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歷史上有哪些明君

越南歷史上有哪些明君

發布時間:2022-04-29 21:02:45

❶ 歷史上的明君有哪些

比如說: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名字的意思就是「濟世安民」,自身就是一位很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再加上他有一位賢淑的皇後,身邊還有一群能人異士,比如魏徵,房玄齡等人的輔佐,又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很難不創造一個新紀元,於是就有了「貞觀之治」!也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所謂 「大唐盛世」由此開始!
之後的武則天也算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但是因為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以及武曌並不是很光明的奪權繼位,人們並不是很看好她,但是她確實不枉為明君一位!
清朝的康熙皇帝,八歲登基,試想一個八歲的小孩就要面對天下,確實是一件很有壓力大事情,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收復疆域,平定三藩,平定叛亂,遏制俄國,管理西藏,不僅如此,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也做出就打貢獻,可謂是「千古一帝」!
雍正,都說是「康乾盛世」,但是沒有雍正在其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估計乾隆也沒那麼輕松!
乾隆,不用說了,「康乾盛世」,自封的「十全老人」,但是自己的緋聞也不少,看看還珠格格久知道了!

❷ 明朝時期越南的歷史

安南的形勢在明朝初年風雲突變。在靖難之役的同時,越南陳氏王朝的國王被迫禪讓王位給了黎姓權臣。黎氏父子先後稱帝,大肆屠殺陳氏王族後裔。

明成祖朱棣時明朝兵力最強,在越南陳氏王朝出現內亂時南征獲勝,平定了整個交趾並設立郡縣,越南史書將此間稱為「亡國」期。

明成祖死後,仁、宣兩帝都無法鎮壓或安撫,明宣宗便同意封黎利為王,將明軍撤回。隨後越南的後黎朝建立。

1537年前後,安南政權再次發生內亂。越南人再次請求明朝出兵來平定內亂,嘉靖皇帝的大軍屯紮在鎮南關,准備攻入越南境內。

1539年,叛亂的莫氏政權君臣主動派人到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戶籍冊獻給大明皇帝,願意將安南政權納入明朝版圖。

明朝將安南從屬國,降為屬地,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安南國三年一納供,名義上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實際上仍然由越南國王直接統治,直到明朝滅亡。


(2)越南歷史上有哪些明君擴展閱讀:

明廷於1419年派遣監生唐義到交趾,向各州府縣學校頒賜《性理大全》、《五經大全》、《四書大全》等書籍,供學生研習。

1427年明軍撤出,安南復國,翌年建立黎朝。黎廷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振興儒學,倡導以程朱之學為核心的理學思想,使之滲透到越南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明朝學者嚴從簡就曾寫到當時越南的儒學狀況:「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術,禮樂文章,一皆稍備」, 在華僑和華裔的倡導下,儒家思想在越南社會深入人心。

❸ 在中國歷史上,聖祖或者聖宗的廟號有幾個皇帝用過。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中,廟號為聖祖只有一個,為清聖祖康熙皇帝,聖宗也只有一個,遼聖宗耶律隆緒。

1、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

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

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標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眾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爭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產生了不良影響。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

2、耶律隆緒

耶律隆緒(公元972年1月16日 ~1031年6月25日),遼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賢長子。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為皇帝,改元統和,改國號契丹。母承天皇太後蕭綽奉遺詔攝政。室昉、韓德讓及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以為輔佐,和輯契丹貴族,任用漢人士大夫,積極整治弊蠹,改革法度。

統和四年(986年)遼軍大敗宋北伐之師,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親征,屢敗宋軍訂立「澶淵之盟」。兩朝各守舊界。此後一百多年,遼宋未大戰。為制扼宋,對黨項施以拉攏之策。

統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親政,在位期間,對內實行改革,大力整頓吏治,任賢去邪,仿唐制,開科取士。加強漢人在統治集團中的成分和作用。使契丹達鼎盛。對外實行聯合黨項抗擊宋朝之策,向周鄰擴張。

