其对手Humphrey Barwyck之间的经典之战。这是至今为止笔者看到的过的最精彩的辩论之一,特别是看到Humphrey Barwyck的逐条反驳的时候不禁拍案叫绝。其中我们可以看到16世纪末的军事家们,对于火枪和弓弩两者之间优劣的代表性观点。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和第六条是长弓的主要优势,即精度和射速。对此,Barwyck在第一条反驳中指出长弓手需要艰苦训练才能达到理论上的精度,而16世纪末期的长弓手普遍达不到这个技术。这个实际上是用火枪手易于训练的优点来抵挡。对此当时英格兰名将Sir Roger Williams给予了更明确的说明,这位将军说他“宁可带领500名训练良好火枪手而不是1500名长弓手上战场”,因为“现在的长弓手水平参差不齐,5000人中里面大约只会有1500人能够shoot strong shoots”。第二第三条非常精彩,可以说Baywyck将对手的观点完全驳倒。第四条则是Baywyck一定程度上的诡辩。
最重要的是第五条,因为它揭示了一个被许多人忽视的地方:长弓手(实际上包括所有的弓弩手)的能量来源是自身体力,人的体力有很大局限性,不但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战场上的持续战斗能力也不足。而火枪的能量来源是火药的化学能,不但对于射手体力要求和能量消耗都小的多,而且有更大的上升空间。Barwyck第六条中关于将眼光放长远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这点上Sir Roger Williams也指出在经过三个月的冬季战役(或者比较寒冷的秋季或春季)之后,“not one archer in ten can keep up his proper bodily strength。Few or none of these will then do any great hurt at twelve or fourteen scores”。而火枪手们“will shoot as ever if the soldier has strength enough to touch off his piece”。
对此笔者想啰嗦两句,实际上这个能量来源也是弓弩威力的主要限制。以腰力开弓的东方弩和西方的十字弓,最大的张力都以人类腰腿力量为限制。要想更大的威力可以使用绞盘-棘轮,代价是开弓时间延长或者开弓者人数增加。另外一方面,在进行一定射击的体力消耗后,射手们的体力下降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战斗(不论肉搏或者射击)。总之人力一定时间里面能做的功有其限制,要想在一方面获得好处,其他方面就要付出代价。就算少数猛将能力开强弓,对于整个军队的意义并不大。
6. 长弓穿甲能力的分析
看完16世纪末英国人的想法以后,笔者还想增加一个观点,即15世纪开始的欧洲冶炼技术革新对于装甲技术和长弓命运的影响。下面先用几个战例说明一下长弓杀伤效果与铠甲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战役的过程将被略过,只关注长弓对不同时期铠甲的杀伤效果。
1298年Falkirk战役
参战双方,苏格兰军队指挥官为William Wallace, 兵力为500骑兵,8000长矛手和1500弓箭手。英格兰军队指挥官为King Edward I,兵力为2250骑兵(重骑兵和100骑马十字弓手),5500长弓手,7000长矛手和400十字弓手。长弓的主要目标是苏格兰长矛手,装备12-14英尺的长矛,排成密集方阵(Schiltrons)。除少量可能拥有锁子甲以外,其它都只有简陋的护甲。其防护力非常低下。长弓的战果卓着,在长弓的打击下,苏格兰长矛手损失惨重,“They fell like blossoms in an orchard when the fruit has ripened”。最终,严密的苏格兰长矛方阵被射的千疮百孔并在英军骑兵的打击下崩溃。
1346年Crecy战役
