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古代帆船横渡印度洋需要多少时间

古代帆船横渡印度洋需要多少时间

发布时间:2022-09-26 03:05:04

‘壹’ 郑和的宝船没有发动机,是如何横穿印度洋到达非洲的

虽然古代的船只都没有发动机,但是他们本身的智慧是非常让人佩服的。郑和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航海家,他的经验也非常丰富,当时郑和的宝船,主要是借助人力摇桨和风力推动两个因素才横穿印度到达非洲的。

在明朝时期,造船技术以及航海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很先进的地步,尤其郑和在建造航海用的宝船船时,就考虑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他建造的宝船可以省去很多人力,而且可以适用各种水域的航行。为了确保了航行的方向准确,可以根据不同的风向转动船帆,减少海水对船的行驶带来的阻力,不同的船帆方向还可以借助风向来使船更快更准确地向目的地行驶。但是在海上完全没有风的时候,就靠完全的人力摇桨,来保持宝船一直向前行进,不至于原地不前,所以,郑和横穿印度到达非洲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贰’ 鸦片战争时,英法军队的船只是走以下那条路线来的中国的抵达中国需要多少时间

这个问题有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中英战争。英国军队的船只是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的。

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懿律是义律的堂兄)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英军总司令。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懿律于1837 年升为好望角舰队总司令。

西方国家对东方殖民扩张的路线(英国成为近代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殖民地,英文Colony一词来自古罗马的“Colonia”。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东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西哥特王国等国家瓜分。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为扑灭当地海盗、并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布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发展,欧洲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渴望。当时欧洲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东方,尤其来自是中国、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热那亚垄断,西欧国家决定自己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首先对东方航线展开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达伽玛经过好望角抵达印度。为了确保与印度的贸易不受莫卧儿帝国、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国的干扰,葡萄牙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处殖民地,修筑要塞,配备军队,保护葡萄牙商人的安全。随后欧洲人相继在非洲沿海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
1600年英国商人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开始了在印度的扩张。荷兰在16世纪末独立后,迅速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业国家,于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垄断了与中国、印度、日本、锡兰和香料群岛的贸易。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英国和法国由于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争夺而进行了4次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国,并且在同荷兰的数次战争取代了荷兰,成为主要的船运国,建立起庞大的商船队和海军。以1763年英国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条约》为标志,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强国。
工业革命后,工业国家加大原料的需求和开辟海外市场。1776年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的殖民事业受到很大打击,遂将殖民经略重点由北美洲转至资源更为丰富、市场更为庞大的东方。此时,英国还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开普顿等地。
鸦片战争时,英、法、德等国在东方都有不少殖民势力范围和海军据点。
英国皇家海军有西非分舰队,还在几内亚湾建立海军据点。懿律于1837 年升为好望角舰队总司令。1840年任英国侵华全权代表和侵华军总司令,6月率领舰队到中国。

鸦片战争中,英、法等国的海军,不是直接由本国出发长途来中国的。就是现在,美国海军的装备比过去英、法等国先进多了,它都不能呆在本国军港,而在世界各地设有许多海军基地。

海权理论创始人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 1840-1914)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及相关着作发表的近百年来,海权问题成为军事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权”古就有之,到了十五世纪“海权”开始被人们重视,尤其是欧洲。
海权(海上权利),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

‘叁’ 郑和下西洋最远路程多少公里说个大概

我只知道是从1405年到1433年从苏州府刘家港码头出发,随行的有护船的兵士,医生,水手,翻译等共两万七千多人。
两百多艘船随行,其中62艘船是“宝船”,每艘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那么高。船上有9根桅杆和12面风帆,可坐一千多人,须有二三百人驾驶。船上还配备着最先进的航海罗盘,和各种仪器(不是现代的)。还有许多的战船,粮船,水船……
船队规模宏大,而且满载瓷器,丝绸等中国土特产品。
在这28年间,郑和率船队远洋7次,最后一次远达非洲东岸,去了3年才归来.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路程之远,达到了当时世界的顶峰。
他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并促进了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往来,直到现在许多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 故事 .
望采纳

