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一次放开有多少人感染奥密克戎他不说了
随着全球各国疫情持续,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体已席卷全球,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毒株。据世卫组织数据,过去30天全球收集样本中,奥密克戎占比已达到了96.7%。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奥密克戎似乎比此前的新冠毒株更为“温和”,但真实的数据却显示,它似乎远比人们认为得“可怕”。
当地时间8日,世卫组织(WHO)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自去年11月底奥密克戎被命名以来的两个半月里,全球已记录了1.3亿确诊感染病例,已有50万人因感染新冠而死亡。
↑资料图。英国伦敦一新冠检测点。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事件负责人阿布迪·马哈茂德表示:“虽然每个人都在说奥密克戎更温和,但他们忽略了已有50万人死亡的事实。这不仅仅是悲剧。在拥有有效疫苗的时代,50万人死亡,这非常说明问题。”
相关报道:
1月全球确诊新冠超8400万,与2020全年相当 奥密克戎成史上感染人最多的病毒
世卫官员的担忧:死亡病例增加 各国却放松防控
8日当天,世卫官员玛丽亚·范·克霍夫也表示,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的绝对数量“令人震惊”,且真实的病例和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已知的数字。她同时指出,新冠死亡人数已连续几周不断增加,这非常令人担忧。根据世卫组织8日发布的每周数据统计,上周全球报告了近6.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较前一周增加了7%。与此同时,上周新增新冠感染病例数量下降了17%。
“这种病毒仍然很危险,”范·克霍夫说道,“我们还在这场大流行之中,我希望它正在接近结束。但许多国家还没有度过此波奥密克戎疫情的高峰期。”
与此同时,英国、丹麦、法国、芬兰等欧洲国家近日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当地时间2月9日,瑞典政府也正式宣布,新冠将不再被视为社会危害,正式取消了所有的疫情限制措施,并中止提供大规模免费检测。该国卫生部长哈伦格伦在接受采访时称,“这场大流行已经结束了”。
↑欧洲多国近日开始放松防疫管控措施。
然而,据新华社报道,世卫组织2月2日曾呼吁那些已开始解除防疫限制措施的国家,应采取稳步、缓慢的方式逐渐“解封”。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项目执行主任瑞安博士也表示,“目前我最大的恐惧是各国都在跟风放松疫情防控。”
报道称,鉴于大量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奥密克戎感染后重症率更低,感染症状也更“温和”,加之大多数人都已有了疫苗保护。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近期出现的大量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可能预示着新冠大流行的结束,新冠肺炎将不可避免地变成一种地方疾病。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感染奥密克戎或无法形成免疫 二次感染率高
随着奥密克戎持续肆虐,人们发现它的“危险性”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一些早期研究已证实,感染奥密克戎后的二次感染率风险更高。
去年12月18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二次感染的风险高出了5.4倍,且没有迹象表明感染症状更温和。针对南非疫情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感染奥密克戎的康复者体内抗体不足以形成免疫屏障。
↑位于伦敦的国家新冠肺炎纪念墙。
据外媒8日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最新发表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此前几波德尔塔疫情相比,在此波由奥密克戎毒株主导的疫情期间,二次感染的危险性高出了16倍。
报道称,英国国家统计局去年6月的一份报告指出,二次感染新冠是罕见情况,但自去年末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导毒株后,新冠二次感染率开始上升。今年1月,疑似再次感染新冠病例约占英国确诊病例的10%。而在12月6日前的6个月里,疑似二次感染病例仅不到2%。
此外,意大利上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二次感染率从1.5%增加到了如今的3%。意大利传染病学家佩雷·多明戈称,与其他变种相比,奥密克戎发生了显着的突变,这意味着针对此前新冠毒株的抗体可能会部分失效。
专家:疫情让全球新增上千万心血管疾病患者
与此同时,美国展开的首个针对患者感染后1年的大型评估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对患者的心血管健康造成了长期且严重的损害。