这是一场众所周知的战役。长弓在开始的对射中击败了热那亚十字弓手,之后的主要对手是身披锁子甲(mail armor)的法国重骑兵。法国骑兵的战马多数不披甲。实战结果表明,长弓对于人马皆有杀伤力,其中对于战马的杀伤要大的多,以至于许多战马甚至拒绝前进。如Jean le Bel 所述“The arrows of the English were directed with such marvelous skill at the horsemen that their mounts refused to advance a step”。再一次,长弓成为战役成败的决定因素。
1415年Agincourt战役
70年后,长弓再次遭遇法国军队,这次铠甲发生了变化。称雄欧洲上千年的锁子甲(mail armor)开始让位于更加坚固更加轻便(同等防御下)的板甲。长弓的第一个对手是装备板甲(plate armor)乘马冲锋的法国骑士,包括Willian of Saveuse的150骑兵,St Remy的300骑兵和Clignet de Brebant的160骑兵。这场在泥泞土地上的冲锋非常艰难,据Remy的描述,Willian of Saveuse鼓励他的骑士们直接冲撞英国弓箭手面前的木桩,因为土地很软,许多木桩倒地,其手下的150法国骑士除死了3个外,其他都撤退了,死亡者包括指挥官Willian of Saveuse。这时候“The English bowmen began to shoot at their now-retreating enemy, maddening the horse with arrow wound”。不论这段混乱描述的真相如何,我们至少可以发现,没有任何身披重凯的法国骑士遭到长弓惨重杀伤的纪录。实际上直到Willian的150骑士冲到长弓手的木桩前,居然一个人都没有倒下(冲撞木桩的时候倒下3个),只是他们撤退的时候倒霉的战马成了牺牲品,显然,战马的防护是无法与骑士相比的。
之后长弓的对手是大约8000下马的法国骑士,全部装备板甲。没有长弓对于法国骑士造成严重杀伤的纪录,倒是有记载说前进中的法国骑士被“The arrow storm forced every man to keep his head down for fear that a shaft might penetrate the eye slits in his helmet”。按照常理推断,如果箭能够击穿法国骑士的板甲,那么是不会有人去关心低头避免眼睛观察窗被刺这种事情的。虽然有学者认为在进入近距离以后,英国人装备的bodkin箭头可以击穿法国骑士的板甲。不过笔者看到过英国爱丁堡大学根据Agincourt现场发掘的箭头和板甲零件金相分析后复制品的试验,结论是即使bodkin也不能击穿2毫米的板甲,实际上,箭头撞击后直接弯曲或者折断了。当然板甲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2毫米是最重要的胸腹部正面防御。无论如何,说长弓对于1415年板甲的效果极其有限是没有问题的。
1513年Flodden 战役
在这场战役之前,笔者打算先非常简略的介绍一下16世纪的战争。15世纪和17世纪的战争为人们熟知,比如15世纪的百年战争和17世纪瑞典古斯塔夫称雄的三十年战争。两者的区别如此的明显,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形式。这个巨大转变是在16世纪完成的。16世纪最大的一场战争是1494年到1559年,以意大利战争为起始的the great war。以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以及都泽王朝的英格兰为一方,以强大而执着的法国加上后来事实上的盟友奥斯曼土耳其为另一方,这是自罗马帝国灭亡后1000年中第一场席卷欧洲的争霸之战。之后这类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包括人们熟知的30年战争,7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直到两次大战。