他精射法,曉音律,好繪畫。所作曲達百餘首。漢文化修養頗高,史稱「道、佛二教,皆洞徹其宗旨 」。1031年駕崩,奉上尊謚為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為聖宗。葬慶陵。

(3)越南歷史上有哪些明君擴展閱讀:

一、歷史上用過聖祖廟號的還有唐聖祖李耳、新羅聖祖金德曼、大長和聖祖鄭買嗣、宋聖祖趙玄朗、鄭聖祖鄭森、阮聖祖阮福晈

1、唐聖祖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新羅聖祖金德曼

金德曼(朝鮮語:선덕여왕,?-647年),號聖祖皇姑,亦稱善德王、善德女王,真平王金白凈長女,母王妃摩耶夫人金氏(葛文王金福勝之女),新羅國第27位君主,632年-647年在位。

3、大長和聖祖鄭買嗣

鄭買嗣(?—909年),鄭回七世孫,世為南詔清平官(即宰相)。鄭買嗣曾為南詔重臣。

乾寧四年(897年),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天復二年(902年),鄭買嗣起兵殺死隆舜之子舜化貞及南詔王族八百餘人,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4、宋聖祖趙玄朗

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同時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傳為正財神,司掌世間財源。

5、鄭聖祖鄭森

鄭森是時期後黎朝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鄭氏政權的第十代領袖(-)。封號(越南語:Tĩnh Đô Vương)。

6、阮聖祖阮福晈

阮福晈(越南語:Nguyễn Phúc Kiểu,1791年-1841年),又名阮福膽(Nguyễn Phúc Đảm),史稱明命帝(Vua Minh Mạng),越南阮朝第二代君主,1820年至1841年在位,年號明命。

二、歷史上用過聖宗廟號的還有李聖宗李日尊、元聖宗孛兒只斤·察合台、陳聖宗陳晃、黎聖宗黎思誠

1、李聖宗李日尊

李日尊(越南語:Ly Nhật Tôn;1023年—1072年),即李聖宗(越南語:Ly Thánh Tông),越南李朝第三代皇帝,1054年至1072年在位。母金天皇太後枚氏。李朝太宗李佛瑪第三子。

農歷順天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生於龍德宮。天成元年(1028年),立為太子。多讀書,懂音律,善武略。在位期間提倡尊孔,學習儒學,普及漢文化。

軍事上,南侵佔城,北略中國宋朝。神武四年(1072年)逝世,尊號法天應運崇仁至德英文睿武慶感龍祥孝道聖神皇帝。

2、元聖宗孛兒只斤·察合台

察合台(1183-1241)成吉思汗次子,又譯察合帶、察哈歹、茶合帶等。成吉思汗正妻孛兒台所生第二子,察合台汗國的創建者。

3、陳聖宗陳晃

陳晃(越南語:Trần Hoảng;?—1290年),又名陳日烜或陳威晃,越南陳朝的第二代君主,開國君主陳太宗的長子。年號紹隆和寶符。廟號聖宗。

4、黎聖宗黎思誠

黎聖宗(越南語:Lê Thánh Tông;1442.7.20-1497.1.30),諱黎思誠(越:Lê Tư Thành),又名黎灝(越:Lê Hạo),越南後黎朝第四代君主。黎太宗的第四子,初封平原王。

1460年,被群臣擁立為帝。即位後,改革中央及地方官制、科舉、地方建置、頒行法典,又致力調理農務,改善經濟生產,下令編撰《大越史記全書》。

曾征伐哀牢(即寮國)與占婆等地。黎聖宗在越南歷史當中被視為一位較重要的君主。但在私生活方面,耽於女色。晚年得重病時,遭久已失寵的皇後暗中加害,使他病情惡化而死。享年五十六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廟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耶律隆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玄燁