‘肆’ 什么是帆船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得人们总有越过江河、湖泊甚至大海去探索新天地的愿望。正是这些原因促使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木筏、独木舟等水上交通工具,并借助帆来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当然,仅仅靠风驱动是不够的,所以人们还发明了桨。至于帆和桨哪个先出现,现在人们无法确知。不过,从一些古迹上看,桨的出现似乎早些。如果把帆、桨装在独木舟上,就成了最原始的帆船。因为早期的桨也起帆的作用。但这种原始的帆船是很难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的。对于那些靠海生活的人们来说,就需要造出更大、更结实的帆船。而且船上帆、桨、舵都要具备,使用起来要安全有效。对于那些进行海上贸易的人们来说,对帆船的要求就更高了。

通常人们认为地中海是航海业发展的摇篮。早在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这是一个以航海闻名的民族)就从地中海航行到爱琴海,从此以后,他们的庞大的商船队又发现了直布罗陀海峡,并航行到了英国。但是,随着考古的发现增多,人们又发现了更早的船只,因而也更新了人们的一些观点。

印度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文明古国,所以印度考古学家在孟买洛塔附近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港口并不令人吃惊。人们在那儿发现了码头、货栈和218米长、37米宽的船坞。由这些发现,人们可以想象当时印度洋上繁忙发达的帆船运输,并可想象当时庞大的造船工业。所以严格地说,印度洋才是真正的航海摇篮。

早期的帆船,除了用于进行贸易活动,也用作战舰。说是战舰,实际上在早先并没装上火炮,只是用来运送兵马、粮草。

我们不难发现,最初航海业发达的都是一些靠海生活的民族。为了生存,他们将帆船越造越好,以至有了发达的航海业。

航海业兴起的前提是有能经得起风浪的帆船。早期人们对帆船的速度要求并不高,重要的是船要经得起风浪。而这样的帆船一旦产生,人们便可以越过大海去进行贸易、战争或探险。罗马人在他们杰出的统帅朱利叶斯·凯撒和安东尼带领下征服克利奥帕特拉女王的埃及时,其庞大的舰队就是满载兵马粮草的大型帆船队。这种帆船叫加利船,它的动力装置是一块巨大的方形布帆和由100多个奴隶来划的分几层在两侧排列的桨。实际上,古罗马人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就造出了杰出的加利船特里雷米号。它长42米,有巨大的方形帆,其桨分3层排列在船的两侧,要100多个奴隶来划。

相比之下,北欧的海盗们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面临的是北海及北大西洋的惊涛骇浪。险恶的环境对他们的船提出了特别的要求。为适应风向变化,他们将帆变成了活动的。顺风时,把帆横过来作为横帆。当无法顺风航行时,便通过调整帆及船的行进方向使船获得前进的动力。如果进行合适的调整,即使逆着风,船也能前进了。调整后与船行方向平行的帆通常称为纵帆。如果将这两种帆结合起来使用,那么只要有风,船就可以很方便地向任何方向航行了。这些海盗船造得又细又长,除了巨大的方帆,还用40~50名水手划桨,所以这些船跑得特别快,而且可以躲到某些大船进不去的狭窄的水道。这正好是海盗们所需要的。

我国古代的航海业也比较发达。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已能造出长20多米、宽56~84米、载重30吨以上的船。

1974年,在泉州发掘出来的宋代的一艘海船,长达345米,宽44米,深327米,排水量达3744吨,可载重200吨。

郑和是我国着名的航海家。1405年,明成祖派遣他率船队出使西洋。他率领的船队有300多艘船,其中有“宝船”60多艘。所谓宝船,就是大些的船。最大的长44丈(137米)、宽18丈(56米),分4层,约1500吨,可乘400~1000人,为当时世界之最。船队除了17000多人,还满载金银、丝绸、瓷器。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从江苏太仓浏河启程,于1407年回国。以后又六下西洋,总共历时28年(1405~1433年),足迹遍布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阿拉伯和非洲等地的35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了东非的马达加斯加和索马里。