战术的角度来说,16世纪战争战场的主宰者是步兵,同时野战炮兵也开始崭露头角。早在百年战争中,骑士们就开始以下马作战为主要方式。到了16世纪,基本上各方军队都以专职步兵为核心,其中最有名气的包括瑞士长枪方阵(Swiss Pike phalanx),德国的Landsknechts,以及16世纪最强大的部队-西班牙火枪-长枪大方阵(Tercios)。在绝大多数战役中,骑兵只占到总兵力的10-20%,而且骑兵中一半以上是各种轻骑兵。一支万人左右的军队通常只有500左右全身重甲的骑兵。重骑兵式微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步兵特别是负责近战长枪重步兵普遍配备重甲。通常是钢制的板式胸甲加上一些护腿和手臂的钢甲。基本上16世纪重步兵的防护力并不比全身板甲的骑士逊色很多。这是从1400年代开始的西方冶炼技术巨大进步的结果,使得制造简便防护力超群的板式钢甲可以大规模装备。Flodden战役正是这样一场步兵之间的会战。
苏格兰国王James指挥的苏格兰军队大约有30000-40000兵力,主力是按照欧洲标准武装起来的长枪方阵,跟欧洲大陆同期的其他军队一样以火枪手为主要射击部队。英格兰国王Surry的军队主力则是英格兰传统的长戟-长弓组合,即Bill and Bow。在这场战役中,过去让苏格兰人吃尽苦头的长弓再也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苏格兰长枪手们身披重甲“most assuredly harnessed”并且“abode the most dangerous shot of arrows, which sore them annoyed, but yet except it hit them in some bare place, did them no harm”。战役结束后第十天,Bishop Ruthal也写道“They were so well cased in armor that the arrows did them no har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1400年西方冶炼技术进步进而导致的板甲大发展对长弓造成了致命的打击。1298年的Falkirk和1513年的Flodden,同样面对的是欧洲军队中装备简陋的苏格兰长枪手,长弓的作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6世纪远射武器与盔甲之间的军备竞赛仍然在继续,不过远射武器一方的竞争者换成了火枪以及一些变态的超级弩。如上所述,依靠人力的超级弩只有增加人手或者增加发射上弦时间来获得足够能量,最终走入了死胡同。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16世纪的西方火枪相对于弓弩优势除了便于训练以外,还包括对体力要求和消耗较少以及对于对于新式板甲的杀伤力。如果我们尝试将这个结论扩展到同期的东方,或许可以找到东方火枪取代弓弩进度缓慢的一个可能原因,即东方铠甲技术对于火枪的巨大穿透力优势需求不如同期西方。虽然很多人把中国火枪的落后归于满清统治者对于祖宗骑射传统的迷恋,然而不要忘记,英国人对于长弓的迷恋同样很重。无论对于作为英格兰骄傲300年之久的长弓多么热爱,当这个东西甚至对付不了以前一直能轻松吃定的苏格兰人时候,或许是改变的时候了。
2. 当年弩炮行动若意大利海军从背后插英国一刀,会怎么样
当年弩炮行动若意大利海军从背后插英国一刀,会怎么样?这个假设很有意思,如果实现的话,很可能会改变整个历史大局,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三、意大利在非洲战场上,很可能会彻底改变局面:
英国的海军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也是英国军队能够支撑柱非洲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如果英国海军被意大利背后插一刀,很可能非洲的英国军队会陷入全面的被动,最终意大利军队会获得胜利。3. CFFN弩炮属性怎么样 CFFN弩炮属性测评介绍
FN 弩炮(GP武器,狙击枪)
武器简介:拥有15发充裕的子弹数,模式化的设计使得该枪可以进行快速操作。
研发商:尤尼克阿尔卑斯公司(Unique Alpine AG)
研发日期;2012年
枪重: 3.86kg
全长:469 mm
弹匣容量:15/32
