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最容易發生洪災的10個國家 世界上水災最頻繁的國家盤點
中國是洪澇災害頻發的國家之一,約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上可能發生不同類型的洪澇災害。中國屬於季風性氣候,年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尤其是南方地區,降水強度大。1991年至2020年間,中國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2020人,總計逾6萬人死亡,年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604億元,總計約4.81萬億元。中國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240次,位居全球第一;洪澇影響人口達到15.8億人次,直接經濟損失3.8億美元。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北依喜馬拉雅山脈,南瀕印度洋,獨特氣候賦予其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雨季集中在6-9月,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印度的恆河平原地勢低,河道密集,流域面積廣闊;印度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使得印度成為世界上洪澇災害頻發的國家之一。印度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212次,僅次於中國;洪澇影響的人口達到4.8億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3.97萬人,直接經濟損失8689.7萬美元。
印度尼西亞地處熱帶,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國家,全年高溫多雨,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印度尼西亞洪澇災害嚴重,除了氣候因素外,印尼還是人口超過2億的島國,地勢低,人口密度大,熱帶雨林植被破壞,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印度尼西亞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204次,是全球三個洪澇發生頻次超過200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中國和印度;洪澇影響的人口達到974萬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4540人,直接經濟損失983.3萬美元。
孟加拉國位於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上,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達1300毫米以上。孟加拉國洪澇災害嚴重,全境85%的地區都是平原,大多數地區的海拔都在12米之下。孟加拉國是世界上人口非常稠密的地區,每年6-9月受季風影響,進入雨季,導致洪澇災害頻發。孟加拉國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54次,洪澇影響的人口高達1.34億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5472人,直接經濟損失1400萬美元。
美國是世界上洪水災害易發的國家之一,密西西比河流域范圍廣泛,每到雨季,河流泛濫。美國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140次,位居美洲第一,是美洲洪澇災害發生頻次最多的國家。美國受洪災影響的人口達到1224.2萬人次,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億美元。
巴西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至3000毫米,尤其是亞馬遜平原地區,屬於赤道雨林氣候,年降水量高達270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是南美洲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巴西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124次,受洪災影響的人口達到1190萬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3386人,直接經濟損失798.3萬美元。
菲律賓位於亞洲東南部,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濕度大、台風多,尤其是南部地區終年多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菲律賓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117次,受洪災影響的人口達到2849.7萬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1837人,直接經濟損失450.5萬美元。
巴基斯坦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雨季長,降水多。巴基斯坦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95次,受洪災影響的人口達到5196萬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1.0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448萬美元。
越南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越南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86次,受洪災影響的人口達到2473萬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4205人,直接經濟損失545.88萬美元。
泰國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季。泰國近30年洪澇發生頻次達到71次,受洪災影響的人口達到5525.6萬人次,因洪澇災害死亡或失蹤人口達2782人,直接經濟損失5153.6萬美元。
B. 指出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來嚴重旱情的原因有哪些
湄公河三角洲(九龍江三角洲)又稱下高棉,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一個地形區,在湄公河附近和注入海洋的地區9條支流形成河網。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東南部,面積44,000平方公里(39,000平方公里屬於越南)。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平原和魚米之鄉,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湄公河下流及其9條叉道流入南海時所形成的沖積平原,稱為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第一大平原,面積約
4.4萬平方公里(其中1/5屬於柬埔寨)。平均海拔不到2米,多河流、沼澤。越南南方60-70%的農業人口集中於此,是越南稻米生產的主要產地,也是東南亞著名的產米區之一。湄公河自金邊以下分成兩支,在越南境內叫前江和後江,這兩江把三角洲分成三部分。後江以南部分為金甌半島,由於湄公河泥沙的淤積,半島每年向西南海邊延伸60-80米。半島西側海灘長滿了熱帶特有的紅樹林,內地多稻田和熱帶叢林。前江和後江之間是平坦肥沃的平原,河渠密如蛛網。前江以北部分,西部為同塔梅平原,實際是沼澤區,雨季一片汪洋,水深3米以上,旱季也水深及膝,盛產蓮藕和浮稻,東部為同奈平原。
湄公河三角洲流域位於亞洲熱帶季風區的中心,5~9月底受來自海上的西南季風影響,潮濕多雨,5~10月為雨季;11月~次年3月中旬受來自大陸的東北季風影響,乾燥少雨,10月到11月為旱季,9月到次年3月有潮汐。
強度很大、歷時較短、影響范圍較小的雷雨在整個雨季都很頻繁;歷時較長,范圍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頻繁,能引起嚴重的洪水泛濫,但其影響大多隻局限於三角洲地區和流域西部,偶爾穿越大陸使更大范圍遭受長時間大雨襲擊。由於降雨的季節分布不均勻,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經歷一次強度和歷時不同的乾旱。
C. 大國聯手反對無效,美軍474萬枚催雨彈引發洪水,究竟怎麼了
這是自媒體時代某些「為了流量,什麼都敢造謠」的公眾號的謠言。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這些官媒,從來沒有發布過這些信息的數據,就算某些「公知」所崇尚的「喂雞網路」,都是沒有這一塊的記載的。而讀完這些謠言之後,發現傳得出極度不走心,把吃瓜群眾倒是唬得一愣一愣的,但根本經不起推敲,下面詳細說說。
(越戰時期的炸彈)
或許有人會說:「它現造呀,1945年美國發明了原子彈,當年不就用在了廣島么?」
有道理!問題是——廣島就用了一顆呀!這可是474萬顆!
北越在越南戰爭時期,的確受過美軍轟炸,並且投放了80多萬噸的炸葯,炸死了北越2萬多人,但那是美國在炸北越的資源庫與彈葯庫,而不是所說的發了跟蝗蟲過境一個密度的催雨彈。催雨彈是用過的,幾百枚會有,就足夠引起大洪災了,少個萬字才是尊重!
誰都不喜歡戰爭,但不能為了討厭戰爭去造謠。
D. 上醫院途中妻子被洪水沖走,越南的洪水情況有多嚴重
據越南國家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受今年第6號台風減弱為低壓,加上中部冷空氣的影響,從10月11日至13日,中部各省出現大雨到暴雨。廣治、承天順化降雨量從300至500毫米,廣平、峴港降雨量從150至250毫米。 當地時間10月12日,越南順化市一名孕婦在前往醫院分娩的路上不幸被洪水沖走死亡。
據廣治省防災抗災和搜救指揮部的消息,11日晚,該省共有6人因暴雨洪澇災害死亡,較前一日增加了3人,受災群眾接近4.1萬戶12.5萬人,在嚴重被淹和山洪泥石流高發區共疏散轉移了8000戶2.09萬人。
全省800公頃水產養殖面積和1230公頃農作物被淹,幾乎絕收;數十萬家畜、家禽被洪水沖走,多條道路被中斷。
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區連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已造成至少29人死亡,12人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