❹ 歷史上各個朝代都有哪些明君

比較被人認同的明君有:
夏朝:禹、啟、少康、杼、槐。
商朝:湯、仲壬、太甲、沃丁、太戊、河亶甲、祖乙、盤庚、武丁、祖庚。
西周: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西漢:漢高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
東漢: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
蜀漢:漢昭烈帝。魏朝:魏文帝、魏明帝。東吳:吳大帝。
東晉:晉明帝。
前涼:涼文王。前秦:秦宣昭帝。後秦:秦文桓帝。西涼:涼武昭王。北燕:燕文成帝。
劉宋:宋武帝、宋文帝。南齊:齊武帝。南陳:陳武帝、陳文帝、陳宣帝。西梁:梁明帝。
北魏:魏道武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魏獻文帝、魏孝文帝。北周:周明帝、周武帝。北齊:齊廢帝、齊昭帝。
隋朝:隋文帝。
唐朝:唐高祖、唐太宗、周聖神帝、唐玄宗、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
後唐:唐明宗。後周:周太祖、周世宗。
前蜀:蜀高祖。南唐:唐烈祖。
遼朝:遼太祖、遼太宗、遼景宗、遼聖宗。西夏:夏景宗、夏毅宗、夏崇宗、夏仁宗。金朝:金太祖、金太宗、金世宗、金章宗。西遼:遼德宗。大理:大理憲宗、大理神宗。
北宋:宋太祖、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南宋:宋孝宗。
元朝:元太祖、元睿宗、元太宗、元憲宗、元世祖、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明宗。
明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明孝宗、明穆宗。
清朝: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
以上明君如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成祖,清康雍乾三帝分別以漢武盛世、開皇之治、貞觀之治、永樂盛世、康乾盛世而聞名於世。
明君,指英明的君主。出處《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 唐·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漢恥,持此報明君。"
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可以分四種。1.奠基創業、開國換代的開國雄主(如隋文帝、明太祖)。2.或繼業守成、開創治世或盛世的盛世明君(如漢文帝、漢景帝、唐玄宗)。3.承天命於宇廈將傾、社稷飄零的衰世,勵精圖治、中興家國的中興之主(如漢昭帝、唐憲宗、明孝宗)。4.雖沒有開創國家和締造盛世也沒有中興國家,但是卻鞏固了身後的帝國的待興之主(如晉明帝)。
眾說紛紜的「三皇五帝」當為聖君,夏商周開國之王亦為明君。自夏朝以來,可以說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有明君,如雲的明君,閃耀著歷史長河,他們繪畫出了中華民族一幅幅絢麗的時空色彩,造就了華夏文明一次次永恆的輝煌。

❺ 越南的開國皇帝是誰

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丁朝

十世紀,中國處於五代十國時期,這時中原大亂,越南人丁部領率領部族橫掃越南境內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南越,並從中國版圖上脫離了出去,於968年建權稱帝,國號大瞿越,當時中國內地處於戰亂時期,無暇顧及大瞿越,直到宋朝建立後,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對大瞿越進行了幾次征伐,但都無功而返,遂默認了大瞿越的存在,大瞿越由於是丁部領建立,所以歷史上也稱其為丁朝,丁朝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王朝,後來丁朝主動向宋朝通好,遣使朝貢,兩國建立了正式友好關系。

越南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前黎朝

公元980年,丁朝開國功臣黎恆在丁部領去世後逐漸掌握了兵權,後來他廢掉了丁朝的第二代皇帝丁璇,自己登基稱帝,但是他仍沿用丁朝的國號大瞿越,因皇室姓黎,所以歷史上也稱其為「前黎朝」,黎恆的最大功績就是成功擊敗了宋朝的多次進攻,迫使宋朝承認其合法性、獨立性,公元1005年,黎恆駕崩,終年64歲,在位25年,廟號「太祖」。