口径:18.53 × 69.85 毫米
上手度:5星
热门度:5星
4. 中世纪2全面战争中弓兵(弩兵)与弩炮(投石车)哪个攻击部队好谢谢!
弓兵数量和速度占优,弩炮威力占优。。攻城的话还是弩炮,守城和野战的话那就弓兵了。
5. 鬼泣系列全武器资料
1、叛逆之刃(Rebellion):但丁的武器,系列中每一作(除初代)都有登场的大剑,是斯巴达留给但丁的遗物。以“叛逆”为名,因为它的主人背弃了族人去帮助人类。
2、无情(Merciless):是但丁在《鬼泣2》的武器,是一把非常细长的剑,有着蛇雕刻的设计。
3、世仇(Vendetta):但丁在《鬼泣2》的武器,是一把沉重的巨剑,给人一种死神大镰的即视感。
4、阿拉斯托(Alastor):但丁使用的武器,雷属性大剑,剑柄处有蝠翼形的设计。名称参考于希腊神话的复仇精灵。
5、力量之刃(Force Edge):斯巴达、但丁和维吉尔使用过的武器,其中残留了斯巴达本人的力量。此剑与斯巴达留下的两个挂坠合体可变为破坏力极强的斯巴达之剑。
6、斯巴达之剑(Sparda):是斯巴达使用的魔属性的同名大剑,剑身巨大,能切换长枪·大镰两种形态,能发挥令人可怕的攻击,破坏力极为强劲,像是表明主人实力的强大。Sparda一词在意大利语中有“剑”(Spada)的意思。
7、黑檀木与白象牙(Ebony & Ivory):但丁的武器,系列中每一作都有登场的黑白双枪,可发射出附带魔力的子弹。檀木与象牙皆为贵重之物,而以此为名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乐器的键盘,比喻由但丁呈现的充满节奏感与美感的战斗方式。在《鬼泣1》的小说版有解释它们的来源。
8、光与影(Luce & Ombra):可能是斯巴达使用过的双枪,和但丁的黑檀木与白象牙很像。Luce & Ombra在意大利语是光与影的意思。
9、冲锋枪(Submachine Guns):但丁在《鬼泣2》的武器,和黑檀木与白象牙一样是两支枪,它们有很高的精淮度和射击速度,但低火力。冲锋枪外观看起来像是Heckler & Koch MP5。
10、导弹发射器(Missile Launcher):但丁在《鬼泣2》的武器,与蕾蒂的Kalina Ann不同。它有很高的火力,因为它是热追踪导弹。
6. 文明与征服北条时宗技能搭配是什么
意大利加农炮(尼卡弩炮双增伤流)①技能搭配:北条时宗:尼卡暴动+罗马蝎式弩炮,嬴政:炼金炸弹轰击/阿金库尔之焰+斯巴达的壁垒,君士坦丁:铁浮屠阵+瑞士卫队核心技能:尼卡暴动&罗马蝎式弩炮&炼金炸弹轰击/阿金库尔之焰。
嬴政施加恐慌和灼烧,并提供奶量与抵御;君士坦丁保护C位,并随机提供治疗和伤害百分比增buff;北条的尼卡暴动打中灼烧状态下的目标,提供一回合的120%增伤buff后,罗马蝎式弩炮再次打中恐慌状态下的目标,增加45%力量,再加上君坦随机提供的增伤buff,实现一发入魂。
发展更替武将替代嬴政→西奥多拉,西奥多拉→恐怖京观/黑帝斯序曲((缺点是灼烧不稳定且目标数较低)君士坦丁→海尔曼/亚历山大技能替代,斯巴达壁垒→波西米亚车垒,铁浮屠镇→朦胧钟摆/十字军御令,瑞士卫队→固守坚城/统御七海。
7. 凯撒之路的兵种详情篇
功能:攻击和防御都极为强悍的终极兵种,具备远程和近战双重攻击方式。说明:罗马军团步兵由纪律严明的超精锐成员组成,因其优秀的战斗技能和政治忠诚而被征召。这些重步兵是罗马军队中的真正中坚,当他们不在帝国重要城市里执行驻守任务时,就以重步兵身份参与战斗。罗马军团步兵的训练非常严格,他们是罗马世界里最优秀、最强悍、最坚定的士兵,他们会尽一切力量达成目标。罗马军团步兵的装备是节片铠甲、金属头盔并携带大盾牌。他们在交锋时先使用两把投掷标枪进行远程打击,然后使用携带的短剑进行近战。
属性参数: 生命(HP) 400 攻击(A) 19 防御(D) 16 伤害(Dam) 40~60 速度(S) 600 负重(L) 120 每小时耗粮 36 占用人口 6 建筑前提 军营9级 科技前提 步兵技巧6 消耗铜币 600 消耗粮食 2000 消耗木材 500 消耗石料 0 消耗铁锭 2500 消耗时间 500 价值 117.5 兵种特技:
