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人低种姓叫什么

印度人低种姓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25 04:47:19

❶ 印度人高种姓和低种姓怎么区分可以直接从姓氏分出高低么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分层体系,通常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首陀罗(Shudras)。在这四个种姓之外,还有一个被排除在外的群体,即“不可接触者”(Dalits)或“贱民”(Untouchables)。
要判断一个人的种姓,不能单纯从姓氏出发,因为姓氏并不能直接透露出一个人的种姓。然而,一些姓氏可能在历史上与特定的种姓相关联。例如,婆罗门姓氏可能包括夏尔玛(Sharma)、提维迪(Trivedi)等,刹帝利姓氏可能包括塔卡尔(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等,吠舍姓氏可能包括古普塔(Gupta)、默迪(Modi)等,首陀罗姓氏可能包括安贝达尔(Ambedkar)、苏兰基(Solanki)等。
除了姓氏,还有一些其他的的社会习俗和标志可能被用来推测一个人的种姓。例如,高种姓男性通常会在脖子上佩戴“圣线”,不同的种姓佩戴的圣线材质和颜色可能有所不同。此外,一些高种姓男性可能会穿皮鞋和熨烫得整整齐齐的衣服,而低种姓的人可能穿裹布、短裙和拖鞋。
肤色也是一个潜在的指标,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科学方法,因为种姓和肤色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传统上,高种姓的人被认为是肤色较浅的,而低种姓的人肤色较深。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确定一个人种姓的准确依据。现代印度社会中,种姓的界限已经不像过去那么严格,尤其是在城市和受过教育的群体中。因此,判断一个人的种姓,最好是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❷ 印度人种姓等级如何区分的

1、首先,长相、身高、肤色差别显着:

在印度,种姓越低,肤色越深。低种姓的人主要是南亚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和尼格利陀人。他们具有明显的古南亚人和非洲人的特点——身材矮小、皮肤黝黑、毛发卷曲、鼻翼扁平。

反之,种姓越高,肤色越白。高种姓的人主要是雅利安人,他们不是印度“本地人”,他们来自于中亚,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举南下,征服了古印度,成了印度最高的统治阶级,也是种姓制度的最高等级。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五官立体。

在外形肤色差异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低种姓的人混在高种姓的人群中,就好比美国黑人在白人社区一样,一眼就能认出,更甭说想冒充高种姓的人了。

2、从姓氏上就能区分出种姓高低:

长久的等级制度,将高种姓与低种姓完全割裂开来。一听到你的姓名,就可以通过姓氏籍贯来辨别你的身份。而且,高种姓姓氏一般都有一个根枝相连、血脉相通的大家庭,你要如何知消旦伪装才能得到家族承认,打入搭扰家庭内部呢?

3、语言不同:

在印度,有两种语言使用的人最多,第一种是印度人的母语,是印度桥岩本土演化出来的印地语。第二种则是英语,是英属殖民地时期,统治阶级通用的语言。

高种姓人受教育水平高,都会说英语。而很多低种姓人都没上过学,没有渠道学习英语。

印度的下层人士想要融入上流圈子里,必须要掌握英语,否则,无论再怎么有钱,都会被人看不起,被排斥在上流圈子之外。

❸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哪一个地位最低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地位最低的种姓是首陀罗。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

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种姓之男与高种姓之女通婚,但可以低种姓之女嫁给高种姓之男。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和首陀罗 。

婆罗门即僧侣阶层,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刹帝利即武士阶层,为第二种姓,仅次于婆罗门,负责行政管理和作战。

吠舍即平民,为第三种姓,经营商业贸易。

首陀罗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同时,各种姓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进而衍生出更多分支。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

(3)印度人低种姓叫什么扩展阅读:

种姓制度的运作:

如果说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是洁净与不洁,种姓的实际运作则呈现“集体性”与“阶序”的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种姓并非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深具包容性与弹性的社会制度。

禁忌与食物接触

印度教徒只可吃婆罗门和与他同一种姓的人的食物。由牛油煮的食物任何种姓也可食。在进食前会专门洗澡,素食戒酒者也比食肉的地位高。

政治权力

由于种姓制度与地域紧密结合,并有明显的区域范围,因此其政治权力可依区域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地方的小王国或地区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别聚落内的种姓。

这三个层级的权力运作虽有高低之分,而且差异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权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尔纳阶序中的刹帝利,而且都会宣称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即使实际上未必如此。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不同: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是印度的婆罗门有意为之的结果。

❹ 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外国人去印度算哪个种姓呢

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源自印度教,将人们基本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hyas)和首陀罗(Shudras)。此外,还有一个被排除在正式种姓体系之外的群体,称为“达利特”(Dalits)或“不可接触者”。
二、在印度,种姓和肤色常被用来区分社会阶层。外国人在印度的种姓归属通常由他们的肤色决定。例如,欧美人因肤色较白,可能会被归为刹帝利阶层。而东亚黄种人可能被视为吠舍或首陀罗阶层。当然,外国人的种姓分类也可能受到其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影响。
三、种姓制度的核心是高种姓统治低种姓,高种姓被视为天神后代,两者之间存在严格的婚姻禁忌,特别是高种姓女性与低种姓男性之间的婚姻是被严格禁止的。
四、印度的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征服者的影响,其中雅利安人(Aryans)被认为是种姓制度的创始人,他们通常是白色人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印度人认为自己是白人,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白人特征被视为优越。在印度,白人通常被视为高种姓,而东亚人则被视为较低的种姓,尽管他们并不受歧视,但也未必会受到特别的优待。
五、对于东亚人来说,如中国、日本和韩国公民,由于肤色和他们在文化、经济、体育等方面的地位,他们在印度可能被视为特殊的二姓或三姓,地位高于其他一些外国人群。因此,作为中国人在印度,适当的着装可能会帮助获得更多的尊重。
以上就是关于外国人在印度种姓定位的一些情况,希望对这些信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阅读全文

与印度人低种姓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代购胆管癌药有哪些 浏览:285
为什么中国在疫情 浏览:166
在中国用什么邮箱好 浏览:466
越南seal多少钱一盒 浏览:21
印尼雅加达网上购物用什么 浏览:579
美国疫情为什么起诉中国 浏览:105
中央哪个频道直播伊朗 浏览:695
越南自然景观有哪些 浏览:907
伊朗十月分是什么节日 浏览:153
和平精英国际服有权限是什么意思 浏览:223
中国的美国人是怎么过冬天的 浏览:922
意大利杯4强对阵形式是什么意思 浏览:289
为什么印度总在边境挑衅 浏览:299
越南币1万值多少 浏览:34
媳妇用意大利怎么写 浏览:53
印度疫情如何治疗 浏览:967
在越南住宿多少钱一天 浏览:580
中国画怎么翻 浏览:430
意大利面的肉粒怎么做 浏览:970
印尼电话打国内多少钱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