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樂器排名前十
1. 古琴:古琴,又稱七弦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撥弦樂器,擁有三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在古代,古琴與棋、書、畫並稱為四藝,彈琴居首。古琴以其寬廣的音域和深沉的音色著稱,現存的古琴曲超過3360首,收錄於130多部琴譜之中。2003年,古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 塤:塤是一種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有六孔、八孔、九孔和十孔等多種類型。塤起源於先民的勞動生產,最初是用陶土製成,現今則有陶瓷、玉石、骨制和陶土等材質。其朴實的音色在世界上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3. 琵琶:琵琶作為彈撥樂器的首座,被譽為彈撥樂器之王。它由木或竹製成,擁有半梨形音箱和四根琴弦。琵琶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朝,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它分為浦東派、汪派、平湖派和無錫派等多個流派。
4. 古箏:古箏,亦稱瑤箏、秦箏,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它由面板、琴弦、弦釘、調音盒、底板和穿弦孔等部分組成,最早有38弦,現常用規格為21弦。古箏以其一弦一音的特性,在中國古典樂器中佔有重要地位。
5. 編鍾:編鍾是中國古代的大型打擊樂器,採用青銅鑄造。編鍾起源於商代,盛行於西周至秦漢時期。它們由不同音調的扁圓鍾按順序排列,並通過木錘或棒敲打發出聲音,清脆悅耳,因而有歌鍾之美譽。
6. 笛子:笛子是中國廣泛運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主要材料為竹,也有玉笛、紅木和石笛等。笛子在交響樂團、民族樂團、戲曲和民間音樂中均有應用,是民族樂團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7. 二胡:二胡,又稱胡琴,起源於唐朝北部地區的少數民族。它是中國傳統的拉弦樂器,已有上千年歷史。二胡由琴筒、琴桿、琴皮、琴弦、琴軸和琴弓等部分構成,能表現深沉悲涼或流暢明快的音樂。
8. 簫: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竹製吹奏樂器,分為洞簫和琴簫,可單管或豎吹。根據音孔數量,有六孔簫和八孔簫之分。簫音色幽靜典雅、圓潤輕柔,適合獨奏或重奏。
9. 揚琴:揚琴,亦稱銅絲琴、扇面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不可或缺的傳統樂器。它是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量宏大,音色剛柔並濟,適合獨奏、合奏等多種演奏形式。
10. 箜篌:箜篌與西方的豎琴外觀相似,但箜篌具有獨特的寬廣音域和柔美清澈的音色。據考證,箜篌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常用於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也可用於獨奏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