这项7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1100多万份美国退伍军人的健康记录后发现,与没有感染的人相比,一年前感染新冠的人罹患血栓、心肌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20种不同心脏及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幅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在感染新冠病毒的30天之后,确诊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便开始上升,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不整、心包炎、心肌炎、心脏衰竭、血栓、中风,甚至死亡。这一风险因病症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但即便是不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的轻症患者,也比未被感染的人有更高的发病率。
华盛顿大学医学助理教授艾尔·阿里表示,迄今为止,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约1500万名新增心血管疾病患者。克利夫兰诊所的心脏病学家拉里萨·捷列先科指出,在后新冠疫情时代,新冠肺炎可能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高风险因素,比吸烟、肥胖等因素的致病风险更大。
⑵ 意大利电影院到几点关门啊
2点。意大利电影院恢复营业6月15日,在意大利罗马一家电影院,观众在购买零食。根据政府规划,意大利从当天起进一步放松管控措施,允许儿童夏令营、舞厅、电影院、剧院和其他文化场。
⑶ 33个国家解封,塑料制品厂的外贸订单回来了吗
欧洲部分国家逐步解封,“复工复产”渐入轨道。5月11日,法国开始实施分阶段、分地区解封措施,学校将陆续开学,企业和商店重新营业,民众出行限制进一步放宽。5月底政府将根据新形势再次评估,如指标显示乐观,关闭的餐厅和咖啡馆将重新营业。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发布了长达60页的解封细则,第一阶段支持复工、外出和健身。第二阶段,开放部分学校和低风险业务,创造“社交泡泡”,预估在6月1日进行。第三阶段可能在7月实施,如果疫情数据进一步好转,餐饮、酒店和咖啡馆等服务业和其他公共场所将重新开放。
德国将允许不分面积大小的各类商铺重新营业,德甲也将在本月复赛,但“口罩强制令”仍继续有效,人际接触禁令亦将继续实施至6月5日。各州政府可以选择维持现有限制措施,也可允许在公共场合进行不超过10人或两个家庭的聚会。
西班牙分阶段“解封”,自5月11日起,进入第二阶段,西班牙大部分地区的酒吧可开放露台部分。同时允许健康的民众进行小规模聚会。第三阶段自5月26日开始,逐步恢复学校教学活动,第四阶段则在6月10日开启,相比之前将解除更多限制。
葡萄牙总理科斯塔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于5月2日结束,分三步重启经济社会活动。5月18日起,高中复课,400平方米以内的商铺、咖啡店、餐馆重新开放;6月1日起,所有商店、购物中心全部开放,但接待人数减半,且民众必须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
意大利将开始解除全国“封城”状态,进入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并行的第二阶段,近450万人重返岗位。5月18日起开始第二阶段,恢复商店、沙龙、理发店、酒吧、餐馆、博物馆和足球训练。意大利人在所处大区范围内可以自由活动,出门不再需要携带表明出行原因的“自我声明”,但仍不允许跨大区流动。
瑞士逐步放宽入境限制,11日起按计划进入放松管控措施第二阶段,餐厅、商场、市场、博物馆、图书馆等获准重新开放,小学、初中复课。同时,逐步放宽入境限制,优先处理欧盟、欧洲自贸区从业者3月25日以来提交的居留申请,瑞士和欧盟公民可入境与家人团聚,但仍将继续保留边境检查,继续禁止以私人旅游目的入境瑞士。
6月8日将开启第三阶段“解封”,但瑞士将于5月27日再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讨论“解封”条令。
希腊5月4日全国解除禁足令,各地书店、花店、眼镜店等小型零售商,以及理发店、美容院、车检所等可以重开。18日扩大“解封”措施,境内200多个考古遗址恢复开放,中学有限复课。根据官方“解封”计划,餐馆、咖啡馆和酒吧将于5月25日恢复营业,酒店将于6月1日重新开放。
6月15日起,希腊将根据流行病学评判标准,允许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的游客入境。从7月1日起,重开国际航班,将允许来自更多国家的旅客入境,但疫情仍比较严重的国家除外。
捷克进入解封第三阶段,大量的商业经营场所将重新恢复营业。允许举行规模不超过100人的活动,包括体育运动、婚礼、宗教类活动等。同时,可以举办各类社会、体育和文化类活动。第四阶段“解封”将从5月25日开始,酒店、城堡、餐饮场所的室内部分将重新开放,规模不超过500人的活动也将可以举办。
比利时5月25日起扩大“解禁”范围,部分学校允许复课。比利时计划6月全部“解禁”,届时所有旅馆、餐馆和咖啡馆将恢复营业。
丹麦5月8日宣布,丹麦的博物馆、游乐园和电影院等场所将从6月8日起重新开放。丹麦早从4月15日起就开始“逐步、有控制地”解禁管制措施,目前已恢复部分边境、商场、图书馆、电影院和餐馆等。
芬兰6月1日起,聚会人数的限制将从目前的10人放松至最多50人。餐厅将逐步开放;体育比赛和系列赛可以开始进行特殊的安排;博物馆、剧院、图书馆、游泳池和其他体育设施,康复工作室将逐步开放。3月起开始谨慎开放小学低年级。4月15日,首都解封。其他学校将于5月13日开放,所有服务场所将关闭至5月31日。
塞尔维亚5月6日晚,国民议会通过决议,解除自3月15日以来因新冠疫情采取的国家紧急状态。18日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将重新开放,恢复飞伦敦、法兰克福、维也纳、苏黎世的航班。6月15日起,可举行婚礼、洗礼、生日庆祝等活动。
冰岛6月起开放国门,6月15日前,游客抵达冰岛无须进行隔离,只要检测结果呈阴性。
亚洲部分国家也逐步解封,但进度不一。5月4日,日本宣布全国解除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