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中国文学中的玉兔形象
每到中秋,月亮与玉兔成为话题。玉兔起源何时?答案可能来自印度。
玉兔传说源于印度?学术界尚未明确。季羡林依据《梨俱吠陀》中月亮与玉兔的内容,提出可能源自印度。20世纪初,藤田丰八等学者也持有类似观点。
玉兔真的是印度传入的吗?唐代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一个故事。故事中,天帝释以凡人身份向三只动物求助找食物,兔子为求友爱,牺牲自己,感动天帝释,将其安置月轮,传于后世。此故事在印度流传,与月亮一词有密切联系。
汉代玉兔捣药形象已出现。早期玉兔与嫦娥未紧密联系。西汉《淮南子》、秦简中虽有嫦娥故事,但无兔子身影。《天问》提及月亮与兔子,汉代王逸注释,朱熹解释,后世学者争论,但兔子与月亮联系始于汉代无疑。
东汉开始,兔子在月亮捣药形象出现。汉乐府中的“白兔捣药虾蟆丸”描绘了兔子捣药的场景。东汉画像石显示,兔子在月轮中工作,与西王母联系,玉兔成为不死药制药团队成员。
全球众多民族神话中,兔子与月亮相关。阿兹特克、玛雅、非洲、墨西哥、北美等都有类似传说。月亮、兔子与人类生活、自然现象相关联,不同民族选择兔子指代月亮,可理解。
中国文学中的玉兔形象丰富。屈原、欧阳修、陆游等文学家作品中均有描述。《西游记》中的玉兔精故事最为人熟知。明清时,兔儿爷信仰兴起,成为中秋节习俗。民国时期,兔儿爷依然流行。清朝还流传为男男相恋爱情的兔儿神信仰。
月光纸成为拜月用品,绘有月光遍照菩萨和捣药玉兔,丰富了中秋祭祀文化。
㈡ 西游记中的天竺国是哪里
西游记的天竺国就是古印度。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
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
唐朝时期的天竺国也就是戒日王统治下的古印度。
㈢ "玉兔"这个雅号的得名原因是什么
传说之一: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传说之二: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传说之三:在人们心目中,兔子是十分亲切、和善的小动物。在古老的传说中,最早登上月宫的,除了嫦娥、吴刚之外,还有兔子。这是古代人民美好的想象。
嫦娥登上了月宫,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五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吴刚登上月宫,据《酉阳杂俎》的记载,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代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至于这兔子的上月宫,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这月中的顾、菟既由一物变为二物,关于他们如何到月亮中去,民间也就有传说:吴刚学仙离家三年,炎帝之孙伯陵与其妻阿女缘妇私通,生下三个孩子,吴刚谪月后,其妻内心负疚,于是就叫最小的二个孩子飞奔月亮,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父亲。《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通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月中的顾、兔,就是延、殳变成的。
传说之四:傅玄《拟天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辛弃疾《满江红·中秋》词:“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成语“金鸟西坠,玉兔东升”即由此而来。
"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究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至于诸多旧小说,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