A、远程打击:军团步兵在战斗第1、2回合,除了面对的敌人近战部队会受到近战伤害外,同时还会发起远程攻击,远程攻击的对象取决于攻击哪里的敌人分队对己方最有利。远程攻击伤害只有近战的一半。 功能:能将巨石抛射到远方从而摧毁敌人的城墙和军队。说明:投石器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00年的希腊战场,通过多次改良后在古罗马战场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它对着敌人发射时的巨大弹射动作而被人戏称为“野驴”。这种战争器械的投掷臂以拉伸的动物筋腱提供弹力,在向后拉并以钩固定后,它可以以极大的速度及射程来投掷大石。这种机器可以用来打击石制要塞,也可以在战场上用来摧毁敌人。投石器也可以用来发射火焰弹(例如油罐),使它成为很具灵活的炮兵器械。
属性参数: 生命(HP) 600 攻击(A) 32 防御(D) 13 伤害(Dam) 50~50 速度(S) 100 负重(L) 75 每小时耗粮 150 占用人口 8 建筑前提 作坊7级 科技前提 制造技术6 消耗铜币 450 消耗粮食 3000 消耗木材 3000 消耗石料 6000 消耗铁锭 1200 消耗时间 1000 价值 232.5 兵种特技:
A、火焰弹:制造技巧达到7级后,投石器将获得火焰弹能力,伤害加倍,并可以在攻击城墙的同时对箭塔造成附带伤害,箭塔所受伤害是对城墙的一半。 功能:装备有强劲弓弦的弩炮,射程和穿透力十分惊人。说明:弩炮是以筋腱弹射的武器,看起来像一把巨大的十字弓。它的射程极远,一发可以刺穿数人!虽然弩炮看起来像是一把巨大的十字弓,但它的工作原理却很不一样。两只臂杆使用动物筋腱制成的绳索来推动。这种有弹力的材料被拉伸,成为极具弹力的弹簧。臂杆被拉向后方,造成更大的张力,在弩炮上装上弓矢,然后以极大的速度射向敌人。使用者要保持两个筋腱的张力相同,以保证弩炮的精确度,但是因为筋腱不能受潮,因此弩炮在潮湿气候中效果不佳。
属性参数: 生命(HP) 100 攻击(A) 15 防御(D) 12 伤害(Dam) 12~15 速度(S) 150 负重(L) 35 每小时耗粮 20 占用人口 4 建筑前提 作坊3级 科技前提 制造技术1 消耗铜币 120 消耗粮食 1000 消耗木材 1200 消耗石料 0 消耗铁锭 800 消耗时间 180 价值 48 兵种特技:
A、穿透:当制造技巧达到7级后,弩炮将获得穿透技能,该技能在弩炮攻击前排分队时,可以攻击到该敌军后排的分队,后排敌人所受伤害值减半。 功能:具有高机动能力的优秀部队。说明:罗马骑兵配备枪和剑,穿着良好的盔甲并携带盾牌,是强悍而有纪律的骑士。是从罗马边境的骑马民族中征召而来。一般而言,这表示骑兵大多数不是意大利人,与军团的组成正好相反。他们采用突击和凶猛的大举冲锋以获取胜利。若用于攻击标枪兵和远程部队,他们可能会成为炮灰,但是他们能够攻破重步兵的队形,并且强烈打击其他骑兵。但是他们在攻击有准备的枪兵时,必须特别小心,避免正面冲突。
属性参数: 生命(HP) 250 攻击(A) 16 防御(D) 16 伤害(Dam) 20~25 速度(S) 900 负重(L) 100 每小时耗粮 18 占用人口 3 建筑前提 马厩5级 科技前提 骑兵技巧3 消耗铜币 500 消耗粮食 1500 消耗木材 800 消耗石料 0 消耗铁锭 750 消耗时间 300 价值 66.75 兵种特技:
A、突袭:当骑兵技巧达到7级后,骑兵获得突袭能力,可以攻击直线(斜线不起作用)上2支分队,后排分队所受基本伤害值减半。突袭技能无法在攻击步兵时发生作用。这一技能在获得后直接发生作用。但在侧面攻击时突袭技能无法生效。
B、横扫千军:在一轮中正前方被攻击敌人分队全灭后,骑兵向其他剩余分队发起第二次攻击,也就是说骑兵一轮最多可攻击单一英雄下所有6支分队。
C、侧面伤害:如果当前回合骑兵分队的正前方没有敌军,骑兵从侧面发动攻击时,将获得50%的侧面伤害加成。 功能:装备有长枪、长盾及短剑的罗马正规军。说明:强壮有纪律的罗马步兵是强悍的重枪兵,在盖乌斯.马略改革之前,构成罗马军团的第三道战线。其也是罗马最有经验的部队。他们携带长枪,用于刺击;还携带一面长盾及短剑。他们是最老练的士兵,从罗马最富有的阶级中征召,自费购买装备,武装极好。罗马步兵是早期共和国军团的最后一道战线。“投入罗马步兵”是罗马的谚语,意思是决战时刻到了。
