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在為什麼不能打越南
其實任何時候戰爭都不是第一選擇,只是無奈的選擇。打仗不僅會大量死人,還會極大消耗國庫資金,進而增加老百姓的稅收負擔,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例如最富裕的美國,柯林頓給小布希總統遺留了數百億美元的財政盈餘,但都被他打了2場戰爭消耗光了不說,美國至今負債累累,我們的財富遠不及美國,連美國打一個小小的伊拉克都消耗巨大傷元氣,越南比伊拉克的戰鬥力要強大數倍,我們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劃不來的。況且美國和西方還會以此為借口制裁我們,使我們數百萬從事外貿的企業及員工遭殃,造成我們內部亂套,國民經濟會倒退許多年。所以,小事忍讓一下,保持和平發展,是目前明智的選擇。
② 越南戰爭的起因是什麼美國為什麼打越南最後的結果什麼
越南戰爭起因:二戰前,越南是法國殖民地,二戰中,越南被日本人佔領;二戰後,日本投降,法國人卷土重來,妄想恢復殖民統治,結果被越南人民軍打的落花流水。美軍以「自由世界」領袖自居,因為中國變成紅色的原因,總統等在國內飽受詬病,現在看到越南也有赤化的危險,而且受到中蘇的支援,於是基於冷戰的思維,決定支援法國打擊越共,後來法國人退出,美國人全盤接手,就成了美國參與越南戰爭了。
後果:中國發出警告,美國人不能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中國就要像朝鮮戰爭一樣參戰。美國人始終沒有能越過17度線,只能南打北炸,更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已經演化為政治戰,無論南北,始終無法消滅越南人民軍,陷入了泥潭之中。國內反戰呼聲很大,壓力很大,尼克松憑借終止戰爭的諾言當選後下決心撤軍,結束了戰爭。
③ 80年代中越戰爭,中國和越南為什麼會發生沖突
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1975年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
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在東南亞,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裝備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產黨,在1951年印支共產黨二大上,越南、寮國和柬埔寨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但是這時,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統三國。在寮國革命成功,政府親越的情況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整個柬埔寨。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3)為什麼越南不能參戰擴展閱讀:
當時的世界局勢,一是美蘇冷戰爭斗此漲彼消,標志性的事件就是美國退出中南半島及蘇軍入侵阿富汗,蘇修上升的勢頭咄咄逼人;二是中國這個砝碼轉向美國,美國也投中國所好,在台灣問題上明確態度,並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同時中蘇關系越發緊張,兩國基本斷絕往來,蘇聯還在中蘇邊境線陳兵百萬,造成緊張局勢。
具體到印度支那問題上,美蘇中三國的態度非常明確。
蘇聯:支持越南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是從南面制衡中國,二是以中南半島為永久立腳點,拓展全球爭霸事業。
美國:不得已退出中南半島,但絕對不希望蘇聯填補這個力量真空,寧願中國介入以制衡蘇聯擴張勢力。實際上美國一直在為此作準備,1974年1月西沙海戰後,中國能夠控制西沙,沒有美國的默許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絕對不希望自己的身邊出現另外一個強敵,無論如何必須將這個「印度支那聯邦」扼殺在搖籃狀態。
④ 越南戰爭期間,英法為何堅決不肯參戰
撥雲見霧尋歷史,水落石出現真相
01
眾所周知,「越南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場戰爭最終是北越吞並了南越,中國和蘇聯擊潰了美國。
05
干涉越南內戰是美國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這一失誤讓美方成為了冷戰中的弱勢方。不僅如此,經過越戰之後,美方國內出現了種族和民權問題,讓國家處於了分裂狀態。越戰結束了美國戰後25年的經濟繁榮,讓美國的經濟情況滑坡嚴重。
⑤ 越南戰爭美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1、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民的民族主義和團結的精神力量。
2、南越政府貪污腐化相當嚴重,軍心渙散兵無鬥志。
3、美國國內對越戰是否參戰本身存在巨大分歧。國內反戰運動一波接一波,無法集中全國的意見一致,使從下至上行動不一致,且反對派從中干涉,導致政府運作低效。
4、美國介入越南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戰爭性質是不正義的。越南人民、第三世界人民、世界人民反對美國參戰。美國在國際社會也面臨巨大壓力,所以戰爭的不正義也決定了美國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⑥ 對越反擊戰越南為什麼那麼不經打
第一:背景是越南入侵柬埔寨,因此他的一大部分主力部隊並不在越南國內,同時越南害怕主力被殲滅,並沒有調回國參戰.
第二:從軍事裝備看我軍均為自行生產,越南多用我國和蘇聯裝備可能在後期後勤上有一定困難.
第三:戰斗精神和戰術素養上我們有優勢,解放軍外戰從來都是內行.
第四:美軍打的時間太長,拖到後來成了爛仗,就和伊拉克阿富汗一樣,征服很順利,反到是後期和游擊隊打死的多.我軍打的很內行,進的快退的也快,很有威懾力
但是整個戰役期間我軍傷亡20000人也要從兩個方面看.