但是,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恐怕还不能与哥伦布的3艘帆船发现美洲大陆比。

信奉地圆学说的哥伦布决定与发现好望角的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方向相反而向西航行,去寻找印度和中国。他请求西班牙国王“赞助”,得到国王的恩准后,遂于1492年率领3艘全部用帆船装备起来的帆船队开始向西航行。船队的旗船圣·玛丽亚号是长约24米、宽约8米、吃水约2米、重约80吨的木船(这比郑和的船小多了),有3根柱桅杆,前两根挂方横帆,后一根挂三角形纵帆,船头还斜挂一面小型纵帆。哥伦布就率领着这个由小型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用了69天横渡大西洋(平均时速约4海里,即74千米),到达了今天的巴哈马群岛。哥伦布误以为已经到了印度,于是那里的土着人便糊里糊涂地成了印第安人。

直到1499年,意大利人亚美利哥·维斯普济才证实:哥伦布并没有到印度,他到的是一块“新大陆”。欧洲人于是把这块新大陆称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自新航线开辟后,从16世纪到19世纪,蔚蓝色的大海上白帆点点,到处航行着美丽的三桅帆船。

帆船的制造技术越来越高,到19世纪初达到了顶峰。帆船造得越来越大,有的帆船的桅杆竟高达50米,仅中间主桅上的布帆就两吨多重。帆船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快速型的时速达到了15海里,最快的时速超过了20海里。

为帆船时代结束划上句号的应当是德国人在1902年造出的名为“普鲁士”号的巨大怪物。它长1335米,宽164米,5根桅杆上各挂6面帆,重达1150吨,最大时速19海里,但是,这艘船实际上是为博物馆造的,因为这时候,用螺旋桨推动的船都已经出现几十年了。

‘伍’ 郑和下西洋经历了多长时间

第一次 1405年冬——1407年10月 刘家港——五虎门(福建长乐)——占城新州港(今越南中南部)——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旧港——苏门答腊——南里(三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

第二次 1407年冬——1409年夏末 刘家港——五虎门——占城新州港——爪哇——暹罗——爪哇——旧港——苏门答腊——南里——锡兰——柯枝(今印度柯钦)——古里
第三次 1409年10月——1411年7月 刘家港——五虎门——占城新州港——爪哇——暹罗——爪哇——满剌加——阿鲁——苏门答腊——南里——锡兰——古里
第四次 1413年冬——1415年8月 刘家港——五虎门——占城新州港——爪哇——旧港——
——彭亨——急兰丹(马来半岛上)——
满剌加——阿鲁——苏门答腊——南里——锡兰——柯枝——古里——忽鲁谟斯(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南的岛上)

第五次 1417年冬——1419年8月 刘家港——五虎门——占城新州港——爪哇——旧
——彭亨——忽鲁谟斯
港——满剌加——苏门答腊——南里——锡兰——柯枝——古里——剌撒、阿丹(位于阿拉伯半岛) ——溜山(印度洋中一岛国)——非洲东海岸

第六次 1412年春——1422年9月 刘家港——五虎门——占城新州港——暹罗——满剌加——苏门答腊——南里——锡兰——柯枝——
——溜山——非洲东海岸
古里——忽鲁谟斯
——剌撒、阿丹、祖法儿

第七次 1432年1月——1433年8月 刘家港——五虎门——占城新州港——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柯枝——
——溜山——非洲东海岸
古里——忽鲁谟斯
——剌撒、阿丹——天方(今麦加,位于红海沿岸)

