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和伊朗產生沖突的歷史
1. 在伊斯蘭革命之前,伊朗由巴列維王朝統治,並與以色列和美國保持著緊密的關系。美國在1976年向伊朗提供了核濃縮技術。
2. 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霍梅尼領導的宗教勢力掌握了政權,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新政府試圖通過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教義來重塑伊朗社會,將美國和以色列視為敵對國家。
3. 新政權導致許多前政府官員被囚禁或處決,伊朗的財富階層逃離國家,西方文化象徵如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等被取締。
4. 伊朗的宗教法規嚴格影響了社會生活,例如,德黑蘭的女性開始佩戴面紗。這些變化觸動了美國和以色列的利益,導致兩國與霍梅尼政府的矛盾加劇。
5.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歷史矛盾,以及內賈德對以色列的強硬立場,進一步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由於美國與猶太社區的權利和經濟地位有關,美國在中東政策上支持以色列。
6. 以色列擔心伊朗獲得核武器,而伊朗則希望發展自己的核能力。盡管美國對伊朗的核計劃表示關切,但由於潛在的軍事行動可能引發中東地區動盪,以及影響全球經濟,美國尚未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7. 伊朗的核計劃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以色列和美國在是否採取軍事行動上存在分歧,部分原因是考慮到國內政治壓力和地區穩定。
8. 歷史矛盾主要涉及霍梅尼與巴列維王朝以及支持後者的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對抗。這些信息可以通過網路搜索以及參考中央電視台的國際新聞節目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