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南亞城市排名
第一名,新加坡市
新加坡市 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位於新加坡島的南端。新加坡市是新加坡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第二名,曼谷,泰國首都
曼谷,是泰國首都和最大城市,別名「天使之城」,位於昭披耶河東岸,南臨暹羅灣,中南半島最大城市,東南亞第二大城市,為泰國政治、經濟、貿易、交通、文化、科技、教育、宗教與各方面中心。曼谷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是貴金屬和寶石的交易中心。經濟占泰國總量的44%,曼谷港承擔著泰國90%的外貿。曼谷旅遊業十分發達,被評選為2013全球最受歡迎旅遊城市
第三名,吉隆坡,
是馬來西亞的首都(首相署和聯邦行政中心已轉移到吉隆坡以南20公里的Putrajaya,翻成中文是布城),是馬來西亞三個直轄區之一,其地理位置在於雪蘭莪州之中,位於馬來西亞半島中央偏西海岸
2007年,吉隆坡人口是190萬,城市總面積243平方公里,是馬來西亞政治、經濟、金融、工業、商業和文化中心。坐落於吉隆坡市中心的吉隆坡石油雙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標。
第四名,雅加達,印尼首都,號稱東南亞第一大城市,其實也只是人口最多而已
雅加達(Jakarta)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雅加達被劃為首都特區,由印尼政府直接管轄,享有省級地位。多數居民為印尼爪哇人,少數為華人、華僑、荷蘭人,官方語言為英語,印度尼西亞語。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中心,經濟主要以金融居多,占該國生產總值28.7%,並擁有國內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
第五名,馬尼拉,菲律賓首都,號稱東南亞的北美
馬尼拉,是菲律賓的首都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位於菲律賓最大的島嶼-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也稱「小呂宋」,瀕臨天然的優良港灣——馬尼拉灣。馬尼拉建在巴石河兩岸
第六名,胡志明市,越南第一大城市
1955年後為越南共和國「首都」。社會經濟發展受西方影響,商業發達,曾有「東方巴黎」之稱。十九世紀末發展成東南亞著名港口和米市。1932年西貢與堤岸合並成「西堤聯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與嘉定市聯合組成「西貢-嘉定市」,或稱「大西貢」。1946年11月越南國會通過命名為西貢市, 1975年4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統一全國後,為紀念越共主要創立者胡志明,便將西貢改名為「胡志明市」。
『貳』 東南亞潛力最強的國家是越南還是新加坡
應該是越南:
越南經濟總量排名世界50強,約為深圳的2/3,人口則將近1億。2016年到2017年間,越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觀政策,開門迎接外資,造就了後來幾年來越南經濟的加速增長。
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加上2018年的貿易戰,越南成了許多國際公司的生產轉移目的地。從目前的薪資水平來看,越南的人工確實便宜。中國上海的最低薪資是2420元/月,越南則是1159元/月。
英特爾、優衣庫、奧林巴斯、微軟、富士康、LG、索尼……上百家企業預計或已經將工廠開設在了越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耐克和三星,越南承載了它們的大部分生產線。
這個與中國相鄰的國家在全球化中如魚得水。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越南整體的經濟表現強勁,外部需求不斷上升,而越南也乘著這一波需求,簽署多項國際貿易協定,降低了關稅,還給設廠外商稅務減免的優惠。同時,越南主席阮春福也極力打擊國內官員的貪腐問題,實行國企改制,減少國家債務負擔,向外界傳遞出全面改革開放的決心。
所以我們認為,目前仍是越南的發展黃金時期,即使它不大可能成為「第二個中國」,但是,它的制度、勞動力和地理位置的優勢,已經大大好於東盟的其他國家。
可也不能否認,越南經濟存在系統性風險。由於外部的資料多如牛毛,我就挑其中兩個核心風險講一講。
(1)越南經濟增速快,但產業不夠多樣化
根據越南統計局(GSO)的數據,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8年增長了7.08%,是過去11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個數字超過了2018年中國6.5%的GDP增長。
不過從人均GDP來看,越南更接近於2006年的中國,當時中國的GDP增長率達到了12.7%。所以,雖說越南經濟高速發展,過去十年基本保持在6%以上,但它的速度也只是偏上水平。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於產業不夠多樣化。
金正恩此次前往越南「取經」的行程中,有兩個象徵越南經濟高速發展的地點:越南製造業基地北寧和工業港口海防港――分別代表越南的製造業和出口。
2018年越南經濟增長最大的推動力就是製造業,增速為13%。而根據《越南人民報》的報道,2017年外商投資在越南GDP中的佔比達到23%,工業產值中的一半由FDI企業創造,70%左右的出口是外國直接投資帶來。
這就導致一個結果――越南的發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分析認為,越南外資開放的步伐已經遠超其本國經濟的承載力,它需要通過刺激內部需求和產業升級來增加本國經濟的韌性。
(2) 人口年輕,但是人才短缺、年齡呈現與經濟發展不相稱的老齡化趨勢
截至2015年,中國全國的年齡中位數為37歲,而越南只有30.4歲,這說明越南人口超過一半仍是青壯年,適合從事製造業等長時間高強度作業。
(左為越南,右為中國)
但是在越南辦廠的人多半能體會到,越南的工人有一個較為致命的缺點:人多但是該有的技能沒有。因為收入低而難以提供較高等的培訓教育,越南近77%的勞動者缺乏專門技術水準,而持有文憑的勞工比例也僅為23.5%。與此同時,和中國類似,越南城市勞動人口遠遠低於在農村生活的農民,但農業生產總值只佔到全國GDP的一成。
中國在1986年就普及了義務教育,越南則是在2001年才開始。中國此前在教育普及為改革開放之後的高速發展帶來充足的人才儲備。但越南是剛剛開始。素質教育不普及,除了人才不足,也對社會穩定存在潛在危害。想想,沒受過什麼教育的越南年輕人,特別是單身漢,會很輕易地被挑撥情緒,從而引發社會動亂。
另外,經濟學人在去年11月發出一份報道,直接指出越南未富先老。
『叄』 東南亞適合居住的城市、國家(最好有簡短的理由)
最佳選新加坡。1華人多,語言方便,英語為行政用語;2公民各項素質較高;3環境美麗,年平均氣溫24~27℃;4社會穩定;5經濟發達。
柬埔寨。環境優美。。其它地方就不怎麼樣了,種族歧視強,但地下有地雷。
越南物價很高了,交通混亂,環境不佳,馬路上都是亂七八糟的摩托車。
馬來,印尼,菲律賓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他們的人種和華人就完全不一樣了.都很親美,比較歧視中國了. 馬來和菲律賓物價不低.治安都不怎麼樣. 菲律賓要更亂些.
印尼物價低,但是印尼和菲律賓的人口那麼多,密密麻麻的.
『肆』 東南亞潛力最強的國家是越南還是新加坡
應該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僅為728平方公里,人口約570萬。盡管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都不大,但新加坡的經濟實力卻非常雄厚。2019年,新加坡的GDP達到了3400億美元,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列。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對外貿易、金融服務業和科技產業。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樞紐之一,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時,新加坡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擁有發達的金融服務業。在科技產業方面,新加坡政府積極發展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等前沿科技產業,吸引了眾多科技企業前來投資發展。此外,新加坡的教育水平也非常高,擁有世界頂級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儲備。總之,新加坡雖然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有限,但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發達的金融服務業、前沿的科技產業以及高水平的教育,仍然成為了東南亞最具潛力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