‘陆’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究竟用了多长时间

应该是三十七天,国王派遣和出航并不是同一天,准备工作用的时间长,网络上说七十天实在是太多了

‘柒’ 古代并没有发动机,郑和是如何穿越印度洋来到非洲的

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的时候,而且还是下了七次,在这几次的下西洋中,郑和都是通过风来使船动的,最后甚至穿越了印度洋,到达了非洲。学了历史都知道,世界上的第一个电动机的出现是在十九世纪的初期,而这十九世纪距离明朝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晚了几百年左右的时间。但是,郑和下西洋就是在没有所谓的发动机之下,纯粹利用自然的力量,自然的神奇,利用风,最后成功的穿越了印度洋来到了非洲,并且还成功的返回了中国大陆上。

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子写道,“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早在这个时候,古人们就知道自然“风”的力量了。

‘捌’ 郑和下西洋时间 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多久

1405到1433年,历史28年。

郑和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

(8)古代帆船横渡印度洋需要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郑和七次下西洋,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

当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告述几十年前中国人曾几次来到这里。他们在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沿着郑和船队开辟的航线顺利到达了印度。

二、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

《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这种海洋考察活动比世界记载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国的“挑战者”号进行海洋调查早了400多年。

三、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

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

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郑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郑和

‘玖’ 船的发展史是什么

舟船发展史绵延数千年,最早还得从远古说起。

1.在原始社会初期,先民们尚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于靠水很近的地域。但由于没有一定的工具,他们无法捕捞深水中的鱼群,无法狩猎河对岸的野兽,不仅如此,如遇洪水泛滥,他们甚至连生命都不能保全。恶劣的环境与求生的本能迫使人类去思考,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可以浮于水上的工具,以期猎取更多的食物和战胜洪水的危害。

然而究竟什么东西能够浮于水面而不沉?长期与自然界的抗争不断增添着人们的智慧,自然现象的反复出现也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古人终于认识到某些物体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诱因。

2.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原始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单根竹木虽具浮力,但因其为圆形,浮在水中易滚动且面积窄小,运载力有限,如将数根并扎,则在水中可平稳漂浮且运载量增加,既可载物又可载人。

继编木为筏之后,又有“刳木为舟”(《周易·系辞》)。“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

它是一种用独根树干挖成的小舟,其制做过程是:先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刳”尽,如此反复多次,独木终被“刳”成带槽的舟。

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剡木为楫”(《周易·系辞》),即是指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削木头做成桨,以推进舟的行驶。

在舵未出现以前,桨还有控制方向的作用。独木舟与桨相配合,人们才可较随意地在水面上活动。“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周易注疏》卷4)独木舟具体出现的时代尚不能断定。

3.但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一柄用整木“剡”成的木桨,这表明至迟在大约七千年前,我国已开始使用独木舟,同时也说明,我国发明和使用舟船的历史较之车马出现的时代要早数千年之久。

‘拾’ 明朝时并没有发动机,那郑和的船是怎样横穿印度洋的

明朝没有发动机,郑和的船之所以能够横穿印度洋,主要是因为依靠了风。

事实上,当时船只航行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之”字型的行船方式,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抢风行船”,是一种非常难以操控的行船技术。总而言之,郑和的船之所以能够横穿印度洋,主要依靠了风的力量。

阅读全文

与古代帆船横渡印度洋需要多少时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山口洋是什么州 浏览:981
中国的行政县有多少 浏览:450
在哪里可以换印尼卢比 浏览:394
印尼收入怎么样 浏览:122
意大利的民族音乐有哪些 浏览:477
印尼阳光利群怎么样 浏览:48
疫情中国路怎么 浏览:343
印度孟买南部是什么人种 浏览:911
伊朗发生什么灾难 浏览:764
中国为什么不进口印度药 浏览:860
印度奶牛为什么便宜 浏览:25
中国第四次在太空呆了多久 浏览:97
中国哪里有修电脑的 浏览:125
中国多少彩了 浏览:589
在伊朗抓住喝酒怎么办 浏览:986
意大利艺术生留学意味什么 浏览:91
苏格兰的时间和中国时间差是多少 浏览:607
印度公共交通什么时候解除疫情 浏览:673
中国最瘦的女人多少斤 浏览:526
为什么伊朗进东京奥运会了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