如果僅用主力部隊的話估計傷亡會非常小,但是鄧公等人看到十年內亂對軍隊的影響很大,所以採用輪戰,讓更多部隊見見血腥,畢竟百戰老兵才是戰斗中堅,有一種說法是一個老兵頂十個新兵,我認為策略也是正確的,你看過<西線無戰事>的話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⑦ 越南戰爭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啊
1、原因
(1)中蘇交惡,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在蘇聯支持下,打著解放被紅色高棉奴役的柬埔寨人旗號,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柬埔寨全境同時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
(2)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分島嶼的佔領,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
2、戰爭過程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克高平、同登,西線部隊攻克老街、柑塘,向越南境內突進了20-50公里。越軍採取地方部隊和公安、民軍在邊境一線節節抵抗,主力步兵師實施機動作戰的戰術,以空間換時間,與中國軍隊進行周旋。因其兵力火力不足,戰術保守,雖然給中國軍隊造成了較大傷亡,但仍抵擋不住,重要戰略城鎮紛紛陷落。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東線部隊攻佔諒山、廣淵,西線部隊攻佔沙巴、封土、鋪樓,完成了預定作戰任務,隨即中國政府宣布從越南開始撤軍。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軍隊邊清剿邊撤退,同時炸毀越北境內的重要軍政設施並擄獲當年支援給越南的大量物資。越軍從柬埔寨戰場調回部分軍隊保衛河內,但其不敢和中國軍隊決戰,只能遠遠尾隨中國撤退部隊。在撤軍過程中,有少數中國部隊遭到越南地方部隊和武裝民軍襲擊,造成了一定損失。3月16日,中國軍隊全部撤回了國境內,戰爭結束。
3、戰爭結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全線推進越南北部境內縱深30-50公里,最遠達100公里。收復了被越軍侵佔的中國領土浦念嶺和庭毫山地區;攻佔越南北部高平、諒山、黃連山、萊州4個省的3個省會、1個市、16個縣城、3個鎮以及廣寧、河宣兩省部分地區;殲滅性打擊了越軍第3、345、346師,重創316A師另7個團、25個營(隊),部分殲滅了越軍325B、327、337、338師另12個團(旅),拔除了35個公安屯,共殲敵57152人(擊斃47700餘人,擊傷7270餘人,俘虜2173人);繳獲各種火炮916門、各種槍支和火箭筒及40榴彈發射器16062支(挺、具)、汽車236輛、蘇制反坦克導彈817枚、導彈22枚,擊毀坦克和裝甲車54輛、火炮781門、汽車594輛,炸毀導彈基地3個、機場3個、導彈發射架2個,同時摧毀了越北的大量軍事、政治、經濟設施。
⑧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 為什麼中國和越南都不願派出最強的部隊參戰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中越雙方都比較了解。中方知道越方的能力,加上當時蘇聯的背景不能把主力排上去打越南。越南也知道中國不會把他消滅,只是教訓他而已。所以雙方都沒有派出主要軍隊。這就像今年女排郎平沒有派出一隊而派二隊一樣。沒有派主力不等於不派主力,這要看對手的能力和大環境。
⑨ 越南戰爭,為何英法都堅決不參戰
自二戰以後,英國和法國損失慘重,法國在越南戰爭上已經輸過一次,所以盡管是由美國接手,但是面對中國和蘇聯的援助是根本打不贏的,英語自從二戰以來,可以說是,到了最低谷的時期,殖民地丟失,國內損失慘重,根本無力投入越南戰爭中。
雖然英國和法國,面對強有力的美國,一直是保持著順從的態度,但是對於這次越南戰爭,法國是不敢出手,失敗只會更拖自己的後腿,英國方面是不能打,面對慘淡的軍工業,百姓也都要求和平安康的生活。
⑩ 越南戰爭是怎麼回事
越南戰爭是一個奇怪的東西。
越南最初為法國的殖民地。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印度支那戰爭。195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下,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根據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統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吳庭艷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
法國撤出後,美國人開始在這里使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南越政府。北越政府在不毀條約的情況下,派出部隊作為南越的反政府游擊隊,從第三國進入南越作戰。南越政府作戰不利,後來美軍(1965年)直接介入。但北越得到了中蘇的後勤支持,甚至將訓練場地秘密設置在了非參戰國——中國;而美國人對北越的轟炸造成的損失,都有中國和蘇聯以更多的投入補助,因此,美國人對北越的轟炸是無效的。而南越政府與軍隊嚴得腐敗,美國支助的金錢被政府人員用於移居國外,支助的武器被軍隊賣出轉入游擊隊員手中。美軍陷入游擊戰不能自拔,最後,美國新總統尼克板上任後,美軍開始撤出越南。
1973年1月27日,參加「關於越南問題的巴黎會議」四方(越南、美國、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西貢政權)在巴黎正式簽定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即巴黎和平協約)。隨後兩個月內,美軍全部撤出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