越南歷史上第三個王朝:李朝

李公蘊是前黎朝的殿前指揮使,深得開國皇帝黎恆的信任,他還娶了黎恆的女兒佛銀公主為妻,黎恆死後的第五年,李公蘊發動了兵變,他廢掉了前黎朝的第三代皇帝黎龍廷,自己登基做了皇帝,仍沿用大瞿越的國號,自此,越南進入了李朝時代,李公蘊這個人很有能耐,他建立的李朝是越南歷史上最強大的大統一王朝,他本人也因文治武功而享譽越南歷史,被越南人稱為千古明君,公元1028年,李公蘊駕崩,終年54歲,在位19年,廟號「太祖」,謚號「神武皇帝」。

越南歷史上第四個王朝:後黎朝

公元1407年,明朝滅掉了混亂不堪的越南胡朝(由於胡朝沒有統一,偏居一隅,因此沒被歷史看成是一個朝代),越南大部分地區再次被納入中國版圖,但是越南人不服明朝統治,不斷爆發反明起義,公元1427年,以黎利為首的越南反明勢力率領越南民眾將明朝勢力徹底趕出了越南,明朝政府也被迫承認了其合法地位,公元1428年,黎利正式登基稱帝,建國號「大越」,越南進入「後黎朝」時代,黎利只在位5年,唯一的成就就是帶領越南人成功脫離了中國取得獨立,但是他晚年殘殺開國功臣,盡管這樣,在越南人心目中對他的評價仍然很高,公元1433年,黎利駕崩,終年48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

❻ 歷史上真正的明君有幾個

中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起,到1911年宣統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時間內,共產生了230位皇帝。

中國歷史的傑出皇帝是:

贏政、劉邦、劉恆、劉徹、劉秀、楊堅、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趙匡胤、趙禎、朱元璋、康熙。

以其文治和武功的業績排名是:李世民、趙匡胤、康熙、劉秀。劉徹(暴君不能入選,劉徹因為其的最後悔過,更改政策而入選)

而有聖德之君為:趙匡胤、趙禎、劉恆。

其中有大作為之君兼聖德之君的是趙匡胤。

因此千古第一君為:李世民和趙匡胤並列。

❼ 冰島越南的歷史人物都有哪些

越南的有趙佗,徵側,丁部領,李公蘊,陳守度,阮文岳、阮文惠、阮文呂阮福映,劉永,潘佩珠,吳權胡志明 .吳庭艷
冰島的有弗洛克,弗洛克是冰島的發現者,在冰島婦孺皆知。

❽ 朝鮮歷史上三大明君

朝鮮歷史上三大明君:

一、新羅善德王金德曼

善德女王在位期間,朝鮮半島處於三國鼎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互相征戰不休,其中以高句麗最為強大,甚至侵擾中國唐王朝東北地區。善德女王經過努力,成功令新羅王朝和唐王朝結成同盟,為日後新羅王朝統一朝鮮半島奠定堅實基礎。647年,善德女王去世,終年39歲,廟號「聖祖」,謚號「善德王」。

二、朝鮮太宗李芳遠

李芳遠是朝鮮最後一個歷史朝代朝鮮王朝第3代國王,廟號「太宗」,謚號「恭定大王」。朝鮮太宗是朝鮮王朝開國國王太祖李成桂第五子,為朝鮮太祖篡奪高麗王朝王位,建立朝鮮王朝立下顯赫功勞,後來通過弒兄殺弟方式繼承王位。

朝鮮太宗是朝鮮歷史少見的明君英主,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令朝鮮王朝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不斷發展,為日後朝鮮王朝達到盛世打下堅實基礎。

三、朝鮮世宗李祹

李祹是朝鮮王朝第4代國王,第3代國王朝鮮太宗李芳遠第三子,廟號「世宗」,謚號「庄憲大王」,後世尊稱「世宗大王」,是朝鮮歷史最偉大的國王。朝鮮世宗在位期間延續父親的統治成果,把朝鮮王朝發展到極盛,令朝鮮歷史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

(8)越南歷史上有哪些明君擴展閱讀:

對朝鮮歷史貢獻卓越的國王還有:

新羅武烈王金春秋早年為新羅重臣,官至伊湌(第二等官階),並出使過高句麗、倭國、唐朝,推進親唐外交路線,在國內展開唐化運動,奠定了新羅統一海東三國的基礎。

654年繼承王位,成為第一位以真骨身份即位的新羅國王。659年向唐乞師以伐百濟,660年唐朝派蘇定方東征百濟,金春秋受任嵎夷道行軍總管,並派太子金法敏和大將金庾信配合唐軍滅亡百濟。661年去世,享年五十九歲,謚號武烈,廟號太宗。

❾ 列舉越南歷史上五個朝代及其創立者

吳朝(938一968)是五代十國時期,安南地方割據政權,越南的朝代之一。因未定國號,所以史稱為吳朝。吳權(898年-944年),吳朝的開創者,後世稱為前吳王,亦被稱為吳先主。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也是越南地區從中國正式獨立後第一個封建王朝。丁部領(924年-979年),一說名為丁桓,丁朝的締造者,968年至979年在位,後世尊稱為丁先皇。
前黎朝(980年-1009年),為越南歷史的朝代之一。黎桓(941年-1005年),越南前黎朝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後世稱之為黎大行。
李朝(1009-1225)又稱作後李朝(與李賁所建立的前李朝而區別),是越南歷史上繼前黎朝之後強盛的大一統朝代,因該朝皇帝姓李而得名,李朝歷經九代皇帝,共216年。李公蘊(974年-1028年),又稱李太祖,字兆衍,是越南李朝的開國君主,1009年至1028年在位。
陳朝(1225年-1400年),越南一個朝代。因該朝君主姓「陳」,故史稱「陳朝」。陳煚(1218年-1277年,又作陳日煚;對蒙古帝國上表奉貢時名為陳光昺;初諱陳蒲),越南陳朝開國皇帝。

❿ 越南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怎樣的傳奇經歷

越南是深受中國影響的國家之一。歷史上,從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在越南中、北部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起,越南中北部就成了中國領土,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越南時降時叛,最終於公元十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四分五裂時期,越南才逐漸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不過他們依然擺脫不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以藩屬國的身份對中國稱臣,對內則稱皇帝,採取“外王內帝”的手法,各朝各代都復制中國的制度和方式,竟至於在歷史進程中他們也弄出一個、而且是唯一一個女皇帝來。

李天馨被廢後,整整做了二十一的單身貴族。越南元豐五年(南宋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太宗陳日煚禪位於太子陳晃,自己退位當太上皇。

陳晃上位時才十九歲,史稱陳聖宗,可他卻是個重口味的人,偏偏就喜歡上了半老徐娘李天馨,於是就不顧眾人反對,娶了昭聖公主為皇後,並於當年就生下兒子陳昑(即後來的仁宗皇帝)。至此,李天馨完成了公主、皇太女、皇帝、皇後、公主又到皇後的傳奇角色。又過了二十年,六十一歲的李天馨逝世,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在上謚號時,被追尊為“昭皇帝”。李天馨也就成為了越南歷史上唯一獲得皇帝謚號的女人。

閱讀全文

與越南歷史上有哪些明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戰義大利軍服什麼顏色 瀏覽:472
南寧夏威夷酒店的越南菜如何 瀏覽:476
印度經濟要多少年才恢復到2019年 瀏覽:918
印尼語是哪裡的 瀏覽:250
俄羅斯為什麼不賣蘇35給伊朗 瀏覽:382
印度在亞投行借的錢怎麼辦 瀏覽:639
老外為什麼說越南話 瀏覽:206
越南的工廠有哪些 瀏覽:260
伊朗為什麼叫肯德基 瀏覽:618
印尼盾匯率牌價怎麼算 瀏覽:656
英國翻譯日語怎麼寫 瀏覽:418
中國108口井在哪裡 瀏覽:447
印度馬沙拉是怎麼製作的 瀏覽:746
中國義務兵哪個省多 瀏覽:731
別了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471
伊朗控制了多少石油出口 瀏覽:575
印尼沉香什麼味道 瀏覽:112
越南5000元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170
英國辦事效率如何 瀏覽:91
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哪個好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