属性参数: 生命(HP) 60 攻击(A) 8 防御(D) 8 伤害(Dam) 3~6 速度(S) 300 负重(L) 40 每小时耗粮 4 占用人口 1 建筑前提 军营1级 科技前提 步兵技巧1 消耗铜币 18 消耗粮食 150 消耗木材 500 消耗石料 0 消耗铁锭 100 消耗时间 50 价值 9.9 兵种特技:
A、抵抗突袭:步兵可以使骑兵的突袭能力失效,有效保护后排的远程分队。 功能:装备简陋的支持部队,从远程打击敌人。说明:罗马弓箭兵是步兵的支持部队,在罗马的军备中完全居于次要地位。他们几乎是专职远程部队,缺少盔甲和不好的近身武器表示只有残忍或绝望的指挥官才会故意命令他们投入肉搏战。弓兵确实不是罗马战争的重要部份,但是罗马指挥官显然需要一些远程攻击部队,因此这些弓兵是从农民阶级中征召而来的。
属性参数: 生命(HP) 45 攻击(A) 9 防御(D) 5 伤害(Dam) 3~5 速度(S) 250 负重(L) 25 每小时耗粮 5 占用人口 1 建筑前提 军营2级 科技前提 步兵技巧2 消耗铜币 30 消耗粮食 300 消耗木材 350 消耗石料 0 消耗铁锭 300 消耗时间 120 价值 15.5 兵种特技:
A、散射:当步兵技巧达到7级后,弓兵获得“散射”技能,散射技能可以同时攻击战场上单个英雄的所有分队,散射时对每支分队的基本伤害值是攻击单一分队的25%,但针对每支被攻击的分队,都需要单独计算伤害。这一技能取决于哪种攻击对己方更有利来决定是否使用。 功能:担任侦察任务的罗马轻骑兵,不投入正规战斗。
说明:斥候是穿着轻盔甲,只携带枪和盾的罗马轻骑兵。他们是从社会的贵族阶级征召而来,自己花钱购买马匹和装备。历史上,在罗马的战争系统中,他们只承担侦察和巡逻任务,或是战后追击敌人。他们可以向敌人冲锋,但是如果与稳固的枪兵正面冲突,可能会被切成碎片。一般用他们来保护部队侧翼或后方,或是使敌人的远程部队或标枪兵远离罗马军队的真正主力——罗马步兵。
属性参数: 生命(HP) 80 攻击(A) 10 防御(D) 12 伤害(Dam) 6~9 速度(S) 2000 负重(L) 5 每小时耗粮 6 占用人口 1 建筑前提 马厩1级 科技前提 侦察技巧1 消耗铜币 90 消耗粮食 600 消耗木材 150 消耗石料 0 消耗铁锭 350 消耗时间 60 价值 20.75 兵种特技:斥候只参加侦察战斗(斥候战),但科技对斥候的影响是相同的。
8. 为什么1940年丘吉尔下令对盟友舰队开火挑起惨烈的奥兰港之战呢
1940年6月27日,英国战时内阁制定了“夺取、控制乃至消灭法国舰队”的计划,这就是着名的“弩炮计划”。这是英国政府在法德停战协定签字后做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当时,英国凭借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与德国作战。因为德国海军不如英国强大,所以英国在海战中有优势,但如果德军增加上法国的舰队,情况会有所不同。当时,法国是世界第四大海军舰队,仅次于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如果德国获得了法国的舰队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摧毁法国舰船不让德国人得到他们所以1940年丘吉尔下令对盟友舰队开火挑起惨烈的奥兰港之战。
9. 为什么中世纪法国才有弩,英国只有弓没有弩
利用长弓优势压制射程不够的弩手,步兵加入混战,在克雷西和普瓦捷外加阿金库尔都是,但是英军是以逸待劳,在骑兵冲锋时制造混乱,骚扰和偷袭混战中的步兵,但是没有地形,长弓从头到尾都只是战术的一环,压制远程火力,再以强悍的步兵迎战失去弩手掩护又无法发挥自身优势的骑兵,法军的战术基本上是先弩手压制射击,然后骑兵冲锋,但是百年战争胜败基本上是决定在战术上的长弓手确实很强悍
10. 王八弩是哪个兵种的俗称
王八弩 系意大利三小强的王牌部队。。其中最出色的要数米兰的<热那亚巨盾弩>,这系最正宗的,其他国家也可以招募类似的,不过都系巨盾弩民兵。。
指的是背后背着大盾的弩兵,射程远,攻击高,命中好,对射一级棒,一般认为是冷兵器中最强远程。很多国家都有巨盾持弩民兵,米兰则有最好的城堡出的热那亚弩兵。我相对喜欢盾弩民兵,城市出,产量足,免维护很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