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參加越南戰爭的原因
美國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國政權被由蘇聯操控的政治機構所取代,所以美國參加越南戰爭來遏制北越共產黨政權的發展。
越南戰爭,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在越南地區爆發的一場。二戰後,世界上戰爭規模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同時,這場戰爭也是二戰後美軍參戰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
越南戰爭,參戰國家主要有南越、北越、中國、美國等國,參戰人數大約300萬人左右,傷亡人數大概有160萬人左右。
(1)美國打越南有多少國家參戰擴展閱讀:
越南戰爭最高峰的時候,美軍投入了超過54萬名美國軍人在越南作戰,大約10萬到20萬名美國士兵在這個國家之外的地方參與其中。
而參與這場戰爭的還有美國的一些盟友——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菲律賓和其它一些國家的部隊。
其實北越武裝在美國及其盟友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不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人員的素質,美軍都完勝北越武裝。
而且,美軍還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可以隨時為陸軍戰斗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軍居然深陷戰爭的泥潭,雖然贏得了幾乎每一場戰斗的勝利,卻最終輸掉了戰爭。
② 緹庡浗鏈紿濆泭鐨勬垬浜夛紝瓚婃垬緹庡浗涓轟粈涔堜細杈
緹庡浗鏈紿濆泭鐨勬垬浜夛紝瓚婃垬緹庡浗涓轟粈涔堜細杈
瓚婂崡鎴樹簤鏄鎸囧彂鐢熷湪1955騫磋嚦1975騫撮棿鍐鋒垬涓鐨勯噸瑕佸矓閮ㄦ垬浜夛紝鍙堢О涓虹浜屾″嵃搴︽敮閭f垬浜夈傚叾鏈璐ㄦ槸緹庡浗絳夎祫鏈涓諱箟闃佃惀鍥藉舵敮鎸佺殑鍗楄秺錛堣秺鍗楀叡鍜屽浗錛夊規姉鐢辮嫃鑱斿拰涓鍥界瓑紺句細涓諱箟闃佃惀鍥藉舵敮鎸佺殑鍖楄秺錛堣秺鍗楁皯涓誨叡鍜屽浗錛夌殑涓鍦烘垬浜夈
瓚婃垬鏄浜屾垬浠ュ悗緹庡浗鍙傛垬浜烘暟鏈澶氥佸獎鍝嶆渶閲嶅ぇ銆佹墦寰楁渶紿濆泭鐨勬垬浜夛紝涓轟粈涔堣繖涔堣村憿錛
鑰屽寳瓚婄殑姘戜富鍏卞拰鍥藉疄琛屼簡澶ц勬ā鐨勫湡鍦版敼闈╋紝灝嗗湡鍦板垎鍙戠粰鍐滄皯錛屽彈鍒頒簡浜烘皯鐨勬嫢鎶ゃ傚彲璋撳浗姘戜互涓嶆儨涓鍒囦唬浠風殑鏂瑰紡涓庣編鍥界殑鍗楄秺鏀垮簻姝葷曪紝鍏舵儴鐑堢▼搴︿護浜哄績瀵掋傚傛や紬蹇冩墍鍚戠殑瓚婂崡姘戜富鍏卞拰鍥芥庝箞鍙鑳戒細杈撳憿錛熷彲璋撴槸寰楁皯蹇冭呭緱澶╀笅銆傜敱浜庣瘒騫呴棶棰樻槑澶╃殑鏂囩珷灝嗕細絝欏湪瓚婂崡鐨勮掑害鐪嬪緟鍐鋒垬錛岃茶堪瓚婃垬鐨勬儴鐑堣窡浜烘皯閬鍙楃殑鑻﹂毦銆
③ 抗美援越美國有多少聯軍
越戰各國參戰方兵力:
南越 850,000人(1968)
美國 536,100人(1968)
韓國 50,000人。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
④ 對越反擊戰中,中越雙方各傷亡多少持續時間有十年嗎
1. 關於越南戰爭中的傷亡情況,根據最高估計,北越方面(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共有1176000人死亡,600000人受傷。中國參戰人數為17萬人(1969年),其中1100人死亡,60000人受傷。蘇聯參戰人數為3000人,16人死亡。
2. 南越方面(越南共和國)的傷亡情況如下:美國參戰人數為650000人,死亡58220人,受傷303635人,失蹤1687人。越南共和國(南越南)軍隊有120萬軍隊,死亡220357人(最低估計),316000人(最高估計),受傷1170000人。其他參戰國家如韓國、澳大利亞、泰國和紐西蘭的傷亡情況也有所記錄。
3. 中越戰爭中的傷亡情況:中國方面參戰人數不詳,死亡1146人,受傷60000人。越南方面,據越南記錄,共有40000人以上死亡,60000人受傷。戰爭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至3月16日結束,持續了約一個月。
4. 關於1979年中越戰爭的概況,中國軍隊在戰前進行了秘密行動,並在1979年2月中旬開始動員大量兵力、坦克、火炮等武器,對越南發起全線進攻。越南北部邊境六省在戰時只有約7萬人的武裝警察部隊、當地民兵和主力部隊。
5. 在中越戰爭中,越軍特工部隊在一次伏擊行動中成功打擊了解放軍的炮兵車隊,造成了中國軍隊的傷亡。據越軍宣稱,這次伏擊共造成中國軍隊300人傷亡,並摧毀了17輛汽車及部分軍事裝備。然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統計顯示,越軍宣稱的戰績有所誇大,實際損失為4門火箭炮、數輛運輸車被破壞,中國軍隊傷亡人數少於越軍宣稱的數據。
6. 關於越南在戰爭中的隱形損失,越南在經歷多年戰爭後,企圖在東南亞地區稱霸,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跟隨蘇聯的步伐。然而,他們沒有預料到中越戰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結束,導致越南門戶洞開,解放軍隨時能將裝甲車推進到他們的重要城市。這場戰爭使得越南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經濟建設和國家聲譽等方面。
⑤ 戰越南爭多少國家參戰
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
殖民主義陣營:
南越
美國
韓國
澳大利亞
菲律賓
紐西蘭
泰國
高棉共和國
寮國王國
支援殖民主義陣營:
馬來西亞
西班牙[1]
中華民國 [2]
共產主義陣營
北越
越共
紅色高棉
巴特寮
共產主義支援陣營:
蘇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朝鮮
捷克斯洛伐克[3][4]
古巴
東德
保加利亞 [5]
⑥ 越南戰爭 參戰國有哪些
越南北方, 中國、蘇聯及東歐集團提供援助
越南南方 美國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加拿大 西德 韓國 泰國 菲律賓
此外荷蘭、比利時、希臘、丹麥和土耳其都派出醫療隊參加了越戰,幫助救治南越受傷軍人。西班牙也於1966年向南越派出了一支13人的專家小組。
⑦ 越戰的起止時間 標志事件..重大事件.參戰國家.各國損失.詳細一點--!
越南戰爭(1961年~1975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現越南政府稱之為:抗美救國戰爭(越南語:Chi�6�5n Tranh Ch�6�3ng M�6�3 C�6�7u N�0�6�6�3c),為新民主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反抗美國極其傀儡政權越南共和國(南越)的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也是美國完敗的一場戰爭(雖然美國政府自稱是「光榮的撤退」)。越戰是冷戰中的「一次熱戰」,希望統一越南的南方反政府軍「民族解放陣線」在北越領導人胡志明的支持下,反對南越吳庭艷政府。美國則出兵幫助南越。最開始扶植南越的美國總統是Dwightd David Eisenhower(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John Fitzgerald Kennedy(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林登·約翰遜將戰爭擴大。在Richard Milhous Nixon(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北越軍和南越共軍最終打敗了南越政府軍隊,統一了越南全境。
⑧ 美打越南死多少人
越南戰爭總計死亡:1912846人—3992846人,其中:美國參戰650000人,58202人死亡,303616人受傷,2500人失蹤。
⑨ 越南戰爭中各參戰國的傷亡情況如何
越南戰爭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涉及多國參與。以下是各參戰國的傷亡數據:
總計平民傷亡方面,越南平民死亡估計在200,000至2,000,000人之間,柬埔寨平民死亡估計200,000至300,000人,寮國平民最少死亡20,000人。
綜合所有數據,戰爭總計死亡人數估計在1,912,846至3,992,846人之間。
越南戰爭(1961年~1973年)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為越南共和國(南越)及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戰爭。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
⑩ 求越南戰爭北越以及其支持國和南越以及其支持國家,感激不盡
北越陣營:
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計)、600000人受傷。
中國:參戰17萬人(1979年),1146人死亡,60000受傷。
蘇聯:參戰3000人,16人死亡。
南越陣營
美國:參戰650000人,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傷、1687人失蹤。
越南共和國(南越):120萬軍隊;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計)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計)、1170000人受傷。
韓國:參戰53000人,5099人死亡、10962人受傷,4人失蹤。
澳大利亞:參戰7672人,521人死亡、3000人受傷。
泰國:參戰10450人,1351人死亡、5000人受傷。
紐西蘭:552人參戰、37人死亡,187人受傷。
中國台灣:參戰人數不詳;1人死亡。
寮國王國30000人死亡,受傷不明。
美國的太平洋盟國,包括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以及當時的國民黨當局或多或少皆有間接介入戰役。
美國亦曾要求英國派遣一支1500人的尼泊爾雇傭兵部隊參加越戰,但遭到了英國的拒絕。原因是英國在蘇伊士運河戰爭中失敗後,當時的英國政府的外交政策是,盡量避免在國際上直接參與任何沖突。
美國在歐洲的另一個盟國聯邦德國,由於憲法嚴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參與沖突,這次找到了繞過憲法禁令的機會。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迴避在國內對這一問題進行公開討論,應美國政府的要求,瞞著老百姓,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2500名德國軍人,包括120名飛行員,這些飛行員駕駛美國空軍飛機直接參加了對越南的軍事行動。
越南戰爭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之間,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其本質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中則被日本佔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聯盟(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城市河內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法國則支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貢市建國。為爭奪對越南全國的主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法國進行了長達10年的戰爭(1945年—1955年國際社會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稱為抗法救國戰爭,中國稱為援越抗法戰爭,法語稱為:la guerre de Vietnam)。1954年在中國的軍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國國防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國。根據瑞士日內瓦會議(1954年)的決議,越南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國由越南共產黨執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統治之下。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市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南越)。瑞士日內瓦會議(1954年)規定,統一國家的選舉定於1956年7月舉行,但是這場選舉從來沒有舉行。
在冷戰的環境中,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開始將東南亞國家聯盟看成冷戰中潛在的關鍵戰場,美國政府害怕資本主義民主選舉將使社會主義的影響進入越南共和國政府,因此越南共和國得到美國的支持,吳廷琰在越南共和國實行美式民主、法治的資產階級執政,這也使越南民主共和國走上推翻越南共和國之路。越南民主共和國實現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將土地分發給農民,引起了越南共和國人民的恐慌。